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不是特别明白你所说的。目前来说中投的定位并不清晰,是否在未来需要时由其担任类似在香港市场中的平准基金的角色,还不知道。主权基金并不是平准基金。相反在实际运作中,中投的一些行为证明其在努力淡化其主权基金的背景,以减少政治上的考量。
对于你说得“夺回香港的话语权”,我也不是很明白,是说夺回香港股票市场的话语权吗?我是这样看的,市场应建设成一个市场化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在市场失灵时或有操纵市场的行为时,才需要政府的干预。谁都不希望这个市场的话语权掌握在某一方手上,即使是政府或代表其的主权基金。一个好的市场应该是属于全体参与者的市场。当然,如果出现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对冲基金等冲击时,政府出面对操纵市场的资本大鳄阻击夺回话语权是必要的,但在危机消除市场回复正常时,政府应淡出,把市场还给市场的参与者。
关于之前我写得流动性的帖子,还没写完,缺少一部分流动性争夺的内容,这里面有一个其他市场和经济领域对资金的分流的影响。实际上,观察98年——05年的市场表现和经济情况,有一种可能,01年到05年的漫漫熊市,是因为资金流向了当时很热的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换句话说,资本是逐利的,当时实业投资中的部分领域的吸引力更大,在市场制度不完善、历史遗留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估值优势不明显、赚钱效应没有的情况下,市场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走出了和宏观经济背离的走势。后来一直到清理固定资产投资、股权分置改革时,对资金的吸引才开始逐渐变大。这些在我的那片帖子里都有讲,我今天之所以说,现在的财政措施是否对股市形成利好还很难讲,如果说财政对挽救实体经济下滑有作用,但并不一定会对股市的流动性产生利好,因为如果按照以往的思路走的话,财政投入产生的拉动作用还会产生对市场资金分流的影响。
太晚了,其他问题有时间再答复你。
原谅我不对市场发表太明确的看法。
0
哦 史记75兄会引用帖子了,之前你直接性的回答,让人找所回答的出处经常要找半天啊 呵呵
0
史记75兄:
看你论述流通性的那个帖子时候,就一直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兄:
对一个本质上是资金推动型的市场,在绝对低的点位,由财政和货币政策释放出的流通性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支持资本市场资金的充裕,如果再加上赚钱效应,有可能支持一段行情。其过程可能是
释放出的流动性—局部小市值的行情—局部行情—赚钱效应—行情深入的情况。
特别看这个驾驶,在投行倒掉之后,我国的主权投资资金如果愿意承担投行的角色,虽不能四处出击,但是估计夺回香港的话语权或是绰绰有余了。
如果这个假设有可能成立的话,那么
1、依照兄对之前资本市场的研究,这种流通性暂时过剩引发的行情,其最终的行情结束也应该是以资本的退出为结束的。那么,一般资本的退出会有多长时间呢,他们都跑去哪里了呢?我们能不能通过某些数据去进行跟踪呢?
2、baiyumi兄提及年报和经济最不明确的3 4月份,那这样的情况的发生,对这种行情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0
哦,之所以引述萨缪尔森的话,是因为萨缪尔森是"新古典综合"的代表,"混合市场经济"的倡导者.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没有的事。只是把上次的话题扯完,实际上这些内容上次都有讲,这次稍严肃一些。这段时间忙,今晚才有空上来认真看看,没想到改版了,刚上来时还以为走错了。
你的话像挑拨。不过懂经济的人是不会这么看的。
谢谢你关注本文,不过还是把精力放在文章内容上吧。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谢谢提醒。下次改正。这次请原谅,因为要把上次的话题扯完。
计划下一个帖子只写一个三句话内的短文,这样我也省事。不过难度还挺大,到时别写成“灰机”就行了。
呵呵。
0
叫起劲来了
0
顶胡兄!
0
史记兄的帖几乎各个是精品
只是都比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