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流动性与市场走势

08-11-22 19:00 9952次浏览
史记75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这个帖子本来早几天就要写的,但时间不宽裕,兴趣又在G20峰会上,所以只是断断续续有提级,但看了后自己并不满意。今天周六,有点时间,完善一下发个完整的吧。

既然是从流动性的角度看问题,题目就叫做流动性与市场走势吧。

一、点题。

影响市场运行的核心因素是流动性。即使一个价值投资者,也不能忽视供给需求关系对股价的影响。
象商品经济的其他领域一样,流动性收缩,需求减少;流动性增加,需求也相应增加。反映到股票市场,作为交易标的股票,其价格也会随着流动性的增减而起起伏伏。
作为一个资金推动型的市场,中国的股票市场受流动性的影响更大。

二、展开。
A.
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和运行趋势是主流,具有规律性和不因主观意志发生改变的特点。
经济的下行周期必然会带来流动性的收缩,这个收缩不是一般国家政府手中的调控工具能够对冲掉的。
B.
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工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对抗流动性收缩,消除通货紧缩缺口。
中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释放出来的流动性远非其他国家政府能够比拟。
依据三。
C.
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除了受宏观经济流动性的影响外,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产生中短期内的偏差,这个偏差会导致市场在一段时间内的走势脱离经济的基本面,但长期而言,必会得到修正。
D.
在流动性收缩的大背景下,除了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补充流动性外,股票市场还要与经济的其他领域其他市场对资金进行争夺。
进行争夺的有利武器必然是估值优势和赚钱效应。

总括而言,在经济下行期间,流动性收缩是主要趋势,而且一般体现为全面性的收缩,资本市场也必然会受到波及,对于中国这种资金推动性的股票市场来说尤其如此。在流动性不断收缩的情况下,由于资金不断套牢、割肉或离场,新增资金有限,反映在股票价格上就是不断的下跌,成交量不断的萎缩。市场虽偶有反弹,但力度不大,单边下跌趋势明显。在流动性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市场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扭转趋势,下跌斜率可能因估值逐渐合理而得到修正,反弹的发生也会变的频密,但趋势不会改变,甚至连持久性强一些反弹都难以发生。
在此期间,市场解决流动性的途径只有两个:政府宏观调控对流动性收缩产生的对冲和与其他市场争夺资金。
股票市场的高风险人所共知,在市场跌势绵绵不知何处是底、估值依然偏高的情况下,显然对资金没有吸引力,在资金的争夺上处于劣势。那么,靠政府宏观调控对抗流动性收缩,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从而改变市场的单边下跌局面才具有现实意义。
打开淘股吧APP
32
评论(13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gene

08-11-24 08:05

0
本轮牛市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流动性上,但是流动性这个指标意义到底多大?
如果楼主的统计数据是无误的,那么可以看出,从98-02年,中国一直面临流动性上的不足,但是在这个期间走完了一轮牛熊
这又如何解释?
每一次回顾都惯拿最近一轮牛熊来考虑问题,是不是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corachen

08-11-22 23:51

0
06年牛市和人民币升值也密不可分。
1个是人民币升值造就了一部分热钱流入,另外就是人民币升值造成实业投资困难,产业资本入市。
史记75

08-11-22 23:50

0
【 · 原创:corachen -2008-11-22 23:37】    
这次熊市测底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股票供应量的增加,如果把股票单纯当作一种商品,在供应量急剧增加的时候,价格应该是下行的。
所以,除了考虑流动性,也要考虑解禁股,这样才是供需双方兼顾。
但具体预测很难啊,没有历史经验可供参考。 
==============================================================
关于大小非的影响,我一直认为对趋势的影响不大,但对市场的心理影响大,可能会加大调整的深度和延长调整的时间。
大小非的解禁肯定会增加股票的供应量,但不能简单根据数字来判断。并且这是一个长期的事。
扭转趋势的流动性增加肯定是在相对短期发生的,当股市对资金真正产生吸引力时,流动性的增加绝对不是几个大小非对付得了的。当股市涨到天上时,或许人人都会觉得大小非解禁是好事了。
呵呵
木木

08-11-22 23:47

0
【 · 原创:yhysli -2008-11-22 23:44】  
《大投机家》科斯特图拉说,他个人的经验最多一年市场心态会乐观。
但明年A股解禁股数量很大,是一个新因素,市场会怎样反应很难说。
----------
以前所有的模型都没有考虑到这种特殊的因素,论证过程少了新因素,结论就会失去相当的准确性。
绝对零度

08-11-22 23:46

0
感谢史记兄思路的分享。我也曾对上一个经济周期进行过思考,也有很多疑问还未解决,借史记兄这篇好帖的地盘发一下,希望能抛砖引玉。

简单的说,上一轮情况大致如下:

GDP方面,92、93年是上一轮经济顶峰,94年开始下滑,97年亚洲金融危机雪上加霜,98~01年经济徘徊于最低谷,直到02年终于开始再次启动新一轮上升,07年见顶,一个轮回结束。

通胀方面,以CPI数据为参考。93、94年可以说是恶性通胀,直到96年才降低到正常范围,但98~03年通胀始终保持0左右,非常低,04年开始通胀逐渐抬头,但也不高,06、07年猛然拉高。

利率方面,92、93年对应利率顶峰10%左右,主要是为了压制通胀,且当时经济过热,完全可以理解。随着经济下滑、通胀回落,开始持续降息,02年利率达到最低谷1.98%,货币政策非常宽松。随着经济启动,央行开始升息,但幅度非常小,直到06年仍然只有2.52%,玉米兄认为这段时期加息过慢,是央行的失误,是导致07年流动性泛滥的主因之一。

货币供应方面,以M2增速为参考。93、94年是顶峰,此后随着经济下滑回落,00年达到谷底。在此期间货币政策是持续放松的。01年开始经济恢复,M2增速开始高位运行,但总体较上一轮要合理许多,这也是本轮通胀远不如上一轮剧烈的一个因素。

股市方面,从93年股市见顶后进入熊市,直到96年才触底反弹,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走熊,99年519触底反弹,到01年见顶。从上证指数来看,96年到01年也可以认为是一个整体波动较大的持续牛市。01年到05年大熊,06-07疯牛,07见顶。

可见,股市和经济并非没有关联,这可以从93年和07年经济、股市、利率、货币供应均同步见顶看出,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经济的上涨可以让报表变得漂亮,让人心陶醉甚至陷入吸毒般的幻觉,利率的低位让资产有资格定价泡沫化,流动性的增加让资产进一步受到追逐。

但在实战中,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量化判断拐点来临?有一些理论模型可以参考,譬如,利率和PE的比较,利率和房地产租售比的比较,对货币供应量的最终,对货币供应结构的分析,等等。对这方面能做到“量化”把握、达到可操作性的人,可以说都称得上“大师”二字,少之又少。
这方面的大师,白玉米应该算是一个,但至今他并未公开发表过这方面的具体文章。如果史记兄有心得,非常希望能对此发表更深入的看法。

股市和经济不同步的表现,主要在于多出了一个以01年为顶部的牛熊周期。这一个周期中,经济始终处于下降阶段,而股市爬了一座山。这一座山的来源,应该是分析的主要对象, 

这一座山上的几个主要拐点:

1)96牛市原因?
2)97熊市原因?
3)99牛市原因?
4)01熊市原因? 
5)06牛市原因? 

其中有的原因应该比较明确,例如97年熊市和亚洲金融危机有关。
有的原因史记兄文中给了理由,如既06年牛市的动因之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热度降低。

其它几个拐点的原因,欢迎史记兄和各位发表看法。
yhysli

08-11-22 23:44

0
《大投机家》科斯特图拉说,他个人的经验最多一年市场心态会乐观。
但明年A股解禁股数量很大,是一个新因素,市场会怎样反应很难说。
corachen

08-11-22 23:41

0
好的,多谢,忘了百度现在什么都有。
yhysli

08-11-22 23:41

0
lz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有很多,你在中国知网的论文库搜一下即可查到。
另外i,个人看法仅从这一个角度得不出结论。
史记75

08-11-22 23:40

0
【 · 原创:corachen -2008-11-22 23:18】    
史记兄,对不起,能否解释一下什么是“资本形成总额”? 
===========================================================
支出法下的一个称谓。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变动价值。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针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而言,但扣除了一些项目,主要针对新增投资。
你还是BAIDU一下看看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吧。
corachen

08-11-22 23:37

0
这次熊市测底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股票供应量的增加,如果把股票单纯当作一种商品,在供应量急剧增加的时候,价格应该是下行的。
所以,除了考虑流动性,也要考虑解禁股,这样才是供需双方兼顾。
但具体预测很难啊,没有历史经验可供参考。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