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to实证:94年时股网金来水平高,偶是亲眼见证的-----1994年百丈冰还是一个儿童,不要期望儿童能.....
当然当年大家水平都很差,只要你懂技术分析应该就能胜出。所以94年水平高,淘股吧不等于2008年时仍是高手。-----我完全同意百丈冰的这段论述
同样没发表什么有水准的文章,不等于就不是高手。-----反映股网金来水平高的案例还太少,不足以证明,还没实证的,我们还是保守点好
这么说吧,过去是高手不等于现在是高手,更不说明将来仍是高手,高手是需要不断学和反思才会进步的。------我完全同意百丈冰的这段论述
to正午茶乡:天才我是有见过的,并没有夸张:)-------百丈冰的夸张逻辑不通
现在怎么变成讨论股网金来是不是高手了?跑偏的很严重啊。就此打住吧:)
我觉得本贴主题应该是:探讨普通人能否通过勤奋学,淘股吧在股票市场上取得成就,从而改变人生。
-------------股网金来只是我们的一个案例,这没有跑题
0
楼上太牛了吧,你能连续几年跑赢指数20个百分点?
0
to实证:94年时股网金来水平高,偶是亲眼见证的。当然当年大家水平都很差,只要你懂技术分析应该就能胜出。所以94年水平高,不等于2008年时仍是高手。同样没发表什么有水准的文章,不等于就不是高手。
这么说吧,过去是高手不等于现在是高手,更不说明将来仍是高手,高手是需要不断学和反思才会进步的。
to正午茶乡:天才我是有见过的,并没有夸张:)
现在怎么变成讨论股网金来是不是高手了?跑偏的很严重啊。就此打住吧:)
我觉得本贴主题应该是:探讨普通人能否通过勤奋学,在股票市场上取得成就,从而改变人生。
0
【 ·原创: 百丈冰 只看该作者(-1) 2008-11-30 15:27】 这话题挺有趣的。
高手也就是会做股票了,换句话说就是入门了。我对入门的定义:不分牛熊,能够持续N年,每年至少跑赢指数20个百分点以上。
这个入门也太低了吧.
==========================================================================================
【 ·原创: 百丈冰 只看该作者(-1) 2008-11-30 15:39】 闽发百丈冰是偶,如假包换:)
偶94年时就知道股网金来是高手了。
其实1万小时是中人之资入门需要的时间,天赋高的人一年半载即可入门了。
想知道天赋高的人是个什么标准.
0
当然不是绝对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一直没有搞清楚股网金来前辈的真姓大名,请各位大侠指教一下。多谢了!
0
【 ·原创: 大道无形 只看该作者(-1) 2008-11-30 17:14】
牛熊轮回
或者行情剧烈波动
最容易培养出杰出的投资人才.
当然仅对少数人而言
------------------------------------------------
其实“牛熊轮回”的经历,远比“行情剧烈波动”更重要,
牛熊轮回 “或” 者行情剧烈波动,这句不能用or,应and
0
【 ·原创: 无边007 只看该作者(-1) 2008-11-30 17:17】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是,没有那1%的灵感,淘股吧99%的汗水都是白费。
-----------------------------------------------------------------
无边007 所说的完全正确
0
★结束放假
【 发布:股网金来 2001-11-27 20:31 朝花夕拾 浏览/回复:1358/13】
-------------------------------------------------------------
股网金来 2001-11-27 20:31 发表的文章《结束放假》,反映出股网金来此时还“嫩”,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因1992年到2001年还没有10年,中国股市大家都在“学徒期”,所以“神”还没有出现。
0
应该说下面的言论,反映出2002年的“百丈冰”还是有相当水平的,难道6年过去了进步不大?
【 · 发布:百丈冰 2002-01-02 20:38 】
“所谓的“价值领先发现型赢利模式”,通过强大的研发力量发挥威力。首先必须抢先发现并买进价值被市场低估的个股,然后通过主导型交易,争夺市场的“眼球”和资金,再通过合理的价值推介,赢得市场各方机构的认同与广泛参与,从而实现筹码的传递和市场成本的推升,进而实现市值的稳健增长。”
我想股兄心目中的“价值领先发现型赢利模式”应该和96年的长虹、发展的炒作类似吧,但似乎需要大势的配合。
当然在熊市中也有成功炒作的例子,如95年的卢洲老窖和苏长柴。
其前提是股价经过长期的下跌,如93、94年的大熊市。
在目前平均市赢率高达45倍的市场中,该类股票犹如凤毛麟角。
正如股兄所言:站在小概率事件一边意味着挑战系统性风险。
个人认为真正稳健的投资者应尊重趋势,放弃小概率事件,寻求长期稳定获利。
【 · 发布:百丈冰 2002-12-18 10:53 】
对行情高度的事前认定是件很困难的!
俺的做法:
1、如果在事前准确判断出底部,那行情当然值的参与了。
2、如果在事前并未判断出底部,那就要对行情的高度做出预期。如果此时行情从底部上来的幅度已超过整轮行情高度的1/2时,俺会选择放弃。
3、在熊市中,俺甚至愿意放弃所有的反弹行情,只为了大底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