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中国船舶现最牛承诺:大股东120元下不减持

08-08-07 08:23 2860次浏览
神山圣湖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每经记者 胡玉慧

今日,中国船舶(600150,收盘价73.62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船集团承诺,已经解禁的2414.9万股股份,自今日起两年内,不会在120元以下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这是迄今为止,上市公司所承诺的最高的减持价格!
6月17日三一重工限售股全部解禁,A股市场的全流通时代正式来临。全流通时代,投资者们最大的担心莫过于,大小非用手中已获解禁的股份疯狂套现。可惜的是,以三一重工为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公布了自愿锁仓或者是不低价减持承诺。这其中,不乏像鼎立股份、中天城投这种,减持下限3倍于当时股价的豪气承诺。
不低价减持+自愿锁仓
中船集团今日承诺的这批已流通股份,是于去年9月、今年5月分两次获得解禁;两次解禁的数量都是1207.46万股,合计占总股本的3.64%。
中船集团是中国船舶的第一大股东,截至去年年底持有中国船舶61.06%的股权,拥有绝对控股地位。中船集团于2006年底入主中国船舶,当时的控股股东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和上船澄西船舶分别将他们所持有的沪东重机 (即中国船舶前身)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中船集团,转让后中船集团持有1.39亿股限售股。
此后,中国船舶于去年9月实行了定向增发,以30元每股的价格向特定对象定向增发了4亿股。增发后,中国船舶的总股本扩大至6.62亿股。当时,中国船舶正处于220元的位置,股价在随后的短短20天内迅速飙涨,2007年10月11日该股站上300元的历史高位,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
本次除了承诺不低价减持之外,中船集团还公布了自愿锁仓承诺。公告中称,对根据股改约定将于明年5月30日解禁的1.15亿限售股,中船集团自愿将锁定期两年延长两年,在2011年5月30日前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上述股份。
而在这1.15亿股限售股获得流通权之后,中船集团因股改形成的限售股份将告全部解禁。中船集团手上还持有限售股数量为2.64亿股,占总股本的39.9%。
120元彰显大股东底气
在去年的大牛市中,中国船舶身上的光环不可谓不耀眼。一度高达300元的股价,两市第一高价股的荣耀,市场“目标价1000元”的豪言壮语,无一不显示出投资者对于这支股票的看好。但是,随着今年大盘指数暴跌,中国船舶也难逃“泥沙俱下”的厄运,过高的估值成为了第一个被吹破的泡泡,现在该股已经在70~80元的价位横盘整理了一个月。
那么,本次将减持下限承诺在120元,是不着边际的定价吗?“中船集团的底气很足啊。”某券商研究员这样评论。
该研究员认为,在市场如此低迷、不少公司纷纷跌破增发价的大环境下,中船集团这样承诺显示出了对于中国船舶极具信心。公司一季报显示,今年1~3月份,中国船舶实现净利润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发展势头稳定。
而近期以来,中国船舶也不乏抢眼的大动作。7月9日,公司公告称,拟发行37亿元分离债,其中债券部分拟募集不超过37亿元,权证部分拟募集不超过37亿元。募集资金将会投向旗下造船、修船、柴油机、海洋工程四大业务。
西南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本次募资有助于中国船舶合理整合造船资源,增强在核心配套业务上的竞争力。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到权证行权时,部分投资项目将产生收益,中国船舶未来业绩会得到一定保障。
股价中短期表现不可期
然而,投资者在感到鼓舞的同时,也需要冷静看待控股股东本次承诺。前述研究员指出,承诺反应出控股股东对于该公司的长期看好,并不表示中短期内就有介入的价值。首先,该股目前的股价并不是普通投资者有能力承受的。
其次,就基本面来看,各块主要业务大多都受到了这样或是那样的限制。以造船业务为例,中国船舶下属的外高桥船厂已经完成产能扩张,提高造船能力15%左右;江南长兴造船厂预计在2010年达产,达产后将提升中国船舶整体造船能力70%——但是,这仅仅是“看上去很美”,2008年、2009年对于业绩的贡献有限。
在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中国船舶同样面临着成本压力。钢材价格上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按2008年估计使用钢材60万吨、目前船用中厚板价格每吨7500元~8000元计算,如果钢材价格上涨10%,公司的毛利将会减少5亿元。
中金公司在研究报告中表示,中短期来看中国船舶股价的表现有赖于3个刺激因素,新签订单量明显回升、船用钢材价格明显回落、新的资产注入。但是从目前看,以上三个因素暂时均不具备,因此,继续看淡其未来三个月的股价表现。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火烈鸟

08-10-10 09:07

0
船舶业突临拐点 新船厂无奈叫停
每日经济新闻
受累于美国金融危机,中国纺织、房产、钢铁行业提早步入寒冬。同时,由于美国在建工程的萎缩,家具、卫浴、五金等产品的出口企业也举步维艰。可以说,这场危机使美国需求走软,中国各行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因中国对美国出口下跌,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纺织行业。两个月前,中国官方为替中国纺织品行业解困,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由11%提高到13%。但是上调的这2%的出口退税似乎并未对出口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经历了两年的高速发展和高盈利之后,今年下半年,中国钢铁业也开始步入集体寒冬。其他行业中,造船、玩具、小商品、圣诞商品等行业也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 
这场金融风暴对中国相关行业的企业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面对危机,它们采取了哪些对策?最终它们能否渡过危机?今日起,《每日经济新闻》将通过深入调查,为你展现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各行业的生存状态。 
高处不胜寒,中国造船业如今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作为仅次于韩、日的世界 
第三大造船国,相比去年此时的风光,我国造船业的落寞似乎来得稍早了一些。 
“相比去年各项指标都创出历史新高的现象,今年增速放缓的情况很明显。而由于受到包括华尔街金融危机在内的影响,新接船舶订单数下降,未来不容乐观。”一名船舶行业分析师颇为担忧地告诉记者。 
江苏省靖江市经贸委船舶办负责人更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出于对未来不确定状况的担忧,靖江今后将不再允许新建船厂。” 

全球船舶新签订单9月同比降66.1%

2008年9月全球船舶市场数据显示:全球新签订单量同比下滑66.1%,1~9月累计新签订单量同比下滑27.3%,船市依然呈现疲软态势。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指出,2008年9月全球船舶市场需求继续走弱,船舶订单量共计6.93百万载重吨,同比下滑66.1%,自2006年5月以来首次单月成交量低于10百万载重吨。油船市场9月成交量2.81百万载重吨,同比下滑19.2%,环比下滑69.3%,主要由前期成交活跃的VLCC船成交量下跌导致。散货船市场依然乏善可陈,9月成交量大幅下滑71.9%,1~9月累计成交下滑35.4%,就绝对数量而言,是各主要船型中下滑最大的。集装箱新造市场9月下滑96.7%,显示了船东对于世界经济尤其是欧美经济不景气导致的集装箱货运需求下降的担心。
据克拉克森统计数字,全球最大造船国的前四个排名顺列为韩国、欧盟、中国和日本。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42%和28%。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均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
中金研究公司罗晓春表示,国内船厂在手订单充足,但2008年新签订单数量下降显著,国内主要造船厂目前在手订单较多,普遍能够保障未来2~3年的生产。从2008年新签订单的明细状况来看,中国船舶与广船国际都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与全球行业整体保持同步。在目前全球造船行业面临向下周期的状况下,造船企业无法走出独立行情。
据Clarkson的统计,2008年1~9月中国新签订单数量同比下降34.2%,总体跌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金融危机加剧船企资金短缺

2007年,我国造船3大指标均创出历史新高。但是到了今年,情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造船企业一方面要应对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得考虑摆脱美国金融危机的“骚扰”,它们不得不因为资金短缺而四处奔走。
民营资本涌入造船业
据有关统计数据,去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89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了30%;新承接船舶订单98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了132%;手持船舶订单1588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了131%,以载重吨计,相关统计数据分别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的23%、42%和33%。当年,船舶制造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95亿元、工业增加值4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48%和71%。
“前几年民营资本去造船的确实非常多。”西南证券分析师庞琳琳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在江浙一带,一股股民营资本涌入造船业,一座座新船厂拔地而起。
但这些民营资本不知道的是,船舶业的转折点已悄悄临近。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0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新承接船舶订单366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手持船舶订单1921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2%。
成本压力下隐患出现
各种隐患开始显现。西南证券分析师庞琳琳告诉记者:“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特别是钢铁材料价格上涨,对造船企业影响很大。”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截至6月底,各种规格的船板价格平均由年初的5800元/吨上涨到7600元/吨,涨幅超过30%。按6月底手持新船订单测算,2008年船用钢材需求量约为1500万吨,以每吨涨价1900元计算,将增加成本285亿元。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认为,情况更糟的是,“本轮钢材价格上涨与2003年不同,是由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引起的,属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短期内难以下调。”
此外,人民币加速升值,使以出口为主的船舶工业承受了较大的汇兑损失。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测算,上半年仅汇率上升一项就增加全行业成本约14亿元。
受危机冲击融资困难
在受到成本上涨影响的同时,目前,造船企业还得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没有行业不受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影响,举个简单例子,拿不到投资银行的钱,需要运送货物的国外公司肯定会节省开支。这样一来,承揽海上运输业务的货运公司就没了生意,自然就不会造新船。于是,造船企业就无利可图。”上述船舶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国内造船企业的订单都排得很满,有的已排到2010年、2011年,但如果经济仍旧放缓,船东取消订单的事情必会发生。”
他进一步解释道:“华尔街金融危机对造船企业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海上货运量的持续减少,是造船企业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其次,对于国内不少民营造船企业来说,他们已经发现,银行收缩了贷款业务,融资出现困难,它们无法及时融资,就很难顺利造船。”

行业拐点来临 订单将减少

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船业似乎开始从顶点进入衰退期。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造船业周期性强,前期投资大,受全球经济不景气、人民币升值、钢材涨价等因素影响,造船业将进入一个发展拐点。
“原先预计会有20%~30%的弃船量,现在看来可能会达到40%~50%。”兴业证券航空航运行业研究员夏福陆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波罗的海(BDI)指数连续大幅下挫,按照现在的价格去做航运业,基本都是亏损的。新订的船可能会取消或推迟收货,原有订单则很可能亏损,造船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危机。
摩根士丹利日前发布报告称,目前船运企业购买船只,大约70%的费用来自第三方融资。由于全球信贷紧缩,船运企业融资困难,此外,考虑到近期干散货运输市场的指数下挫,以及2010年后散货船可能供给过剩,船运企业对购买新船会失去热情,2008年造船业的新增订单量将会下滑。
有分析人士表示,全球金融动荡将使我国造船业遭受重大打击。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全球经济下滑导致航运市场需求有比较大的下滑,同时也造成企业造船资金的不足。船舶资金投入较高,如果没有资金持续支持,船东很可能会弃单,未来两年内的市场预期将很悲观。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公开指出,中国主要造船企业的订单大多签至2010年,但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欧洲航运界已停止新签合同,中国造船厂已很难承揽到2011年以后的欧洲订单。

靖江:不再允许建设新船厂

造船企业如何应对上述风险?海通证券船舶及工程机械行业核心分析师叶志刚向记者表示,造船企业应提高船舶制造水平,制造一些高附加值产品,比如豪华游艇、客滚船、LNG船等。此外,也应从控制成本、节约开支方面缓解压力。
江苏省靖江市已提出,不再允许建设新船厂。靖江市经贸委船舶办负责人表示:“我们之所以会做出这个决定,就是对未来前景感到担忧。虽然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但对于靖江现有的几家造船厂,我们认为从数量上来说已经足够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而不是盲目扩大生产。”
“对于靖江市现有的造船企业,我们将引导他们错位竞争,不要撞车,这样大家都有发展空间。同时,企业将谋求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种船舶制造上转型,摆脱以前追求规模快速扩张的想法。”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靖江市已规划建设相关船舶配件工业园。
作为靖江当地知名的民营造船企业,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的订单还是排得很满,也没有出现取消订单的情况。但我们以后可能主要是建造大中型散货轮船,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该工作人员解释说,大中型、高科技含量的船舶是以后发展的趋势,一旦签订合同,很少有客户取消订单。
在江苏,南通、扬州等地纷纷对当地造船企业进行整合。江苏省在其“十一五”船舶行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淘汰一批小、散、乱滩涂造船企业”,并“加快推进船舶企业技术进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船舶行业综合竞争力。”
在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同样明确提出,对“大型船舶企业集团组建民用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船舶工程研究中心”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国家将优先予以支持。

渊隐

08-08-07 11:03

0
去年30元增发的时候是抢钱!! 
眼看抢来的钱要缩水,弄个防护罩玩玩那
珊瑚

08-08-07 09:51

0
600311 的承诺呢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