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巴菲特1988年致股东信> GS 清香绿茶
本公司1988 年的净值增加了五亿六千九百万美元,较去年增加了20.0%,
而过去24 年以来(自从现有经营阶层接手后),每股净值从19 元成长到现
在的2,974 美元,年复合成长率约为23.0%。
我们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那就是买下位于奥玛哈Borsheim 珠宝80%的股权
1988 年我们做出两项重大的决定,大笔买进联邦家庭贷款抵押公司
(Freddie Mac)与可口可乐,我们打算要持有这些股票很长的一段期间,
我们对于长期债券的规避依旧不变,唯有当我们对于货币的长期购买力
有信心时,我们才会对这类的债券有兴趣,所以目前我们唯一持有的长期债券就是WPPSS 华
盛顿功用电力供应系统,其中有些属于短期,有一些则是分几年赎回的高
票息,目前资产负债表上帐列成本为2.47 亿美元,目前市价约为3.52 亿美元。
在1988 年我们在套利部份斩获不少,不论是金额或是投资报酬率,总计投
入1.47 亿美元的资金,赚取7,800万美元的获利。所谓的套利是指在不同的市场
同时买卖相同的有价证券或是外汇,
KKR决定支付Arcata 每股37 美元再加上政府额外赔偿款的三分之二,作为购并的条件。
在评估过这项投资机会之后,我们开始从九月开始以每股33.5 元买进Arcata 股票,八个礼拜
之内总共买进40 万股,约占该公司5%的股权,隔年一月第一次对外公布
股东每股可以拿到37 元,换算年投资报酬约为40%,这还不包含可以的红木林赔偿损失。
我们决定再加码以38 元每股至65.5 万股,约7%的股权
3 月12 日KKR 宣布先前的约定无效,并将报价砍至33.5 美元一股,两天
后再调高至35 美元,然而到了3 月15 日董事会拒绝了这项提议,并接受
另一家集团37.5 美元外加红木林一半的收益,股东会迅速通过这项交易,并于6 月4 日收到现金。
总计我们花了近六个月的时间,投资2,290 万美元,最后收回2,460 万美元
承审法院指派两个委员会来解决这项纷争,一个负责
认定红木林的价值,一个则负责应该适用的利率,隔年1 月委员会认定红
木林的价值为2.75 亿美元,适用的复利率应为14%。双方以5.19亿美元达成和解,因此我们又额外收
到1,930 万美元,相当于每股29.48美元的大红包,之后还可以再拿到80万美元的进帐。
伯克希尔的股份于1988 年11 月29日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
0
<巴菲特1987年致股东信> GS 清香绿茶
本公司在1978 年的净值增加了四亿六千四百万,较去年增加了19.5%,而过去23 年,
每股净值从19 元成长到现在的2,477 美元,年复合成长率约为23.1%。
请看看第七页,显示本公司七个非金融业的主要企业-水牛城报纸、费
区海默西服、寇比吸尘器、内布拉斯加家具、史考特飞兹集团、喜斯糖果
与世界百科全书的获利状况,1987 年这七家公司的年度在扣除利息与所得税前的获利高达一亿八千万美元
但若你知道他们利用多少资金就达到这项成果时,你就知道他们是如
何地了不起了,事实上这些公司的负债比例都非常的低,去年的利息费用
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二百万美元,所以合计税前获利一亿七千八百万,
而帐列的历史投资股本竟只有一亿七千五百万!
若把这七家公司视作是单一个体公司,则税后净利约为一亿美元,股东权益投资报酬率更将高达57%,
根据财星杂志在1988年出版的投资人手册,在全美五百大制造业与五百大服务业中,只有六家
公司过去十年的股东权益报酬率超过30%,最高的一家也不过只有40.2%。
我们在1973 年以每股5.63 元买下华盛顿邮报的股票,该公司在1987 年的
每股盈余是10.3 元,同样地,我们分别在1976、1979 与1980 年以每股
6.67 元的平均价格买下盖可保险的部份股权,到了去年其每股税后的营业利益是9.01 元
我们在这三家公司的股权投资市值超过20 亿
在1987 年底除了永久的持股与短期的套利之外,我们并没有新增任何主
要的股票投资组合(指5,000 万美元以上),虽然免税债券在1987 年间我们也有进出,
但整个部位变化不大,总金额约在9亿美元左右
我在1984 年年报中曾经提到我们在华盛顿公用电力系统债券上的投资,在1987 年我们又
持续加码投资,总计到年底我们持有的这类帐面未摊销成本为2.4 亿美元
债券,市价约为3.16 亿美元,还外加每年三千四百万美元的免税利息收入。
今年我们的套利案只有斥资7,600 万美元投资100万股Allegis,目前的市价约为7,800万美元
Texaco 短期债券,全都是在它破产之后才买进,截至年底Texaco 债券在我们帐面上
的成本约为一亿美元,目前的市值则约为1.2 亿美元。
截至年底我们将在所罗门公司的投资价值定在面额的98%,大约比我们的投资成本少1,400 万
在年度结束后不久,伯克希尔发行了两期的债券,总共的金额是2.5 亿美
元,到期日皆为2018 年并且会从1999年开始慢慢分期由偿债基金赎回,包
含发行成本在内,平均的资金成本约在10%上下,负责这次发行债券的投资银行就是所罗门
0
巴菲特1986年致股东信> GS 清香绿茶
公司在去年(1986 年)的帐面净值增加了26.1%,大约是四亿九千多万美
元,在过去的22 个年头 ,帐面每股净值由19.46 美元,成长到2,073 美元,年复合成长率为23.3%,
在1986 我们确实是完成了一项购并案-那就是买下费区-海默兄弟公司,只运用Berkshire 不到百分之二净值的资金
我们很快地就决定以四千六百多万美元买下该公司84%的股权
说来你可能不敢相信,事实上我与查理甚至根本就从未去过费区-海默位于辛辛那提的企业总部,(另外还有像帮我们经营喜斯糖果十五年之久的Chuck,也从未来过奥玛哈Berkshire 的企业总部) ,所以说若Berkshire 的成功是建立在不断地视察工厂的话,
现在我们可能早就要面临一大堆问题了, 我们试着去评估公司的竞争能力,其优势与缺点,以及经营阶层的能力与水准
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会将三项投资列为永久的投资组合,分别是资本城/ABC、GEICO 与华盛顿邮报,
即便这些股票目前的价格看起来有些高估,我们也不打算把它们卖掉,就像即使有人出再高的价格,
我们也不打算卖喜斯糖果或水牛城报纸一样
去年我们投资了二千三百多万在NHP50%股权,这是一家房屋租赁发展与整合商
我们主要的三大投资资本城、GEICO 与华盛顿邮报,目前总市值已高达17 亿美元,约占Berkshire 净值的七成五强
1987 年2 月27 日
0
巴菲特1985年致股东信> GS 清香绿茶
去年波克夏的净值约增加了六亿一千万美金,约相当于增加了48.2%
目前我们在股票投入的资金是十年前的20 倍,而市场的铁则是成长终将拖累竞争的优势,
看看那些高报酬率的公司,一旦当他们的资本额超过十亿美金,没有一家在往后的十年能够靠再投
资维持20%以上的报酬率,而仅能依赖大量配息或买回自家股份来维持,虽然前者能为股东带来更大的利益,
但公司就是无法找到理想的投资机会。
而我们的问题就跟他们一样,去年我告诉各位在往后十年我们大约要赚到39 亿美金,才能有15%的成长,今年同样的门槛提高到57 亿美金
(根据统记:扣除石油公司不算,只有15 家公司在过去十年能够赚到57 亿)
1985 年大部份出售证券的收益约三亿四千万美金是缘于我们出售通用食品的股票,我们从1980 年开始便持有大部份个股,
我们当初以远低于我们认为合理的每股企业价值的价位买进
我把Nebraska 家具店、喜斯糖果店与水牛城报纸摆在一起谈是因为我认为这几家企业的竞争优势、
弱点与产业前景跟我一年前报告的一样,一点都没有改变,1985 年合计税前净利为七千二百万美元,在十五年前还未买下它们之前,
此数字为八百万美元
华盛顿邮报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们在1973 年中以不到当时内含价值四分之一的价格买进股权,除了1985 年依持股比例卖回给公司的股份外,
其它的持股皆未变动,年底持股的市值加上卖回股份所得的收入合计为二亿二仟万美元。
到年底为止,我们旗下保险子公司大约持有四亿美元的免税债券,其中大约有一半是WPPSS 华盛顿公用电力供应系统发行的债券
我们每年从该投资所获得的免税利益大约为三仟万美元。
大约在年后,波克夏买进约三百万股的资本城/ABC 股票,(每股价格172.5美元)我们的股权投资使得资本城能够
取得三十五亿美元的资金用来购并美国广播公司ABC,
同一期间我们还花斥资三亿二千万美金购并了位于克里夫兰的史考特费泽,该公司有17 项事业,年营业额约七亿美金,
很多都是该行的领导者,投资报酬率相当高,拥有许多知名品牌,如克比家护系统、空气压缩机、瓦斯炉等。
另外著名的世界百科全书约占该公司销售额的四成,是主要的营业项目之一,其销售量比起其它四家同业的量还多。
0
德纽交易所合并无疾而终 港交所从256港元暴跌71%
http://www.jrj.com 2008年12月15日 08:13
就在本周,摩根大通继续发布报告,下调对港交所(00388)的预期。而港交所股价,已从去年256港元巅峰暴跌71%。
摩根大通在报告中指出,由于日均成交持续向下,该行目前已将港交所08及09年度的日均成交额,由原来的750亿元-800亿元,
调低至730亿元-400亿元,又因其较多收入来自现货市场,较新交易所对股市成交数据更敏感,故将港交所的目标价腰斩54.2%至55元。
这是继上月港交所公布第三季度业绩后投行对其预期的再次下调。根据港交所公开的三季度业绩,
“期内纯利较上年同期大跌43%至9.6亿港元,并同时需要为雷曼兄弟倒闭而未完成的合约平仓作出1.6亿港元拨备。”
事实上,港股的成交量在近期每况愈下,去年第四季的平均每日成交量约为1300亿港元,今年上半年的数字已跌近860亿港元。
京华山一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研究部董事邓以旭在接受采访时曾预测,港股今年第四季的ADT最乐观也只有600亿港元左右,
不足去年同期数字的一半。由此可见,港交所未来一季的证券交易佣金收入将难免大跌。
邓以旭还认为,近期股市低迷,排期上市的新股数目骤减,甚至原定于今年上市的新股也有不少打了“退堂鼓”,
这也会对港交所的盈利造成一定的打击。
0
汇丰成马多夫诈骗案最大受害者之一 或亏15亿美元
http://www.jrj.com 2008年12月15日 10:51 财华网
知情人士表示,汇丰银行(HSBC)成为伯纳德 马多夫(Bernard Madoff)涉嫌欺诈案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在该投资管理人倒闭的公司中,潜在的风险敞口约为15亿美元。
由于马多夫涉骗金额达500亿美元的“金字塔骗局”(pyramid scheme),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银行可能蒙受上述潜在损失,
这表明马多夫的客户及关系网络已延伸至全球金融行业一些规模最大、最富盛名的机构。
知情人士称,汇丰的大部分风险敞口来自其向有意与马多夫共同投资的机构客户所提供的贷款,这些客户主要是专门投资于基金的对冲基金。
据信,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许多瑞士私人银行、以及纽约大都会(New York Mets)棒球队老板弗雷德?威尔朋(Fred Wilpon)
等知名投资者,也在马多夫的投资公司有风险敞口。
据信,汇丰的直接敞口约为10亿美元,如果美国政府未能从马多夫收回任何资金,汇丰还将必须偿还客户自身的损失,
由此可能额外产生5亿美元的损失。
根据此类交易的通常条款,如果获得任何赔偿,汇丰将首先获得支付,而其客户则蒙受第一损失。
。。。。。。。。。。。。。。。。。。。。。。。。。。。。。。。。。。。。。。。。。。。
汇丰和其它银行均拒绝对此置评。
0
http://www.jrj.com 2008年12月15日 08:58 香港文汇报
据广州日报综合报道:近日,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因涉嫌证券欺诈遭警方逮捕,
检察人员指控给投资者损失约500亿美元。告发这位华尔街史上「最大诈骗嫌疑犯」的人,正是麦道夫的两个儿子。
向两个儿子坦白自己「一无所有」
对投资机构与华尔街上流人士来说,麦道夫的投资一直很有吸引力,其客户平均每月曾有过近2%的盈利纪录。
但面对金融危机的蔓延,麦道夫再也无法再撑下去,于12月10日向儿子坦白称,其实自己「一无所有」,一切「只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事件缘起于本月初,麦道夫向其中一名儿子透露,客户要求赎回70亿美元投资,令他出现资金周转问题;12月9日,麦道夫突然表示提早发放红利。对此,麦道夫的儿子感到可疑,第二天在公司便向父亲询问,当时麦道夫拒绝解释,指示两人到其寓所再谈。
同日,麦道夫于寓所向儿子承认,自己炮制的是一个巨型金字塔层压式「庞氏骗局」,前后共诈骗客户500亿美元。
悉心设计惊人骗局善于营造神秘氛围
现年70岁的麦道夫浸淫资本管理多年。他1960年成立伯纳德·L·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麦道夫非常善于为自己营造神秘的氛围。
多年来,麦氏通过这家公司下属的秘密资本管理分支机构,利用广泛人脉,骗取投资。
在众人眼中高尚、敬业的麦道夫,悉心设计了一个惊人的骗局。起诉书显示,麦道夫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和交易部门分别在不同楼层办公,
麦道夫对公司财务状况一直秘而不宣,而投资顾问业务的所有账目、文件都被麦道夫「锁在保险箱里」。
想成为麦道夫的客户,有点类似于加入一个门槛很高的俱乐部,光有钱没人介绍是不能进的,在很多人看来,
把钱投给麦道夫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就算加入后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投资策略到底是什么,麦道夫从不解释,
而如果你问得太多,他会把你踢出局。
据悉,麦道夫的客户包括富豪、对冲基金、大型机构投资者甚至欧洲的一些银行。在很多投资老手们看来,向麦道夫的公司投资,
他们担心的不是损失金钱,而是损失赚钱的机会。
儿子当晚告发老爸史上最大欺诈暴露
麦道夫的儿子们10日当晚便告发了老爸,一场可能是美国历史上金额最大的欺诈案,这才暴露在世人眼前。
麦道夫投资的有关生意,一直由麦道夫独断控制,即使是两名分别担任董事总经理及法规部门主管的儿子都不容插手。
据美国证交会估计,麦道夫今年初管理的资产达170亿美元。
检察官的资料说,12月10日,70岁的麦道夫向公司的两名雇员坦白说,投资顾问业务是金字塔式骗局。消息称,
该两名高档职员正是麦道夫的儿子。报道称,麦道夫的两个儿子将该重大事件转告了律师,律师10日晚就通知了联邦当局。
调查人员11日抵达麦道夫寓所时,麦道夫已知FBI调查人员来意,承认「以不存在的钱支付给投资者」,指自己已破产,已有坐牢准备。
0
http://www.jrj.com 2008年12月02日 01:13 中国经济时报
1987年9月,美国股市崩溃之前,巴菲特投资7亿美元买入所罗门的可转换优先股(固定利率9%),助其抵御恶意收购。
然而,在1990年和1991年美国国债投标中,所罗门公司屡次假冒客户名义垄断市场。结果丑闻曝光,被立案调查,
公司危在旦夕。巴菲特临危出任临时董事长,对所罗门公司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与政府部门进行多方协调沟通,最终化解了危机。
巴菲特在后来的股价上涨中也大获其利。 1989年7月,巴菲特斥资6亿美元买入吉列可转换优先股(固定利率8.75%),
帮助吉列抵御敌意收购。这些优先股后来全部转换为普通股,并上涨了数倍。
巴菲特50亿美元投资买入的并不是高盛的普通股,而是每年固定获得10%固定红利的优先股(高盛有权在任何时间回购这些股权,
但必须额外支付10%的溢价)。同时,伯克希尔还有权在今后5年内的任何时间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
购买高盛50亿美元的普通股(当时的市价约为125美元)。这相当于巴菲特免费获得了一大笔高盛的美式认股权证,而且行权期长达5年。
对通用电气30亿美元的投资也与此类似:10%固定股息率的优先股(通用电气能在3年后溢价10%买回);
同时,伯克希尔公司还可以在今后5年内以每股22.25美元的价格购买通用电气30亿美元的普通股(当时的市价约为24.50美元)。
这相当于巴菲特免费获得了一大笔通用电气的美式认股权证,而且行权期长达5年。
0
【 原创: 犯傻 只看楼主(-1) 2008-12-01 12:16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59/0 】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约翰·加普(John Gapper) 2008-12-01
自从1967年首次收购一家保险公司以来,销售期权实际上正是巴菲特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筹集运营资金的典型方式。
他的业务模式就是为承担未来损失风险而收取费用,即保险费或期权费。巴菲特利用这些资金去收购可口可乐(Coca-Cola)
和箭牌(Wrigley)等公司的股票或整家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每一个投资者都承担着一份小小的风险,
一旦有朝一日巴菲特在一桩此类押注上失算,所引发的灾难性损失将把公司压垮。这种情况迄今没有发生过,
但另一家美国保险集团美国国际集团(AIG)也是直到两个月前,才需要援救的。这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
信用违约互换(CDS)交易价格高企的原因,因为银行和投资者已惯这家公司有可能会破产的想法。而直至不久前,
这种情况还是不可想象的。该公司并无倒闭征兆,但这种想法也不完全是无稽之谈。
在巴菲特传记《雪球》(The Snowball)中,艾丽丝?施罗德(Alice Schroeder)写道,
在1967年收购内布拉斯加州保险集团国民保险公司(National Indemnity),以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业务拓展至纺织业以外时,
“巴菲特已摸索出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如果国民保险公司赚了钱,他就可以拿那些利润去买其它企业和股票。”
巴菲特自己押注的股票期权属于保险类筹资。他得到45亿美元保费,承诺赔付其他投资者的损失——如果在2019至2027年期间,
股指跌破签署合约时的水平。这45亿美元类似于保险保费或浮存金。伯克希尔哈撒韦可用这笔钱进行再投资,最后再来看必须赔付多少。
目前,该公司浮存金总额庞大——从1967年的1850万美元增至去年的580亿美元,使其得以进行如今年9月
买入高盛(Goldman Sachs) 50亿美元优先股的交易。
只要不发生持续的承保损失,伯克希尔哈撒韦就能运转良好,因为浮存金随着时间而增长,为其它业务提供资金。
巴菲特从未隐瞒获得浮存金所蕴含的风险;事实上,他在致股东信中特意解释了这一点。
巴菲特正承受巨大的金融风险,对此我们不应感到震惊。他一直以来就在冒险,而几十年来他已证明自己对此非常擅长。
0
【 原创: 祸福莫怨 只看楼主(-1) 2008-11-30 13:10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88/0 】
无畏重仓股覆没 "股神"巴菲特危机中逆势加码
2008-11-30 04:26 徐磊 第一财经日报
今年以来,巴菲特已至少花了280亿美元进行各类收购和证券投资。截至9月底,其持有的股票总市值高达760亿美元,
较上一季度增长9.4%
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让全球投资者损失惨重,“股神”巴菲特也难以幸免。在本月初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利润骤减77%,这也是其连续四个季度利润下滑,创下了公司至少13年内的最差业绩。
截至本周四,巴菲特作为头号大股东的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卡夫食品和富国银行等4只重仓股,
前3只号称“死了也不卖”的股票今年以来分别下跌了24%、56%和14%,唯有富国银行勉强持平,但其9月以来已下跌了30%。
其他几只重仓股包括宝洁、康菲石油、通用电气、强生、耐克、UPS等下跌幅度也在9%~54%不等。
除了上述的美国运通和富国银行外,被巴菲特重仓持有的美国银行和U.S. Bancorp今年以来分别下跌了60%和12%,
其他的如M&T银行、太阳信托银行、魏斯可金融公司、Torchmark保险公司、穆迪等最少下跌16%,最多下跌47%。
自10月以来,巴菲特在金融股的投资上已损失32%。
巴菲特在能源领域重拳出击。截至9月30日,伯克希尔持有8300多万股康菲石油股票,远远高于其截至3月31日所持有的1750万股左右,
并由此成为康菲石油的最大股东。此外,伯克希尔增持了得克萨斯州第二大电力生产商NRG能源公司的股票。
除了能源领域外,巴菲特近两个月来最引人注目的举动莫过于9月份以来50亿美元、30亿美元入股高盛和通用电气的永久性优先股。
巴菲特的另一个大动作就是对其金融股投资的调整了。“股神”三季度将美国银行的持股从910万股缩减到500万股,几乎砍掉了近一半,
理由是美国银行收购了在次贷危机中遭受重创的抵押贷款商Countrywide金融公司,而这正是巴菲特极力反对的。
巴菲特三季度增持了7290万股U.S. Bancorp,在这家经营风格稳健的银行中的股份增加了6.3%,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得以巩固。
此外,巴菲特略微减持了富国银行股份不到1个百分点,而包括美国运通在内的其他金融股则保持不变。
彭博的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以来的近一年内,巴菲特的金融股投资所占权重平均每个季度增长2.3%,
而同期标普金融股指数则平均每季下跌11.4%。
但一个细节我们不容忽视:伯克希尔与银行相关的投资三季度市值增长了36%,而同期标普500金融指数下跌了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