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章节: 美国次贷危机和美国股市怎么了
要讲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需了解钱是怎么来的。那钱是怎么来的?不少人可能知道,钱是央行所控制,是政--府相关机构印刷并通过银行发行的。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对的地方是实际程序确实如此;不对的地方就是,钱,它是借出来的,央行发行和印刷多少主要是看银行借出去多少并印刷确认。
为了将这个问题讲清,我就从钱的起源开始。
在上古时代,是没钱这个概念的,都是物物交换。你需要一头羊,他需要一匹布,你拿你的的布去交换他的羊。但这里出现一个问题,往往你不需要布,你需要的是一筐稻,这里就牵扯到第三者交易,所以,用于估值的中间物就出来了,我们称之为货币。过去不同地方用的货币是不同的,有石头、贝壳、树叶到后来的铜铁等等,但这些物品由于保存困难或者难以携带,再或者容易取得,后来都会泛滥或者消失。但黄金和白银最终确立了其在地球的大部分人类聚集区的货币流通地位,这主要是这两种金属满足了人们的个方面要求。
在市场中,总有人做生意会获得成功,他就会积攒下大量黄金白银,对这些金属怎么办?为了安全起见他就叫人制作了一个保险柜,将这些金属藏于其中。
经过较长时间,邻居们看到他的保险柜安全坚固,也找他帮忙将自己的一些散碎金银进行存放,他就向邻居打出收条。后来他发现,不少人很长时间都没来取这些金银,哦,原来因为他的信誉好,这些存金银的人直接将他的收条在市场中交易了。这就是纸币的形成。
当有人因生意或者其他原因一时周转不开时,看到他的富裕就向他借钱并支付利息,而他为了吸引别人来存金银赚更多的利息,同样向存金银的人支付自己的一定利润,这就是银行的雏形,银行因此诞生。
因为银行的信誉,有的人不一定就直接借金银,而是由银行开据票据,这些票据就可以直接上市流通。由于有一定的金银存放,只要存金银的人不来同时挤兑,银行开出的票据往往大于其金银存放量,在美国现在所规定的,是1:9的关系,也就是你有1W美元去担保,可以贷出9W元,这里不是金银,指的是财产。这个9W元如果支付给别人并回流其他银行,又可以贷出更多的美元,所以,钱实际是借出来的,借的越多,市面上的钱越多。
从上面就可以看出,美国为什么富裕,中国为什么贫穷。主要原因就是一个会借钱消费,它的流动性就充足,企业就有了发展动力;而另一个只会存钱,造成社--会发展艰难,只好以外向发展为主,将自己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向外输出,换一堆无用的纸币,使本国人民消费捉襟见肘。
有人可能说,你瞎说了吧,大家都借钱消费,流动性就过剩,会引起通货膨胀的。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对的是有些国家滥印钞票,造成恶性通胀;不对的地方其实是那个国家财政信誉崩溃,造成人民挤兑,就像人们到银行挤兑存款一样,任何一个银行都会为挤兑关门。如果国家财政信誉良好,就不存在挤兑,既然没有挤兑现象,那通货膨胀就会轻微,或者容易控制。
上面都是题外话,我们还是接着谈美国。
美国为什么会发生次贷危机?正常一点说法,就是有人还不起钱了。但真正的问题其实出在没人愿意贷款了,大量人群不借钱了,银行就失去了造血功能;银行失去了造血功能,社--会消费必然紧缩;社--会消费出现紧缩,企业必然陷入困境;企业陷入困境,必然反馈银行,形成恶性循环。
那为什么人们不愿意贷款了?实质上就是经济过剩;房子多了,物质多了,供应量过分充足。因为供应量的过分充足,企业效益开始滑坡,使人们收入不能大幅度增加。反过来影响消费,对市场供给量又产生反馈。
那股市又是怎么回事?银行造血功能部分散失,使得流动性缺乏;既然流动性缺乏,股票自然走熊。
可能还有人对我上面的说法不理解,美国不是出现流动性紧缩了吗,那美国政--府多印点钞票不就行了。其实不是这样的,纯粹的多印钞票,会让人对货币币值产生怀疑,最后就是挤兑,会引起恶性通胀;借出去的就不一样了,既然是借出去的必然存在归还,币值就不会改变。
下面讲的是股市。
股市的起源大家可能都知道,我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但股市的发展却存在一个问题,当人们将资金都投入股市中并催生大牛市时,市面上的资金必然缺乏,经济发展必然就受到影响,这反过来又会影响股市走牛,这样一来就就会使股市波动加剧。经济发展需要资金时,就从股市抽走资金发展经济,股市就开始走熊;而经济衰退资金无出路时,股市反而向上走,结果是股市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对股市与实业经济争资金的问题,美国是怎么解决的?融资融券。融资融券说到底,就是和实业经济体系里的银行贷款一样,它为股市大量的增加了虚拟货币,使实体经济的发展完全可以在证券市场得到反映,并可以部分的弥补实体经济中的某些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按说,融资融券的推出是对股市长期发展的特大好,怎么还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认为是利空?这可能就是短期观点和长期打算的分别了。作为短期,大家都融券抛出,股票可能会急跌,但别忘了,融券是有时间限制的,到期你必须买入归还,这时候当大家都要买入归还时,同样会将那支股票抬得很高。
融资呢?同样存在一个还钱的期限,到时候你就必须抛出股票将钱还上,不过有一点好处,有些人会将赚得的股票保留,实际的可能就会使市场股票的流通量减少,所以,股市更容易走牛。
继续谈美股。
既然美国股市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都十分齐备,那现在怎么也跌的人仰马翻?这里我就将美国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简单扼要的介绍一下。
美国自从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其大部分经济增长得益于几个方面,第一是盖房子。第二是金融创新。第三个就是打仗。因为美国人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像物质制造之类的工作岗位所创造的利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美国人的收入需求了,美国因此将很多物质产业都转移到国外,留下的都是高利润产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当然,像盖房子这样的产业是没办法转移到国外的,所以,为了经济发展就拼命的盖房子。
房子盖多了,总要销售出去,要有人买过来住。但美国人有一个毛病,平时不存钱,还有不少美国人也不怎么富裕,都是吃了上顿再想办法找下顿的主,你叫他拿现钱买房子是不可能的。对此,美国政--府怎么办?如果不盖房子,经济就会滑坡,美元就没办法制造出来,那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税收减少,进口危机,工人失业,包括在中东的战争都没办法打了。
所以,美国当时就实行低利息政策,鼓励人们买房子住。你不是没钱吗,没关系,你先住进去,只要付利息就行了,由于当时美国利息较低,这些美国人付的利息远比租房合算,你想想,有这等好事,哪个人会不要这样的房子?除非是傻子,所以,美国的“鸡的屁”也是高速增长了很多年。
不过话是这样说,但银行也不能无缘无故的就向外放款,总要有个财产抵押什么的,但那些住房的美国人,有些本来就是家徒四壁,两手空空,你叫他们拿财产来担保,他们能拿出什么来?美国人这时候就有办法了,叫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房产公司来给他们担保。
这两间公司怎么担保呢?发行大量债券,然后把这些钱送到银行里来担保。这些债券其将它分几种,什么优质的,次级的等等,当然,少不了美国的所谓公正的评级机构将它们包装一番,然后卖给各个投行或者世界各国投资者。评级高的债券利息低些,差的利息就高些,中国也投巧买老牛,据说花了3760亿$。
但这些银行也不是傻瓜,万一有些人还不起钱了怎么办?因为这些都是一比十或者以上的杠杆关系,银行其实心里也发虚,怕赔不起。就将这些贷款债务打包,然后放到市场标价,说谁愿意给我这些债务保险,我就分给它多少利润。例如,我一份贷款合同10年可以赚400W,我拿出100W来,谁愿意来保险,我这个利润就归它了。这样一来就吸引了不少金融机构的目光,回去小算盘一算,历史上住房违约率只有百分之一二,就是赔也就赔十几二十万,我一份还赚80W。买的人就多了,这中间有的一看生意挺好,就做起了二道贩子三道贩子,将市场的担保价值炒到六十多万亿美元之巨。
但实际情况呢?自从美国大量发行货币后,通货膨胀就开始上升,美联储就在去年开始加息,本来那些所谓的买房人是连吃饭都成问题的,低息付得都勉强,一加息还不结果了他们的老命?这时候还息的违约率就开始大幅度上升,远超过华尔街那些金融机构所能承受的底线,多米诺骨牌就开始倒下,后面是一张跟着一张。
其实呢,华尔街那些金融机构不知道这些买房人还不起款吗?我想他们肯定知道,他们要将巨额利润建立在美国这些生活都成问题的贫民身上,无异于在建空中楼阁,难道他们一点都不知道?说他们一点都不知道是很难解释的。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只有一个可能,那些东西不少都卖给世界各国了。
这就是美股暴-跌的原因,信用出了问题。
0
9章节: 价格的用途
因为这个知识属于常识性的问题,前面我就没说了,今天把它拿出来单独说一下,主要是我有个猜想,可能不少人没有明白是怎么被套的。
在街头,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商铺门口写着“清仓大甩卖,羊毛衫原价98,现价56”,不少路人一看,确实便宜了不少,那就买一件吧。当然,现在还有,但可能少了一些,不过,原来是相当多的。
那么,老板亏本了吗?原价98,现价56,这中间老板好象降了不少。其实呢,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老板如果不标那98,现价56是卖不出去的,那个98是给你看的,并不是成交价,要是98能卖出去,老板何必56卖,直接卖98就行了。
这就是给你看价格的妙处,如果你不看到98,你会56去买吗?不会。
在股市上也一样,往往有些股股价拉得很高,这个高位其实不是成交价,是给你看的,就像卖羊毛衫的老板,他真正想要卖给你的价格也许是这个价位的30%~50%。这就是不少人抄底被套的原因,你看到了原来的价,发现跌了不少,就以为它还会上涨,所以被套了。如果你没有看原来的价格,你会在那个价位去买吗?同样不会的。
对上面这个问题,估计现在大家都清楚了,那么我就反过来说说主力是如何让你卖的。
在底部同样有个给你看价格的问题,就是主力如果想在4~5元一带收集筹码,他必然要把它打到2元左右,这个2元不是成交价格,而是给你看的价格。关于这个问题,网络上有一篇很好的帖子,说的是一个庙里的主持,看中了外面一个店铺里经销的佛像,但又不愿意按店铺老板的价格支付,就命和尚们轮流去还价,和尚们去了,一个比一个价格出的低,经过较长时间,使那个老板每一次都悔恨不已:要是早卖了就好了。
最后主持出面,开出了比最后一个和尚高一倍的价格,立即成交,老板还感激不尽。
这个故事就是主力在底部所做之事,打到尽量低的位置给你看。
0
8章节: 散户为什么在股市里不挣钱
其实,这个问题是非常简单的,elevenqi网友问我操作的座右铭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慢慢做”。
一个庄家,他选择一只股票进入后,就象一个商人选择了一个铺面,租下或者买下后就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买卖股票就是进货和出货。一般来说需要运作很长时间,几年或者更长时间。
那么散户呢?大部分都是过客。什么意思?就是看到这个店生意好了,立即在这个店买点货就在店门口摆着卖起来,所希望的就是店铺能将经销的货物提高价格,自己也能卖上个好价格。
这在生意繁荣时无所谓,因为足够的生意,店铺提价仍然可以卖出去,你批的货自然可以沾点光,赚点差价。
但到生意疲软时就会怎样?自然会赔掉老本。
这里的关键就是店铺的定价权。你的货首先是在这家店铺里批的,那就说明,你的成本、数量、价位等一系列商业数据无密可保,店铺老板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在生意清淡时老板会让你卖给可能是自己销售对象的顾客吗?绝对不会。
那他会怎么做?以比你低的价格向别人兜售。你由于对老板的成本和数量等一无所知,最后你只能以比老板价格更低的办法来出手,而可能买你这个产品的人你可能都不知道是谁。
也就是说,店铺老板的活动在幕后,你的活动却在店铺老板的眼皮低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吧。
还有一点更重要,过客和店铺老板的时间观念。店铺老板是长期经营,他可以一笔一笔,或者几个月横盘慢慢经营,因为他有固定地点,固定的货物。而过客呢?批来的货如果不及时出手,马上衣食堪忧。
身份的不对等导致了散户赚庄家钱难,而庄家存在定价权,赚散户钱相对容易些。
1
7章节 市场主力是谁?
说说市场主力是谁,要说明这个问题,还是从美国道琼斯最有名的1929年大崩--盘说起.
1929年10月,道琼斯发生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大崩--盘,到现在为止各个学者仍然是众说纷纭,莫终一是,只是说泡沫破裂,导致道琼斯走入熊市,并对后来美国经济破坏极大,导致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萧条.
不过翻翻历史,我到是感觉很奇怪,当时美国经济相当繁荣,完全可以支持美股继续高涨,拿现在的时髦话,基本面支持股价上升,市盈率并不高,那它在牛市7年后为什么突然改变方向?终于我发现了一点,美联储在29年3月份开始收紧流动性,在后面几个月里有人在大量做空,当年它的一季度,二季度的指数平均值要高于三季度,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说明市场主力在大量出货,而10月19日的那一天不过是个临界点被击穿.
当时美国总统胡佛发表谈话,要求美国人民要有信心,美国的基本面仍然健康,不过后来好象没有多大作用,救市也不了了之.
再后来就更有意思了,美国普通人的财富大量缩水,政--府的财力却直线上升,罗斯福在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建议下实行新政,将美国的大量资源投入了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市场重整,武器军工方面等,终于赢得了二战的胜利,使美国从一个普通国家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当然,在1987年美国股市走熊,还没两年苏联就在美国打压下跨台了,当时苏联赖以生存的能源出口全面亏损,国际原油居然降到9美元一桶.要知道将国际原油打到9美元,需要多少财力支持,那都是高买低卖.在29年到87年中间还有几次走熊,因为限于篇幅我就不说许多了.
这说明,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股市走熊和政--府的财力是负相关.
有人可能有疑问,那日本股市90年熊市呢,台--湾及东南亚呢?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国家和地区熊市后,美国是亢奋的发展,超出了美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仿佛美国有用不完的财力一样.钱哪里来的?
再回到我们国内,93年走熊,到96年,国内经济是大增长.同样的.2001到2005,股市熊,经济走牛,国内基础设施脱胎换骨.但我们国家股市走牛年份呢,往往都是问题丛生的年份,先是90年代初的市场疲软,96到97年后的亚洲金融危机,99年使馆被炸到2000年在国际上奋力搏击的年代.这次走牛还没两年,国内通货膨胀加上国际经济走软.
这些问题后面都要拿很多钱去应付,特别是奥运后的一地鸡毛,打扫起来那是要费一番周折的.
1
6章节: 市场主力计谋是怎样让散户割肉的
一般人在被套初期总有这样的想法,我就相当于存银行了,我不卖,就是不卖,打死我也不卖,这个股质地又不错,业绩良好,凭什么让我卖?过几年肯定会涨回来的。这时候被套10%,20%,40%,但到了最后70%或者80%以上时反而说了声:“庄爷爷,偶怕你了,给你行了吧。”喀嚓一刀,割个干净。
这种现象很奇怪,为什么在套得少的时候不卖,结果到账上所剩无几时反而能痛下决心割干净呢?其实这就是市场主力的诱惑,因为几年的牛市思维惯性,使你坚决相信牛市还存在,跌20%咱补仓,摊低成本,等它反弹到我不亏时我就出局。但情况却不如你料想的,散户大部分表现为两种:一是到其成本位就不太愿意出了,还想再赚一点;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股价到不了他的成本位就又下去了,散户的补仓不但没有减少成本反而扩大了亏损。
那我坐庄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太简单了,当跟风盘变少而抛压增大时立即反做,我跑在大部分人前面。
这样的反弹后面的幅度会越来越小,最后干脆横盘,到了最后期,一天跌个一分两分,上下幅度只有几分,你想做T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为我把做T的成本计算好了,买卖的差价不够手续费,再说了。因为不断的下跌,你只要卖出去基本就没什么兴趣再买回来了。
有人可能有疑问,既然都是那样,我不卖不就得了。
其实,到了亏损70~80%以上的情况下是没人愿意割肉的,但为什又割了?这就是市场主力的诱惑,在反弹中,不断的安排一些股走翻倍行情。你拿的股不断阴跌,极长时间毫无起色,而不少股一反弹就是很快翻倍,并且那个业绩是一天不如一天,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从忍耐、怀疑到绝望,最后痛下决心调仓换股。当市场大部分人都这样做时,主力就获得了成功。
调仓换股错了吗?不错,不过你很难买到那些反弹中很快翻倍的股,为什么?一个它是逆市而行,大部分人因为害怕把筹码早早的就抛了;第二是仙股,那筹码都在主力手上,做多少都是给你看的。第三是你买到了,并获得了利润。不过,这是你撞大运了,在这个市场里比例极低。
0
5章节: 主力如何对散户进行教育灌输的
我说的这个题目,不少人可能觉得新鲜,没听说过这样的事,主力还能对我进行教育灌输?是不是维稳或者保障群众财产性收入之类的。我说不是,其实你没感觉,那就是主力的成功,主力不需要你感觉什么,只要你按着他的指挥去做就行。
主力有这样的本事?那他叫我割肉我就割肉,让我站顶我就站顶,那我的钱不都让主力赚去了?对,情况就是这样。
那主力给散户灌输的是什么呢?很简单,熊市思维和牛市思维。只要你接受了这两种思维中的一种,你到股市来基本上就是赔钱的,成了主力下酒的小菜。
有这么厉害么?我就来谈谈传销中的洗脑。
现在传销还在一些地方暗地进行,人员数量也不少。但在社--会大众中,已经成了臭狗屎,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不过传销依然存在,这就说明其有异于常理的地方,其实这就是强制洗脑。
人刚开始进入他们群内,可能都不愿意参与传销,因为大部分是被骗去的,但他们有办法让你服从,最后自觉自愿的加入到他们当中,成为他们的一员。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就是上课,让你在这个群体中,天天说的同样话题,不少人现身说法,只要几个月下来,你基本上已经接受了,在过一段时间,你就失去了自我,变成了一个被操控的木偶。
在股市里,其实主力在做着同样的事,那就是用K线不断的,反复的,长时间的向你灌输着熊市或者牛市思维。上一轮熊市中,主力的打压延续了5年之久,结果在这一轮牛市里不少老股民基本上没赚到什么,有些根本就提前退出,没有参与了。后面的两年牛市教育,又使新股民不但利润失去,连本钱都被套住。
其实人的思维一但形成,那惯性是要维持很长时间的,为什么现在许多股民被套,或者被深套?相信牛市还在。那上一轮老股民为什么没赚到什么钱?套怕了,不少人两千点或者三千点在就空仓了。
每一轮反弹,后面伴随着更深的下跌,不断的被反复,几年如此,你会的到一个什么思维方式?先是不敢,最后就是大胆的高抛低吸。对,主力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当最后一个高抛了,你还在耐心的等待低吸时,指数已经高升,但你吓破了胆,不敢再去追了,这时候,你已经被熊市思维的惯性给控制了。
这两年的牛市思维害了不少人,大家都有切身体会,这就不用我介绍了吧。
0
4章节: 股民的和庄的定位
在一个大草原上,小股民就是羊群,而庄家是狼。我这样定位大家可能没什么意见吧,中国股市里70%股民赔钱,这基本上是真实的。就像打麻将一样,四个人打,三个人赔。这三个人的钱自然流入到那一个人口袋里去了,也就是说,股民所赔的数万亿既没消失,也没挥发,而是转移,转移到少数人口袋里去了。
这就是狼吃羊的故事。
在草原中,羊看到狼会跑,为什么?怕它把自己吃了。
但在股市里却不一样,大部分人买股票喜欢买有庄股,说有庄股拉起来就凶了,会涨的快,最好是强庄。羊在草原上吃什么?吃草。它会选择有狼的地方去吗?而且这个狼还非常彪悍。绝对不会。
这就是股民的自我定位上的错误,你本来是羊,吃草就行了,这个草就是找个业绩良好的股,在合适的价格下把它买来,然后每年等着分红送股来升值。
但大部分股民不这样,总想跟着狼后面吃点残羹剩渣,这还有不亏损的道理?所以,大草原上的羊群大部分保留,而股民大部分都被吃了。
0
3章节: 庄家在下跌中是如何赚钱
不少人有时候不理解,庄家的成本是20元,他将股价打到10元或者15元,他不也亏了吗?这真是傻庄,其实散户是不明白的,庄家赚钱的手段很多时候是和散户不同的。我来举个例子,
600331 ,当时有些机构的成本是70多元,但开盘后连砸7个跌停板,最后在38元被打开,按理说机构亏惨,如果庄不砸跌停板,出货的价位不是高些吗?损失不是小些吗?
其实不是这种情况,不砸跌停板出货,散户也会跟着出;而承接盘有限,机构的货是出不掉的,慢慢的下跌机构损失会更惨,并且你由于价格没有吸引力,找不到对手盘,那就成了钝刀子割肉,痛苦只有自知。
采用了猛砸跌停的办法,市场的目光就会集中到那上面来,当跌到一半时,有协同私募或者机构开始巨量吃单,因为在这几天的跌停中市场的关注度非常高,而出现巨单吃货了,这说明这时的股价应该反弹了,技术上超卖出现,股价腰斩,怎么着都要反弹个百分之十几到二十,所以散户、大户一哄而上,机构卖单被哄抢。
但现实情况并不是散户和大户们所想象的,在熊市中放巨量的往往都是出货,看似大单扫货,其实就是庄家们设的陷阱,然后利益分享。
再举个南车上市的例子,上市价超过发行价60%以上,5个机构席位齐刷刷的排在购买的前5名,这些机构傻了吗?非要溢价60%来接盘,特别在熊市中,还怕买不到筹码?如果等几天再买,也许到发行价都有可能。其实,机构们一点不傻,这不过是机构之间穿连裆裤的表演,那些获得60%以上溢价的会给这些接盘的机构分配一定利润的,而且这些机构买入的也并不多,更多的筹码是溢价交给了其他人,包括大量散户手中了。对接入大部分高溢价筹码的这部分人,那些获利者就不用考虑什么了。
这里我还回到前面,600331,那些机构70多元的成本,却卖出38元,那不巨亏吗?这不过是散户思维,从现金数额来说,机构是大放血了,但从筹码角度来说,机构可以按现在复权价格18元,等于赚了一倍的筹码,只要涨回30多,机构的本就回来了,而那些守在38以上的人,只好等驴年马月了。这还不排除后面继续下跌的可能,如果股价继续下跌,机构就更容易获利。
所以,我操作的股票我就希望它能跌下来,尽量的低。
举个例子,在20元到18元区间,我出掉了手中的20%股票,在18到16区间我又出掉18%的股票,后面我就要回补,因为在这种下跌的情况下,不少止损盘开始涌现,还有些人要补仓,这时候我就要根据筹码情况做反弹,为什么要做反弹呢?主要是吸引抄底盘进来,当然,如果抄底盘巨多,第二天我就再反手做空。
一般情况下第一天的反弹抄底的是不多的,只要进行两天,散户一看,这个股怎么天天涨,特别是割肉盘和补仓盘,他们一般都会追进来,而高位的一看涨了几天,不卖算了,等几天也许还能赚点。这时候我再反手做空,将他们套住。
这中间我赚多少?因为拉的当中还要派发利润,所以,每一段的下跌可以保持一定的利润。
那我为什么希望我坐庄的股价尽量低?你想想,你如果开个商场,你是希望你经营的货物便宜还是贵?自然是便宜的好,因为这样一来所用资金量就少。10元加1元,人家就嫌贵了;如果1元加1角,不显山露水的,没人和你计较,而和10元和1元所赚比例却是一样的。股票也一样,1元股票涨到1。5元,没多少人感觉什么;但10元涨到15元呢?
这就是中国股票市场牛短熊长的根本原因,庄没几个希望股价很高来增加自己的成本。
0
2章节: 顶和底的问题
现在不少人都在关心大盘跌到什么位置才是底,2000、1800、1235?说老实话,我不知道,我不但不知道大盘会跌到什么点位为底,我会连自己坐庄的股票能跌到什么价格为底都不知道,怎么能测算大盘。有人说,20元跌到5元行不行?到底了吗?我说不行,也许跌到1~2元,也许会到8元就算到底了,在股市里没什么顶和底之说,真正起作用的就是供求关系,当跌到供求平衡时,底自然就到了。
例如我的股票,我每天都在让它波动,涨涨跌跌,但某一天我发现,我卖出去的股票,用这些钱买不回来更多或者同样多的股票了,这时候我就不可能再向下做了,这里就应该是它的底了。也许是5元的位置,也许1元的位置还不到,又有谁知道在哪个位置能达平衡呢,只能不断的测试。
顶部也一样,我向上拉,却没了跟风的,那我高价买来的股票又能派发给谁?当然,我拉到给你看价格却又是一码事,底部也一样。
在指数里,同样如此,如果进出资金能达到平衡,那指数就到底了;如果不能,一直要跌到平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