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遥看瀑布挂前川(三)》。

08-11-01 00:20 121884次浏览
五浪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受20日线大波段反压,大盘将以瀑布方式向1300跌去,下跌时间估计要两个月。瀑布跌完后,经确认,再进场抢反弹。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00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cosmo

08-11-10 19:10

0
转申万研究所的收盘分析:

今天大盘涨了,大家很高兴。但是上周为什么涨?因为传闻平准基金,那今天为什么涨?是经济刺激计划,两个利好是不一样的。其次,这次刺激计划提前在经济工作会议之前,本身就有偶然性,如果本周没有这个利好,走势应该是很难看的。而且从这4亿元的计划看,总量仅占到GDP的15%,按照上市公司占GDP42%来看,4万亿大概有1.7万亿落到上市公司头上,再按10%的净利润率,大概是1700亿元的净利润,占前三季7820亿元的22%,而且企业要真正见效,估计也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今天市场的反应太夸张了。4万亿,仅仅是对冲外贸下降带来的损失,经济调整的趋势并不会因此而改变,目前市场并不存在转折性因素,所以短线的除了偶然性意外,也就是1、2天的走势,我们继续不看好未来。高高举起,今后砸起来更爽。
cosmo

08-11-10 18:55

0
不以一日成败论英雄。五浪兄,我们看一个月,一季度。。。
五浪

08-11-10 18:44

0
看你们给乐的,哈哈哈!!!应该应该,毕竟赚钱了嘛!
wxsuba

08-11-10 18:21

0
对五浪兄 俺是始终敬佩的  因为他执行自己的纪律  忠于自己的判断
对错且放在一边
因为俺知道--.每个人对应的节奏和看到的市场是不一样的
虽然俺反对他看到1300
在他的帖子里也受到了攻击
告诉 多头和空头
无论对错  
请平和对待
这样  彼此都好
三鹿奶粉

08-11-10 18:15

0
很明显,2952到1678点,运行了一个完美的五浪推动,后面必有一个向上的修正浪,1子浪2952到2284,跌668点,3子浪2523到1802,跌721点,5子浪2333到1664,跌669点。1子浪和5子浪等长。
三鹿奶粉

08-11-10 18:09

0
同样是根据数浪,我在上周五满仓,波浪理论是千人千浪,看你运用的技术而已。
ouou

08-11-10 18:01

0
其实股市走得很技术,基本面的政策出台也都是很配合的
阿福GG

08-11-10 18:00

0
自古以来一直存在技术分析派,基本面分析派,不管哪一派都好,谁都不要劝说谁,谁也都不要以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对的,要允许不同意见存在。有不同的意见存在才有不同的操作,才能有买有卖。这才是股市。只有买,只有卖,那都不是股市。一根光头光脚的大阳线不能说明什么,回头看看这样的阳线有很多。积极的财政政策也说明不了什么,只能说明经济基本面恶化的程度。当然,股市一定会先于经济启动的,但股市什么时候启动,经济什么时候回暖,这些都要看积极财政政策后,内需是否能真正拉动。
在这里还是对五浪的功课表示敬意。潜水五浪的帖子有几个月了,钦佩五浪的勤劳、善思、执着,钦佩五浪对波浪的敏感。所以,一定要露个头来表示一下我对执着人的钦佩。
毕竟五浪救了一些人,即使大盘此时反转,后面赚钱的机会还有大把,如果大盘真的转好,又何必在意一个百分之十呢?
漫漫来

08-11-10 17:43

0
出差回来就涨那么多啊
哈哈,开电脑就直冲这个帖子,来看笑话,不过不是看楼主的笑话
悟空01

08-11-10 17:42

0
忍不住说两句
第一, 不要和趋势做对;
第二,楼主不应只沉迷于分析技术层面,应放眼宏观, 多花点时间来分析基本面及政策面,没有坏处。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里,政策的威力是巨大的,相信楼主开贴初期仅是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 这点并没有错。 可惜的是没有做到顺应变化跟随趋势, 还记得在一个帖子里我们讨论中央财政下放财权么?那就是信号, 很强烈的政策信号。

我在的一个群群主有一次讲了一些很有道理的话,他问一个群友,资本市场或股市中有哪几种风险?
1、系统风险。中国的股市有齐涨共跌的特征,不管你什么股;
2、财务陷阱风险。报表造假成风监管不力,信息披露随意编造欺骗大众,骗子太多,防不胜防;
3 、政策风险。利空半夜出,利好提前泄。 当然不是泄露给你我;.
4 、主力操纵风险。媒体、专家、上市公司和主力狼狈为奸,齐抓共管忽悠你。
5、技术风险。只有这点归你做主, 可惜它是最小的风险。
这么多的风险,很多人却把最小的技术风险看的很重,对于分析基本面和政策面却不看重、不喜欢, 功夫都放在研究微观技术层面上,殊不知光凭技术分析, 你很容易赌错。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看清具有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本质特征所在。
呵呵扯了一大堆, 还是希望五浪兄不要只是看重技术层面的东西, 希望今后能多花时间,用心解读相关政策、法规、基本面等等, 敏锐发觉其中的变化。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