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块资金流向:1. 板块综述:巨额基建项目,激活受益板块本周总额近7万亿的基建投资成为关注的中心,由此带动的相关板块的活跃。首先是前期铁路板块的崛起,之后水泥板块夺人眼目,在到周四钢铁板块逆市上涨,周末银行、券商等板块全面回暖,政策面的宣示;政府为“保增长”的政策正在逐步落实,这最终将体现在行业景气度的提升和上市公司业绩的改善上。自然也吸引到各路资金对受益板块开始了轮番炒作,大盘虽然几经磨难终究还是站在了1700点以上,而且从资金面上看机构资金最近5个交易日买入236亿,卖出181亿,净卖入55亿,依稀有些筑底盘整的意思,这样的走势也让很多投资者看到希望。
基建项目投资预期中受益行业主要为工程建筑、铁路板块、水泥板块、钢铁等和基础建设直接相关的板块。
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工程建筑中承包行业 如,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铁二局等上市公司作为未来铁路建设的主要承包公司有着先天的能力和优势,-从大智慧topview数据上观察者几只个股发现由于受到汇兑损失和尼日尼亚项目暂停的负面消息的影响,中国铁建5日机构是显示减仓-2.4%,目前机构持仓59%,5日机构资金流出-4.47亿。同期中国中铁机构增仓1.1%,机构资金净买入2.3亿,中铁二局机构增仓1.2%,资金净买入0.53亿。但从长远看,随着基建工程的推进,拥有饱满的订单,未来的业绩增长趋势相对乐观,可重点跟踪。
其次水泥板块本周涨幅达9.34%,而机构资金增仓仅1%,从数据看机构资金主要在海螺水泥、赛马股份、青松建化中涉足,机构资金增仓最多的还是海螺水泥,目前机构持仓64%,增仓比例为0.4%,5日净流入0.32亿,其中基金和QFII 争夺激烈。而水泥板块的能否持续走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建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是否能有效刺激对水泥产品的需求,从而带动盈利回升。
钢铁板块虽然本周四逆市上涨,但未来长期看仍有担心,基建项目对钢铁板块景气度的支持力度如何,还需观察,而机构资金做出的选择仍然是减持,5日钢铁板块机构持仓为11%,持仓减少了-0.3%,机构资金流出-3.09亿。大量的跌破净值的钢铁股和救钢铁企业的预期让人浮想联翩,不过基本面仍未回暖,短期静观为好。
从主流板块看,本周其实最应该在意的是银行类板块,5日涨幅达6.76%,近期银行板块走势飘忽,但走势略强于大盘,是保证大盘在1700点左右震荡的主要工程。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观察,机构资金小幅回流,目前机构持仓20%,机构持仓增加0.6%,5日内共计净流入46.21亿,在其他权重股开始活跃下,不排除再度成为热点。
煤炭石油板块中,煤炭中两只龙头股中煤能源和中国神华走出低谷,其中中国神化机构资金5日净流入3.15亿显示机构资金缓步回升,而石油类个股中国石油和
中国石化都走出震荡态势,而在震荡过程中机构缓缓增仓,中国石油机构5日增仓 2.9亿。整体上煤炭石油板块最近5日机构增仓5.6亿,机构持仓增加了0.6%,目前机构持仓20%
电力板块热度虽被基建概念的板块盖住风头,但走势却很稳健,连续8天保持机构资金的净流入,机构持仓也增加了0.4% ,目前持仓16%,5个交易日机构增仓5.8亿。虽然在目前的电价下,绝大多数火电公司仍然会亏损,机构们可能还在预期年内电价还有再次上调的可能。
房地产板块未能如预期的那样,和其他板块走好,本周下跌-2.96%,整体上房地产板块机构资金持仓减少-0.2% 目前持仓23%,但我们也发现虽然地产板块表现不佳,但也较为抗跌,板块内部机构也正调仓取舍,短期看地产见地还要段时间。
综合来看,近期走势以基建为中心展开,未来更多的会表现为板块轮动的形态,在基建概念板块之后、银行金融、地产和有明显业绩增长的板块( 如医药、通信、农业)等仍应重点关注。从短期看A股跌幅已近超过了2001 年~2005年的程度,各种预示着拐点到来的因素已近具备。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和耐心。
2.板块五强五弱:机构5日增仓板块: 本周机构资金流入的主要板块有:网络游戏板块,板块中机构资金增仓明显的股票有:
中国联通、
中青旅、方正科技,其中中国联通5日增仓1.3%,机构持仓30%。节能环保板块,个股看资金主要流入国电电力、烟台万华、南海发展。其中国电电力5日机构增仓达1.3%,机构持仓21%。新能源板块,其中机构资金增仓的股票有国电电力、中煤能源、
特变电工、,其中国电电力机构5日增仓1.3%,机构持仓21%。银行类板块,从大智慧topview数据看机构增仓个股主要有:中国平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其中中国平安机构5日增仓2.3%,机构持仓23%。煤炭石油板块,其中机构资金增仓的股票有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煤能源,其中中国神华机构5日增仓1.1%,机构持仓50%。
机构5日减仓板块:.
本周资金流出的板块有:造纸印刷板块,其中机构资金减仓明显的股票有岳阳纸业、
华泰股份、博汇纸业。其中岳阳纸业机构5日减仓-4.1%,机构持仓50%。化工化纤板块,其中机构资金减仓明显的股票有浙江龙盛、柳化股份、S上石化。其中浙江龙盛机构5日减仓-1.3%,机构持仓9%。外贸板块,其中机构资金减仓明显的股票有
五矿发展、辽宁成大、
建发股份。其中五矿发展呢机构5日减仓-2.6%,机构持仓16%。钢铁板块,其中机构资金减仓明显的股票有
宝钢股份、
武钢股份、马钢股份。其中宝钢股份机构5日减仓-0.3%,机构持仓11%,运输物流板块,其中机构资金减仓明显的股票有大秦铁路、广深铁路、中储股份、。其中大秦铁路机构5日减仓-2%,机构持仓22%。
3热门板块:公共工程刺激内需,铁路基建成反弹催化剂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受到的波及也逐渐显现,传统中拉动经济三大马车之一的-------投资成为最有效拉动内需的做法,而总额为7万亿的基建项目出台正逢其时,效果也立竿见影,在深沪两市上刮起了一股基建类个股的旋风。由铁路建设的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开始,到本周水泥板块、钢铁异军突起,带动基建类相关的个股走势强劲,市场憧憬在政策面刺激内需背景下,以基建为龙头拉起一波像样的反弹。
铁路建设龙头,负面消息不改长期前景.
铁路建设板块是这波行情最先启动的,正是国务院批复铁路投资2万亿的消息出来不久,也连续传出出铁路建设的龙头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出现巨额汇兑损失,其中中国中铁损失19.3亿,中国铁建则损失3.2亿,而中国铁建在11月4日也披露尼日利亚80亿美元工程被尼政府要求暂时停工。连续负面消息传来,对“双铁”在A股上的走势也产生不小影响。
从大智慧topview数据观察,中国铁建由于负面消息在10月22日~23日出现大幅的机构资金流出,总计达10亿之多,其中仅基金就净卖出4.8亿,之后中国中铁走势进入盘整,但我们发现在最近的5个交易日,中国中铁保持着机构资金净流入,共计买入3.25亿,卖出0.96亿,共净流入2.29亿,买入的机构主要为基金和QFII席位,如国际金融上海淮海中路和瑞银营业部等QFII营业部,目前机构在该股持仓29.66%,较10月21日的32.93有所降低,但回升态势明显。
而同期中国铁建则在22日被机构资金减持-4.71亿,其中基金净卖出-2.53亿。在尼日利亚80亿美元项目暂停消息传出后,11月日当天机构资金出逃-5.7亿,其中基金净卖出-3.23亿,由于此消息影响,中国铁建在最近5个交易日中机构资金表现是流出,共计买入6.65亿。卖出11.13亿,净流出-4.48亿,目前机构持仓59.29%,走势仍强于大盘。从最新消息来看尼项目暂停对中国铁建不大,一则该项目仍处前期阶段,对今年业绩不产生影响,二则长期看国内市场基建项目提供了广阔市场机遇,而公司管理和专业优势仍会受到机构关注,业绩也值得期待。
同样是铁路建设上市公司,中铁二局则和上面的两家铁路建设龙头股好的多,没有汇兑损失,业务上更关注国内市场的中国二局自2万亿铁路基建传出后,立即结束盘整状态走出一波亮丽上涨,自10月23日以来涨幅接近40%,不过从大智慧数据看,其中机构资金在其中参与度远不及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从23日到现在10个交易日中,机构净卖入0.76亿,买入1.11亿,卖出0.35亿。而从最近5天统计,净卖入0.53亿,买入0.68亿,卖出0.15亿,机构资金主要来自基金席位,其他都为券商营业部席位,从机构持仓上看从10月23日的5.74%增加到11月5日的7.33%,虽然有明显增仓,但持仓比例太少,并不是该股主要力量。外有大量铁路基建项目中标,内有游资和部分机构资金合力作用下,中铁二局走势反而比两只龙头股来的的稳健。
虽然连续出现汇兑损失和大型工程暂停,但仔细分析,所谓汇兑损失计入财务费用后,对其长期经营并无影响,而在尼工程对本年度无影响,也对未来业务影响也较小。作为铁路建设的龙头企业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和中铁二局在此次铁路基础建设中首当其中。和其他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短期概念炒作不同,业绩增长预期直接会在充足的订单上体现,长线业绩增长趋势明朗,值得持续关注。
铁路基建仍需看长期发展
除开铁路基建的三只个股、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铁二局外,可能受益的个股还有中国南车、晋西车轴、北方创业这类车辆制造类上市公司,但从大智慧topview数据看,中国南车自10月22日的确有机构资金增仓,机构持仓从10月22日的45.6%增加到10月30日的54.30%后就没有进一步增加。这个期间机构增仓5.68亿,其中基金资金有5.15亿。而最近5个交易日中国南车机构资金净流入仅1.5亿。基金资金为1.13亿,明显减少。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晋西车轴上,机构资金流入较少,最近一个交易日流出了50万。北方创业虽然本周上涨14%,主要为游资在推动,机构资金早在10月20上涨的前几天就已经撤离。目前持仓仅2.7%,散户持仓增加了2%左右。
从上面的数据看,短期铁路基建仍需注意风险,长期而言当然乐观,机构资金会继续介入,但股价是否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则要看上市公司把大量巨额订单变成实际的收益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个股也是不错的“避风港”,
水泥板块中机构资金变化配合着7万亿的铁路、交通基建项目出台,预期的巨额投资激活了水泥板块,人们预期基建项目能改变今年以来因为房地产投资减速而导致的市场需求的持续下降,使水泥板块能提前走出目前低谷。
从大智慧topview数据观察,最近5个交易日来看机构资金在水泥板块个股中涉足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海螺水泥(持仓64%)、赛马实业(持仓43%)、华新水泥(持仓41%)、青松建化(持仓32%)4只个股上,从最近5天的topview数据看,其中3只个股显示机构增仓,分别为海螺水泥(增仓0.4%)、赛马实业(增仓1.1%)、青松建化(增仓0.4%)、机构减仓的个股为华新水泥,机构减仓-2.3%。
其中从海螺水泥来看,最近走势和机构之间角力有着密切关系,机构对应双方正是基金和QFII营业部,从大智慧topveiw数据观察,以10月29日为分界点,前期基金在下跌过程中不断买入,而几个QFII营业部齐心合力打压股价,而在10月29日后QFII反手做多,海螺水泥股价触底反弹,基金则开始做空,两大势力在海螺水泥中针锋相对,
QFII营业部中以
中信证券:营业部最为明显,从10月15日以来到10月29日该营业部买入1325万,卖出14329万,共计卖出1.3亿,而在29日以后,反手做多,到1月4日为止买入6911,而卖出仅52万,同该营业部一起行动的还有
国际金融上海淮海中路(10月23日~29日卖出8375万,11月3日迈入246万)、
北京高华证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10月23日~24日净卖出3442万)、
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10月29日~11月4日买入2518万,卖出83万)、
瑞银证券营业部等席位(10月23日~28日卖出1950万,11月3日买入1020万)
相对的和QFII反向操作的正是基金席位,从10月23日到29日大智慧数据来看,基金席位共计买入14372万,卖出-5656万,净买入8715万,而29日以后数据上则变为 买入6849万,卖出-11830万,净卖出-498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