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基金、机构、QFII被套的典型——000410沈阳机床(中信证券-刘金柱)

08-10-02 14:03 3971次浏览
linlin1198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们看该股的半年报,十大股东和十大流通股股东有如下特点:

1、第一大股东沈阳工业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的22956.97万股国有法人股,与该上市公司24252万股非流通股数量相差无几,减持压力不大。

2、十大股东除第一大股东外,其余九大股东是流通股前九大股东,而且全部为基金或机构,主力相当集中,用“基金扎堆”来形容毫不为过。相对前一披露期,没有减持,只有新近和增持,说明主力对该股前景相当看好。

3、相对一季度的报告,持股的17家基金中新进的有16家,基金增加11户,持股量也有所增加。可测算出基金的平均持股成本在12元左右,即使期间做过差价,成本也在10元左右。

4、一只QFII基金摩根斯丹利morgan stanley &co.international plc,在二季度增持62.99万股。该基金去年三季度首次现身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并在之后连续增持。按照其持股数量,然后扣除其30%的差价收益,我们估测出其持股成本约为14元。其持有的股份占流通股比为4.02%,离减持需要申报的比例已经很接近,即使再补仓,也拉底部了多少成本。

5、保险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二季度都在持续增仓,持股数量有明显增加。其持股平均成本不会低于12元。

这只股票,目前价格在6.5元上下,无论是基金、QFII,还是保险,都全部被套。

试想,即使行情再跌下去,他们的成本比你的高,你怕什么?他们要出来就不得不“割肉”,他们要减少亏损就必须拉高,然后才能出货。要拉到多高?即使以基金持股的10元成本计算,仍然有超过50%的收益。何乐而不为?

文章发表于:2008年8月29日
************************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inlin1198

08-10-02 14:16

0
2008-09-18沈阳机床( 000410 )30%股权交易停摆 反垄断、搅局者并存
9月12日,沈阳机床发布澄清公告称,截至目前,沈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向美国JANA基金转让其持有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股权的事宜,尚未获得有关部门批准,股权转让双方亦没有终止股权转让事宜的计划与安排。
从沈阳机床公告宣布“30%股权选定竞购者”,至今已一年有余。但商务部审批却迟迟未果,这让围绕在沈阳机床集团的30%股权迷雾再生。
9月16日,沈阳机床董秘关欣向本报记者解释,“有关与美国对冲基金JANA的合作事宜,尚无最新进展。”至于有关部门反馈审批结果是否有时限,关欣表示,自己尚不清楚。
“事情很悬。”一位接近沈阳机床的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这起交易因为涉及到外资并购重工企业,其背后的博弈远非一般的外资并购那么简单。
反垄断拖慢进程?
“美国对冲基金JANA收购沈阳机床的审查应该卡在了反垄断审查上。”一位了解沈阳机床集团股权交易的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JANA基金是一家总部在美国纽约的直接投资基金,总资产大约为500亿美元。曾参与过对英国铝业公司的收购,并且是全球最大的铝业公司美国铝业的大股东之一。
就此,记者向国家商务部外资司求证,工作人员拒绝透露沈阳机床集团股权转让进程,但其告诉记者,《反垄断法》出台之前还未获批的外资并购,必须经过反垄断审批。沈阳市国资委则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而公开资料显示,6月30日已是美国JANA基金并购沈阳机床集团30%股权的审批期限。
2006年11月,沈阳市国资委在上海联合交易所挂牌,转让持有的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9%的股权。该股权被分为30%与19%,分两次转让,分别作价人民币10.1亿元、6.4亿元。
2007年6月13日,沈阳机床公告称,经评审确定JANA Shenyang Holdings Corp为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股权的受让人,19%股权未确定受让人。但此次股权转让尚需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指出,美国JANA收购的审批可能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以及需通过反垄断审查,时间会比较长。
据他介绍,商务部《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国内企业的规定》中,审批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时间,通常是外资并购一般企业,会在完整递交所有的文件之日起30日内完成;而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则需在所有文件交齐之后的180天内完成。
“反垄断审查则没有相关的时间期限。会因为一些别的因素延长审查时间,比如有对该交易提出异议的。”梅新育说。
搅局者身份成谜
“究竟是什么原因延缓了此次交易的审批,以及这次交易会否泡汤,现在很不好说。”上述知情人士介绍说,“其背后的利益博弈比表面呈现的更为复杂。”
2006年,沈阳国资委在上海交易所挂牌出售沈阳机床集团30%股权之后,多家金融财团对此表现出兴趣。
大摩、凯雷、德意志银行、高盛等全球知名投资公司参与了此次竞买,而国内的机械制造企业三一重工( 600031 ,股吧)也参与了此次股权竞买。
在30%股权签订买家之后,三一集团上市公司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公开提及失利原因——部分核心条款没有与沈阳市国资委达成一致意见。但他未透露核心条款内容。
业界认为,三一重工旨在控股,而沈阳国资委却意不在此。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赵民分析,沈阳机床集团选择对冲基金JANA在于,对冲基金不会直接参与管理,而且JANA可以带来国际资源,这正是三一重工所欠缺的。另一方面,沈阳市国资委不会愿意让民营企业主参与管理。
“这与沈阳国资委整合重工企业规划有关。此前北方重工的改制并不成功。”上述知情人士说,“由于中建集团参与改制的资金没有到位。”这也许导致沈阳国资委对竞买者的财力尤为谨慎。
“沈阳机床集团改制,中建集团、北京城通和中国通用技术也参加了竞买。放弃是因为沈阳机床集团的改制、职工安置需要一笔庞大的资金,几家公司无法拿出这笔钱。”上述知情人士称。不过记者就此向中建集团求证时,并未得到明确答复。
沈机集团是国内机床行业龙头,规划目标是2008年产销收入8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单体生产企业。集团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 600806 ,股吧)。
“即使在该股权交易方案到商务部审批的过程中,背后的利益博弈仍未停止,还有搅局的。”上述知情人士称。至于“搅局者”身份,他表示,“比三一重工背景更深。”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