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对几个价格-价值投机品种的探讨(2003-12-06 转多彩)

09-01-22 14:20 4230次浏览
firstz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firstz于2003-12-06 09:52发表主帖:
  --------------------------------------------------------------------------------------------------
  对几个价格-价值投机品种的探讨

尽管存在很多争议,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价值投资将成为今后的主导投资理念,因为基金和QFII之类的明牌就是走这条道,用博时的话来讲就是:必须留在市场的资金还有更好的选择吗?基于价值判断和动态估值为基础的长线投资成为新的盈利模式,例如可以质疑汽车股无法类同可口可乐的长线价值,但是在三年内部分企业的动态市盈率快速下降和可观增长应该是可以看到的,而这个题材对于完成一个两年左右的炒做周期是足够了,在这个行业应该有当年的长虹出现。当然市场对投机的钟爱不会改变,即使在相对成熟的市场,很难说玉柴和青啤之类的市场炒做行为有合理的估值依据,不过600585是合乎这个理念的,600801近期收购的苏州水泥厂,前两年的净亏损均在千万元以上,今年首季与次季的利润均在千万元以上,而第三季利润竟高达2500万元,长江中下游水泥行业的景气程度大幅提高是不争的事实。
单纯的价格博奕投机不是玩死了散户,就是玩死了庄家,不会实际增加市场的价值,这种对赌游戏在一个市盈率反复向成熟市场回归的趋势下只会渐渐式微;但偶们并不反对一些基于价值基础上的价格投机,例如600660这样没有业绩水分的长庄股,博时在买,瑞银华宝也在买,共享企业的成长(股兄当时看好还曾经遭到偶们大部分的反对);600591作为华夏的重仓股创出新高,比起600129一向的强势也不算太过分;600900、600021、600029之类的新蓝筹,其实是这一波反弹行情最稳健的获利机会。市场的普罗大众似乎更多地考虑个股的静态估值,例如市盈率和净资产倍率之类的静态估值手段,在动态估值上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料披露和分析手段并不太受重视,因此投资绩效也不十分明显;此外,在基金之间的研究和投资分工体系自上而下的配置大致趋同,博时也认为三四季度的价值投资绩效在下降,应该有的板块和品种大家基本上都有,只是存在有波段操作上的局部分歧,不管愿意不愿意,有一部分大蓝筹的的确确在走主升浪,只不过各家开放式基金纷纷表示要分红,短期走势上又有蓄势调整的要求了,四季度似乎只有钢铁、航空和电力的投资绩效相对明显一些;另一方面,在市场比较认同价值投资的前提下,也不排除诸如基本生产资料类个股、大盘蓝筹次新股受到投机性短线资金快速冲击,是投资的绩效还是投机的绩效也很难说。但是大多数的超跌个股例如ST,偶认为无论是静态估值还是动态估值,都是高估的,必将继续超跌下去,事实证明所谓二元股的天花板大多数就是三元了,而且反弹时间相当短暂和犹豫,并未再现历史上的暴力革命。
虽然对市场始终持有相对谨慎的看法,但是并不可盲目看空,海通陈久红的看法偶是认同的,2004年没有太大的机会,部分的个股回到合理估值区域,但相当部分个股仍然有泡沫存在,因此不存在整体过分低估的大牛机会。寻求价值基础上的价格投机机会是今后的主要工作之一,以下仅供探讨和思索,不构成投资操作建议。
1. 职工股上市的投机机会:这次反弹中走得较强的品种中,有相当部分是职工股上市赶底后迅速转强的,例如0976、600333、600260、600242、0488、600165之类,至少在近期,职工股上市仍然是一个较好的短线投机机会。偶注意到0726在12月将有职工股上市,近期的相对强势可能包括了迎接职工股上市的因素,职工股数量为4018万,接近A股目前流通盘的40%,职工股东4576户,人均接近万股,初始发行价为两元。0726在上市之初就跌破增发价,据说当时上市公司认为二级市场定位过低,曾经与主承销商联手托盘并辅助以送股,但短暂回到发行价上方就无功而返,公司经营倒是体现了一定的成长性,并发展为世界最大的色织布厂商,只不过目前仍然远在发行价之下,不知道公司方面在职工股上市之际有何想法,有短炒的可能性。预计2003年在色织布方面销售量为7100万米,衬衫550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7%及29%,营业收入贡献分别为9.94亿及1.98亿,预计2003年税后净利1.98亿元,EPS为0.47元,动态市盈率约为14倍。不过2004的业绩由于出口退税率下调,对毛利率会有损害,估计未来增长相当有限。公司在经营上的一个神来之笔是在2002年底大量屯积棉花,今年棉价每吨由11000元上涨至17000元,对公司的影响甚微;在新疆成立了一家合资棉业公司,产能为一万吨,刚好满足目前公司的需求规模,未来几年内的毛利率将不受到棉价的直接影响;公司的液氨二期项目在2003年底投产,这是一种世界先进的纯棉免烫技术,色织布经过液氨整理,可提高纤维的弹性及强力,改善织物光泽和稳定性,2002年底投产的液氨整理一期项目使色积布均价提高了10%,为公司今年的毛利率贡献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二期项目或者对2004年的业绩有所提振,不过织物类的退税率从17%下调至13%,公司估计只有一半会被消化掉,除了适当提高价格,可能已经包含了这个消化因素。
2. 增发类:与职工股上市类似的品种如0039,红塔以六个亿巨资来申购,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除了让人觉得真是有钱的主之外,红塔倒也不是轻易下注,当年重仓参与增发的0792盐湖钾肥基本面也是支持成长的,逆势照样做出了30%以上的空间,0039的集装箱业务预计2003年市场占有率从47%增长到50%,这还是受益于航运业大幅反弹、集装箱订货上升的因素,不过毛利率通过降低成本上升了约两个百分点,达到14%以上,相当不容易,今年的钢铁市场价格可是全年基本走的牛势,预期今年的EPS为1.08元。不过公司的增发项目半挂车业务的前景很好,可望在2004年为公司带来50%的业绩增长,公司希望未来几年内成为半挂车的主要生产厂商,读过了公司管理层方面在增发时应对的网上质疑,偶坚信公司一定能够达到目的,事实上,公司在集装箱领域的占有率不断扩大,说明公司的竞争政策是相当有效的,不谋求垄断利润和做价格的操纵者,主要通过不断降低成本将毛利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将产业内的竞争者挤出去,集装箱领域本身是一个供过于求的领域,汽车业中与此最类似的企业可能就是600166,8%强的毛利率确保了公司在已进入的汽车细分行业领域,都成为性能价格比最高、市场份额提高最快的”鲢鱼”。偶只是疑惑一点,原来持有0039的基金居然基本没有参与网下增发申购,难道他们的研发机构没有注意到公司的成长性?另一方面,0039是A、B价格基本接近的个股,也是深B中绝对价格最高的品种,但是走势相当流畅,按照偶前次和股兄讨论的AB股价格差距的长期利率原因,这种价格差距缩小说明境内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对动态估值出现了分歧,不是境外高估了,就是境内低估了,目前看来境内低估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一直是20039在引导0039的走势。
3. 公告信息带来的动态估值低估机会:例如900947能够反复走强的很大一个因素是公司签订了大量的设备合同,预计2003及2004的EPS分别达到0.66及0.77元;今年以来的锅炉行业以及电站脱硫设备也有类似的迹象。值得提及的个股是0539,一个老庄股,和电力行业的波动几乎不相关,不过由于二至三年内国内普遍的电力短缺预期,并且公司电价今年内比2002年下调了7%,仅为0.337元,远低于广东的平均电价0.528元,在未来几年内将具有较强竞争力。由于上半年是粤东地区的丰水期,水电挤占火电,导致公司发电量下降,并且开始机组检修,不过在第三季度起随着枯水期的来临以及电力短缺,公司的发电量迅速上升,目前累计发电量139。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9%,低于广东省网的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但预期第四季可望有较大增长,全年达到184亿千瓦时的水平,EPS为0.47元,净利润小幅增长6%。但是公司2003年投资的沙角C电厂60%股权,将在2004年上半年完成,预期2004年的EPS达到0.59元,按照公司目前已经明确的投资装机发电总量估计,2004年能够有23%的增长,而2005年能够有32%的增长。公司参与”西电”建设,与广州控股等本地企业组成广东资本,和贵州省联合投资了贵州盘南电厂,这是广东省内电企开始由竞争转为联合的一个重要信号。广东的本土电力资本,为了与重组后的五大电力集团相抗衡,只能选择了联合的道路,作为省属粤电资产经营公司的龙头企业,不言而喻将在今后的整合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为未来的装机容量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另一个品种0581,近期的A走势很弱,但是博时系的裕阳、裕泽在三季度增持了600万股,而其他原持有基金在减持,今年由于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配件行业的景气程度很高,威孚的主导产品IW泵、PL泵(占油泵主营收入的50%以上)均提早四个月就完成了年度生产计划任务,参股企业欧亚喷射与中联电子也处于增长期,公司的利润被三项费用大幅增长给吞了,同期报表净利润仅增长10%。据称销售费用增长52%的原因是改变了销售激励方式,发放销售资金以及铺货销售,将产品铺货给主机厂,坏帐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坏帐准备还是要提取的;而管理费用的57%增长是由于计提了科研开发费用。公司目前在柴油机方面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并且在欧二标准以内的产品研发技术处于国内领先,9月与德国博世签订的全面合作协议为无锡最大的外资项目(6亿欧元),博世将把欧二以内的全部产品技术以许可证方式转让给上市公司;双方在无锡的合资项目,博世持股三分之二,从事欧三及以上标准的柴油喷射业务。由于博世是世界柴油机领域的霸主,但由于销售渠道的原因,在中国区的业务发展一直不顺畅,此次合作实际上使0581纳入了博世全球业务的一部分和成为其在亚洲的另一个重要制造基地,博世借此打开了中国市场,而0581得到了未来几年内发展的关键性技术。目前在柴油机行业并未强制性全面推行欧二标准,但是随着大城市如北京等率先禁行欧二以下排放标准的汽车,国内厂商向欧二标准靠拢已成为趋势,0581由于欧二产品的技术优势得以确立,将可望在未来两三年内都能维持较好的增长趋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今年在主导产品供不应求的前提下,销售费用仍有巨幅增长,不排除在销售渠道拓展方面做了很多功夫,有望形成相对垄断地位。因此董事长许良飞在年初做了一个表示,三至五年内赶超有十年差距的国际最先进技术水平,做销售额上百亿元的汽车配件集团,而目前的销售额不过五十亿元,看来是早有定计:除了与博世的合作带来先进技术之外,公司与美国西南研究所合作开发高压共轨,还与法国产业技术机构合作开发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控燃油系统,该系统的综合性能试验台即将投入生产。投资10个亿,已筹资4个亿的高压共轨课题完成了与柴油发动机在实验室里的配试。这种用于载重卡车和轿车等各类汽车的高压共轨,解决了^^软件控制、高压密封、机电一体化^^的电控三大难点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继德、美、日后第四个拥有这种技术的国家。但是与博世合作的代价是:在中国汽车行业全面进入欧三标准之后,公司将失去完整的柴油喷射系统技术和产品,只能成为合资项目的协作加工单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对0570、0581、0418等的国有股转让外资招商项目,0581与博世的深切合作不排除今后有股权方面的转让。0581今后的市场和技术扩张需要大量的资本支持,其去年曾经提出再融资方案,但由于市场淡静无功而返,不排除在今年再融资无望的前提下,收藏起部分利润以备今后股权扩张之需。目前A股走势清淡,B股似乎在形成一个高控盘个股的旗形整理,均与市场走势不相关,也是一个境内与境外市场投资存在歧见的品种,这种歧见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有修正的必要,记得博时当时增持的汽车配件类600660也是一个长庄股,然后偶们发现原来QFII也会买,原来投资价值者并不太在乎是不是庄股啊。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2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firstz

09-01-22 14:20

0
firstz于2004-01-09 21:25发表跟帖:
  --------------------------------------------------------------------------------------------------
  并不是偶知道,而是有专职研究人员做了业务数据分析;既然兄有兴趣,把邮箱告诉我,就发给你也无妨.
firstz

09-01-22 14:20

0
江淮人家于2004-01-09 20:08发表跟帖:
  --------------------------------------------------------------------------------------------------
  在日前召开的江淮汽车商务大会上,记者获悉,今年江淮集团年产销汽车总量将突破10万辆。今年前11个月,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额累计达53.96亿元,销售收入连续14年保持50%以上的发展速度。
目前,江淮产品已经涵盖客车、客车专用底盘、轻卡及重卡全系列商用车型谱。2003年,江淮客车专用底盘销量实现“八连冠”,江淮JAC轻卡销量将突破5.5万辆,名列中国轻卡前三甲,并创下53.3%的再购率。江淮瑞风商务车今年销量也突破1.5万辆。江淮集团今年累积向海外市场出口汽车2616辆,其中轻卡2363辆,继续蝉联“中国轻卡出口第一企业”桂冠。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大型企业排名中,江淮集团名列第155位,在2003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269位。
已经超额完成了今年的任务!!

先做全 再做大

□本报记者 刘小勇
9月18日,深市发布公告,江淮受让安凯28.12%的股份,安徽这两大汽车集团的资产整合进入实质性阶段;10月18日,江淮瑞风商务车今年第1万辆下线,同日,江淮和安凯两大集团联合举办职工运动会,以一种文化味很浓的方式向社会宣告整合的成果;到10月底,江淮汽车销量突破7.6万辆,超过去年全年水平;9月和10月,江淮汽车月销连续突破1万辆;10月28日,江淮重卡格尔发批量下线,并与招商银行签订重卡信贷购车协议书。江淮这一系列令人兴奋的事,并没有冲淡当家人内心深处的危机意识。当记者祝贺董事长左延安喜事不断时,他却说:“与其说我们喜事不断,不如说我们是在冲刺。”
联想到格尔发下线时破墙而出的别致创意和格尔发(gallop)“疾弛、奔腾”的英文含义,我们不难感觉到江淮确实在朝着一个宏伟而神圣的目标加速冲刺。
纵向比加速度令人惊喜
江淮与自己相比,发展势头是十分迅猛的。1990年,江淮只有953辆的产量。在此后长达13年的时间里,江淮每年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2年,产销均突破7万辆,在全国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中排名第11位。1993年一年产销过万辆,1998年半年产销过1万辆,2003年一个月产销过万辆———这就是江淮的加速度。
从产品结构来看,江淮也由原来的客车底盘一枝独秀发展到现在的客车底盘和整车、轻卡和重卡、商务车、零部件并举的格局,而且整车已超过传统产品底盘的销售量。如果加上安凯,产品型谱上则又增加了轻客、中客、大客和豪华客车的强大阵容。
横向看比较优势很难得
江淮最难得的,也许不是自身50%的增长速度,而是其在所涉及的领域都有相当的竞争力,比如客车专用底盘在全国做得最好,轻卡今年已做到行业第三,安凯的高档客车技术国内一流,刚刚下线的格尔发又占据了国内重卡的高端市场。2002年以来,已有4200辆JAC轻卡出口国外。
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江淮响亮地提出了打造一流商用车基地的口号,而江淮与安凯的整合加上格尔发的面市,正是朝着这一宏伟目标迈出的两大步。这两步的跨出,使江淮的产品一下子扩大到1-50吨载货车、6-12米客车专用底盘、6-280万元的客车、7-12座商务车、车桥和变速箱等零部件的范围。这样全系列的商用车产品结构在全国各大汽车企业集团中也算独此一份了。
对于一流商用车基地的含义,总经理安进的解释是,在国内,每一个产品门类都在行业里有比较靠前的位置;在国际,江淮虽不指望在各个方面都做到国际一流,但肯定在国际市场上能找到江淮发挥优势的地方。
中国生产重卡的企业现在已有18家,重卡可以说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车种之一。江淮义无返顾地杀入这一领地,表明了其打造一流商用车基地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表露出江淮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即做大之前先做全。
离开第10名左右的敏感排名,江淮必须尽快做大
凭心而论,在汽车行业里,江淮发展的政策环境、可利用的工业和人文资源以及自身的基础都不算好,有些方面甚至比别人差得很多,就像三国中的蜀国。但江淮在市场谋略上并不能输给别人,董事长左延安就有小诸葛之美称。正是后天的努力弥补了先天的不足,使江淮得以在中国汽车工业大家庭中占居第11的位置(与安凯整合后,进前10名应该没问题)。
但是,中国的汽车工业最终能容得下几大集团呢?根据美国和日本的先例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分析,可能也就在10家左右。所以,江淮正好处在这种生存考验的边缘。这也许就是江淮的领导人在这么好的发展形势面前仍然如履薄冰的根本原因。江淮急需做大,而打造一流的商用车基地便是其第一目标。
其实江淮进军重卡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左延安对记者说的那样:“现在企业每走一步风险都很大,但不抓住最后的机会一搏,可能连冒风险的机会都没有了。”总经理安进也清醒地说:“现在推出任何一个新的产品,想不受到市场的挤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其实你受挤压的同时也在挤压别人。”他还直言不讳地在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们宣布,瑞风在商务车领域所发起的价格冲击一定会在格尔发重卡上重演。他认为到今年底,格尔发重卡国产化能达到40%以上,明年会进一步提高。记者发现,在格尔发下线的现场,展出了该产品的主要国产化零部件,其比例已达60%。可以预见,格尔发国产化的车型会很快投放市场,其价格也会大幅下降,去参与斯太尔平台的竞争,争抢更大的重卡市场份额。安总自信地说,格尔发1万辆的能力在2~3年内应该能够达产。看来江淮在占据新产品领地的同时,已经在谋求量的突破了。毕竟江淮要做大,首先要做大商用车。
客观地讲,如果没有轿车,江淮加上安凯要在全行业的排名有大的提升,是很难的。北京现代凭一个索那塔便在一夜之间将销售额轻松做到了100亿以上,而江淮同样与现代合作,先做客车,后做商务车,现在又做重卡,每个项目合作得都相当成功。但江淮却难有北京现代这样的福分,江淮所有产品加起来也不过50亿元,加上安凯,销售额约在70多亿元。
在格尔发下线仪式上,省委书记王太华携安徽省和合肥市党政领导十几人到场,省委常委就有好几个。这也许是对江淮集团经济贡献度在安徽省排第四、在合肥市排第一的现状的一种重视,也许是对江淮成功整合安徽省汽车工业的一种无声的肯定,也许是在表达对江淮进一步做大做强更高的希望。细心的人们发现,江淮瑞风的生产线水平和规模与一个轿车厂也差不了多少。
江淮总经理安进表示,江淮要争取成为安徽第一个过100亿的企业。我们真心希望新江淮在做大做强的路上心想事成。

《中国汽车报》(2003年11月4日第17版)

惜乎上市太晚,如果在五六年前上市,以此成长性,早就炒上天了。另外此股目前的规模作为汽车股这一资本密集行业,仍属太小,有强烈股本扩张需要
firstz

09-01-22 14:20

0
江淮人家于2004-01-09 20:02发表跟帖:
  --------------------------------------------------------------------------------------------------
  既然firstz兄对 600418 颇感兴趣,我就谈一谈我所了解的情况:
江淮汽车2003年回顾与展望(一)
2003年是江淮汽车生产销售取得飞速发展的一年,试将该公司的生产销售形势做一综述。
瑞风商务车:日炙行动,挑战航母不是梦想。
今年上半年,瑞风商务车面临的市场形势是十分严重的:前有通用,本田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后面有风行降价抢占低端市场,威胁瑞风的市场地位。还不断有后来者跃跃欲试。再加上非典的影响,上半年只销售了3900余辆,仅完成了年计划的四分之一,瑞风的市场地位岌岌可危。
七月一日,江淮汽车果断降价,最大降幅达到6万,从而一下子引爆了市场。这一令竞争对手惊愕的举动,对江淮汽车来说,只不过是拿手好戏。中国海军引进了俄罗斯的现代级驱逐舰,上面载有的日炙导弹,被西方称为“航母克星”。对于江淮来说,无论是引进的现代商务车,还是这次“日炙行动”本身,都蕴涵了该公司挑战大集团,大航母,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坚定决心,低调的江淮已发展成汽车行业一只不可小看的力量。
“日炙行动”直接导致了瑞风的销售巨幅增长。从十月起,瑞风商务车的销量超越通用本田,成为业界第一,年销售15000的计划也即将胜利完成。明年瑞风的销售计划订在了30000台,其实只要保持今年下半年的销售势头,全年的销售就能达到25000台,再加上瑞风经过几年的市场建设,其品牌优势在不断发展,销售网络在不断完善,应该说明年30000的计划完成的难度并不比今年15000来的大,瑞风项目的成功将使江淮汽车向前跨越一大步

江淮汽车2003年回顾与展望(二)
坐断江南战未休——载货汽车市场有实无名的中卡王者
今年江淮集团扶持上市公司,使其做大做强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上市公司收购了生产轻卡业务的合肥江淮汽车有限公司。这一举措,使江淮汽车在拥有底盘业务,商务车业务的同时,又加入了轻卡业务这一块。轻卡业务目前仅次于福田,而与东风汽车在各项指标上不相上下。轻卡业务对江淮来说,可说是历史悠久,早在70年代初,江淮就生产了自己品牌的轻卡,但由于种种原因,此产品一直惨淡经营,到了90年初,江淮几乎要破产关门了,也曾不得不托身与跃进,但情况也未曾因此而改进。那时候的跃进汽车的产销量对于江淮汽车来说是高不可攀的。曾几何时,市场的悄然变化,jac品牌的崛起,把江淮汽车推上了轻卡业界相当高的高度。
江淮汽车的销售集中在以浙江,福建,广东,安徽,江苏为主的东南地区,在这些地区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江淮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卫第一。如果把坐镇北方市场,爆发性增长的福田汽车比作三国时期的魏国的话,江淮汽车以其同样的高速增长,在东南半壁形成的优势局面就好比是坐断江南战未休的东吴。实际上,就车型来说,江淮汽车是很全的,但他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是被称为威铃的宽体轻卡,说是轻卡,其实际载重能力是很高的,不亚于以前的东风,解放中卡。随着东风,解放将发展重点转向轿车,商用车重点转向重卡,腾出了一块很大的市场空间,这就是以省内及省际中途运输为主的中卡需求。而江淮汽车恰恰在在这一领域占据了统制地位,成为有名无实的中卡王者 ,今年江淮的卡车产量将达到5.5万辆,比去年增长50%以上

本来还有一个回顾与展望(三)谈客车底盘和整车的,可惜没时间了,以后再写吧。
此股是博时的宝贝,走势相对较弱,令人感到奇怪。另外firstz兄,你是怎么知道2004年业绩为1.4元的?
我的预计是1.2元以上
firstz

09-01-22 14:20

0
firstz于2004-01-09 12:57发表跟帖:
  --------------------------------------------------------------------------------------------------
  0012走得真不错,今天汽车板块重新起动,关注无量创新高的 600418 ,预期2003EPS为0.9左右,2004为1.4左右,和福田一样的策略,从汽车底盘进入商用车领域,然后是重汽斯太尔,细分领域的价格杀手快速拓展市场,商用车已进入前三,和安凯的合并后,有助于总产能进入汽车行业前十。
firstz

09-01-22 14:20

0
firstz于2004-01-09 09:16发表跟帖:
  --------------------------------------------------------------------------------------------------
  今年建筑玻璃盈利逾10亿元
[2004-1-8]

伴随着新年脚步的走近,我国建筑玻璃业也传出了喜讯:相对于2002年盈利0.59亿元,2003年建筑玻璃业打了个翻身仗,整体盈亏相抵后预计盈利超过10亿元。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会长会议上获得的信息。
平板玻璃及加工玻璃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工业,进入2003年以来,在国家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推动下,我国玻璃工业继续得到快速发展,经济运行良好。今年以来全国新投产浮法玻璃生产线3条,年新增生产能力约700万重箱,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98条,年生产能力约2.13亿重箱。2003年1~11月份累计生产平板玻璃2.27亿重量箱,比去年同期增长10%以上。1~10月份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6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销量增长大于产量增长。月末平板玻璃库存923.22万重箱,比去年同期下降13.84%。行业总体经济运行明显好于去年。
2003年我国建筑玻璃行业的总体市场走势较好。市场销量增长,1~11月产销率97.7%,高于上年1.5个百分点。企业库存大幅下降,国家建材信息中心统计的46家企业11月底库存同比下降32.6%。扣除非典时期的阶段性价格波动,全年总体价格走势呈现持续上升趋势。1~11月每重箱同比提高13%以上,中南地区涨幅超过20%。行业亏损面到11月底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50%,亏损户数减少23户,亏损面为24%,同比减少11个百分点。
出口形势继续看好。在2002年基础上,今年出口量进一步增长,截止到10月底平板玻璃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13.8%,加工玻璃增幅更大。
非国有经济(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企业“两极分化”更加突出,企业盈亏状况差别很大。企业重组、市场整合迈出新步伐。会议提示行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大多数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优质浮法玻璃及其加工玻璃所占比例还很低,结构不合理。面向建筑业和汽车业的加工玻璃还欠发达,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还时有发生。在出口增长的同时,面临国外“反倾销”问题。一些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会议认为,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玻璃工业今后几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firstz

09-01-22 14:20

0
firstz于2004-01-09 09:15发表跟帖:
  --------------------------------------------------------------------------------------------------
  
平板玻璃价格创三年来新高
[2003-12-16]

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今年的平板玻璃价格同水泥、钢材一样,在非典之后开始持续攀升。在最近的一周,平板玻璃价格一反往年进入冬季出现淡季下滑的市场特点,再次上涨,长三角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单毫米白色平板玻璃每平方米的价格上涨1元多。日前的平板玻璃价格已经创出厂3年来的新高,并已逼近2000年时的最高价,全年的价格走势类似于10年前的1993年。

11月16日,广州的4毫米白玻每平方米是17.5元,武汉是16.5 T,成都在16元—16.5元之间,上海是16.2元—16.5元,北京与上海价格基本一致。这个价格行情和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踱璃协会有关负责同志提供的数字基本接近。但是在12月初,记者通过电话了解到,广东4毫米白玻每平方米已经达到了20.5元,上海达到20.5元甚至21元,武汉是19.8元,北京的批发价也达到了19元一19.5元。按照以上价格,这个水平已经超过了20OO年时的价格。

今年平板玻璃的市场价格走势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价格持续上升。其间除去非典时期价格略有下跌外,市场整体价格基本是一路走高。二是反季节上涨,无旺季和淡季之分。往年这段时间甲,常常是头3个季度属于市场旺季,价格尽管不断反复,但是总的趋势是比年底年初要上涨一元,进入淡季(冬季)和梅雨季节整个市场的价格就开始下跌。三是普遍上涨,过去常常是珠三角和长三角要涨价,东北和华北的价格就出现松动。今年持续至今的价格上涨,则是普遍性的,尽管也有地区价格高低之分。四是企业至今基本上还是处于无库存状态。据了解,广东50%以上的玻璃经销商没有库存,价格上涨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如何看待今年的平板玻璃市场价格走势?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副会长张景泰和秘书长张伯恒的看法是,今年的价格走势是市场需求上开拉动的结果。与水泥、钢材价格上涨一样,平板玻璃价格的持续上升同样受益于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拉动。据介绍,2003年我国房地产投资预计的增幅在对30%左右,汽车工业的增幅更是在40%以上。玻璃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如家具和室内装饰大量使用玻璃,玻璃深加工的繁荣等都有助于改变以往的平板玻璃季节性过剩现象。另外,在2002年已有的95条生产线基础上,今年实际只有3条新建生产线投产,今年头3个季度的产量增幅实际只有10%多一点,产品供给压力不大。

firstz

09-01-22 14:20

0
firstz于2004-01-09 09:12发表跟帖:
  --------------------------------------------------------------------------------------------------
  咦,偶查了一下它的增发意向书及半年报的在建项目,似乎没有提到特种玻璃的事项,第四季浮法玻璃的景气程度是很高的,尤其是特种玻璃这一块,0012在广州投产了一个U形特种玻璃项目,目前为止供不应求。玻璃行业:2004年有望进入新的...

今年以来,平板玻璃产销保持稳步上升态势,价格也从去年低谷中逐步回升,与年初相比,主要玻璃品种价格上升10-20%不等。1-3季度,全行业累计生产平板玻璃1.8万重量箱,比去年同期增长10.2%,累计销售收入147.8亿,同比上升23.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8亿元,同比增长7.5亿元,扭转了2002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由于平板玻璃特殊的供应刚性,导致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平板玻璃价格曾出现过多次大幅起落。特别是在1989~1991、1997~1999,2001~至今,三度由于扩能过猛导致供求失衡。最近一次周期是在2000年达到顶峰,然后逐年下滑,2002年全行业亏损。我们预计今年全行业实现扭亏,并略好于2001年。

2001年、2002是浮法线投产高峰期,两年多有近30条线新建或改造,增加产能4500万重量箱左右,而2003年投产量明显减小。从图三可以看出,2003年玻璃产量增长率有所下降,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创出新高,发生背离。目前国内平板玻璃总产能约2.4亿重量箱,预计2003年平板玻璃总需求在2.3亿左右,供求差异缩小,再加上出口部分,基本达到供需平衡。从行业销售率变化来看:2001年95.2%,2002年98.3%,2003年1-9月99.3%,大型企业9月底的库存与去年同期比也下降了40.68%,行业销售情况逐步改善,行业复苏迹象明显。

根据:1、玻璃行业低谷期一般持续3年,2001-2003年三年周期已过;2、2003年行业复苏迹象明显;3、当前国内基础物资材料出现普涨现象,带动平板玻璃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极大;4、虽然当前在建、筹建的生产线还有20余条,但如果国内需求能继续保持10%左右的增长,这些产能可以得到及时消化,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对玻璃企业有一定影响,但由于下游的需求多样化,如在汽车玻璃、镜子、装潢装饰等消费领域的应用,使得其所受冲击不如水泥来得大。因此我们判断2004年玻璃价格会继续稳步上升,有望进入新的景气期,行业效益有较快增长。

目前平板玻璃上市企业大致可分三档:一是合资背景的国内领先企业,南玻,耀皮玻璃;二是新兴或有民企背景的金晶科技方兴科技;三是老大国企耀华玻璃、洛阳玻璃三峡新材。除南玻外,大部分玻璃企业市盈率仍然偏高,还不具投资价值,但可能形成短期的投资热点。此外,我们继续推荐专注于汽车玻璃加工领域的福耀玻璃

firstz

09-01-22 14:20

0
小小牛于2004-01-08 12:03发表跟帖:
  --------------------------------------------------------------------------------------------------
  对于 600660 ,我们公司正在为该厂设计安装2台110KV变压器作为该厂新建特种玻璃生产车间的供电电源,预计明年10月投入运行,据他们说,该特种玻璃以前都是靠进口,价格昂贵,该生产线投入后将彻底改变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并在这方面带来可观的利润。
firstz

09-01-22 14:20

0
江淮人家于2004-01-08 11:30发表跟帖:
  --------------------------------------------------------------------------------------------------
  我看好 600418 ,自2003年4月一直持有到现在,我发现兄的投资喜好和我很相似,都注重价值成长。昨天我出了 600104 ,获利10%,正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在此帖中受到你所提的 600786 的启发,看了一下,确实不错。今天于15.55元介入,现价是16.32元已涨停。在此谢过firstz兄
firstz

09-01-22 14:20

0
起手封天元于2004-01-07 21:54发表跟帖:
  --------------------------------------------------------------------------------------------------
  细阅,楼上的辛苦了,谢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