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网金来于2007-09-20 13:11发表跟帖:
--------------------------------------------------------------------------------------------------
5400的牛市思考(之二):牛市改变了什么?
牛市改变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牛市改变了投机者的博弈强度
牛市改变了研究员的估值心态
牛市改变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谈风险,无论在牛市还是在熊市,其实都是不受欢迎的:)风险控制到底控制了什么?在牛市里,感觉更多时候是控制(等于减少)了利润:)
我完全同意在有利的交易位置上对关键品种给予决定性一击的做法,这是扩大战果的关键:)然而市场在不同局部,其风险收益特征有所不同。不忘风险,其实也是投资的一贯性:)
牛市极大提高了投资者的自我期许,上涨本身可以帮助你掩盖很多的交易错误,使得判断失误不会损失很大,判断正确就可以赢得很漂亮,错过了一匹白马立刻有下一匹黑马供你赢回自尊:)其实,从1000点算起,考虑股改因素,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6.5倍的上涨环境,我们应该检视一下,哪些是自己战胜市场获得了超额收益,哪些其实是拜市场所赐。
牛市改变了投机者的博弈强度
一轮牛市下来,欠缺投资者教育与保护的A股市场,综合实力领先的博弈者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了:某兄曾有一个类比:在原先100万人的赌局中,他自谦排名第5万名,只属于前5%;当赌局扩大到1000万人时,他的排名虽然可能降到了第20万名,但却属于前2%!
近日券商组织联谊,席间自是牛人无数。其中一位是沽权高手,相传半年在市场斩获5000万元!言谈之中此公突然淡淡的说了一句:这市场里需要200人才能养活我一个。然后咧口一笑。我不经意间瞥见他的两颗尖牙,心跳了一下,又定睛多看了两眼,想起N年前无聊时看过的港片。
单一营业部的单股冲击力度已经达到三亿元的规模,类似东方上海宝庆路这样的席位是印象中短线最成功的席位,什么市值的个股都敢冲(包括
600050 联通这样的巨无霸品种),冲完总有人跟,多数时候能全身而退。类似的研究要看
信雅达兄的帖子了。印象中,像新疆证券奎屯这样偏远的城市,也开始活跃短资的身影。而游资的打板手法,某些票里的基金也开始采用了。
闽发论坛的一些知名网友,近年也快速成长起来,暴过仓的能卷土重来,活得好好的反而不吱声了:)某兄今年赫然位列两只小市值品种的中报10大股东之列,每次进出其营业部都会上榜:)类似刘芳系、赵一系,或许就在我们身边,考虑到流动性问题,确实在论坛也没什么话可以说了。另有几位骨灰级大厮看好同一个股,我诧异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二板公司何以有这么多筹码就在我左右:)而其中一位大厮的一张帖子(未贴在闽发论坛)直接在次日将个股送上了涨停板!
牛市改变了研究员的估值目标
股市本身就有“预言自我实现”的倾向,在牛市里,研究员给出的一年期的上涨目标价格,通常在一个月内就能够达到:)
估值到底估的是哪个价格?这其实是一个根本问题,是仍然有一定安全边际的、投资者所应该支付的最高价?还是能够将投机者忽悠进去、最终套牢投机者的最高价?
个人感觉,随着牛市的进程,估值目标越来越向套牢投机者的最高价演变:)
举一个新近观察到的出现在
600357 上的竞争性估值例子。600357半年来没什么人给它出过报告了,8月15日,ZX的研究员领先发现了这匹小黑马,于13.19元的价格出报告,目标价位20元。报告获得了机构资金的充分认同,快速上涨。
随着研究员的蜂拥而至,公司价值被充分挖掘,一时间,天相、海通、平安三家机构齐刷刷出了600357的报告,目标估值全部为25元。有意思的是,最具伯乐慧眼、基本面研究最扎实的ZX的研究员,也跟进调高目标价位至28元!
在8月15日至9月7日之间,究竟600357的公司基本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同一研究员的两次估值提升了整整40%?!这是我感兴趣的问题:)
对比两份报告,我注意到,第一份报告08年的EPS(E)为1.05元,无09EPS预测值,给予08EPS19倍的PE估值;而到了第二份报告,调高08EPS至1.17元,并增加了09EPS为1.61元(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08年业绩预测的安全边际),估值上,给予钢铁产品08年20倍、钒产品08年30倍的PE,从而调高目标价格至28元。
或许如此吧:)我并不知道眼前这四家公司的5份报告谁更准确,留待时间检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