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十七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他的品质胜过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品质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品质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有业绩没有好的题材,这样的股票很土,有题材而没有好的业绩,这样的股票很浮,有题材又有业绩,这才是好股票呀
我常说孔子哪个时代如果有股市,孔子一定是一顶一的高手.有朋友说了:"虽然没有股市,可哪个时候也可以做买卖了呀,你说孔子是一等一的投资高手,可孔子并没有多少财富呀?还经常还处于困顿之中那."结果虽然是这样的,但是并不能说明孔子之道不善投资,孔子困顿那是因为他并不把财富看成自身价值的体现,相对于许多人,孔子的生活还是比较宽裕的.孔子虽然不做买卖,可孔子的学生里面出来一个理财高手,这就是子贡,就是哪个问孔子 :“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沾诸?”的子贡.子贡很会做生意,孔子称他"亿则屡中"[买卖什么什么赚钱].史记说他的生意规模"结驷连骑"[车成队,马相连],子贡估计可以算是儒商的鼻祖了.
以前咱们国家的商品出口没有多少竞争力,许多商品不能说是质量不好,而是包装太差,显得很“土”。现在那又流行“包装”,很多包装精美的商品,质量一般,价格很贵,显得很浮华不实在。“不错,我就是美貌与智慧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唐伯虎”看过周星驰表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无不被这句话逗乐。美貌与智慧并重,其实也就是质与文相当,小华安很会推荐自己呀。
回到现在的股市,其实也还是这样的一个路子:文质彬彬,然后好炒.不按这个路子出牌,做起来要做的好辛苦.光市盈率低就是好股票吗?如果是那就不会有低市赢率的股票,谁都知道这当然不是的,有题材就是好股票吗?当然也不是,多少操作题材股的最后把自己也“题材”化了。回头看看那些股价比较高,长的比较很好的,哪个不是既有业绩的支撑,又有特殊题材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样的东西谁不喜欢那?不过道理虽然简单,可并不一定都真懂"下学而上达"[通过简单事情而知道真理]怕只有孔子这样的人才可以做到吧!
0
十六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了困难人不知道去学,这是最差的了。”
股市中的人要分等级话可以分为四等,天赋就知道股市规律的人,是一等一的人;经过学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的人,这种人就是下下等的人了。”
大哉孔子!高哉孔子!世上分人谁不是以官位等级?谁不是以荣华富贵?格调高一点也是以功勋荣誉学历职称来分,以一个态度来分人,真是开天地之先河,这也正是布衣孔子的伟大之处.
投资投机市场是向来都是是资金说了算,所以自觉不自觉的分为了庄家 大鳄 主力 小散等等.有些大资金也十分迷信资金老大的说法,个别的有时候自我膨胀到了和市场对着干的地步,这样的你能说它是几等那?
生而知之就是天才,天才可遇而不可求;学而知之是后知,后知可知也是"先进"[注一].被套了,亏损了,失败了,赶紧学呀!学了也还不错.遇到困难还不学,把损失的原因完全赖给市场,这种人,孔子一定会说:"难亦哉"[不好办了呀].
中国足坛有句流行的话:“态度决定一切”。这句不是起于米卢而流行于米卢的话,来自于表达积极思维力量美国罗曼?V?皮尔。他告诉我们:“所有积极思维的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成果,这样的人遇到困难时,不会恐惧、慌张。他们有实际而积极的人生观,懂得在任何困难的问题中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对待资本市场的态度就是除了天才之外,你必须学,积极的思维就是努力的学,而对待学的态度,则是你品级高下的标准
注一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原意解释比较多,这里"先进"引申为:从市场中学得到知识;后进为学院书本
0
有营养,亦有趣,难得的好贴!谢谢
0
十五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过也,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尤不及."
[译文]
子贡问:“子张与子夏谁能干些?”孔子说:“子张做事总是过头,子夏总是差点火候。”说:“那么是子张强些喽?”孔子说:“过头和差点是一样的。”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两个人谁做股票做的更好一些那?"孔子说:"子张做的过火,子夏做的不到位."子贡说:"那是子张要好一些吧?"孔子说:"做过了和做不到位一样的不好."
孔学乃中庸之学,最讲究中庸之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以此衡量之中庸乃大道,大道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当今提倡的和谐社会就是中庸之现代最大的体现和需求.
做股票有些主力比较强悍,凭借资金信息优势,不是十分强调天时地利人和,而是依靠势力强拉硬拽,做的十分的生涩,这就是过;有些那则就胆小谨慎,怕狼畏虎,就是有好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条件,股票也做的粘粘乎乎,不能有好的收益,这就是不及.
我们小户人家那,有些人比较贪,该兑现的时候不知道兑现利润,或者那过分的恐,该握有筹码不知道要拿筹码,这就是过;股票刚开始形成上升的趋势就已经卖出了,股票刚形成下跌的趋势,就开始补仓了,这就是不及.
人都说资本市场如江湖,江湖中厉害的角色好像都是比较强悍的,“××第一强悍机构入场,股票有望连续拉升。”这样的话语,有时候还是很能蛊惑人心的。不过当你看到当年那些强悍庄股一个个倒下的时候,你就知道过而不及这句话的重要了。
当然,现在时空已经开始有了变化,以前那种强悍的完全控盘做庄模式已经很少见了,不过依靠信息资金技术等优势强悍的表现,做的不但“过”而且很过的,还是屡见不鲜的,等着这一轮牛市下来,一定又会出来几个没穿裤子“裸泳”的。等哪个时候这些人会不会说:“要是我不这样做,那该多好呀!”
中庸道理虽然浅显,但是掌握起来确十分的难,连孔子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话的大意是说:“中庸这种水准,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在证卷这个市场,怎么样才可以不"过"不"不及"不光是学问恐怕也还该有修养的成分在里面吧?
0
十四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季文子这个人遇到事情要经过三番五次的思考以后才去做。孔子听说了说:“多想一次,也就可以了。”
季文子这个人做投资,买的时候是想了又想,卖的时候也是想了又想.孔子听了说道:"做买卖,想了一次,再想一次就可以了."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是我们耳闻能详的股市第一格言.因为有风险,我们到股市听到的劝说也多变成了"三思而后行"一类的格言.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因为有风险而"三思而后行"其结果确并不一定降低风险,反而有可能放大风险.
大师彼得.林奇说:"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 ,而不是一门科学."股票买卖并不是通过反复的思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的.反复考虑的结果无非是想知道股票上涨或下跌的真相罢了?反复的思考能得到这个真相吗?得到真相的时候股票还是原来的哪个价值吗?这个我不说大家也都明白,很多时候真相的出来,反而是反其道而行的消息,所谓的利好出货和利空出尽无非也就是真相的明了.
做股票又不能不思考,不能听风就是雨,想都不想就做,那样做的话,做好了那纯粹是运气,做不好那大概也是必然.买卖之前先想一下大盘和个股处在什么样一个态势[重视趋势],再想一下公司股票的基本情况[把握要点]想了也就差不多了,如果等到一切明朗,怕是黄瓜菜也要凉了吧?
季文子这个人性格比较内向,属于优柔寡断一类.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路性子正好相反属于莽撞、性急的人,一次子路来问:老师,我如果听到了一件正确的事,我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去做?孔子说,那怎么可以,你有父亲、有兄长在,你至少要问问他们,你怎么能自作主张呢?孔子的学生子路是个听到风就是雨的人,对子路孔子是劝他三思而后行的,因为他经常不思而行,孔子对季文子想来也是因人而话.看来是不是三思而后行,还是“再,斯可矣。”这主要要看自己的性格于特点了.
0
绝对好文章
0
【 · 原创: angroi001 只看该作者(-1) 2008-12-09 11:09】 乐之兄好呀,曾经在一起战斗在莲花的朋友.支持你
angroi001兄好 很想念那些日子和那里的朋友们.
0
乐之兄好呀,曾经在一起战斗在莲花的朋友.支持你
0
乐之好文
0
十二
子曰:“巧言令色,鲜于仁”。
[译文]
孔子说:“说好听的,做着媚脸,里面的仁义就少了。”
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回答外国记者的一个提问时曾经引用过孔子这句话,他是这样解释的:"有的人说得好听,实际上是想害别人,这种人不能算是好人."
这句话要是用在一些广告上那是在贴切不过了.把东西说的天花乱坠,还有一些人做着各种诱惑的媚脸,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你掏钱.
有些上市公司让你掏钱的时候,把要投资的项目描绘的前程无限,跟你沟通的时候也是和颜悦色,不时还给你点小恩小惠.等你掏钱以后,那些美好的未来就和你说再见了.
咱股市里少不了各种股评,有些时候一些人也犯同样的毛病.要是推荐一个公司,优点用放大镜,缺点用过滤镜.不能说这样的人就是坏人,但“巧言令色"地宣传推荐,起码里面包含的良心道德不会有很多.鲜于仁恐怕说的一点也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