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论语中的投资智慧

08-12-07 22:08 10156次浏览
乐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去年初读论语偶有小得,写了几篇读后感,发于莲花论坛后,因得到几个朋友的鼓励,结果就断断续续写了99篇.今经朋友推荐来到淘股吧论坛,打算把文章整理一下奉上.[当时是随手而做,错字别字病句比较多.这次整理,原来的本意不做变动]

论语中的投资智慧

  一直以来,总以为世界上最好的三本书都在中国.一本是"易经"一本是"红楼"另一本就是"论语"了.
  
  "易经"据说讲的是哲学,"红楼"对应的是社会人文学,"论语"说的什么那?有人说是军事政治的,古语就有;"半部论语平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有人说是教育,今人曾说:"论语是人生的abc.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更是厉害,他把儒学说成是人生必须的粮店,想来这"论语"一定是粮店里的大米白面豆油这类的主料了吧.
  
  我读"论语"更感觉她是一碗心灵鸡汤,是拂拭心灵镜台的一把鸡毛掸子,是生活中的"味素",当然对更高要求的人来说,"论语也可以是人生境界修养的指路明灯."譬如北臣,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应该是人生思想和道德的很高标准了吧.
  
  哲人的智慧就是通用,既然宋代的赵普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论语里有没有可以感悟股市的道理那?我想假如孔子哪个时代有投资有股市,那么孔子一定是个投资高手,因为他的一些思想,完全符合现代的投资之'道'.

一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译文]
  孔子说:“坚定自己的信念而努力学,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不进入危机四伏的地方,不在动乱丛生的地方呆着。世道好就出来工作,世道不好就隐居起来。”

  这句话如果放到投资上就是这样说的:你应该坚持自己的理念,认真学投资的本领,坚持价值投资的大旗,市场危险的时候不进去,市场混乱的时候要出来.牛市来了就大胆的做多,熊市到了就好好休息。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市场好的时候挣钱很容易,就是经验和技术不大好也可以挣到一些钱,市场不好的时候,无论你技术和水平有多高,资金实力有多强,也总是赔钱容易挣钱难。无论是市场的价值派还是技术派,都要顺势操作。逆市而为多是没有好结果的,这点无论是资金不多的中小投资者,还是资源资本都有优势的大鳄,都应该遵守"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样一条投资的最高原则。

  技术派高手总以为自己技术能力已经可以把握市场,不肯放弃一丝机会,熊市里也大量的操作买卖,实力派也以为自己已经强大的可以战胜市场,熊市里逆市而为,而这正是亏损失败的根由。我坚信波浪大师艾略特数浪数的一定比谁都准都强,可他也没因为数浪成为富豪;新疆“德隆”是上一拨股市熊市市场最“强”者,可逆市的结果也是以倒闭而结束。

  股市亏损一是高位被套,二是熊市做多。高位被套一般是"危邦而入",熊市做多那就是"乱帮久居"。我国股市第一批个人大户不少人,许多都是在熊市未期最后一跌中逆市做多而被“消灭”。而小户更多因为高位介入股市而亏损严重,05年股市低点的时候,我身边不少人亏损已经达到了资金的70%,这些人大都是01年股市高点左右进入的,而01年左右正是中国股市危机四伏的时候。我个人也曾经21元重仓买入三九医药,但是当知道三九出了一些问题,有些个"乱邦"的味道时候,而大盘也有些"危邦"的时候,忍疼在16元卖出.当时虽然亏损严重,但是看看后来的跌幅,是不是应该庆幸那?
  
商品市场也是如此,牛市来了随意的做就很容易赚钱。前几年做房产的都赚钱,并不是因为每家都经营的好,而是因为这是一轮房地产超级大牛市,在这个大牛市里你只要做,就很容易赚到。有牛市就有熊市,到了熊市做的好也就可以勉强度日,做的稍微不好那可就亏损累累。期货市场更讲究不可逆市而为,逆市而做你就是期货市场的“危邦而入”,逆市多操作就是期货市场的“乱邦久居”。以我看: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就是一切投资的精髓.

我们许多人其实也知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样的道理,可就是不能一直坚持贯彻到行动,因为就是无论如何不好的市场,总还是有着这样那样的机会,我们要挣脱一些诱惑,这就要有个“死守善道”的定力。我们有些人很多时候看不清楚什么是“危”什么是“乱”。“危”就是到达顶端。极端的市场无论是牛市后期的贪婪,或者是熊市末期的恐惧,这都是“危”;“乱”就是无序。网络股炒做疯狂的时候,无论跟网络有没有多少联系,企业纷纷宣布触网,这就是一个“乱”。要分清楚这个“危”这个“乱”这就要“笃信好学”。
打开淘股吧APP
36
评论(16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wangkylin2

08-12-11 08:07

0
看到了这句“一直以来,总以为世界上最好的三本书都在中国.一本是"易经"一本是"红楼"另一本就是"论语"了”,就看不下去了。
乐之

08-12-11 07:23

0
三十五
  子曰:"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 
  孔子说:"没有得到的时候,生怕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了.若是成天生怕丢掉了,那就会做出一些很错误的事情来. 
  
  发源于论语中的成语,我没有仔细数过,不过怎么也有几十个了.且多数都是大家很熟识的.比如 举一反三 三十而立 温故知新 见义勇为 不耻下问 后生可畏 道听涂说 暴虎凭河 文质彬彬等等,我所知道的能够一针见血指出人性本质弱点的还是孔子这句话后来演绎成的一个成语:患得患失.
  
  我们多数人之中的多数人之所以不能够成为投资大师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不能克服人性的一个的弱点,这个缺点就是经常性的患得患失.我相信,我们许多人中的许多人可以分清熊牛.按说能够分清熊牛就应该做的很好,但是实际效果确不是如此,为什么那?哲人说无非就是贪婪和恐惧,而贪婪和恐惧的根子就来源与人性之中的弱点:患得患失.

  熊市来了不肯空,因为已经损失了一部分赢利,总想着我把这部分赚回来;牛市来了不敢满,生怕还有一个大的回调,想着低位进入多赚钱。至于“享受”整个熊市的痛苦[怕失去机会]和忍受整个牛市踏空的煎熬[怕追高风险]这样极端的例子,更是“患得患失”极端的表现。

  患得患失的后果,孔子说的很严重:无所不至矣[什么都可以做出来],孔子因为是特指陪伴君主的人说的,我想那也说的不为过.因为咱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性的弱点,咱就不说的那么严重,不过在患得患失状态下下的单子,会经常性的成为下错的一个单子,这个说法不会有多少异议吧?
  
  2007-05-14 08:08
乐之

08-12-11 07:20

0
市场回顾一下:5。30前,“新”股民做的好;5。30后“老”股民做的精。
乐之

08-12-11 07:18

0
三十四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做事情,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不说孔子后来成为"圣人",就是他哪个时代,孔子也是一代大家,其学问也是得到大家公认的.孔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学问?根据孔子自己的说法无它,就是一个好学而已,这从孔子的多处言论中可以证实.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已求之者也."等等.
  
  这句话,用到我们市场上来,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每个投资人都有其正确和擅长的地方,要学人家的长处,另一方面,每个人又有其不擅长,不正确的地方,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三是这种见善而学,见不善而改应该成为自觉的修养,这才是真正的"好学".
  
  最近这拨行情,许多老股民做不过新股民,为什么那?新股民勇,新股民狂,新股民进取.我知道有些机构牛市一来就把原来的操盘手换掉了,因为要把他们转化成牛市的思维太需要时间,这样看来一些新股民有值得我们学的地方.
  
  新股民最近牛,不过也别牛的太早,股市一调整,一震荡,或者牛去熊来,一些老股民又可以有了用武之地,哪个时候有些新股民也许要为冲动付出一些代价,能长久立足这个市场,一些老股民更有我们值得学的地方.
  
  其实分什么老股民新股民,本身的分法就不科学,如果真要分个高低,那么也只能说各有优点各有缺点.要学也要学他们不同时期的优点,克服他们不同时期的缺点.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而这个与狂者同行一定要在牛市,与狷者同行一定要是另外的市道.
  
  三个人做股票,其中就会有我可以学的老师,那个新股民"冲冲冲"就是我牛市里可以学的老师,哪个老股民"稳稳稳"就是我熊市里可以学的老师.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孔子的话的要点就是各种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许多人是有值得你去学地方的,不过你要学的可是人家的长处.
  2007-05-13 23:12
乐之

08-12-11 07:14

0
三十三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回啊!他的心能做到长时间依照仁德而行,而其他人只能在短时间内偶尔达到仁的境界罢了."
  
  价值投资呀,只有巴非特能够长期作到啊,其他人只是偶尔或者短时间能做到一点罢了. 
  
  这个五一节,见到了一个10来年未见的老友,这个老友,我其实应该管他叫师傅,10年前就是他诱惑我走进这个证卷市场的.酒足饭饱后本想能够听到他的高见,可是听到的确是一声叹息:"这拨行情算是错过了,我说;"不会吧?当年你可是价值派呀,这拨行情价值与成长涨的也不错了"他说:"没错,我买的都是价值成长股,可看着长不过别的,我就卖了,可一卖就长,一买就盘......"
  
  说这话有点五十步笑百步了,我又何妨不是如此了那.买的时候都是把价值与成长纳入衡量,可是当其开始实现其价值与成长的时候,或者还有待时日的时候,我就耐不住性子了,比如去年买的辽宁成大,我三块多买的,当时判断其价值应该在8元以上,可当其10送三的股改直接填权后就把大部分卖了而去追求其他股改股的十送三了,看来我连"日月至焉而已矣"也没做到呀,做的就是投机呀,说的好一点也就是一个价值投机.
  
  做价值投资,想来不算很难,因为价值投资的股票巴非特能找来,林圆能找来,我们也能够找来,比如招商银行,我买在林圆之前.可是价值投资又真的很难,难就难在你要"三月不违仁".招行我已经早就没有了,显然对于我来说做点价值投资并不难,难的是长期的做,不动摇的做.

  做价值投资并不难,难的是这个市场经常不认这个"价值",我们这个市场更是如此.涨时候疯涨,跌时候狂跌,人在江湖,难免受这种诱惑和煎熬.价值投资难做,有人怪我们的基金经理们,而我们的经理们怪这个市场.其实我看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价值投资难做,我想除了市场和经理们之外,其中一定有"仁"的成分,巴非特坚持了这个理念,经过网络泡末的疯狂也未曾动摇.几十年坚持了下来,相比来说我们一些打着价值与成长旗号的基金怕是还做不到"三月不违仁",做到的只是"日月至焉而已矣"吧.
2007-05-08 08:32
mikle

08-12-11 00:28

0
谢谢楼主!人如其名也。
乐之

08-12-10 20:57

0
三十二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译文]
  冉求说:"并不是我不想学你老人家的高深道理,是我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呀."孔子说:"力不足,是走到半道才走不动,如今你是划地为界,不走了." 
  
  乐之说:"并不是我不想学巴菲特,是他的学问太深,我的能力太浅,学不会呀."老巴说:"能力不够是学到再也学不会为止,你这是还没学就先说学不会,你这是态度问题呀."
  
  不可否认的是能力很重要,但是比能力更重要的是态度.我们许多人经常性的抱怨,谁谁的能力还不如我,他怎么就......这其中除了运气外,其实他只比我们好了一个态度,不信你仔细仔细端详.
  
  昨天晚上一个朋友说:"你帮我看看一家公司的年报."另一个朋友说:"你看的懂吗?"说实话,有些地方我还真的看不大懂,但是看不大懂并不耽误我看,我先看能看懂的,慢慢看不大懂的,我感觉我的态度不错.

  做什么都需要天赋,可许多天赋优异的人事业并不成功,不成功的因素一是缺少机会学,二是满足现状“画地为牢”。投资投机都需要世事洞明,世事洞明也是一个的学问,这个学问而且有相当的难度.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是画地为界不走了那?还是像孔子说的:"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比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我才堆了一筐土,但是只要我继续下去,那么我就是在前进在进步.]."进,吾往也",孔子这里赞扬的显然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一个态度的问题.
  2007-04-26 08:48
乐之

08-12-10 15:56

0
三十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知道的才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孔子说他能够通过简单的事情而知道深刻的道理[下学而上达],这句话就应该是个很好的例证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多么简单而明了的事情呀,而"是知也"则就把这句话变成了至理名言.
  
  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的内容还不少,我个人理解至少有这么二层意思.一是真正的"知"应该包含知道和不知道.二是真正的"知"是要自己能够正确的判断知与不知,自己认为知道的应该是知道的,自己认为不知道的,确实是不知道的,也就是自知.
  
  简单的也是最难的,就是一个"知"与"不知"不知道有几人可以做到?以我经常性的错误来说,肯定不能做的到.不过做不到也不要紧,"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呀!只要我们经常性的提醒一下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至少可以减少一些以不知为知之的错误吧.
  
  证卷市场的不知是太多了,这到也并不十分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经常性的把"不知"当有知.就说整体上市的事情吧,现在一边倒的看好,其实整体上市好不好,这应该完全取决于上市的资产质量与价格,如果大股东有优质资产而且价格公允,你就可以以投资的理念来操作,如果不是,那你也要知道:这只是一个题材.如果你按照题材操作,你这也就是"知"了呀。

“知”也有肤浅之知与深刻之“知”的区分,一个人我知道他的摸样,这就是肤浅之“知”,一个人我知道他的秉性,这就是深刻一些的“知”。不少人在投资市场最多的“知”是肤浅之“知”,许多人一谈起话了,无所不知,这其中的“知”大都是肤浅之知,而深刻之“知”才是我们最需要之“知”。怎样把不“知”变有“知”把肤浅之“知”变深刻之“知”,这就是知之之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是智也.
乐之

08-12-10 11:41

0
二十八
  子绝四: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译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把事情看的绝对化,不固执己见,不事事都想着自我. 
  
  假如我选职业投资经理,首先考察的不是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首选的是要看看他在这"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上的修养如何.以以往的经验看,不说以上四种毛病都有,就是有其中一二种毛病的,不管他曾经做股票的水平有多高,曾经的战果多辉煌,最后的结果都不大妙.
  
  大家没事情的时候可以读一下《华尔街传奇》,除了看那些成功的股市天才以外,还要看看那些恶梦般的失败中的人物,那一个不是犯了“意”“必” “固” “我”的毛病.杭特家族三兄弟是来自德州的亿万富豪,在70年代即将结束之际,这三人突然"我""意"起来,他们打算先把全世界的白银都吃下来,然后逐步把价位拉高,最后再利用机会大赚一票,结果那?白银没赚到钱,反倒把石油霸业亏了个精光.

  不凭空臆测,就是要顺应市场趋势,94年大跌行情中,在臆测大底中,成名的大户不知道消失了多少.不固执己见,就要听听不同的意见。管金生不固执己见,就不会有327国债事件,他也不会十多年的牢狱之灾.不时时想着自我,就不会有吸筹99%这样的庄股.有筹码99%的股票,也许就意味着有100%的失败.

  凭空臆测,把事情看的绝对化,固执己见,事事都想着自我.近些年每一个造成巨大损失的投资事件上都可以看到是这几个东西做怪 。首先是腻测行情,这是亏损的开始,然后就是把事情绝对化,我以前就是如此做如此获利的,在错误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下面就是固执己见,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接着就是为了个人的私利放手一博,而这一博几乎就博掉了这个企业公司。我国最近几年的“中行油事件””国储铜事件”以及国外的巴林银行倒闭案, 兴业银行交易案每个案件里的人物都有着这四个毛病.

  这四个毛病,既然是交易的大敌,那么也是人生的大敌, 凭空臆测就会被现象迷惑;把事情绝对化就不能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固执己见就不会改正谬端;一心想着自我就没有友谊朋友.
  
  台湾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很推崇这四毋,说是可以和佛家的观点相互衬托,这四点也是全部孔学的中坚,也是做学问的修养.我常说大智慧可以通用,单凭这:不凭空臆测,不把事情看的绝对化,不固执己见,不事事都想着自我这四点,是人投资的准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准则那!
  2007-04-13 09:25
国际米兰

08-12-10 11:04

0
六经注我 论语注乐兄。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