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关于地产股

08-06-05 07:51 4954次浏览
cc342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地产股受到很多质疑

下面谈下我对地产的看法
不明白为何对地产如此悲观,就房价而言,大跌和暴跌都应该说是不可能的,房价与中国经济的联系太密切,房地产市场已经和中国经济体仅仅结合在一起,如果房价大跌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想清楚这个问题你就不会再如此看淡房价.\
不说政策的,从最基本的供给需求角度来说,人口红利大家都知道吧,中国的婴儿潮是出生在六十年代做右的人们,他们是现在社会的主力,他们的购买力我想是无庸质疑的,特被是在大城市中,而作为未来的主流,8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虽然人口数量受到计划生育的限制,但他们的购买力比上代人强数倍,除了自身的情况外,他们的上一代会给他们强力的支持,比方说啊,家在北京的大学生,毕业几年,在父母的支持下有足够的能力接受现在的房产价格,当然了不是所有,但只是部分就足够了,随着社会的发展,80年代左右的人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其偏好后上一代又不同,他们能够承受的起现在的价格.
房地产好象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个人觉得这只是暂时的问题,政府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极底,嘴上的紧缩也就很正常了.任何一个国家在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信贷的快速夸张,货币的大量供给(老说人家老美,我们自身也发了不少钱啊),只要还想维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维持信贷的快速夸张.
再说下关于地产的估植,业界采用的RNAV,我想到了可以买的时候了,还在卖/再看看000002的大量回购.
地产股机会已经各种显现!!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5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cc342

08-06-06 08:00

0
各位地产大老们的行为我想是值得注意的,老王说了:该降的都降了,不会再降了.
其中展现出的需求我想让老王在楼市的冬季活动依然频繁.
相对于股市中其他虚无飘渺的行业或股票,选择地产我想好得多.
cc342

08-06-06 07:55

0
长期看地产仍然乐观,短期看困扰地产的各要素没有改观的迹象,唯一有利的是:地产的动态估值比较低,但是整个板块明显是后知后觉的基金在拼命割,这样才能够搞出中长期的大底,个人认为整个板块再次破位的可能性较大。
--------------------------------------------------------------------------------------------------
个人认为基金对地产的抛售呈逐渐减弱的态势,地产的弱市是后知后决的基金造成的,个人感觉该抛的抛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坚守的,地产业最坏的情形最多也就这样了,股市中的资金应该更有提前性,也会有先知的资金进场
cc342

08-06-06 07:48

0
地产业,首先从需求来讲是绝对没有问题的,80年左右的购买力很强,中产阶级的大量增加等都是对房子的强烈需求,06,07年房价的过快上涨,鸡犬升天,无论大中小产尚都赚得盆满钵满,出现调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收紧银根让开发商的资金出现了很大问题,现在看到的各种悲观景象都是资金问题造成的,他们太需要钱周转了,所以开始降价等行为,而我们强大的需求好象也在此时停止了,成交极度委缩.为什么呢?都在观望都在等着"抄底",而购买能力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即使价格在涨,也能支付得起.
而一些能搞到钱的开发商门开始活动平番了,万科和保利开始捡其他开发商甩卖的土地,而资金是所有开发商都面对的问题,在货币紧缩的过程中,合作会增加,而很多开发商肯定会坚持不住的,这对行业的长期发展会有好处,而这段时间内,供给再次减少,在未来中,当各种购买力极端爆发后,又会给房价带来什么原因呢?
oink

08-06-06 07:37

0
不管怎么说,4号有基金在陆续小幅回补地产股,是当天地产走强的主要原因。
cc342

08-06-06 07:33

0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04,05年的调控导致当时地产行业出现大型并购,当时的拿地大王顺弛被并购了(孙宏斌把股权大部卖给路劲基建,黯然出局),这轮地产的冬天更寒冷,更漫长,地产股怎么也得发生几起大型的并购案吧,07年猛烈拿地的应该要付出代价吧,但现在我们还没看到....

股票市场上有句话叫多头不死,跌势不止。所以持上述观点的人认为,地产行业见底应该是以一两个大型地产公司被人收购或者出现严重资金问题为标志的。
-------------------------------------------------------------------------------------------------------------
现在的情况跟04,05年并不相同,04年的调空很有针对性就是要打压房价,结果是什么大家都看到了,房价出现了暴涨,中间因为供给的大量减少和,大量企业的兼并,这次楼市的调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货币的紧缩.只要紧缩继续,开发商的日子依然难过,中间会出现更多的兼并和合作.对于刘兄所说的大型收购,如果真的出现毫无疑问地产有了出头之日
帅八戒

08-06-05 12:09

0
转陶冬·政策口径转向,中国房市将重回上升轨道

因此,一轮新的产业整固势在必行。资金实力较差、现金又蹦得过紧的开发商很可能出局,但他们以何种形式出局,对今后的房价走势攸关甚大。如果体力不济的发展商是采跳楼大甩卖心态,大幅减价来回收现金,势必对当前房价造成杀伤。不过如果这些开发商被大型企业收购,对房价的影响则不大。我认为出现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由于中国目前仍处在负利率环境,流动性相当充裕,许多企业手上拥有充沛现金,而土地依然被视为稀有商品,使得拥地自重的开发商,有相当的被收购价值。若是能以购并形式整固,那么中国房地产的调整在未来六至十二个月内就会结束,并重回上升轨道。

中国的房地产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政策市场,而如今政府的口径已有悄然变化。六个月前,政府放话要降温房地产来维持社会稳定,今天则改口说要房地产稳定,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六个月前政府认为房价一定要降,民众才买得起房子,今天则改以大力提倡廉租房、廉价房,供应低所得民众居住。

在政府态度起了微妙变化后,中国房市的复苏脚步将取决于需求何时进场。由于银行紧缩发展商的银根,各大发展商的建设速度也明显放缓,故当需求在未来某个时点冒出来后,大家会突然发现新盘不多。2008年中国房地产的发展路径,很可能与2005年上海房地产的发展如出一辄。
夜半歌声

08-06-05 11:16

0
上海本地股拉不动的话,地产就更没戏
dddd

08-06-05 11:10

0
房价不会暴跌,更不会象以前那样暴涨了,目前是一种理性回归的过程,这才是本质.
淡淡的悲悯

08-06-05 11:00

0
长期看地产仍然乐观,短期看困扰地产的各要素没有改观的迹象,唯一有利的是:地产的动态估值比较低,但是整个板块明显是后知后觉的基金在拼命割,这样才能够搞出中长期的大底,个人认为整个板块再次破位的可能性较大。
豆豆

08-06-05 10:32

0
而且作为那么大容量的国家,房地产不可能象一些小国或地区那样对房地产的依赖性那么强,长期来看,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必然下降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