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危机下的多晶硅生线(原创:无尖伞)

08-11-26 10:06 1839次浏览
梦想与坚守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11月份新光硅业给了一个漂亮的月产量数字:94.8吨(9月82.42吨,10月87.08吨),累积08年11个月的总产量为:743.99吨,剩下的最后一个月对完成全年的800吨已是胜券在握。



多晶硅目前售价已是1500元/kg,相当于220美元,预计明年上半年形势更严峻,有接近900元/kg(132美元附近)的可能。多晶硅产业按正常经营出现暴利是非常罕见的,在08年获利丰厚的企业其实就像今年获取147美元石油飙价那么幸运,是得益于市场迅猛扩大和产能未能跟进释放的一个间隙机会。但多晶硅最终会回归它的合理价位,只是快速的价格回归的结果会给09年才投产的企业带来了不利的处境和不小的压力。不少多晶硅企业希望多晶硅的售价尽可能的维持在高位,以便给他们些时间做最快的调整。但事实是产能在不断的供给市场,售价将随之不断的降低。如果明年900元/kg的话,08年有斩获了利益的企业尚可以用来为09年度过困苦做补贴而有喘息。生产的成本在售价面前成了企业支撑力的临界点,而产品的质量又给成本叠加了一层负担,越往后,质量占据市场需求会成为主局面,所以,成本和质量成了危机下多晶硅企业生死攸关的生线。



我们先来看看成本:

新光目前的综合成本480元/kg,相当于70.3美元,当售价在900元/kg时,新光利润还有近翻倍。

通威的成本大约在800元/kg。

中能的成本大约近900元/kg。

由此看出,成本下降在售价回归中变得尤为重要,当成本大于售价时,产量越多,亏损越大。唯一的救助途径:1.降低成本;2.扩大需求。不能做到这两点,后续投产的将举步艰难,也随时会被市场重新洗牌掉。

新光的成本还可以下降,目前已开始实施,下降成本的措施主要为以下三方面:

一、达到四氯化硅全部氢化:将多晶硅副产品转化为多晶硅原料。目前已能处理一半,预计明年2月达到全部氢化。

二、回收氯化氢:再开启一套系统,将其用来生产多晶硅的原料三氯氢硅。

三、还原炉冷却水热能回收:将其热能供给精馏塔,节省给精馏塔加热的天然气。

这几项措施在明年能将生产成本降至50美元。



质量在售价下降中会给产品的胜出带来极大的优势。新光的产品在国内现在被公认为质量上乘,它极大的支持了天威的产业链。顺便稍点一下739厂的500吨投产,该厂因急于放卫星,部分生产工序被省略,产出的产品因质量问题被尚德退货。好在量不多,现正在整顿。但该厂原有的200吨质量仍然过硬。由此可知有质量就有泰然的定力。



有了高质和廉本的技能,企业就可以跳上售价这个平衡木,走于市场需求和活力发展之间。



[ 本帖最后由 无尖伞 于 2008-11-26 05:19 编辑 ]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