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股东信阳羚锐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羚锐股份的股权比例只有9.44%。
马应龙与羚锐股份同属医药行业,因而马应龙的举牌看中的自然也应是产业并购价值。羚锐股份的主打产品是硬膏剂,而主营肛肠治痔类产品的马应龙与其相当接近,两者存在较大的共融性。
持股地位被其它同行威胁,这很可能出乎羚锐发展的意外。据知情人士透露,因不担心第二大股东上海
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第三大股东新县鑫源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夺权“,羚锐发展与它们结伴进行了大量减持。股权分置改革后,羚锐发展、上海复星、新县鑫源在羚锐股份股改后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4.76%、11.72%、8.76%,但三者到今年6月30日时的持股比例只有 9.44%、4.72%、2.98%。
羚锐发展之所以不担心上海复星、新县鑫源”夺权“,主要是三者之间过去存在亲密合作关系。羚锐发展的前身是信阳羚羊山制药厂,它是羚锐股份的原始股东之一。羚锐股份之前是由羚羊山制药和香港锐星企业公司投资的中外合资企业,羚羊山制药于1999年3月分别将25%、7.5%的持股转让给上海复星控股的河南信阳信生制药有限公司、新县鑫源。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马应龙要想取得羚锐股份控制权也不是容易的事。羚锐股份的半年报显示,持股0.74%的董事长熊维政与羚锐发展、新县鑫源以及持股2.47%的信阳新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它们4家的持股比例合计高达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