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通縮跡象隨處可見,聯手對付大不易

08-11-25 15:57 1131次浏览
billyyj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撰稿 James Saft

路透伦敦11月20日电---随著美国、日本和英国这些合计占全球经济比重近四成的国家面临通缩威胁,很容易会出现其中一国、两国甚至三国均采取完全错误对应政策的情况.

全球经济密切关联,但我们对类似情况的经验又相当有限,因此出错的可能性非常大.

现在的情况就像是三个飞行员驾驶同一架飞机,其中两人各负责一个机翼,另一人操作尾翼,而且更不幸的是,三个人是来自不同的航空公司.

尽管明年会有许多国际合作的协商,而且各国央行和政府可能都朝同个方向努力,但他们在判断货币政策和政府支出对自身经济效应的能力就很有限,更遑论援助全球经济.

在对抗全球景气衰退、全球性财务调整、全球性银行资本重整、债务瘦身、甚至很可能真正的通货紧缩时,失败可能以许多不同样貌出现.

"这很难有个标准,而且很容易就会过与不及,两者都将酿成大灾难."伦敦德利万邦策略师Lena Komileva指出.

若未对物价下跌作出足够的反应,恐怕会落入一种自我强化的通货紧缩,无论是消费者、房市或政府的债务都将因此更为沉重,连带引发企业和消费者延缓支出与投资的恶性循环.

过度反应则有引发新一波通货膨胀、甚至可能造成新的泡沫之虞.(谁晓得那会是什麽样的泡沫?)

别忘了,上回全球是在1930年代出现大规模的通货紧缩,当时全球经济的关联性并不紧密.

如今种种迹象明确指出,通缩对全球多数国家的威胁性升高.

美国10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下滑2.8%,为历来最大降幅.显示生产循环初期通膨状况的核心半成品价格及核心原物料价格分别大跌1.7%及17%.

通常走向僵固的美国消费者物价转为下跌,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大跌1%,创史上最大跌幅,扣除食品及能源价格后甚至下跌0.1%.这将扼杀企业获利,也显示出企业在和消费者比赛看谁先举白旗投降.

**通缩蔓延**

英国的通膨也迅速降温,10月整体消费者物价较上月下滑0.2%,为1月年度大拍卖以来首见月度下滑,也是2001年以来首度在10月出现物价走跌.2001年10月刚好是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不久.

在此同时,日本已经陷入衰退,内需持续疲软,工资不停下滑,而通缩可能在明年某个时点浮现,巴克莱资本预期日本再陷通缩的机率为40%.

就连中国的通膨也迅速下滑,物价年增率从2月的12年高点8.7%骤降至10月的4.0%,而中国的政策重心已经转向避免通缩.

无疑地,各国央行拥有打击通缩的工具,尽管利率能够调降的空间有限,但央行官员可以拉高量化宽松的程度,而这也是现在的景况;他们可以宣示维持零利率一段时间,可以透过购买外债来带动货币贬值,而最终的招数就是印钞票洒钱.

然而问题不在於工具,而是在为了取得正确结果的前提下,如何拿捏印钞票的速度或需购入的债券规模,特别是在大举减税和赤字支出交互作用的时候.

虽然同时祭出货币和财政政策将发挥效果,但其配套得要正确无误,而且国际间应得要合作无间.

种种措施都有风险.记得这10年的前半段,美国饱受通缩惊吓,从而孕育出货币货币泡沫,并进而引发房市泡沫.

狂虽然印钞票或过度举债确实有助於对抗通缩,但亦可能让人对货币市场失去信心,且可能出现挤兑,因此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个好的政策.

理论上,政府需要举债的金额,有部分会由个人存款金额所抵销,更精确的说,就是个人会偿还债务并减少投资.由於不少政府将大量发债,而这些债务最终全都必须偿还,使得该理论面临考验.

明年让人提心吊胆,看来将会是不寻常的一年.(完)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