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打开
下载
打开
下载
下载
验证信息
获取验证码
一键领取
打开app查看
打开app查看
廊坊终身补贴失地农民
08-10-13 12:35
2534次浏览
跳蚤跳跳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黄金周刚过,王丽立刻就投入到了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中。她是新奥燃气的一名行政人员,近来,同行前来企业考察参观的人员越来越多,负责讲解与接待的她自然颇为辛苦。
5年前,王丽还是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村落的一名农家女,而5年后她成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上市公司的一名白领,王丽把自己命运的转变归结于城中村改造。
而与其他城中村改造不同的是,王丽虽然已经过上了城市生活,但她和她的乡亲们仍然保留着农民身份,因为失地农民得到的政府终身补贴远比转非更实惠,而这种对失地农民进行终身补贴政策在国内的开发区征地补偿办法中显然属于少有的“试水区”。
王丽是通过“阳光工程”就业技术培训后敲开“时髦”企业大门的。而“阳光工程”只不过是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城中村改造、征收工业用地中对失地农民诸多补偿机制中的一个服务项目之一。
记者从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了解到,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建区,幅员67.5平方公里,而失地农民截至目前已经达到了35000个,征地范围辐射了20个村庄,而开发区的中心区域也是由7个村庄组合而成。
众所周知,土地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命脉,然而“疾风骤雨”般的“圈地”活动所留下的后遗症也是开发区政府最为头疼的事情。失地农民与政府经常发生补偿纠纷,这些影响社会安定的事件也严重影响了开发区的投资环境。
“从建区至今我们从没有出现过这种恶性事件,这与我们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不无关系。”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孙德峰对记者介绍说。
“我们对失地农民采取的补偿方法是一次补偿结合终身补助,这种方式在全国实行的并不多,也属于探索阶段,但通过实践证明我们认为是行得通的。”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书记王宁说。
王丽作为曾经的失地农民,她认为这种方式很合算,她算了这样一笔账:她家被征收了两亩地,按照该补偿方式每亩地一次补偿3万元的标准,她家先拿到了一次性补偿款6万元,而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家每年还会得到开发区管委会以每亩1000元标准的补助,而两亩地就是2000元。其次,根据开发区的相关补贴规定,60岁的老人每人还能得到50元的补助,这样,王丽的父母每个月又可以领到100元。
而失去土地以后,王丽和爱人参加了开发区组织的“阳光工程”再就业培训,如今,王丽所在的村庄,已经有80%的劳动力被安排到了开发区的各个企业工作。
“园区的企业效益都不错,一个普通工人月薪至少1000多元,而且企业都给我们上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王丽说,“我们还保留农民身份,并没有转非,这样还能享受国家对农民的相关优惠补助,很实惠。”
打开淘股吧APP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dnxb
08-10-13 14:33
0
一块地原来可以几代人来经营(养家活口),现在只给一代人,明明赚翻,还在卖乖。
九华山
08-10-13 14:20
0
比没有补贴好
mjdhm
08-10-13 14:10
0
补贴不是长久之计。
dengns
08-10-13 14:06
0
工业厂房用地一亩60万,补给农民才多少?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