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克里斯托弗?布朗-休姆斯(Christopher Brown-Humes) 2008-12-12
世界真有些不公平。新兴市场没有引发目前的金融危机,却比其它资产类别遭到更沉重的打击。
即便在11月下旬大幅上扬后,新兴股市自去年10月触顶以来,已下挫60%。许多发展中经济体的货币纷纷贬值,债券息差大幅扩大。
这些市场都卷入了全球避险浪潮、被迫去杠杆化和资金撤出,它们的基本面利好因素和长期增长潜力被人忘在脑后。
抛售势头之猛,使
新兴市场迄今跌幅超过1997年7月至1998年9月亚洲和俄罗斯市场爆发危机时的水平,当时的危机发源于新兴市场。
总部位于香港的亨茂投资集团(Hamon Investment Group)行政总裁休?西蒙(Hugh Simon)表示:“过去一年跌幅异常惨重。我们已从对通胀的担忧,变为对流动性和盈利的担忧。”
从2002年到2007年的5年牛市,曾使许多评论者声称,新兴市场已最终成熟,但这一牛市已突然终结。
事情本不该如此。当此次危机爆发时,许多评论者觉得,新兴市场的弹性将胜于以往。新兴市场支持者声称,新兴市场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以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没错:从外汇储备、公共财政健康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管理方面来看,许多新兴市场现在的状况,远远好于过去几轮金融动荡时期。
确实,新兴市场一度似乎已脱钩。2007年7月和8月,当西方市场首次经历严重困境时,新兴市场仍继续大踏步向前。去年10月,香港和中国内地股市触顶,
印度股市于今年1月触顶,巴西和俄罗斯股市则迟至今年5月才触顶。
但最近几个月,脱钩理论已彻底垮台。部分原因在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挫,引发
俄罗斯和巴西股市在短短6个月内下跌70%。但同样很明显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过度依赖于向如今正陷入衰退的西方经济体出口,而国内需求不足以填补缺口。
全球最大新兴市场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未来资产(Mirae Asset)全球战略主管贺嘉博(Ajay Kapur)表示:“过去15年,韩国、台湾、中国大陆和印度等经济体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大幅上升。”
不同寻常的是,就在今年夏季,通胀忧虑还在损及新兴市场资产,但随后市场担忧已迅速转向长期且严重的全球衰退、通缩以及盈利下降,从而引发一场抛售。
的确,许多新兴市场正面临着与发达市场一样严重的硬着陆和衰退。在东欧,它们包括波罗的海国家、匈牙利、罗马尼亚、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保加利亚。新加坡、韩国和印尼则是亚洲最为脆弱的经济体。
最近几周,这种金融动荡之汹涌,令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乌克兰、匈牙利、拉脱维亚、土耳其和巴基斯坦——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援。预计中国经济明年仍将增长,但相对于近年约12%的经济增幅,中国经济明年可能仅会增长7%。
令人关注的是,不同市场遭遇下挫的原因各有不同,这显示了各新兴市场之间的明显差异。俄罗斯受到打击的原因是油价下挫、与格鲁吉亚发生军事冲突后政治风险上升以及俄企业和银行的巨额外国借款。尽管俄罗斯已累积逾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并经营着巨额预算和经常账户盈余,但仍未躲过这场危机。
另一方面,尽管土耳其是一个大宗商品进口大国,同时该国银行业弹性相对较强,但由于该国拥有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其股市也遭遇重挫。
新兴投资组合基金研究公司(Emerging Portfolio Fund Research)的数据显示,
从今年1月1日至11月19日,新兴市场股票基金遭遇480亿美元的撤资,超过2003至2007年948亿美元资金流入的一半以上。很大一部分撤资是对冲基金被迫进行去杠杆化操作所致,它们一直在出售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以帮助为流动性较差资产的价值下跌融资。但美国投资者从追求风险到逃离风险模式的转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10年早些时候,美国投资者将其海外投资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提高了一倍,但如今他们正撤回资金,这推动美元大幅升值。
贺嘉博表示:“当美元疲软时,新兴市场表现较好,美国表现较差,当美元走强时,情况相反。”
投资者转向美元(以及争夺美元流动性)的另一面意味着,许多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贬值。最近,韩元和印尼卢比兑美元汇率双双触及10年低位。
鉴于此次危机的规模,还有哪些地方可能出问题呢?美林(Merrill Lynch)全球新兴市场战略主管迈克尔?哈奈特(Michael Hartnett)表示,有两个答案
:“第一,新兴市场央行被迫出售美国国债,致使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第二,中国消费大幅放缓”。但也有很多正面因素。看看各国的大手笔政策回应吧,包括大规模放松财政和货币政策,许多新兴经济体在仿效发达国家采取的措施。
另外,美联储(Fed)提供了支持,它决定与4个新兴市场国家——韩国、新加坡、巴西和墨西哥——签订货币互换额度协议,向这些市场注入巨额美元流动性。此外,通胀在下滑,而且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将得益于油价下跌。
最后,
按历史标准,许多新兴经济体的股市估值极低。然而,投资者似乎没有理会所有这些因素。瑞典集团East Capital董事长彼得?哈肯森(Peter Hakansson)表示:“在这些市场,基本面因素没有占上风。
投资者太过担心。”该公司是东欧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之一。
他认为,
西方市场必须先稳定下来,东方市场才能企稳。这与哈奈特的想法一致,哈奈特辩称,在人称华尔街恐慌指标的波动率指数(Vix index)高于50时,“新兴市场什么都涨不了”。
然而,当金融市场最终恢复相对平静后,哈肯森对新兴市场股市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表示:“
受到最严厉惩罚的市场将受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