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论语中的投资智慧

08-12-07 22:08 10165次浏览
乐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去年初读论语偶有小得,写了几篇读后感,发于莲花论坛后,因得到几个朋友的鼓励,结果就断断续续写了99篇.今经朋友推荐来到淘股吧论坛,打算把文章整理一下奉上.[当时是随手而做,错字别字病句比较多.这次整理,原来的本意不做变动]

论语中的投资智慧

  一直以来,总以为世界上最好的三本书都在中国.一本是"易经"一本是"红楼"另一本就是"论语"了.
  
  "易经"据说讲的是哲学,"红楼"对应的是社会人文学,"论语"说的什么那?有人说是军事政治的,古语就有;"半部论语平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有人说是教育,今人曾说:"论语是人生的abc.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更是厉害,他把儒学说成是人生必须的粮店,想来这"论语"一定是粮店里的大米白面豆油这类的主料了吧.
  
  我读"论语"更感觉她是一碗心灵鸡汤,是拂拭心灵镜台的一把鸡毛掸子,是生活中的"味素",当然对更高要求的人来说,"论语也可以是人生境界修养的指路明灯."譬如北臣,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应该是人生思想和道德的很高标准了吧.
  
  哲人的智慧就是通用,既然宋代的赵普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论语里有没有可以感悟股市的道理那?我想假如孔子哪个时代有投资有股市,那么孔子一定是个投资高手,因为他的一些思想,完全符合现代的投资之'道'.

一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译文]
  孔子说:“坚定自己的信念而努力学,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不进入危机四伏的地方,不在动乱丛生的地方呆着。世道好就出来工作,世道不好就隐居起来。”

  这句话如果放到投资上就是这样说的:你应该坚持自己的理念,认真学投资的本领,坚持价值投资的大旗,市场危险的时候不进去,市场混乱的时候要出来.牛市来了就大胆的做多,熊市到了就好好休息。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市场好的时候挣钱很容易,就是经验和技术不大好也可以挣到一些钱,市场不好的时候,无论你技术和水平有多高,资金实力有多强,也总是赔钱容易挣钱难。无论是市场的价值派还是技术派,都要顺势操作。逆市而为多是没有好结果的,这点无论是资金不多的中小投资者,还是资源资本都有优势的大鳄,都应该遵守"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样一条投资的最高原则。

  技术派高手总以为自己技术能力已经可以把握市场,不肯放弃一丝机会,熊市里也大量的操作买卖,实力派也以为自己已经强大的可以战胜市场,熊市里逆市而为,而这正是亏损失败的根由。我坚信波浪大师艾略特数浪数的一定比谁都准都强,可他也没因为数浪成为富豪;新疆“德隆”是上一拨股市熊市市场最“强”者,可逆市的结果也是以倒闭而结束。

  股市亏损一是高位被套,二是熊市做多。高位被套一般是"危邦而入",熊市做多那就是"乱帮久居"。我国股市第一批个人大户不少人,许多都是在熊市未期最后一跌中逆市做多而被“消灭”。而小户更多因为高位介入股市而亏损严重,05年股市低点的时候,我身边不少人亏损已经达到了资金的70%,这些人大都是01年股市高点左右进入的,而01年左右正是中国股市危机四伏的时候。我个人也曾经21元重仓买入三九医药,但是当知道三九出了一些问题,有些个"乱邦"的味道时候,而大盘也有些"危邦"的时候,忍疼在16元卖出.当时虽然亏损严重,但是看看后来的跌幅,是不是应该庆幸那?
  
商品市场也是如此,牛市来了随意的做就很容易赚钱。前几年做房产的都赚钱,并不是因为每家都经营的好,而是因为这是一轮房地产超级大牛市,在这个大牛市里你只要做,就很容易赚到。有牛市就有熊市,到了熊市做的好也就可以勉强度日,做的稍微不好那可就亏损累累。期货市场更讲究不可逆市而为,逆市而做你就是期货市场的“危邦而入”,逆市多操作就是期货市场的“乱邦久居”。以我看: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就是一切投资的精髓.

我们许多人其实也知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样的道理,可就是不能一直坚持贯彻到行动,因为就是无论如何不好的市场,总还是有着这样那样的机会,我们要挣脱一些诱惑,这就要有个“死守善道”的定力。我们有些人很多时候看不清楚什么是“危”什么是“乱”。“危”就是到达顶端。极端的市场无论是牛市后期的贪婪,或者是熊市末期的恐惧,这都是“危”;“乱”就是无序。网络股炒做疯狂的时候,无论跟网络有没有多少联系,企业纷纷宣布触网,这就是一个“乱”。要分清楚这个“危”这个“乱”这就要“笃信好学”。
打开淘股吧APP
36
评论(16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jx4808

08-12-10 11:01

0
好贴,受教!
乐之

08-12-10 10:56

0
二十七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译文]

  齐国的大夫崔子谋害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全部抛弃而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官员好比我国的大夫崔子。"又离开了那里。再到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官员好比我国的大夫崔子。" 就又离开了那里。
  
  陈文子不是孔子的学生,估计他听没听过孔子念叨"举一偶而不知三偶反",不过这不耽误他熟练的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崔子做的是政治投资,因为投资失败,损失惨重,哪个时候的四十匹马的价值可是不菲的,估计怎么也顶的过现在的几十辆豪华轿车,但政治投资不是利益投资,相比生命来说,损失的经济利益还是小事情。好在老陈善于总结会举一反三,到了一个新地方,得出"犹吾大夫崔子也".不然不但经济利益没找回来,生命利益怕也危险。
  
  不知道老陈是如何举一反三得出别国的官员"犹吾大夫崔子也".我想他一定是看到了这些官员虽然面貌和催子不一样,但是股子里和崔子一定是相似的,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所谓人以群分,这些人是一类.
  
  回到股票市场,有些也是以类分的,前几年的银广夏造假和蓝田造假手法不一样,有过的亿安科技操纵案和东方电子操纵案手法也不完全一样.但是他们也可以分为一类.哲人说历史会重复,不知道类似广夏和亿安的造假和操纵会不会重复,假如有重复,虽然它们的面貌不一样,采取的手法也不不一定相同,但他们股子里表现出来的东西,那是应该一样的。这个时候一定也学老陈说一声:"这个股怎么好象我以前买过的银广夏呀,怎么像以前的蓝田股份呀。”说了后一定记得跑开呀. 
2007-04-11 09:26
乐之

08-12-10 10:49

0
二十六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到了因为自己知道的不够而愤慨,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到了为求知而怅恨,我是不会去启发他的。给他举出桌子上的一个角,他却不能类推其他三个角来,那我就不再教导他了。"] 
  
  如果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态度,那"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是说的细节.最近有句话很流行,这句话就是:"态度决定命运, 细节决定成功."
  
  我想多数人来到这个资本市场,都还是有着一个比较好的态度的,许多人曾为自己的学愤慨过,也曾为自己的求知怅恨过,包括我自己也曾被这些问题折磨过.可是折磨过后是迷茫,迷茫过后是糊涂.看看自己.望望别人,怎么离成功的距离反倒越来越远了那?仔细想想无非是这样两个原因,一是没有得到圣人的"启"与"发",二是经常性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启发需要缘分,就像苹果启发了牛顿一样;启发需要机遇,就像壶盖遇到了瓦特一样.启发对我们很重要,但是这需要有智慧有耐心,还要有那么一点运气.举一反三只是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像种庄稼一样的简单.知道了种玉米的过程,你就可以推想出种麦子的过程;知道了种麦子的过程,你就大概应该知道种蔬菜的过程.
  
  有人比喻行情走势像潮水,潮生潮起潮落;有人比喻行情像种庄稼,苗生杆长种收.从其他地方得到做股票的道理,想来这些人一定都是举一反三一等一的天才,这个咱比不了.如果咱能经常的给自己提个醒:这个股票有点像哪个哪个股票的样子呀,这个市场有点像什么什么时候的样子呀,有多大的好处咱不知道,起码多少有点益处,起码假如遇到一个圣贤老师,老师不会说咱:不可复也! 
2007-04-09 13:38
畅游紫霞湖

08-12-10 10:46

0
留个记号,慢慢研究
乐之

08-12-10 07:01

0
二十四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文]
  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首先要把他的工具弄好。”

 这是一句耳闻能详的智慧格言.器就是工具,利器就是要使工具锋利好用,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因为这句话还是有点拗口, "磨刀不误砍材功"这句有着相同意思的话便成了家喻户晓的谚语.
  
  "磨刀不误砍材功"是我们中国的谚语,据说还有一个故事的由来,这个故事的真假不论,不过林肯的一句"我如果要花八小时砍倒一棵树,那么我就会花六小时把自己的斧子磨的锋利."的话,还是验证着我的观点:"智慧可以通用".
  
  比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通俗易懂来"冯河暴虎"这句成语相对就难的多一点了.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原文出于诗经"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后来孔子引用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空着手跟老虎搏斗,不借助舟船来过大江大河,这都是十分危险的,这比起未利器来,更让孔子不屑.
  
  去年12月一位先生做机场权证,最后一个交易日买入15万元,准备博次日的反弹,可想而知的是这15万元一定是打了水漂.这个操作行为不说是"暴虎冯河"起码也是工欲善其事,未先利其器.连交易规则都没研究明白,就杀入风险极高的权证[尤其是牛市的认估权证},不亏那是侥幸,亏恐怕是必然.

  市场现在好了,新进入的人也越来越多,新手最大的优势是时机好,一般进入的时候都是市场行情比较火的时候,这个时候赚钱容易,赚钱容易就会使一些人不注重学,不注意利其器。行情是不可能一直火下去的,世界那里也没有过这样的行情,如果不注意学,一旦行情不好,可能就会吃比较大的亏。
  
  随着投资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交易品种必将出现,其中不凡风险极大的品种,对这些品种你如果打算尝试,那么就记着圣人的这两句话吧:"暴虎冯河,吾不与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07-04-03 08:10
乐之

08-12-10 06:48

0
二十二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财政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尚老板问有若说:"股市不好,大盘股发不出去,怎么办?"有若回答说:"降印花税呀,股改送股呀."尚疑惑说:"发大盘股是想我需要钱,降了印花税,股改送了股,我的都少了?"有若说:"股民有了,你怎么会没有那,股民富了,大盘股怎么会发不出去那?"
  
  温老板问有若说:"内需不好,经济发展不稳定,怎么办?"有若回答说:"给工人涨工资呀,给农民免税收呀,工人农民有了钱,内需不用起就会动,工人农民有了钱,整个国家都稳定."

  别以为这只是玩笑话,其实这其中是有着科学与智慧的。就是放到现在的世界经济上也还是相当有效用的方法。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降低税收刺激经济的政策,而实践也证明了这招好用。2001年,美国经济面临衰退,布什亲自签署批准自1986年来的首次降税,而美国的经济也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我们前几年一直想启动农村大市场,但效果一直不明显,为什么?说到底还不是农民钱少。这几年通过减免税费和农产品的涨价,农民收入有所提高,农村市场也有所起色。现在中央已经把扩大内需作为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这就要在税收政策上有所侧重才是,不能还是以每年的税收收入高增长做为目标,如果还是以税收收入高增长为目标,扩大内需就是一句落实不到实处的空话。
乐之

08-12-10 06:43

0
如果说“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是智慧的话,那“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几乎是一个方法.而用方法分析其动机,观察其行动,了解其态度就可以做到让人藏不到那里去,这又几乎是一个的智慧.孔子的话我很推崇这句,观察人判断事都可以用,应当细心体会.
乐之

08-12-09 19:12

0
二十一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
  孔子说:“出了苗而不开花的情况是有的!开了花而不结果的情况也是有的!”

  公司项目只实施了一半就实施不下去了是有的吧!实施完了确没有什么利润也是有的吧! 
  
   我的一个朋友特别喜欢新股,也特别推崇新股.他时常精精乐道他买的那些新股打算投资的项目的前景如何如何.他时常第一时间就介入上市的新股,他的理由就是如果这个项目可以实现招股书预测的赢利,那么股价应该如何如何.他其实是个满有脑子的人,当我用论语上的这句话提醒他的时候,他说:"股市就是故事,没有故事那有股市呀?有好苗才可以好讲故事."
  
  行情到了一定阶段,故事就要大讲特讲[价值已经发现,成长已经体现],这个时候你就发现地里的苗是特别特别的多,有些苗被描绘的据说以后不是结籽结的简直就是金子银子和钻石.
  
  最近杭萧钢构连续10个涨停板,和一纸344亿元的合同,成了两市的一个新星,如果要评2007新苗奖的话,这份合同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不过这个钻石之苗先不说真假,不说是不是苗而不秀,就是能秀那也一定是秀而不实,因为这份合同苗太"钻石"苗了.
  
  喜欢苗苗没有什么错,但如果你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就应该紧紧的盯住你的苗苗,发现有苗而不秀苗头的,秀而不实苗头的一一剔除出来,万一有人出个钻石价钱买你的苗苗,千万别傻呵呵的以为真能结钻石,记得一定要兑现出去啊.
2007-03-27 08:00

后记
上面两篇文章都是针对当时的杭萧钢构合同纷争写的,也是论语智慧实际运用的体会。我为什么当时就说杭萧钢构的合同就是真实的也会“秀而不实”?因为按照“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方法,发现这个合同很难按期履行。一是安哥拉国家的工程管理比较混乱,二是和杭萧纲构签定合同的中国国际基金有限公司履约其他公司安哥拉合同的情况不好,三是这个大合同本身就存在不持续执行的可能。
乐之

08-12-09 18:55

0
二十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译文]
  孔子说:“分析其动机,观察其行动,了解其态度;人又能藏哪去?人又能藏哪去?”

  看他做股票所用的办法,考察他的由来经历,审度他的心志,看他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这个主力怎么隐蔽的了那?这个主力怎么掩蔽
的了那? 
  
  股票市场都喜欢找主力资金,而各路资金的运做方式也不相同,假如我们有一双睿智的眼睛,发现了其中的真相,我想受益应该是一定的.视其所以看他现在做什么,观其所由看他以前怎么做的,还要看看他的态度心态如何.我们这样做的结果虽然并不一定能完全知道主力动向,但对我们应该也是有益处的吧.

  有些消息我们一时判断不清楚真假好坏,但这个消息对行情又必然有着影响,那么我们也不妨“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一下,就是没能完全搞清楚真假好坏,但也应该是距离真相越近,而不是更远。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想投资一个公司,叫我跟他去考察。视其所以是公司缺少资金,观其所由是想做“直”销,察其所安是个人急于翻本做大。这样的公司你可以投资吗?这样的公司你可以投资吗?
     2007-03-23 11:58
乐之

08-12-09 18:21

0
十八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孔子说:“遇事不想着‘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对他怎么办。”

  对做投资不经常说几个"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了. 
  
  西方哲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对于股市那就应该说是每时都是新的,对于这样一个时刻变化的股市,除了我们要以不变应对万变外[这个不变就是顺应趋势和价值投资]时刻还需要说上几个"怎么办".我们在股市中会遇到很多必须自己独立面对的问题,所以遇到问题时应主动去思考怎么办,这是值得提倡的一个好的方法,小了说会对自己有些益处,大了说也是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的老师曾经教导我学时要问问三个W what? why? how?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这其实就是一种方法,用到生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遇到问题就要看看是个什么事 什么原因造成的 应该怎么办.
  
  周末加息,接到一个朋友的短信,朋友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想清仓.我说咱想一想,加息对股市的影响[资金]有多大?到没到就该清仓的地步?我给的建议是:早上低开那是一定的,低开后观察市场的承接力度,下午如果有量上来,还可以加仓,否则观望.虽然市场走的比我判断的强很多,但起码没犯大的错误.如果早上杀出,下午杀进,那起码说明没问一个"如之何".

  无论是什么投资投机市场,每天都要面对很多新的事情,有些是很特别的突发事件,而这些事情事件都对行情会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分析这是个什么问题?对行情的影响有多大?是全面的影响?局部的影响?还是只是心理的影响。先了解是什么事情,然后分析原因考虑结果,然后采取行动。这样一来,虽然不能保证每次都和市场完全的一致,但可以没有大的错误决断出来。
  
  昨天一大涨,朋友又兴奋了,说着就说到5千点了.我说5千点不是你看上去的,2千点也不是你能看下来的,你我还是天天来上一个"如之何"吧. 
  2007-03-20 09:11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