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原创: 帝释天 只看该作者(-1) 2008-11-25 22:37】
========================================================================================
大家说的滞胀和我讲的不一样。我前面有个帖子专门分析了一下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西方世界的滞胀。
如果按照论坛中其他大虾对滞胀的理解(实际上我也不知道他们的定义或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那我们现在就在滞胀中。所以,在谈这个问题前,滞胀是什么?得先定义好。
目前经济学领域对衰退的界定已经比较一致了,就是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其他几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好。
CPI是物价变动指标。我觉得直接列居民消费消费价格指数看到的东西更多,也更直观一些。可能是看法不同吧。需要变动情况的话,你把我前面表格中列的居民消费消费价格指数的增减情况用百分比计算一下就是了。
对于你说的“很可能未来的中国股市会成为中国经济晴雨表”,我表示同意,前面我有个帖子也提到过。
简单说一下吧。有时间再交流。
0
学中
0
【 ·原创: MetalGear 只看该作者(-1) 2008-11-25 18:01】
============================================================================
谢谢,以前惯了,图省事。除了这篇主贴,因为实在太长了。
在线写可以避免写的枯燥。
1
回来了。下午发完上个跟贴后死活就登陆不上来,幸亏学聪明了保存了这一段,发上来。
【 ?原创: 绝对零度 只看该作者(-1) 2008-11-25 15:36】
==============================================================================
有关股市在什么情况下走势最好这个问题,我再简单说一下。
从流动性的角度看,股市应该在经济过热时表现最好,那个时候流动性多的无处发泄,由于一般实体领域有一定的规模限制,资金的过多投入必然带来边际效应递减,大额商品市场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大所以一般政府会干预(最近的这次例外,情况特殊),而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这方面受限小。而在经济复苏的时期,股市更多的应该是震荡上行的走势。
但看道指这几十年的走势,这一点虽有规律,但也不是特别明显。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货币制度的变革。纸币本位制下,通货膨胀处于常态,宏观流动性相对充足,市场存在一些专门的投资性和投机性资金,所以,市场的走势往往出乎意料,在经济下行到谷底准备复苏之时,一些先知先决的资金就会提前进场,如巴菲特之流会更激进(很多人觉得巴菲特稳健,其实是误解,我们坛子里好象还有他的徒弟,不过显然没理解巴老的精髓),在市场还没有调整完毕之前就会进场(在别人恐惧时买入),巴老这样做当然是因为人家有本钱,要是一个小散这样,先套到半山腰几年再说,到时候一看成本比别人还高(资金少不能有效分散还会导致高风险),但更主要的是巴老对未来有信心,相信经济是周期性的,而且是螺旋上升的。
扯远了,不好意思。如果看看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前的道指走势,或许规律会更明显一点,29年大萧条之后股市可没有象前些年那样。
零度兄有时间就道指走势和美国经济周期对比研究一下,可能会有意义。这方面我还没做。如果兄把研究的结果放在这个帖子里就完美了。
中国的股市还有特殊性。不过历史短,可参照的有限。就这些年的走势看,有一个特点是,股市的走势和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热度呈现一定的跷跷板效应。另外,在宏观调控中的一些特殊时期导致的短期流动性充裕也会支持股市走出一波行情。
但到今天,情况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如市场中有了一大批专业的投资投机资金(这些资金轻易不会转到其他领域)、经济结构和宏观调控的方式、步骤、手段等也产生了变化,在同样的法定货币制度下,判断难度增大,不可预测的因素增多,市场走出意料之外走势也不奇怪。
看到这里,常看我帖子的同学应该会比较容易理解,也会明白我前面帖子的意义。只有建立在前面基础上我们今天的讨论才有意义。
老是掉线。出去了。
0
【 ·原创: 绝对零度 只看该作者(-1) 2008-11-25 15:36】
美林的那个报告我觉得比较适合美国股市。此前,由于股市并非经济晴雨表,是以至在前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居然走出大熊,具体是不是实业经济将资金分流出去,我不知道,我那时对经济不关心,对那段历史没有感觉。
但此次股市的表现来看,很可能未来的中国股市会成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猜测,不一定准),这样,美林的那个投资钟还是比较有用,即在不同周期投资不同品种。
0
为什么不用CPI代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呢,这样看起来差别明显一些。
0
觉得是不是可以把滞胀从经济周期里去掉,衰退-复苏-过热-衰退这样一个过程。
0
写得太好了,最近看到美林的投资钟,他的顺序是衰退-复苏-过热-滞胀-衰退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但据我对本轮经济的观察,感觉是没有滞胀过程,就直接进入衰退了。衰退有不同定义,一个是连续负增长,另一个定义是GDP增长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下跌,我个人喜欢第二个定义,这样,经济就是进入衰退了。但中间并没滞胀过程。
另外,过热的顶峰是否必然配合剧烈的通货膨胀?大宗商品是否此时剧烈上冲?
另外,经济过热是否必然伴随信贷的放松?
这波牛市这前的那一波熊市,股市好像是反周期的。经济发展好的时候反而走出大熊。不是学经济学的,这些关系感觉还是理不顺,脑子里糊里糊涂。
0
在现在保增长占据政策主要目的的时候,政府的精力都放在实体经济领域,通过相关政策为这些领域带来流动性,解决实体经济困难。这种情况下,政府也会引导相关社会资金投入这个领域。在这个时候,启动股市走出一波行情分流流动性各位觉得可能性有多大?所以,政府的政策最多只是帮助托一下市,避免跌的太惨老百姓怨声载道而已。要出对股市的大的实质性的利好只能放在经济增长和实体经济稳定后进行。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为什么最快到明年年中和下半年才会有真正的利好出台的原因。下一波行情可能会由一个利好引发,但这波行情的决定性因素绝对不是这个利号。
==========严重
同意
0
史记兄,写长篇帖子最好在其他软件上写,然后copy过来发送
这样就不怕网络故障干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