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再次上演“麻雀变凤凰”,这一次的主角是S*ST聚酯(600259.SH)。
9月1日,S*ST聚酯发布公告称,证监会于8月28日核准其向广东广晟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2007年5月(因连续三年亏损)暂停上市,当年6月开始公司就开始积极寻求重组方。”9月1日,S*ST聚酯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但当时,由于本身的包袱太重,少有企业愿意接盘。最终,广东广晟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晟有色”)成为唯一的资产重组方。
作为重组方的广晟有色大有来头。其母公司为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广晟资产”),后者2007年总资产348亿元,是中国电信的第二大股东和中金岭南(000060.SZ)的控股股东,并于2007年被广东省国资委列为五家“最能赚钱”企业之一。
S*ST聚酯证券事务代表王东早前亦对本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由“聚酯切片化工行业”转变为“稀土和钨类有色金属行业”后,“实现盈利已经是最低的目标”。
华泰证券分析师刘敏达称,“钨和稀土目前都在一个较高的价值区间,以钨为例,虽然钨价疲软,但还是属于一个利润的高点。这些资产的注入,有利于改善S*ST聚酯目前的业绩报表”。
根据重组方案,S*ST聚酯将以扣除2.72亿元相关银行负债后的全部资产和负债,与广晟有色合法持有的稀土、钨相关资产进行置换。广晟有色拟置入资产的评估价值为4.83亿元,S*ST聚酯拟置出资产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2.88亿元,置换差额为1.96亿元。
而由于2007年9月广晟有色对此次拟置入的“广东富远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增资4492万元,置换差额因此扩增至2.4亿元。差额部分,由S*ST聚酯向广晟有色定向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购买,S*ST聚酯发行价格为6.68元/股,发行数量为3600万股。
此外,广晟有色还将分别协议收购S*ST聚酯前三大股东海南华顺实业、东方资产海口办、澄迈盛业公司所持有的6736万股、800万股、1340万股股份。完成后,广晟有色将成为S*ST聚酯第一大股东。
刘敏达推算,若只是将三大股东的股本揽入怀中,广晟有色仅占总股本的41.59%;加上定向增发部分,广晟有色将累计持有12476万股,占总股本的50.02%。
广晟资产董事长李进明于2007年年初表示,将把有色金属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争取3年内完成相关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整合,有计划地占据国内外有色金属资源。
为完成此次借壳上市,广晟有色早前在银团间已做好热身运动。8月27日,广晟资产在银行间市场发行5亿元短期融资券,全部5亿元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补充公司所属有色金属、电子信息、酒店旅、建设等业务的经营性流动资金需要,并置换部分银行贷款。
值得关注的是,在完成对S*ST聚酯重组后,S*ST聚酯将成为广晟系旗下的第二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在另一家上市公司中金岭南,广晟资产管理公司持股38.22%(广晟有色持有1.98%)。由于中金岭南以铅锌业务为主,广晟有色亦有铅锌业务,业界由是质疑中金岭南和广晟有色的同业竞争不可避免。
“同业竞争是有一点,但被夸大了。”刘敏达称,广晟有色主要以钨与稀土为主,中金岭南主要是铅锌,其竞争关系并不鲜明,且相信上市之后,两公司的母公司会在两公司的业务拓展方面做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