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汶川大地震撼动四川房地产市场

08-05-23 10:41 2024次浏览
铁马狂刀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汶川大地震撼动四川房地产市场

2008年05月23日 09:11第一财经日报

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打乱了众多开发商的西南发展战略。

包括万科(000002.SZ)、富力地产(02777.HK,下称“富力”)及和记黄埔(00013.HK,下称“和黄”)、新加坡凯德置地等境内外开发商,过去几年一直将成都作为其“西进”的重镇。虽然到目前为止,仅有万科和富力表达了可能调整成都市场发展策略的想法,但是,那些过去两年甚至更早时候在成都大量拿地的境内外开发商,都可能面临这个问题。

基强联行发布的2008年第一期研究报告显示,从土地成交金额和土地成交面积看,2007年开发商获得的土地储备中,西南地区占土地总成交金额和土地总成交面积的比例均为35%,位于全国各区域之首。

但是,他们的发展计划从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开始,都已陷入停顿。目前成都所有的工地已全部停工,待地震监测部门发出安全信息、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合格后才可复工。

成都某地产项目的工程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是由各个工地的投资、建设等相关单位共同对工地进行安全检查,形成报告后递交政府相关部门,再由他们审查决定是否可以复工。”他表示,到目前为止,其所在工地的自检并未开始。除公共部门外,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处于放假的状态。

影响正在显现

截至目前,几乎所有在成都正进行地产开发的上市公司,均已发公告表示,地震对其发展项目并没有造成明显影响。华人置业(00127.HK)执行董事刘鸣伟亦表示,公司与信和置业、中渝置地(01224.HK)共同发展的成都青羊区商住项目,虽受地震影响停工,但对项目的落成影响不大,公司也未就事件作拨备。

到目前为止,仅中新地产(00563.HK)在公告中承认,地震对公司在重庆及成都的物业发展项目造成若干程度的损毁,并对项目进度构成干扰。

但是,对地产发展项目的工期延缓仅仅是表面。对于一些正在推售的楼盘,或者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售新盘的开发商,地震灾害将使其销售计划延后,这将直接影响公司今年的销售业绩及利润。

东方证券在研究报告中表示,目前上市公司中,万科由于在成都有较多的项目而受到地震灾害的短期影响最大,“我们预计万科今年在成都将有7个项目在建,其中5个项目竣工结算,预计竣工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目前已经销售了20多万平方米,短期内万科在成都的销售进度可能会放缓,销售价格也面临向下调整的压力。”

富力总裁张力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在这次地震中,富力在成都的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大概一两亿元的样子”。但他表示,这并不会影响公司今年整个240亿元的销售目标。

另据记者了解,和黄在成都南部新区的项目南城都汇原本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推出一批新房源,但受地震影响,公司已将推售计划无限期延后。此外,公司在成都市郊温江区的另一个发展项目,工地上的简易房在地震发生后倒塌。受此次地震影响,公司在重庆、西安等地的地产发展项目也都已停工。

重创成都房地产市场?

到目前为止,关于此次地震可能对成都甚至全国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何种影响,业界仍各执一词。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地震可能激发消费者的住房需求,对成都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但记者注意到,大部分的业内人士均认为,地震将对成都房地产市场造成负面影响。高通智库在日前发布的《汶川地震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研究报告中表示,成都、重庆等地房地产市场恢复灾前水平需较长周期。

报告甚至认为,地震财产损失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将降低成都、重庆等地购房者的购房热情,甚至可能出现退房现象。此外,对该区域房地产价格走势的负面预期,将削弱投资性购房需求的进入。而且当地部分投资需求及富裕人群的置业需求,存在外流的可能性。

一位在成都有地产项目的开发商李先生对成都房地产市场未来两三年的发展相对消极。他告诉记者,地震重创四川经济,尤其对当地居民的心理影响巨大,短期内购房需求将明显缩减。此外,外来的投资需求亦会因此次地震受到压抑。他同时预计,在地震救援暂告一段落后,成都市场的二手房抛盘现象很可能会集中涌现,“但估计卖不出好价钱”。

高通智库认为,地方政府出台鼓励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可能性很大,包括税收及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李先生也表示,为加快重建速度,当地政府可能会为了吸引开发商参与重建进程而许以一些优惠政策或措施。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铁马狂刀

08-05-27 14:38

0
zt四川地震改变中国城市面貌:震裂商品房谁负责 

“急!急!急!有人知道位于幸福大道成百对面岷江国际楼盘的情况吗?我人在外地,不知道房子怎么样了,灾后的照片上,看见这栋楼还在,但不知有无破损。一直都非常喜欢都江堰,全部积蓄都在里面,谁料到会遇上这个天灾!”一位业主在网上发帖征集有关自己位于重灾区的商品房的信息。 

许多四川的业主都在相互打探自己所购楼盘现在是否安全。在成都,“上东阳光到处是裂缝”,“花样年·花郡的房屋也出现多套隔墙开裂”等网民地震后自发前往看房得到的消息不胫而走,而那些被告知楼盘一切无恙的业主们心口石块终于落地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从四川省汶川县开始的这一场特大灾难,注定将改变中国城市的面貌。 

成都市民荀先生(化名)最近的生活可以用“疲于奔命”来形容。由于小的余震不断,荀先生和许多成都市民一样,至今没有回到自己的家园居住,而是集体在大街上、体育馆或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搭起帐篷,在面积为2平方米左右的临时住所安身,一旦余震来临,就赶紧冲到开阔地带。在那里,倒塌的房屋看起来触目惊心,家园不再是美丽的梦想,而成了噩梦。 

“成都离震中相对较远,商品房基本上没有听说有倒塌的,但是有不少都出现了裂缝。”荀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买的商品房上道西城真是够他操心的,那是他和爱人准备结婚用的新房,举两家之力一次性付清的,原定8月份交房。但签完预售合同没多久就出现了问题,因为他买的明明是商品房,房产证上写的却是 “经济适用房”,开发商成都兴西华建设管理公司也无法提供分户验收表原件。 

这件事还没解决,地震后又听到去上道西城实地探察过的邻居说房屋已出现了裂缝,“大部分墙体都被拉裂了很多口子,抹灰砂浆有脱落,局部房子混凝土梁有裂口,不知道是否断裂。” 

他深感不安,不知道自己将来是不是要住在到处是裂缝的房子里。“想想看,即使是自己天天住着的房子,也不能让我信任,不管怎么样,心理上是有阴影了。” 

荀先生说,他的状况不算最糟的。他听说一个朋友在西延线的刚入住的新房出现了房梁断裂的现象,并且已经被列为危房,但因为目前阶段所有人都在忙着抗震救灾,他还没有时间自己去证实这些事情——甚至连他自己未来的居住小区上道西城,他都还没来得及去看一看。 

但有一些成都人已经行动起来了。一位上东阳光的业主说:“我去看了,买的三期,才收的房,结果太惨了,到处都是很长很深的裂缝,凋落的水泥块,用手都可以捏成灰。我们应该怎样维护我们的权利,赔钱?退房?” 

花样年·花郡的不少业主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房屋出现多套隔墙开裂,单元楼间的伸缩缝出现大量脱落,并且防火门周围有开裂。”还有业主总结了花样年·花郡的几大罪状,包括墙体没有刮灰直接上白灰、没有用钢网、标号缩水、主体钢筋偷工减料、墙体错位等等。 

一位美茵河谷的业主还表示,自己刚装修好的房子,墙壁多处裂开和垮塌,物管公司对他说:“屋里的问题自己负责,我们只管外墙。” 

“难道开发商和我们签完合同就当甩手掌柜了?不地震还真看不出来,一地震,谁盖的房子结实、质量好,都摆在面前了。我们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花了好几十万血汗钱,有的还背着下半辈子的债务买的房子,就这么裂的裂,倒的倒呢?”荀先生对此气愤不已。他想知道,地震过后的房子出现问题,怎么来衡量是不可抗拒力造成的破坏,还是开发商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记者就此咨询了有关专家。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这些问题以前都还没有先例,应该等待建设部出台详细的文件。 

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旭表示,以前没有什么人关心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上一次发生大地震是在1976年,当时中国还没有什么商品房,不存在产权上的纠纷。地震之后,很多标准要重新开始考虑。“对于不可抗力造成的破坏责任,我认为,房子没有交付使用阶段应由开发商承担责任,交付以后就由业主承担。严格意义上以产权登记为准。”陈旭说,目前开发阶段的房子基本上没有参加什么保险,国家也没有强制性要求。 

而一位匿名业内开发人士认为,民法关于“不可抗力”因素的法律界定比较模糊,在规定中,“不可抗力”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不可预测、不可避免、无法克服,但不可抗力也分很多种,每种情况并不相同。例如,战争爆发也是不可抗力,但是“假如战争并没有把楼打塌,那么战争结束后,开发商不能因为这个‘不可抗力’的理由而拒不交付。但地震又不一样”。 

这位人士称,在商品房开发的阶段,债务关系和产权关系都比较复杂。“有些购房者按揭贷款买了房子,房子还在开发就遇到地震,倒了。这样一来,购房者、开发商、银行之间都和这个房子之间有了权责关系。另外,开发期间房子是签订甲乙方合同委托给建筑公司的,那么开发商和建筑公司之间又有了权责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谁来承担责任呢?“让购房者承担吗?钱还没还完,你让他背着一身债务而身无长物,似乎不大人道,照这种角度看,如果房子倒了,继续让购房者还款是不现实的。你让银行承担吗?银行也都上市了,也没有规定说这笔倒霉账就得他来认。让开发商承担吗?开发商也肯定觉得冤枉,而且一般购房合同里会有免责声明,如果严格地按照建设部的示范文本执行,应该是部分免责,但也不排除一些开发商修改文本,将其改成完全免责条款,即对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房屋损坏,开发商不承担任何责任。” 

据悉,成都市建委已下通知,对于所有的楼盘,要求附加“责任主体联合小组”进行鉴定、备案、批准才能出工。 

四川省建设厅应急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都忙着抗震救灾,当务之急是安置灾民,哪有时间来关心房子坏没坏啊。”应急办联络组长李文泉表示,现在在对各市州情况进行汇总,已经派专家去了解损失情况。相关政策还没有研究,“在等待上面传达指示。” 

由于近期成都震后仍不稳定,记者没有得到相关地产开发企业的正面回应。 

“我们的购房合同都是标准合同。”四川蓝光集团的副总经理杨晓初表示,该公司最近请了同济大学建筑结构加固研究所的专家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江焕成到蓝光盖的小区做建筑结构问题检测,“该调整的调整,该加固的加固。” 

“当时我也问起过售楼小姐关于不可抗力的问题,当时售楼小姐说,‘先别操心这个了,真的地震了我们还活不活着都是个问题,还能管这个事?’”业主刘先生说,“没想到这么快这个问题就暴露了,建议立法机关更加严格地界定这其中的法律关系。” 
业内大红袍

08-05-23 10:42

0
我一个做PE的哥们原来在谈入股重庆金科,地震后立即终止谈判....真寒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