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义轩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在网上说招商证券的张明芳对东宝的业绩及股价预测是典型的屁股指挥脑袋,很多人极为激动反对。其实我并没有轻视张的意思,只是想客观谨慎点分析东宝,毕竟现在这样的市道过得实在有点不容易,对于黑暗中的夜行人,张的分析报告无疑也是我前行时希望的明灯。但,我还是宁愿相信自己基于各种分析下的综合判断观点好点,毕竟我要为我的血汗钱负全责啊!如果你再翻开一年前的所有股票分析报告,你就会发觉,这些分析师和研究报告真是让人叹为观止,难怪有很多基金或机构亏损得一塌糊涂,反正亏的不是他们的血汗钱不用心痛,顶多认个错就完事了,而我这可是我的血汗钱啊!我又怎能全信这样的精英们呢?没时间写这样多了,转两篇文章,基本上表达了我全部的观点!
[size=16px] 揭秘研究员评选背后利益链 最佳分析师从何而来 [url=http://www.sina.com.cn/]http://www.sina.com.cn[/url] 2008年11月24日 14:27 [url=http://www.yangtse.com/]扬子晚报[/url]
李骐
11月21日,夜,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名利场的大幕再度拉开:“第六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在此举行,31个研究领域的133位“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闪亮登场。不过让人略感好奇的是,在分析师集体看错的2008年,最佳分析师从何而来?
“当然是投给关系好的分析师了。”上海一位参与投票评选最佳分析师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不过光关系好也不行,他必须给我们带来利益,就是说让我们赚大钱或者少亏钱。”
“最佳分析师已成为服务基金的最佳分析师,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的最佳分析师,而唯独不是散户的最佳分析师。”知情人士总结说。记者采访过的业内人士均认可了这一观点。
“谁给你钱,就为谁说话”
2007年年底,券商分析师对来年的看法都非常乐观,多数人看到7000点到8000点,没有人看到4000点以下。
“当时6000点的时候,确实看不太清,但当股指跌破5000点后,大家逐渐看明白了,熊市来了,只是没有人说出来。”深圳一分析师告诉记者。
最佳分析师当然也看出来了,今年年初,上海某知名券商研究所所长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指出年内股指可能跌到3000点以下。与此同时,该公司公开的策略报告却指出A股市场在未来数年内几乎不可能走熊,市场高估值也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预计2008年[url=http://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company/sh000001/nc.shtml]上证综合指数[/url](1888.715,-8.35,-0.44%,[url=http://bar.sina.com.cn/bar.php?name=sh000001]吧[/url])在5000点到8000点波动。
“基金还没有出货,他怎么能唱空呢?”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原因。据悉,该券商的基金分仓收入已达到一年四五亿之多。
“谁给你钱,你就要为谁说话、服务,从来如此。”深圳某基金经理表示。
分析师不仅服务于基金,当券商、上市公司用利益来诱惑时,他也就变成了他们的分析师。北京某知名券商地产分析师一向自诩“独立性非常好”,2007年上半年,很多地产股基金持仓很重,但他坚决看空地产股,甚至下调了对整个行业的评级,赢得一片赞赏。
但当其所在的券商成为万科增发的主承销商时,他改变了观点。他公开表示万科的合理估值是40元,从长期来看万科未来的成长空间比较大,成长速度也比较快,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的估值会相应地提高。可怜万科在40元以上只站了两天,而且没有一天是收在40元以上的。万科增发100亿给主承销商的承销费用在2亿到3亿元之间,在两三亿元面前,一切独立性都灰飞烟灭。
有人说分析师提供的都是免费的报告,不应过于苛责,但当散户们按照[url=http://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company/sh601088/nc.shtml]中国神华[/url](17.69,0.34,1.96%,[url=http://bar.sina.com.cn/bar.php?name=sh601088]吧[/url])目标价100元、[url=http://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company/sh601318/nc.shtml]中国平安[/url](23.47,0.22,0.95%,[url=http://bar.sina.com.cn/bar.php?name=sh601318]吧[/url])目标价200元的报告操作时,机构们正在大举出货,中国的散户为这些免费的报告付出了太多血泪的代价。
讲真话的代价
“为什么不说真话?因为中国人喜欢听好话,许小年不是说对了吗?你看看他的下场。”深圳某分析师告诉记者。
[size=18px] 最佳分析师从何而来:谁给钱就为谁说话(2) [url=http://www.sina.com.cn/]http://www.sina.com.cn[/url] 2008年11月24日 14:27 [url=http://www.yangtse.com/]扬子晚报[/url]
2001年在准确预测了中国股市将跌到1000点之后,许小年家的窗户被人砸烂,而他本人也接到无数恐吓与威胁的电话。以至于他年迈的母亲不得不提醒她已成年的孩子说:“孩子,你要学会保护好自己。”许小年终于学会了保护自己,于是2007年的10月我们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
然而,还是有不怕死的,2007年11月,原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李大霄在《A股长期估值顶部已经形成》一文中指出,A股市值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市场的估值也达到了世界的最高位。根据沪深交易所10月17日盘后公布的数据,平均市盈率70倍,深市平均市盈率73倍,远高于通常水平。继续推升市场估值的动力已经不足,A股长期估值的顶部有可能已经形成。
有鉴于此,李大霄认为2008年的投资策略要从进攻转为防御,如何保护牛市的胜利果实是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对社会贡献大的投资者要注意保护自己,还有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的投资者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李大霄也付出了自己的代价,被迫离开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来到深圳。他对新单位的唯一要求就是允许他讲真话。“以我现在的身份地位,讲真话尚且如此,年轻的分析师们说真话,恐怕很难在这个行业生存。”李大霄感慨道。
东方证券房地产行业研究员王树娟就是一例,2007年9月,王树娟对外发布《地产板块2007年中报盘点报告》,正式将行业投资评级从“中性”调低为“看淡”,并认为,地产板块总市值已达1.4万亿元左右,较年初上涨约250%,PB平均达到9倍左右,估值水平明显提高,其中一线及部分二线蓝筹PB达到十几到二十几倍,PE普遍在50-60倍以上,泡沫特征明显。
王树娟的报告让当时手握大量地产股的基金经理愤怒了,他们联合起来集体封杀王树娟,不接受她的报告,拒绝她的路演。最终王树娟离开了这个行业。“虽然她很有行业研究经验和独立研究精神,但是她没能同客户搞好关系,我们研究机构也要生存,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她昔日的同事解释说。
李 骐
如何判定机构研究报告的参考价值
关键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比如,他的推论合理不合理,有没有你没想到的地方.是不是有明显的破绽.而且,看报告也要当心一点,券商基金都是市场的参与者,他们都是有立场的.关键是看看他们的思路,和分析的方法,有些时候是有启迪的.
1、屁股决定立场,出报告的金融机构大多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他们的观点如果不带感情色彩是不可能。单纯的感情色彩还没什么问题,怕的是故意搞的报告,在这个圈子里都应该清楚,大报上搞篇报道5万也能搞定了。所以在这个市场里你不要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的判断才行。读报告需要学的是他的思路和分析能力。比如东方电机的报告说好了,虽然也大涨了,如果你学这个方法你就上当了。一个很简单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缺电,谁最挣钱?电网?不对,电网的传输量是定的,发电总量不上去,他怎么可能多利润呢?原来的电厂?也不对,电厂就那么大的装机容量,300W的不可能发出500W的,电价不涨还是那么点利润。那是谁,就是造发电机的啊,因为要多发电只有新造电厂啊,看一看造发电机的企业除了东方电机还有谁,600786牛吧?他都那么牛了,东方电机不涨才怪。学者生,仿者死,思路才是最重要的。
2、闭门早车,这个是很多调研员的通病。不去实地,就对着财务数据想文章。想对了也行,问题是通常会想错。最近有一份报告正好分析到了我所关心的一个产品的价格,我一开始还很兴奋,仔细一看,做出来的产品价格变化图表居然和我是一抹一样的。靠,就是直接上网抄的产品报价。虽然整个报告象摸象样了,内在风险却一样很大/所以大家对于实地的调研报告要多关注,尽管很多傻瓜去了实地也搞不清楚真东西。
3、调研报告通常这个过程是这样的,调研部门调研通常是一个看好行业的所有企业,而资金部会选择一两个企业来做。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报告传出来的企业没做,同行业的另一个企业却做了。这点千万要当心。当某一家连续发某个公司的报告的时候,要关注同行业他没报告的,但是股票价格却很低的。
4、财务低能,这点通常大家不会注意。可是有很多分析员估计也就是混口饭吃不好好干活。随便举个例子,比如600824,中金的报告分析是一般。他分析了土地升值的隐藏利润,和商铺的升值利润。却不去分析财务结构。土地别人是每年折旧的,可是上海的土地在每年升值。商铺虽然他们想到了升值利润,却看不出别人把商铺全放在存货里。当然别人这么做的目的是处于避税,国家的税制调整完了之后这块就会显露出来的。仔细看一看,他的资产净值就高的吓人。博时基金的调研相当厉害,别人分析出只有百货有投资价值是有道理的。话说回来博时的资金部老总宋柄彪是科技部出来的,人脉关系不是一般调研机构可比的,质量高点也应该。至于824涨不起来是因为躲在里面的协约盘出了问题,谈不好,就慢慢谈,什么时候解决问题什么时候涨。否则就大家一起耗,这样被耗死的股票也不少。大家都在圈子里混,挣口饭有时候也难。
5、证券市场水很深,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发生的,报告一定要跟踪,就象跟踪企业一样。单个的报告做的再好都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很多朋友可能以为拿到了报告就和机构信息一样了,这点是不对的.事实上任何一个报告做的最好不过就是发现问题,真的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很多途径的.我不知道大家资金量怎么样,如果想搞私募的话,发现问题之后实地调研是很必须的,攻关调研也是一门学问,不要象有些调研员傻乎乎的去了等于没去.我当初从报表上读出了600786的问题,特意去跑了一次.收获就很大,6元到7元进去的,一直拿着。
6、行业报告和宏观分析一定要仔细读,大部分优秀的调研员可能精通某个企业.但是对于宏观经济的把握不是什么时候都准确的,作为股民来说,如果单纯的想脱离行业抓个股,事实上长久来看很难成功,除非的你资金量小的可以不计.跟大庄做超牛,在这个市场里只有三种人,第一种,老鼠仓,他知道底牌的;第二种,做行业分析能够精确的预计后续业绩的;第三种,确实市场经验非常丰富,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呵呵.千万不要告诉我某某靠技术分析怎么样怎么样的,我不敢否定技术分析,那样太狂了.可是对于主力来说,关心的只有量价,反正拉升之前手里的筹码要足够,市场换手要充分.至于你们谁拿着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反正我多就行.而洗筹的方式多种多样,你靠技术也许能成功个一两次.多数时候还是被洗出去的况且拉升本身需要各种条件,操盘手筹码拿够了,图形做好了,资金部调不过来钱来,你照样趴着。要想有足够的持股信心,你必须有坚实的行业和企业分析能力。
7、对于报告的解读必须放在充分认识大势的环境下.除非有那种完全低估和绝对低价的股票你可以一仓打满,大多数时候你还需要考虑大势的.刚才说过做报告的都是有立场的,大多数机构都是不得不在这个市场里的,所以他们通常会有很多死多头,任何时候都认为股票是好的应该涨的,如果你去那么做,死得会很难看.还记得2200点的时候有多少美丽幻想吗.反过来,大势超强的时候你也要当心,尽管报告不好,股票一样可以炒的.这次我就吃了点亏.0586尽管我知道我扭亏改名了,但是我一个四川的朋友告诉我,他在双流机场的广告牌因为付不出钱给拆了,我还是给卖了,结果后面涨了很多。
关于研究报告的应用
综观各大证券研究所的研究员风格有多种多样。有的是看个股的形态推出应时的报告,类似于一般媒体的股评,这类报告往往推出时已经涨幅较大,而且已经脱离了底部,如果不能及时退出,十有八九会套。因此如何辨别非常重要。一般涨幅过大的股票要等成交量萎缩才能考虑。
如果个股分析报告出现在股价相对底部,技术指标和均线系统均支持上涨,并且成交量放大,应及时介入。
当然每天大量的分析报告并不是都有用的,有的也就仅仅是了解而已。对一些目前不具备买入条件的个股,应该把其存档,一旦跟踪一段时间,技术上符合介入要求,那时再拿出来仔细阅读,可能更有价值。
俺认为,每天看大量的投资分析报告并不是仅仅为了做短线。俺的经验是立足于中线选股,短线波段操作。中线选股的前提是看大量政策性的、宏观面的基本分析报告以及行业的前景及相关数据分析。这样一旦决定买入,就可以任凭大盘涨跌或者暂时的浅套都能淡然处置,这种持股的信心不是来自于什么庄家内幕消息,而是来自于对个股未来前景分析的胸有成竹。因此对每天大量的报告进行分类归档、跟踪就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