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A股牛股的起源当我们回顾A股短短的十多年历史,有一条线索比较清晰,那边是同海外市场紧密联系。尽管资本渠道封闭,但投资者思维却是相连的。中国以30年走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百年的初级历程以及全球化亦可以用来解释这一现象。
市场总体走势来说,A股牛市的诞生是跟随美股,甚至略微滞后的。这已经有朋友详细介绍过。我主要从行业和个股的角度来表述这一现象。
BBY与苏宁电器下图是美股百思买BBY的历史走势图。
[不支持站外图片]
BBY历史最大涨幅超过300倍。国内的BBY版本便是苏宁电器。
我想,如果熟知BBY历史的投资者在苏宁上市之初便能嗅觉到牛股的味道。
第二个案例:可口可乐与茅台张裕等[不支持站外图片]
国内茅台和张裕基本复制了可口可乐的走势。
上述两种情形在时间跨度上相差较大,但是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在容易走出大牛的行业进行重点跟踪和捕捉容易取得成功。
接下来的案例则更有实战性,一个基本的特征是,A股的相关公司滞后美股6-12个月开始表现,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切入时机。
POT与国内化肥股(600251为典型代表)这是A股跟随美股的最近一次表现。
POT历史上一直走势较好。但在2007年初开始步入快速上升阶段。而国内A股则是在2007年11月底开始密切跟随这一趋势,以冠农为代表的一批化肥股出现100—300%的上涨行情。
TIE与宝钛股份[不支持站外图片]
TIE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上涨,至2007年初,最大涨幅40倍;宝钛的启动时间在2005年的8月份左右。时间间隔大约在6个月。
同样,下跌阶段也是TIE领跌,较早出现高位滞涨的迹象,而宝钛股份在2007年底还有不错的出逃机会。
BTU、X与中国商品股下图分别为BTU和X的历史走势图。
[不支持站外图片]
[不支持站外图片]
以BTU为代表的美股商品类股的起涨点大概是2003年中。也是贯穿于2003年初至2007年底美股反弹行情的最核心主线。涨幅为10倍左右。股票X,涨幅同样为10倍,起涨点也是2003年中。
A股,甚至包括H股,在2005年商品类个股普遍在底部蛰伏,以煤炭股为例,当时基本上下震荡,没有形成明显的上升趋势。以BTU和X作为投资指导,不仅有利于理解始于2003年的全球经济情形,更可以容易分享A股的商品股大牛行情。
再往前寻找,还有很多案例。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主题投资阶段---网络股行情-----也是完美复制纳指的走势。
在全球化深入和中美轴心逐步形成的今天,研究历史有助于我们对于未来的把握,历史会继续重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