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说说农村的现状

08-12-20 21:01 11665次浏览
ymd101229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周末,和老家联系了一下。

农村现状远非大多数人所想。
老家在河北平原农村,人多地少。
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是外出务工,和种地。
而种地,又分为种植粮食+闲暇时间外出打工。
和种植经济作物,这两类农民一般勤劳、肯吃苦,是农村里面中等收入家庭。

对于外出务工,各位都了解的很多了,金融风暴影响了外贸、房地产等等行业,民工潮返乡众所周知。农民收入少了一部分。
经济作物,用家里的原话来说就是:“根本没人去收。”“谁也不敢去收。”“谁收谁赔钱。”“谁卖谁也赔钱。”
比如:朝天椒,以前,5元左右,现在2元左右,还没人买,农民只能放在家里,可这个价钱,“连人工费都不够,一年下来,赔钱”。
棉花,以前3元多,现在也是2元,“刚刚够本,白白忙活一年”。
苹果,一元一斤,也没人要。
花生也一样。
唯一销路好的,是红薯,原因则是,种植的少。
种植粮食的还好点,价格降低了1毛钱(国家有保护价),可是也不赚钱。
这几样作物,占了我村农民种植收入的主要来源。
咋们国家大部分人都在农村,农民收入降低了,一年收成没有了,没法消费呀,更可怕的是,这种事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
没有钱了,光说,刚需,城市化,城里的房子怎么买呀?花了钱,要是不赚钱了,怎么办呢?
打开淘股吧APP
18
评论(14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ymd101229

09-07-31 23:03

0
没想到帖子又翻了上来了。
现在?
现在老家,苹果,3两以上,红果,松本锦,1.35元,从果园里摘。
两个脚

09-07-31 20:13

0
◎♦◊◈♫♬♪♩♭☆❤
现在如何?
somewind

09-06-23 13:11

0
 不要嫌萍果贵,你的房子,车子...很大部分本该是属于农民的
曾经是高手

09-06-23 13:05

0
上海菜市场,苹果4元一斤,还不太好吃。
山令

09-06-23 11:28

0
和LZ老乡,赫赫,碰巧也许是一个地方的.
tenant

09-06-23 11:18

0
从18世纪以后中国的农民生活都是比较苦的,因为在小农时手工业占农民收入的50%左右,而18世纪以后这笔收入没了。一直到现在,所以还要要走出农村,工业化是必然之路。
南蛮

09-06-23 11:12

0
天上布满星,月芽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
葱哥

09-06-23 10:22

0
国家这个行业振兴计划 那个行业振兴计划 就是没有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老百姓手里没钱 拿什么消费 
社会保障体制说说而已 又不见动静了 
老百姓对未来的恐惧 挣了点钱也不敢花 想着存起来应付未来的风险 其实也没用 但还是要存
纯黑

09-06-23 10:16

0
我来转个关于“烤烟”的帖子,看看农民的苦和中间的黑

种烟的成本 

50岁的杜小琼正在自家院子里腌制咸菜,她的6亩地要一个月后才开始种玉米。虽然玉米的收入不如种烟,但丈夫去世后,种了10多年烟的她再也不想种烟了。除了家里没有劳动力,更重要的是“栽烟太苦了”。 

“过去栽8亩烟,要请20多个人来帮忙。早上9点出去,晚上8点以后才回来,还要3辆拖拉机拉水。现在栽玉米,只要三四个人就行了,也不用拉水来浇,靠雨水就行。”杜小琼说。有了更多闲暇时间,杜小琼还可以做点小生意,省吃俭用地供着大儿子读硕士研究生。 

杜小琼是云南陆良县农民,她所在的村烤烟品质在当地数一数二。该村每年种烟平均六七千亩,最多时达1万亩,而今年的计划则下降到4000多亩。“全村1000多户人家中有100多户出去打工。因为烟有控制,价格老是上不去,效益不好,有些人就不种烟了,农民希望能慢慢转产。”村委会主任钱保平说。
 
在烟农李伟家,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5亩烟地,去年收入6000多元,除去煤炭、薄膜、化肥、农药等成本,纯收入大约3000多元,也就是说,一棵烟的收入为六七角。“这真的是我们一家3口起早贪黑、风吹日晒的血汗钱。” 

李伟觉得现在种烟的成本越来越高,不仅煤炭、薄膜的价钱贵,与其他村不同的是,他所在的村是个缺水的干坝子,水要向远处一个二级电站购买。有田的人每人要缴纳150元的水费,他们家3个人就要交450元。此外,如果请帮工的话,到烤烟栽完、收完,他们大约还要付出上千元的辛苦费。但是对许多烟农来说,在计算栽烟的成本里,他们几乎不把劳动力的成本算进去。 

而且,种烟最怕的是碰上冰雹、大雨等天灾,“那就是血本无归了。”杜小琼内心最伤痛的事就是2003年的一场冰雹砸碎了他们全家的希望。那年七八千棵的烟叶被打死了5000多棵,“田里落满了绿色的烟叶,烟杆光秃秃的,满眼尽是凄凉”。七八月的田地,已经很难栽种其他作物,即使种点萝卜,也卖不了多少钱,一家人的生活变得很拮据。虽然政府给每棵烟苗补贴两角,5000多棵补贴了1000多元,但如果赶上好年头,可以卖到六七千元。那次天灾后,种烤烟20多年的杜小琼家,烤烟种植面积就逐年减少了。 

“种烟,就像漂在水里的金子,捞到了就是钱。如遇天灾,就只能看着金子变成水啊。”她叹息道。 

“蹲着栽烟,跪着卖烟” 

“除了怕天灾,许多烟农还怕卖烟。”一名烟站收购员在与记者聊天时说。 

“那你这个职业很吃香啊。”记者赞许他。 

听了这话,这名烟站收购员一个劲儿地摇头,他坚持说自己只是收烟的时候在那里帮忙,没有工资。旁边一些村民听了这话脸上露出诡秘的笑。 

傍晚,记者来到烤烟辅导员邓涌家。邓涌直言:“收购站工作人员的工资大概每月500元。其实收烟的工作很苦,在里面收烟,又呛又是灰,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感冒。但即使这样,大家都想加入,哪怕不拿工资也为烟站工作,无非就是想与公司有关系,在自家卖烟的时候能卖个好价钱。烟农把这叫做‘蹲着栽烟,跪着卖烟’。” 

他说,压低烤烟级别是一些收购站赚取利润的主要方法。由于烟的等级分类很复杂,人为因素很多,一些收购站就把可以卖到2级的烟压为3级,3级的烟压为4级。当烟站再卖给烟草公司时,这些级别又会提高;烟站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压秤”,少了10~15公斤,每户烟农就要少收入一二百元。但是,若与烟站关系好,就可以免掉这些遭遇。所以,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烤烟不被压级、压价,都要给收购站的点长和工作人员送钱送烟,但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 

村民任建东说:“前年卖烟时,我在家里称的烟是180公斤,到了烟站就少了50公斤。我受不了这个气,去年,我把烟全部卖给二手烟贩了。”
 
据烟农们反映,有的烟站收购人员的随意评级,使烟农对烟草公司产生了积怨。一个乡镇就曾因烟站压价过低,发生了烟农阻断烟站的大规模群体事件。去年有个县一个烟点收烟车翻到河里,烟叶全部泡了汤。随后,这个烟点收烟的级别变得极为苛刻,“他们就是想通过压级的方式把公司的损失弥补回来。”该县一名收购站工作人员说:“再这样下去,农民可能就不再种烟了。” 

烟农与烟站之间的矛盾,滋生了二手烟贩市场。一些不种烟的人因为和烟站有关系,收购了农民的烟再卖给烟站,一年可以赚二三十万元,比种烟的农民收入还高。所以农民们说,“种烟的不卖烟,卖烟的不种烟”。 

但对于没有关系的烟农来说,他们仍然愿意选择烟贩,即使是次烟叶也可以卖个好价钱。而在收购站那里,次烟叶的价格则非常低,所以,他们不在乎烟贩从中赚取的那些差价。 

邓涌说,另一个驱使烟农将烟叶卖给烟贩的原因是,烤烟生产历来都有合同收购数量控制—每户烟农在栽烟前都要与公司签订合同,规定每户每年只能售卖的数量,若超过合同规定,公司不予收购。烟农一般将合同之外的烟叶卖给了烟贩。 

“合同的签订,对农民来说就是,丰收了卖不出去,卖不出去的烟,自己不能吃,又不能送亲戚;而欠收的时候,价格提高了,农民又没有可卖的。”邓涌说:“现在各县都有烤烟种植计划,按烟区分到不同的地方,而且必须连片规划;一旦规划了就要种,村委会就是租地也要雇人种,不种,公司就不给你烟水配套工程,不给你修路。” 

禄丰县一个自然村的烟农证实了这一说法。他们说:“2007年4月下旬,由于村委会把合同数报多了,而他们的种植面积也不足,因此村里一块30亩的麦田被规划进了连片面积。为了保证全村同期完成烤烟生产预整地工作,烟草公司和乡上的工作组把大家快长熟的麦子全挖了。而实际上要麦子收完后10多天才会移栽烤烟,到那时老百姓割完麦子再请工来整地也来得及。”
cqdavid

09-06-23 09:03

0
现在的农村,认真种地的人很少了。很多从城市返回的民工每天就是打麻将赌钱,进行财富再分配,如同城里人炒股。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