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所以,花了最省事,还是美国人好,享乐了再说
没钱最富
0
越存钱钱越小,越存款人越穷 。
国民储蓄(存钱)——出口——换外汇——卖央行,央行投放等值人民币——前面存的钱被稀释了。
根子在外汇兑换制度。如果产出和货币一一对应,就不会稀释,但出口部分的产品对应着两份货币——原先居民存起来的钱,还有央行买外汇投放的人民币。所以越出口,就越产出双份的钱,原有的财富就越被稀释,储蓄国一般是净出口国,也可以越存钱,原有的财富就越被稀释。
1
看来,许多人谈的是收入,远没有理解老头说的本质。老头要强调的是,
中国国民每存一块钱,对应全社会的货币就多出差不多一块钱,越存钱,自己财富就越被稀释掉 ——咱中国人得找出个财富自赎的道路来 这可是比收入增不增长更大的课题。
补充个经济学常识,可能更容易明白这点。
在不计政府的角色时,S(储蓄)=I(投资)+X(净出口),
如果是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度里,S(储蓄)很大部分转向了X(净出口),就是本国国民省吃俭用省下的产品卖给了国外,换来外汇收入。就说咱国是外贸顺差,最近一年平均每月200亿多美元顺差,折成一年就是3000亿美元。差不多是两万亿人民币。出口的本质:国内民众储蓄了2万亿元,把这自己省吃俭用的财富提供给世界人民。换回的3000亿美元央行必须印出2万亿元人民币来收购。
于是百姓一年省吃俭用下2万元,储银行,换来了多发的2万元钞票,存的越多,就越被稀释。不知解释明白?无意中,一个存钱的个体行为,成了让自己财富缩水的元凶。
0
国内能随时拿出100万现金的应该还不是多数吧?不然咱中国早就步入欧美发达国家的行列了。
0
说的什么话?听不懂
0
每存一块,社会的钱多出一块,自己的钱稀释一半。这是没能权力人的命运。
社会的钱多了,就漫向各个角落,当然是有权力的人先截走大块,单从明里看就是董事长老总行长,一直到处长,科长,从垄断电信电力石化开始大把大把捞钱,所以有权力的人顺着财富阶梯往上走,而没权力的中产每存一万,就把自己从财富金字塔上拽下一米。
啥时全国中产们不再存钱,钱不再因贸易顺差而生(其他原因生的钱暂且不论),中产们的荷包才保住。
0
除了买股票,还能有啥招?
0
我记得九年看上海交大 硕士生毕业的平均薪水大概是 5k多
现在平均数应该不超过
0
一个家庭,年现金净流入超过30万
0
现在的标准中产
中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