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关于经济周期,再多说两句

09-01-12 23:35 4015次浏览
史记75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这个帖子是写给在股票投资之余对宏观经济还比较关注的童鞋们的。

大家原谅,现在时间有限,也越来越懒。下面先摘抄几段萨缪尔森《经济学》中的几段话(第31章):

“……我们希望更多的了解产生商业周期的机制。这里,可以把不同的理论分为两类:外生的和内生的。
外生理论在经济体系之外的某种事情的波动中寻找商业周期的根源,——如战争、革命、选举;金矿的发现,人口增长率,移民;新土地和资源的发现;人口增长率变动、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甚至太阳黑子活动和气候等。
内生理论是在经济体系内部寻找商业周期自我发生的机制。在这种理论中,任何一个扩张都孕育着衰退和收缩,任何一个收缩都孕育着复苏和扩张——以一种准规则的方式,重复这一链条。
下面所列是一些最重要的商业周期理论和他们的代表人物:
1、 货币理论把商业周期归结为货币和信贷的扩张和收缩(霍特里,弗里德曼)。
2、 创新理论把商业循环归结为重要发明的聚积和发生,如围绕铁路和汽车而出现的那些发明(熊彼特,汉森)。
3、 乘数——加速数模型设想外部扰动通过乘数和称作加速数的一种投资理论而传导,由此产生出规则的周期性波动(萨缪尔森)。
4、 商业周期的政治理论把波动归因于政治家威重新当选而对财政、货币政策的操纵(卡莱斯基,诺德豪斯,塔夫特)。
5、 均衡——商业——周期理论宣称,对于价格和工资运动的错觉使人们对劳动供给的过多或过少,从而导致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卢卡斯,巴罗,萨金特)。
6、 真实商业——周期的支持者认为生产率的扰动会在经济中传播,并引起波动(普雷斯科特,朗,普洛塞)。
……把上述各种理论和商业周期的实际情况加以比较,我们看到,所有这些理论都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又没有一个在所有时间和地点普遍适用。”

我在前不久发的一个帖子中,对经济周期理论也作了类似的归纳和结论:“ 事实上,经济在发展,经济结构、要素、生产力都在发展变化中,经济的周期变化也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出来,这些理论可能在某些时期解释的通,但无法自始都解释的通,何况这些理论中不少只是讲明了一些周期变化中的现象,如货币理论和投资过度理论,也有理论可能解释了周期变化中的某个阶段的成因,但依然无法解释整个周期变化。”现在能说得就是:
1、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正确并有效地解释经济周期(商业周期)的成因。所以,在看待相关理论时,要注意这一点。
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货币理论,在我看来,就更像是用现象解释实质。有关这一点,大家可以回想并思考一下98年前后的货币政策及其效力:货币政策在治理1998年后的通货紧缩中表现出来的明显弱效与此前在治理通货膨胀中的显著效果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特征也即货币政策效力非对称性问题在当时已引起了国内政策和理论部门的关注)。也就是说当时中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产出没有影响,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影响产出(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性);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力对时间因素非常敏感,只在短期内对产出具有显著的影响;经济周期因素对货币政策作用于实际产出的效果没有影响,货币政策效力不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
刚刚看到论坛中baiyumi兄发的一个帖子中从货币角度形象地讲述了经济周期的成因,写得很好,但是,要注意的是,尽管与通常的货币理论有所出入,但这还是一种货币理论的论述。
我们可以了解并欣赏一种观点(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流动性是个关键因素,所以对于从货币角度讲述经济总是有着先入为主地癖好),但在指导实践时还是谨慎些好。
2、目前关于经济周期的预测虽然准确性在提高,但是还是经常会出现错误。
3、经济周期在目前还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还是用萨缪尔森的话)“我们却避免了萧条——持续的、累积的低落,如像70年代、90年代和30年代那样。如果要问最近五十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主要的是,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现在使得政府能够采取财政和货币不骤,防止衰退滚雪球似的发展为持续的极度的跌落。”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也明白我要说的了,还是上一个帖子中的话:“目前探讨这些意义不大,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找到那个最本质的原因。只要你认同经济的周期变化就行了,如此,你就不会盲目的乐观,也不会对前途悲观到底。”
对于我们来说,你还呆在这个市场,还从事着股票投资,还认为未来市场还会再创新高,实际上也就代表你已认可了经济的周期变化,也明白希望还在。既然那些有着计量模型的经济学家和职业预测者在预测周期时尚不断的犯错误,那我们何不撇开这些,过得逍遥一点,或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选股票上,只要记得在景气不好时少动手,多留意些PB,少关注点PE就行了,当然,如果你找到了一个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高成长股票,那就另当别论了。

引自《一课经济学》中的一段话:"经济学会往无数个方向发展,例如货币与银行、外贸与外汇、税收与公共财政、政府规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工资与劳动关系、利息与资本、农业经济学、租金、价格、利润、市场、竞争与垄断、价值与效用、统计经济学、经济周期、财富与贫困问题、社会保险、房地产、公共事业、数理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与经济史的研究。当然,没有人能彻底通晓所有这些专门领域,除非这个人对基本的经济原理,以及所有经济因素和经济力量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已经有深刻了解。对于大多数读者,可以在读过一般性的经济学、具备一定理解能力之后,便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特殊领域,选择合适的书籍。"
打开淘股吧APP
21
评论(3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绝对零度

09-01-14 07:02

0
大型经济体是一个复杂的半混沌系统,经济学目前仍然是一门远谈不上完善的学科,很多理论都是基于和实际差别不小的理想化前提推出。
如果和物理学相比较,现在的经济学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时代到牛顿时代的水平之间。

通常说的经济周期,一般是gdp及其增速的周期,这个指标比较具有代表性。从生产能力来说,能影响到它的因素太多了,前面的那些条都有可能。正如一个人不健康,有可能是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搞怪,或者就是几天没吃饭饿出问题了。这些都有可能,某次生病一般有一个主要原因,但非要说哪个原因就是生病的根源,显然不合适。
probe

09-01-14 03:56

0
99年以来的两波牛市和大熊市,从baiyumi兄的货币政策角度可以较好理解和阐释,特别是本轮大牛和大熊,周小川功劳很大。
牛虻

09-01-14 01:59

0
 我的电脑屏幕很小、很小,装不下那么长的行。故把它重排一下,自己看着方便些,
也顺便方便一下和我一样的人。
请楼主海涵。

这个帖子是写给在股票投资之余对宏观经济还比较关注的童鞋们的。
  
  
大家原谅,现在时间有限,也越来越懒。下面先摘抄几段萨缪尔森《经济学》中的几段话(第31章):
  
  “……我们希望更多的了解产生商业周期的机制。这里,可以把不同的理论分为两类:
外生的和内生的。
  外生理论在经济体系之外的某种事情的波动中寻找商业周期的根源,——如战争、革命、
选举;金矿的发现,人口增长率,移民;新土地和资源的发现;人口增长率变动、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
甚至太阳黑子活动和气候等。
  内生理论是在经济体系内部寻找商业周期自我发生的机制。在这种理论中,任何一个扩张都
孕育着衰退和收缩,任何一个收缩都孕育着复苏和扩张——以一种准规则的方式,重复这一链条。
  下面所列是一些最重要的商业周期理论和他们的代表人物:
  1、 货币理论把商业周期归结为货币和信贷的扩张和收缩(霍特里,弗里德曼)。
  2、 创新理论把商业循环归结为重要发明的聚积和发生,如围绕铁路和汽车而出现的那些发明
(熊彼特,汉森)。
  3、 乘数——加速数模型设想外部扰动通过乘数和称作加速数的一种投资理论而传导,由此产生
出规则的周期性波动(萨缪尔森)。
  4、 商业周期的政治理论把波动归因于政治家威重新当选而对财政、货币政策的操纵(卡莱斯基,
诺德豪斯,塔夫特)。
  5、 均衡——商业——周期理论宣称,对于价格和工资运动的错觉使人们对劳动供给的过多或过少,
从而导致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卢卡斯,巴罗,萨金特)。
  6、 真实商业——周期的支持者认为生产率的扰动会在经济中传播,并引起波动(普雷斯科特,
朗,普洛塞)。
  ……把上述各种理论和商业周期的实际情况加以比较,我们看到,所有这些理论都包含一些合理因素,
但又没有一个在所有时间和地点普遍适用。”
  
  我在前不久发的一个帖子中,对经济周期理论也作了类似的归纳和结论:“ 事实上,经济在发展,
经济结构、要素、生产力都在发展变化中,经济的周期变化也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出来,这些理论可能在某些
时期解释的通,但无法自始都解释的通,何况这些理论中不少只是讲明了一些周期变化中的现象,如货币理论和
投资过度理论,也有理论可能解释了周期变化中的某个阶段的成因,但依然无法解释整个周期变化。”现在能说
得就是:
  1、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正确并有效地解释经济周期(商业周期)的成因。所以,在看待相
关理论时,要注意这一点。
  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货币理论,在我看来,就更像是用现象解释实质。有关这一点,大家可以回想并
思考一下98年前后的货币政策及其效力:货币政策在治理1998年后的通货紧缩中表现出来的明显弱效与此前在治
理通货膨胀中的显著效果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特征也即货币政策效力非对称性问题在当时已引起了国内政策和理
论部门的关注)。也就是说当时中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产出没有影响,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影响产出
(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性);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力对时间因素非常敏感,只在短期内对产出具有显著的影响;经济
周期因素对货币政策作用于实际产出的效果没有影响,货币政策效力不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
  刚刚看到论坛中baiyumi兄发的一个帖子中从货币角度形象地讲述了经济周期的成因,写得很好,
但是,要注意的是,尽管与通常的货币理论有所出入,但这还是一种货币理论的论述。
  我们可以了解并欣赏一种观点(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流动性是个关键因素,所以对于从货币角度
讲述经济总是有着先入为主地癖好),但在指导实践时还是谨慎些好。
  2、目前关于经济周期的预测虽然准确性在提高,但是还是经常会出现错误。
  3、经济周期在目前还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还是用萨缪尔森的话)“我们却避免了萧条——
持续的、累积的低落,如像70年代、90年代和30年代那样。如果要问最近五十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主要的是,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现在使得政府能够采取财政和货币不骤,防止衰退滚雪球似的发展为持续的极度的跌落。”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也明白我要说的了,还是上一个帖子中的话:“目前探讨这些意义不大,因为
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找到那个最本质的原因。只要你认同经济的周期变化就行了,如此,你就不会盲目的乐观,
也不会对前途悲观到底。”
  对于我们来说,你还呆在这个市场,还从事着股票投资,还认为未来市场还会再创新高,
实际上也就代表你已认可了经济的周期变化,也明白希望还在。既然那些有着计量模型的经济学家和
职业预测者在预测周期时尚不断的犯错误,那我们何不撇开这些,过得逍遥一点,或者把更多的精力
放在精选股票上,只要记得在景气不好时少动手,多留意些PB,少关注点PE就行了,当然,如果你找
到了一个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高成长股票,那就另当别论了。
  
  
  引自《一课经济学》中的一段话:"经济学会往无数个方向发展,例如货币与银行、外贸与
外汇、税收与公共财政、政府规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工资与劳动关系、利息与资本、农业经济学、
租金、价格、利润、市场、竞争与垄断、价值与效用、统计经济学、经济周期、财富与贫困问题、社会
保险、房地产、公共事业、数理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与经济史的研究。当然,没有人能彻底通晓所有这
些专门领域,除非这个人对基本的经济原理,以及所有经济因素和经济力量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已经有
深刻了解。对于大多数读者,可以在读过一般性的经济学、具备一定理解能力之后,便可以在自己感兴
趣的特殊领域,选择合适的书籍。"
汪融

09-01-14 00:14

0
市场经济在大的时间段上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更多的时候是在小的时间段上表现出波动性,前者表现为整体,后者反映的是局部。前人把经济学划分为社会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是有道理的,经济周期的轨迹不可能象卫星运行轨迹一样由聪明的人清楚地计算出来,所以会产生不同的经济理论,也包括历史75兄总结的周期理论,有时一句话就可以让人少读一本经济学前人理论的书。理论众多的原因,理论创造者本人是在解释其所处时代的经济现象之一,再加上个人视角的不同,即使同一历史时期的学者,结论也可能截然不同。而现实的经济问题会层出不穷,教科书提供给我们的并且就是一切,需要后人不断地思考和完善,而经济学的一切都将围绕“商品”和“货币”两大经济要素的“流通规律”展开。
最讨厌吃鱼

09-01-13 13:05

0
好贴
seasin

09-01-13 12:57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和jys05兄看法应该是相近或者一致的,大家心有戚戚,自然明白。
不过我刚开始投资,水平很差,jy兄是高手,这个我是的确是不敢比的。

史记75兄:
  关于之前我写得流动性的帖子,还没写完,缺少一部分流动性争夺的内容,这里面有一个其他市场和经济领域对资金的分流的影响。实际上,观察98年——05年的市场表现和经济情况,有一种可能,01年到05年的漫漫熊市,是因为资金流向了当时很热的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换句话说,资本是逐利的,当时实业投资中的部分领域的吸引力更大,在市场制度不完善、历史遗留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估值优势不明显、赚钱效应没有的情况下,市场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走出了和宏观经济背离的走势。后来一直到清理固定资产投资、股权分置改革时,对资金的吸引才开始逐渐变大。这些在我的那片帖子里都有讲,我今天之所以说,现在的财政措施是否对股市形成利好还很难讲,如果说财政对挽救实体经济下滑有作用,但并不一定会对股市的流动性产生利好,因为如果按照以往的思路走的话,财政投入产生的拉动作用还会产生对市场资金分流的影响。
  

  回到你帖子本身,我想请教兄的也是这个流通性的问题,你说01-05年的熊市的并行现象就是有一个资金分流的热点去向,后来的股权改革的过程我都赞同。
  我思考的就是如今的资金去向问题,现在真的看不出国家能拿出什么新的经济刺激点,或者对资金有着明显以引力的投资领域。四万亿部分以据国债的方式进行的话,对资金只能说是分流,是被动的,不能说是资金主动流入。
  兄就经济周期的循环内,资金的流向和流动的分析颇为受益,能否更深入、详细的分析呢? 呵呵
史记75

09-01-13 11:15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祝你好运。
勇于不敢

09-01-13 10:00

0
这贴立场比较客观,有一定水平,对得得我的订阅
jys05

09-01-13 01:47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觉得seasin兄是这个市场得道之人,楼主显然没明白seasin在说什么.
显然香港的博弈现在已经进入最后摊派阶段.我们师母已呆.
史记75

09-01-13 00:56

0
我们国家这些年大力发展的很多产业都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所以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