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月发生了首例要约收购
600282 ;6月11日,宝钢集团举牌
600643 ;7月,在
杭钢股份、
泸天化的半年报的十大股东中分别出现了全国社保基金103组合、104组合,这是社保基金首次现身半年报。9月,TCL首次换股合并,获得市场热烈炒做。
其实,在指数的低迷时期,场外的资金陆续流进市场,只不过当局者迷是必然的。同时,大批的前庄股时代明星在谢幕,4月
000048 的吕梁案一审判决;而德隆系也于当年正式倒下。当年度一口气关闭了大连、新华等不良券商,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原来的做庄模式和融资平台也纷纷倒下。
0
好贴
0
2月开始对QFII进行预热,先是批准了9个银行做托管人。记得当年陈峰兄是这么描述的:必定打的资源股,原油、有色之类,必定是它们稀缺的配置。结果7月9日由瑞银下的首单:
600018 、
600019 、
600270 、
000063 ,次日全部冲板。
当时的蓝筹还是有景气度支持的,因此在一季度反弹失败后,涨得多,跌得少,应该与基金不断扩募后的资金流入有关,QFII进场后也是这个方向,从而全年远远跑赢市场,价值投资之名开始传播。
0
呵呵,谢谢楼上兄弟的补充:
03年的市场还发生了不少大事,当时的证监会在低迷时期并没有闲着。
1月份,推出了大宗交易。不过沪市的没人用,直到8月才开出首单,还是国债。深圳方面却后来居上,银河证券主导的
000735 ,利用首单高过市价,拉高了一波,跑了。。。。
2月,中央出台了关于资本市场的意见,应该是给证券这一块终于定下了名份,之前是通房大丫头,想上床就上床,下了床还得做苦力。不过,时人多未看重这张纸,尤其是因为非典而导致一季度行情失败之后,再也不听管理层忽悠深入人心。
0
我也来帮温故兄补充一下——
03年还遇上了非典,03年4月份的行情原来高歌猛进,在4月中旬就是被非典的疫情打断的,从4月上旬的暴涨到4月下旬的暴跌....那时的基金经理,券商研究员几乎不研究GDP,CPI...天天守在电视前看新闻联播,看两个数据,一个叫新增病例多少例,一个叫新增疑似病例多少例,然后分析数据的每日环比...第二天的大盘基本高开低开都和美股港股没关系,就是和上述两数据有关....
0
2003年市场最大的特点在于新盈利模式的诞生,作为价值投资的一种表现,以钢铁,石化,汽车,电力,金融为代表的蓝筹股成为2003整个年度的行情主导,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盈利机会.
"局部牛市"成为2003年市场最主要的特征.2003年市场表现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部牛市"的新格局.全年上涨股票仅为240家,占20%,下跌股票为1034家,占80%,上涨的股票主要分布在电力,钢铁,汽车,石化等行业景气度较高的行业.
这一年也是基金和QFII力量长足发展的一年,同时券商资金链问题的总暴发,也加强了证券市场的资金流向基金汇聚。由于券商元气大伤,当年的牛股几乎全部为基金与QFII所主导,同时原来的庄股模式被抛弃。
0
也来点数据回忆,来源与官方网站。
05年:
A股平均市盈率 16.38 B股 12.4倍 中小板块 21.2倍
08年
A股 18.26 B股 13.69 中小板 27.37
0
勾起许多回忆。
谢谢!请继续。
0
时间象一条静 静的河,淌过熊市,淌过牛市
0
原来狄兄也在创鑫混过,记得当时有个笨笨鱼,很牛,凭借残缺不全的龙虎榜数据可以分析出很多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