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成长性对抗不确定性
——专访银河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吴祖尧
■红周刊记者 李航
“2009年A股的回报来自于估值水平的提高和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这两方面的回报将在2009年得到充分体现!”银河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吴祖尧近日接受《红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
采访当日正逢西方的平安夜,未来一年中国的股市是否也会“转危为安”,平安祥和?从吴祖尧的分析判断来看,这种机会并非不存在。
GDP保8没有问题 经济下半年可能转好
“从对2009年经济形势的判断,我们认为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保持7%左右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吴祖尧告诉《红周刊》记者,“2009年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国内刺激经济的举措多大程度上对冲经济下滑的风险?次贷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会不会继续恶化?这些都是2009年我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
但是,与其他许多证券研究机构有所不同,吴祖尧对2009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并没有那么悲观,“2009年经济形势虽然还需观察,但出现好转的可能性很大,我们判断,如果宏观政策力度足够大,时间有可能在下半年,GDP完全可能实现8%以上的增长,除非发生意外情况。”吴祖尧表示。
对此,吴祖尧向记者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首先,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惯性因素使然。“前几年我国GDP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
第二,以往支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例如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等“新四化”,这些动力虽然不如以前那么充足,但是依然存在。“比如说,城市化水平还在不断提高,工业化也在不断推进。对于国际化(主要是进出口、利用外资),大家虽然存在分歧,即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会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但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我们生产成本比较低,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依然很强。只不过国外进口商对未来经济形势看得不是很清楚,不敢大规模下订单,因此原本签一年的合同现在只敢签一个季度,导致我国企业订单数量的大幅减少。”吴祖尧认为。另外,国外在消费上存在替代效应:即中档产品替代高档产品,低档产品替代中档产品,这种替代效应导致对中国产品的需求还会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最新的数据显示,虽然中国的出口在下降,但是贸易顺差还在增长,因此对经济还存在拉动作用。
第三,投资对经济影响比较大。“国家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就是投资拉动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而且政府通过投资拉动经济也具有丰富经验,地方政府积极性也很高。同时,我们还有投资需求,比如建设高速铁路、城市地铁等;另外,3G牌照的发放,也带给我们可投资的机会。因此我们对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充满信心,但是投资要避免导致产能过剩。”
第四,我国消费也有后劲。中国13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也比较快,从这几年的数据来看,中国消费增长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目前这一趋势并没改变。
流动性充裕带来交易机会
至于估值水平的提升带来股市的回报,吴祖尧认为,这一点
主要取决于流动性。“我们认为,2009年流动性会很充裕。从现在的货币政策来看,央行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都是增加市场流动性的一个举措。”
吴祖尧告诉《红周刊》记者,2009年由于流动性增加带来估值水平的提高,为大盘带来20%~30%波动区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另外,从资金流向渠道来看,债券市场现在涨幅已经很大,收益率已经很低;储蓄存款的利率也比较低,居民储蓄意愿将下降;而目前实业投资收益也未必很理想,且存在风险。
吴祖尧认为,由于钱没有很好的投资渠道,所以存在一部分资金流入股市的可能性,这样可能导致股市估值水平出现一个波动,因而带来一定的回报,
这种交易性机会不属于系统性机会,而是波动带来的机会。从资金供应的源头来看,中国居民储蓄增长很快。2008年前10个月净居民储蓄增长3.5万亿元,平均每个月增加3000~4000亿元,而2007年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股市火爆,净居民储蓄只增加了1万亿元,2006年增加2万亿元。这反映出居民手里有钱,作为股市的潜在投资者,流入股市资金的潜在规模还是比较大的。
另外,存贷差也比较大。2008年存贷差是16万亿元,银行存款规模远大于贷款规模,央行存款准备金比率的降低有利于释放这块流动性,因此,金融市场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这也是证券市场资金供应的一个源泉,是支持2009年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然,吴祖尧也认为2009年股市的不确定性会对冲流动性。因为2009年大小非的减持规模比较大,实际减持压力有3900亿元,即平均每个月约300亿元左右,2009年8月份之后的压力可能会小一点,这需要新增资金去承接,这是2009年市场的一大不确定因素,会导致市场虽然流动性充裕,但会出现较大波动。
此外,由于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国际金融危机会否进一步恶化经济,国内刺激经济究竟会有多大效果,以及大小非问题等,也会对市场的交易性机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并购重组、科技等成长性
主题构筑新“钱景”
面对众多的不确定性,2009年股市的“钱景”在哪里?这位对市场颇有研究的银河证券副所长开出了自己的药方:以成长性对抗不确定性。
首先,关注并购重组带来的机会。“国家对企业的并购重组有配套政策的支持。一是银行对并购的贷款、资金限制放宽;二是证监会在市场比较火爆的时候对并购重组卡得比较严,现在证监会的态度有所变化;另外,
从资本市场运行的特点来看,一般并购重组都选择在熊市。同时,国资委在支持央企的整合,地方政府也在支持本地企业重组。而结合国资委的相关政策,挖掘一些做过股改承诺的上市公司,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并购重组的公司数量很多,怎么去捕捉?对此吴祖尧建议:“一是可从基本面着手,去研究公司的并购价值,对于一些拥有各种资源且股票市值被低估的公司看按这一思路去挖掘;二是研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如果大股东拥有较多的优质资源,而这些资源又不在上市公司的,应关注资产注入带来的投资机会;三是紧要盯着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关注上市公司的股改承诺、政府的产业重组思路、上市公司的各种动向,甚至可以等上市公司的一些公告出来以后,再去判断也来得及!”以他的经济看,在牛市时,一听说企业并购重组,股价就会立刻涨起来;而现在是熊市,也许公布完并购重组后,股价也可能没有反映,所以这个时候是可以挖掘一些机会的。需要提醒的是,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关注并购重组一定要从基本面角度去把握,而不要仅仅听消息,一定要看重组给上市公司带来多大的增长,一定要实实在在判断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第二,关注科技成长带来的机会。针对一些企业面临的困难,吴祖尧表示,企业要摆脱困境,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政府现在也在支持一些中小企业,力度也比较大。让人疑惑的是,近几年股市上涨幅度比较大的往往是科技含量比较低的行业或股票。比如一些资源或上游产业,其并不代表产业升级的方向。
吴祖尧告诉《红周刊》记者,“在现在的危机中,我相信情况则会反过来,
即科技含量越高的公司,股票会有表现机会。从国内来看,产业要升级,离不开科技进步;从国际视野来看,美国经济走出困境,也还是要依靠高科技企业,才是真正有效的手段,其它的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虽然
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数量有限,但是我认为,应用技术企业类还是比较多的,如IT行业里可以挖掘,有生产电路板的、生产元器件、生产消费电子产品的等。在最尖端的高科技领域中,也许中国比不上发达国家,但是中国有广大的市场,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因此,应用技术企业应该说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最近有一些报道说,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外一些电子企业的订单向中国转移,给中国IT企业带来的机会。”
除此之外,2009年A股“钱景”还有哪些?吴祖尧告诉《红周刊》记者,“如果是自下而上选股的话,
要关注现金流比较充裕的公司。在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谁的现金流好,应对风险的能力则强,同时还可为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壮大带来机会;而且现在利率也降得很低,一个企业倘若有稳定的现金流,只要回报比银行存款高,就可以作为储蓄存款的替代选择。因此,经营性现金流比较稳定的企业,选股时可以重点关注”。
还有一些处在产业链的中下游的部分公司未来一年也值得关注。吴祖尧分析道,这些公司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时,两头受挤:产品价格上不去,原材料价格还在往上涨,因此企业的效益非常差;而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情况下,原材料包括铜、有色金属、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因此中下游的公司成本降低了。但是从消费、需求来看,现在下降比较快的是重工业,国内需求消费下降并不是很明显,轻工业增长还比较稳定,因此,中下游的一些公司可能会成为其中的受益者。
最后,对于医药板块,吴祖尧认为,“考虑到2009年医药行业收益与医改,以及中国人口开始进入老龄化,而一个老人对医药的花费是儿童的20倍、对医药需求也还在增加等这些因素,投资者可以继续关注医疗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