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基金默默吸筹的600682

08-05-30 09:06 2323次浏览
极品牛股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没有研究报告支持,但有基金在默默吸筹;3月之后没有一家机构减持,只有当初被套的游资在慢慢割肉,走得相当稳健啊。何时暴发呢?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极品牛股

08-05-30 09:32

0
3308.hk倒是被外资大行看好的高成长区域商业股,从4元不到涨到7.8元,金鹰应该是把商业业务全部放在3308,这样682有可能转为净壳出让。总是让人想起另外一个与H股有关联的 600828
极品牛股

08-05-30 09:26

0
转型商业地产 南京新百金鹰化
2008-4-10 10:08:5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S宁新百9日公布了一份不尽人意的年报:2007年每股收益0.27元,同比增长仅为7.14%,营业收入15.88亿元,同比下降40%。而百货行业上市公司去年平均增长水平在40%左右。    

“公司最近几年一直没有开新店,现在也没有新店项目,主要精力是建设总部大楼等房地产项目,百货业一直在吃老本。”南京新百一位中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新百老员工身份转换问题,正在以内退方式消化。    

南京金鹰国际集团入主南京新百4年来,本属于商品流通业的新百,在零售业方面的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在金鹰集团的资本大版图中,新百逐步转向商业地产。而百货业的发展,则由金鹰国际集团旗下的金鹰商贸集团(3308.HK)主刀,以金鹰百货的品牌在全国各大城市攻城略地。    

主业转向    

南京新百2007年报显示,“2008年,公司将重点做好商业地产的开发与经营,”“公司主楼确保在2008年上半年封顶,年内完成外墙装潢,实现基本竣工”,“芜湖新百主楼争取在2008年底前完成装修、交付使用。河西土地2008年分三期滚动开发”。    

南京新街口百货是当地核心商圈的老牌百货商店,是南京市的国有资产。新百上市后,在新百老店对面建设了东方商城,经营高档百货,还在安徽芜湖开设了一家百货店。南京新百的主业是商品流通业。    

2004年,美籍华人王恒的南京金鹰国际集团出手收购南京新百股份,合计持股量超过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成为新百实际控制人。随后,王恒入主南京新百,公司面临改制。2004年11月,新街口百货的员工集体罢工,导致该店临时歇业。    

而上世纪90年代初到南京经商的王恒,在房地产积累了大量资本的同时,还在南京新街口商圈开设了定位高端的金鹰百货,并在江苏省内的苏州、扬州等城市开设了多家分店。其百货业务后来在香港上市,并向西安、上海等其他省市扩张。    

拥有百货上市公司金鹰商贸集团(3308.HK)的王恒,收购南京新百,看中的就是该公司优质的商业地产资源。    

“公司近两年的主要工作放在房地产上面,别人都在拓展新店,我们却一直原地踏步。”南京新百一中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金鹰集团主要是通过金鹰百货的牌子来拓展,因此新百员工几乎丧失了职业发展空间,沉淀在这家老店里。    

而在商业地产方面,“公司最近解决了主楼的历史遗留问题,摆平了产权归属问题,但这一切与新百人关系已经不大,因为都是金鹰集团在操作,说不定哪一天,公司的优质资产都要以略高于帐面值的价格出售给关联方,谁也说不清楚。”上述人士说。    

南京新百2007年报显示,公司主楼框架已建到40层,为了解决产权归属问题, 2007年公司出资5555万元补交了原租赁土地的出让金,使主楼在建成后拥有完全的房产与地产权属。公司本部商场有部分属于租赁用房,2007年出资1.08亿元回购了原租赁用房,使公司裙楼房产全部转为自有房产。    

新百主楼项目是公司的王牌存量资源,建设投资总概算约为5亿元,将建设成高档商务写字楼,建成后高度为249米,总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其中新建部分为8.19万平方米。可以推算出新百主楼每平方米的建设成本仅为3000元,而南京核心商圈的商业地产,市场价格在其6倍以上。    

南京新百同时在建的重要商业地产还有芜湖新百的主楼,将建设成五星级宾馆与商场一体化的综合商业设施。与此同时,新百房地产公司还参与大量其他房地产项目。    

此前的公开资料显示,为了解决与实际控制人金鹰国际集团的同业竞争问题,东方商城将在合适的时机出售给金鹰。与此同时,2007年新百还全面退出了钢铁、棉花批发贸易等商品流通业领域。    

“金鹰化”    

“新街口百货是老商场,里面有太多老员工,闹起来很凶,金鹰一直不能做太多改变。”上述新百中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而东方商城与芜湖新百不存在这个问题,里面的员工都是后来招聘的,是一种新体制。    

东方商城现在是金鹰派过来的人马在管理。“不管东方商城是不是要卖给金鹰,但事实上这个商场已经‘金鹰化’了。”    

而新百主楼工程,也是由金鹰国际集团在管理。新百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8月公司将主楼建设工程委托给金鹰国际集团代管,代管期限为2007年8月至2009年1月31日,委托管理费不超过1500万元。    

对于新街口百货,大量的老员工已经形成固定的工作节奏,效率难以提高。“工作节奏总是慢吞吞的,金鹰派过来的管理人员过来了,慢慢的也要被同化。”上述人士说,毕竟大量老员工在这个商场里付出了十多年的青春,要改变工作状态很难,裁员的阻力可想而知。    

“最近公司正在大力推进内退政策,男职工满55岁,女职工满50岁的,鼓励提前内退。公司除了继续按原标准向内退的职工发放工资,还可以一次性补偿3万元。”上述人士说,最近有很多人申请内退,因为他们不用上班,还可以继续从公司领取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只是少了奖金一块,钱不多。等他们达到了退休年龄,再从南京市社保基金领取养老金。    

南京新百2007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在册员工2028人,其中在职1527人,内退员工501人,离退休员工全部纳入社会统筹。    

职工内退策略的大力推行,老新百的痕迹将慢慢淡化。王恒入主南京新百以后,这家老牌百货业上市公司已逐步成为金鹰国际集团的资产平台。
长风破浪

08-05-30 09:22

0
状告贝尔斯登经纪误导 金鹰董事长索赔1000万美元 
华裔亿万富翁王恒和贝尔斯登——前者是香港上市公司金鹰商贸(3308.HK)董事长,后者是全球知名投行,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名字却因为一场诉讼串联到一起。据报道,王恒于上周向美国洛杉矶高等法院提交诉讼,控告贝尔斯登及该公司洛杉矶新世纪城办公室两名工作人员,误导自己买入15万股贝尔斯登股票,王恒向贝尔斯登索偿1000万美元。
投资贝尔斯登亏损561万美元
在递交给洛杉矶高等法院的诉状中,王恒指控贝尔斯登洛杉矶世纪城办公室资深经理GarrettBland和一名华裔经纪JoeyZhou误导他与妻子Vivine买进15万股贝尔斯登,其中10万股于3月14日交割,当日恰逢美国联邦官员介入贝尔斯登破产案,贝尔斯登随即被摩根大通低价收购。
王恒夫妇在3月6日至3月14日期间,以每股33.44美元至71.96美元共买入价值656万美元的贝尔斯登股票。而在3月18日,贝尔斯登经纪在“没有得到任何授权”的情况下将其所持股票清仓。王恒所持股票清仓价值约94.7324万美元,约合每股6.32美元。依此计算,王恒在贝尔斯登股票上的投资共损失约561万美元。
指控贝尔斯登经纪误导
诉状称,今年3月11日,王恒参加了贝尔斯登的午餐会。贝尔斯登洛杉矶世纪城办公室资深经理GarrettBland席间向王恒表示,“贝尔斯登财务状况稳健,股票市值每股为85美元以上,目前正是投资良机。”
到了3月14日,贝尔斯登因破产传闻打击股价从每股57美元暴跌至30美元,王恒又下了20万股的订单,据他说这一决定是基于Bland之前对该股的强烈看好。不过,由于当天交易混乱,最终只成交了10万股。两天以后,摩根大通宣布以每股2美元收购贝尔斯登,后来报价又被上调至每股10美元左右。
当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低价收购的消息传出后,王恒夫妇拒绝将尚未支付的购股余款存入账户。而被告则在“没有任何授权”的情况下,将其所持股票清仓。王恒控告两名经纪,隐瞒贝尔斯登重大信息,特别是贝尔斯登糟糕的财务状况。
个人投资与上市公司无关
对于王恒投资贝尔斯登巨亏和起诉贝尔斯登一事,金鹰商贸发言人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那是董事长王恒先生和他太太的私人投资,与上市公司没有任何关系。”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目前身在美国的王恒已经向金鹰商贸授意,“不授权公司对外进行任何评论”。
人物背景
王恒:在南京发家的美籍华人
现任百货业上市公司金鹰商贸董事长的王恒,在南京房地产市场挖得人生第一桶金。
1948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王恒,1970年移民美国。1978年,王恒在而立之年成了美国泛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酒店经营。
2004年金鹰国际成功收购大型国有商业企业——南京新百投资控股集团,同时成为南京新百股份有限公司(600682.SH)的最大持股方。2006年3月,王恒将百货零售业务——金鹰商贸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市值已近百亿元港币。现在的金鹰系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四大主要业务(商业、地产、汽车和投资)的综合型集团。
2007年9月20日,《福布斯》杂志公布的400名美国富豪的排行榜中,身家13亿美元的王恒就成为全球七名入选华人之一。 
极品牛股

08-05-30 09:09

0
初步估计新进入的基金增持了1000万股以上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