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有个关于多晶硅的博客,觉得挺有意思

08-05-25 19:05 2885次浏览
思生活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RT,本人不是为了让大家考究川投,天威有没有投资价值之类

我只是个刚到论坛不久的学生。
说是关心国家太阳能事业也好,八卦也好,我觉得这个博客都值得一看
没准有些有心人,还真从里面看出点门道来
好像不能发链接,上google搜索 史博士 ,在新浪的博客就是了。
转一篇博文给大家看看
“第一个实现物理法多晶硅规模化生产的人”
物理法多晶硅的英雄榜写到这里,我想休息一下。
一来,现在关注的人多了起来,虽然是好事,但人多嘴杂,说什么的都有。虽然还是“往来无白丁”,但万一弄到“吵架有鸿儒”,大家在我这个菜园子里闹得伤了和气,就有违本博主的初衷了。

二来,现在有几个朋友,告诉我目前他们的进展正在紧要的关头,如果要写的话,希望能再等一下,可能不久就有较大的进展出来,因为他们不希望现在就引起别人的关注而分散精力;我只得尊重他们的意见。

三来,还有一些英雄们,因为了解的资料不足以成为一篇介绍,不敢滥竽充数,因此,需要时间继续搜集一下。

但是,物理法多晶硅英雄榜还会写下去,尤其是老板篇,姑且当现在是第一部吧。大家不要失望,只是要给点耐心我,拜托。

有许多朋友问我,谁会是中国第一个实现多晶硅规模化生产的人?

我自己也很好奇这个话题,今天想谈谈。

做出少量的6N多晶硅不是很难。例如,拿了金属硅在那里反复熔炼、凝固,烧到最后,总能弄出十公斤二十公斤出来,纯度即便不是6N,也可以达到99.9995%左右;或者直接拿别人的多晶硅先粉碎再酸洗,再氧化加还原,之后到定向凝固炉里凝固一下,从中间取出一段,再凝固一遍,差不多也就能达到6N,再不行,就掐头去尾从头再来一遍;还有的想忽悠就更简单,弄一台定向凝固的炉子,不管好用不好用,直接买来化学法的8N的硅料,掺入一些杂质,磷啊硼的,还有铬啊镍什么的,然后铸他一锭,就谎称自己已经搞出来了6N多晶硅,甚至还拿这些样品跑到这里那里检测一番,取得一份检测报告,便可以开始对外声称自己有物理法多晶硅的“个人专有技术”了。

但是,上面这些做法,都伴随高昂的成本,如果按所取得的样品的重量算,可能比化学法还要高,因此,要识破这些把戏,也很简单,就是我给你一吨金属硅,你给我加工出来,我照成本支付,行了,就说明你的技术可以,咱大把钱立马砸下去;不行,就回去再练练。三年后,再来。

最近有不少不认识的人打电话来告诉我,说自己已经有物理法生产出来的6N的多晶硅了,要寻求合作。首先,我对他们说的话通通都相信,但这并不表示我就不做验证。

首先,让他们给我看看他们的检测报告;因为如果他们自己都没有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检测报告,那就纯粹胡扯了。这一步基本都能满足,尽管有些报告是复印件,我难辨真伪。

其次,让他们提供10克样品,这不会有什么困难,即便是10个九的多晶硅,也值不了几个钱。我自己来对这些样品进行化验。这一步,就过滤掉了不少。许多人寄来的样品与他们自己的检测报告的纯度有天壤之别,最多的甚至差到了1000倍,也就是说,号称6N的,检测下来,才3N。(当然,这不是说他们的有心骗人,可能是拿错了样品,或者,检测仪器被污染了。)

第三,如果我检测得样品成为能够与对方提供的报告相符,这种情况也是发生过的。那就是上面那句话,“我给你一吨金属硅,你来提纯…..,” 怎么样?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够一次做出一吨金属硅来。一吨不行,半吨如何?也没有。甚至,连两百公斤一批的,都还没有。

其实,谁要是真能一下子干出一吨来,怎么还会来找史博士呢,就算他是住在盘丝洞里,李嘉诚、巴菲特之流也早就找上门去了。

所以,我认为,虽然许多人号称自己已经用物理法做出来6N的多晶硅了,但是,真正的考验是,谁能够第一个用物理法(或者叫非西门子法)真正批量地生产出6N多晶硅来?

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说说,谁不能。

由于所谓的物理法,就是用各种方法(包括物理的和化学的),在硅不参加化学反应得情况下将其它所有的杂质都被清除掉。物理法与西门子法的区别是,西门子法是硅本身变成了四氯化硅或三氯氢硅,再从杂质中还原出来。而物理法,是硅本身始终不参加反应,只是将其它的杂质干掉。

所以,物理法的复杂程度在于,要使每个杂质都被从硅中除掉,就要了解所有的杂质的特性,包括力学的,热学的,光学的,电磁的,还有化学的,甚至原子核的。而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就要能够组织起所有这些专业的规模化生产,所以,这对项目组织者的要求是可以很快提出来条件的。

所以我知道什么样的人不会是第一个做出规模化的物理法多晶硅的人。这里先举出六类:

第一,心胸狭窄的人不会。因为,前面说到的原因,物理法多晶硅涉及到众多的专业,因此,不可能靠一个人搞出来,因此,要有能力吸引各路神仙,还有有能力让吸引来的神仙在自己这里大显神通,这所需要的是宽广的胸襟。

第二,嫉贤妒能的人不会。物理法多晶硅的每个专业都需要这个行业内最尖端的人才,因此,在该专业内,所吸引来的人必定要比组织者优秀。

第三,闭关自守的人不会。多晶硅涉及到热学、力学、化学、光学、材料、设备、光电、机械、半导体、电气、电子、自动控制、传动、真空、冶炼等数十个学科和专业,不仅一个人不可能独自掌握如此之多的知识,而且一个公司也很难凑足这么多专业的人才,因此,就需要交流,需要沟通,这些交流和沟通,有与上游供应商的,有与下游的单晶硅、硅片加工和电池厂商的,还有与同行的,因此,需要是敞开心扉的交流和虚怀若谷的学,如果组织者闭关自守,也不可能率先出来。

第四,意志不坚定的人不会。多晶硅的征途上不会是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有些困难甚至是常人所不能克服的。因此,需要组织者的意志要像磐石一样坚定,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或者就想另辟蹊径,不能在一条技术路线上坚持下去,是不会在这个领域成功的。

第五,子弹不充足的人不会。多晶硅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烧钱的速度也高。一台铸锭炉动辄六七百万,一台真空感应炉配上动力也要三四百万;如果再加上提纯的装置,一套月产两吨的试验装置怎么也要上千万,而这还只是定向凝固的环节,再加上精炼和湿法冶金装置,初始的投入无论如何也要数千万。而试验的费用更是高昂,要想搞规模化的生产,一套炉子的功率通常是超过500KW的,光是电费,一个月就需要几十万,还有需要的硅料,还有设备改造、元器件的损坏,等等诸如此类的其它辅助费用,一年下来,可能光是费用就要上千万。打这个仗,不是当年的“忠义救国军”,“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就可以拉起队伍开起张;还要有打不完的子弹,甚至包括导弹坦克和武装直升机;所以,如果口袋里没有充足的资金,想弄台炉子,找几个人就像搞出6N的多晶硅的人,是不会成为首个成功的人。

第六,投机取巧的人不会。这个行业,每个问题都是硬碰硬的。一个杂质元素,你想去除到一定的程度,就要有相应的手段。这些手段有些需要在最后的阶段,有些需要在最先的阶段,因此,需要的是通盘的考虑。换句话说,就是前端的工艺就与后续的工艺相关联,有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想从某些地方搞来一些5N的,自己弄台单晶炉拉一下,就希望能搞出6N 的,或者想让别人来用什么特殊的方法帮助自己除掉某些杂质元素,不是没可能,但是很困难的。

应朋友的要求,我就大胆地中国首个实现工业多晶硅的人做个预测。

1、 中国多晶硅的规模化生产的实质性突破,会在2008年年底之前实现;纯度为99.9998以上,电阻率为1~1.5Ωcm,生产出来的电池片的转换效率为13%~15%。价格,大约在160万人民币/吨。

2、 突破这个方法的公司,不是我前面所提过的公司中的任何一个。当然不是说他们做不出来,而是说他们不会是第一个做出来的;第一个做出来的公司,是本博主的物理法多晶硅英雄榜里还没有写出来的人。

3、 在2009年年底之前,中国物理法多晶硅的产量会超过中国西门子法多晶硅的产量。

4、 2011年底,中国的多晶硅产量会成为世界第一,产量超过20000吨;其中,90%为物理法多晶硅。

以上预测是我个人的意见,纯属猜测,我个人也不对上述预测负任何法律责任。

到底谁会是第一个实现物理法多晶硅规模化的人?我心目中已经有人选,大家可以去猜猜看。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