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南京银行临小非解禁 巴黎银行欲注增持强心针

08-07-05 22:40 3409次浏览
迪斯尼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2008年07月05日 06:01 经济观察报

陈哲

本报从多方渠道获取的信息显示,6月底,南京银行(11.26,0.01,0.09%,吧)(601009,SH)第二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BNP,简称巴黎银行)高管抵达南京,与当地政府部门洽谈增持南京银行股份。

南京银行股价在此番熊市中连创新低,现又面临7月19日小非解禁变局。而今大股东意欲增持,无疑将为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但无论是南京银行、法国巴黎银行还是当地监管层,都不愿对此事公开做出回应,这或许反映出,一切都可能变数重重。

大非增持暗涌

“他们(巴黎银行)一直想增持,都谈了几年了。”7月1日,南京银行董事会秘书汤哲新向本报表示。

当记者7月2日致电江苏银监局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处和法国巴黎银行亚太区总部,均未获得正面回应。

7月4日,记者从南京银行处获悉,法国巴黎银行的确有意增持,“没什么进展,至于增持方式,还在同监管部门衔接。”

2005年10月,巴黎银行在购入国际金融公司转让的部分南京银行股权后,持股比例达到19.2%。但随着南京银行上市,巴黎银行持有的股权比例稀释至12.61%。之后,巴黎银行曾多次表达增持意向。

但在增持问题上值得回味的是,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南京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京国资公司)持股比例为12.99%。巴黎银行所持股份距其仅一步之遥,增持在此背景下显得更为扑朔迷离。

“巴黎银行不可能获得第一大股东的位置。”6月28日,一位南京银行原始股股东、南京市金融系统内部人士分析,南京市决不会将对南京银行的控制权拱手相让。而巴黎银行增持的可能性有二:由巴黎银行象征性增持,巴黎银行持有股份不超过南京国资公司;有意向的大股东共同增持。

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显示,南京银行前三大股东——南京国资公司、巴黎银行和南京新港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有意增持南京银行。

对此,汤哲新称,股价这么低,大股东都想动,也是自然。

但是,摆在巴黎银行面前的问题是,将通过何种渠道增持。国内政策并不允许外资银行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股票。

接近南京银行人士分析,公开发行基本不在考虑之列,可能的方式,一是巴黎银行通过QFII在现在的低位吸筹,间接购入股份。二是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实现股权的受让。三是定向增发。但第三种的可操作性较差,成本也太高。

一位长期跟踪该股的分析师亦认为,通过QFII或大宗交易形成增持,不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且无论从政策面还是成本上,都较为可行。

标杆之乱

“增资能否成功,一切还得听天由命。”即使是在7月3日的凌晨1点,一位重仓南京银行(11.26,0.01,0.09%,吧)的深圳私募基金人士,仍盯着它的K线图,演算着这支股票走势的各种可能。

而就在此前的股东大会上,该人士还和数十名与会股东,针对南京银行管理层的股价低迷却未作大力推介等事项向该行发难,要求给个说法。

不过,一位北京私募表示,“最担心的是,7月19号的小非解禁。”

南京银行脱胎自当地信用社,股权极为分散,小非总股本达5.3亿股,解禁后将占整个流通盘的45.74%。“一旦开闸,恐怕对市场是个挑战。”该私募说。

对此,一位南京银行原始股股东介绍,由于小非以当地法人居多,且其持股成本基本在3块多钱以下,有解禁冲动的小非不多。某南京银行的内部人士透露,“这个数量不会超过1亿股。”

国泰君安金融业分析师伍永刚认为:“从比例上看,小非解禁的压力的确很大,但是目前南京银行的股价处于发行价位,小非抛售的可能行比较小。”

“如果大股东能够顺利增持,那小非的问题便迎刃而解,”前述深圳私募人士表示,“不过,前提是相关方面同意大股东的增资。”

除小非解禁带来的悲观情绪外,南京银行股东的诸多不满,亦在股东大会上集中爆发。

南京银行股价自今年1月14日摸至20.56元,而后一路下行,到股东大会前夕收于12.15元,几近破发。7月3日,其股价一度探至发行价11元以下,股价已然腰斩。这在南京银行中小股东们看来,几乎是无法接受的事实。

“一家好银行在基金中却无人问津,导致股价一跌再跌。这不是你们的不作为吗?”一位来自北京的股东,在发言时甚是激动。

与会多位股东对本报称,南京银行一直以来在对机构的推介、宣传上都显得十分保守。而本报在现场了解,股东大会确无机构列席,唯一一家券商亦属自愿参会。

董秘汤哲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股价的疲软,主要受目前大盘的形势所影响,公司对此也无能为力。

对南京银行后市的走势,一位不具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当前形势下,小非解禁自然是利空。如果大非增持,或许将在短期内催化一下,但长远仍并不太看好。

该分析师表示:“南京银行跨地域发展战略没有显现出差异化特点,与大型股份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相比,并无优势。”

国泰君安金融分析师伍永刚则认为,南京银行在债券方面投资的比重较大,接近40%。其将24%的债券资产又计入可交易性金融资产,而一般银行的可交易性债券比例只有10%左右,“它在债券这一块的风险是所有商业银行中最高的。”

“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率一旦升高,债券价格下降,可交易性资产部分出现的损失,将直接进入当期损益。这在目前加息预期浓重的背景下,有较大风险。”伍永刚说。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行行色色

08-07-07 08:24

0
谢谢柳兄点评。想了一下,所言甚是,未上市的优质城行确实可以享受更高一些的PB。从这点来看,尚不足以支持巴黎银行的增持行为。还需要继续思考。

llb938

08-07-07 07:57

0
俺在南京读大学,好多同学在南京的银行系统工作。根据他们的说法,有南京银行放心拿着,绝对不会是赔钱的买卖
柳残阳

08-07-07 07:54

0
感谢行色兄的精彩发言。

但是对于收购厦门商行的案例,——“一个没有上市的城行都要以2.67PB收购,那另一个资质更好且已经上市的反而不能?:) 从这个案例中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巴黎银行想在目前价位上增持了。”这一点上,本人却是认为对于没有上市的优质银行股可以支付比已经上市的同级别银行更高一点的PB,原因在于,未上市的银行股还存在高溢价IPO发行增厚PB的机会,而这方面上市的银行股是已经享受过了。

daydayup

08-07-07 07:27

0
就短线来说,已公告收购的 600343 表现实在太差了。
行行色色

08-07-07 00:38

0
南京银行是本人的银行配置中的主力品种。选择它的最重要原因就是1. 买入时PB非常小,估值相对合理, 2. 股本最小 3. 外资参股。4.股权结构对小股民有利。平均成本为14元。目前被套20%。

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因为本人是 601009 的中期持有人,在阅读前请注意这个事实。

1. 目前601009股价的PB已经小于2. 我认为这是弱市的正常反应,毕竟其上市历史还不长。但从最近几年的银行收购案例中,还从来没有发生过PB值小于2的收购,所以也就存在了一定的安全边际。就拿最近讨论的轰轰热热的建行低卖来说,美州银行当时2块多的价格就是当时的2倍PB价,那个时候建行才刚转制,对未来的赢利人们远没有现在这么有信心。当天上市的时候还破发过。所以我从来不认可卖国论,当时在香港这个价是可以随便卖到的啊。现在,国内市场也有2倍的PB的银行股了,可大部分人会买吗?呵呵。要论未来的不确定性,美州银行买入建行时的盈利不确定性可比现在要大太多了。

2. 最近2个月内国内刚发生的银行并购案对中小城市银行的估值应该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富邦斥2.3亿,购厦门商银 
富邦香港收购厦门商业银行19.99%股权终于落实。富邦昨天发出通告,以2.3亿元的代价购入有关股权。台湾富邦金控持有富邦香港75%股权,相当于间接持有厦门商银14.99%股权,成为第一家进入国内市场的台资银行。富邦的声明指,收购股份涉及的资金,将以公司内部资金支付,同时承诺在3年内不出售或转让股份予独立第3者。交易完成后,富邦有权委派3名董事进入厦门商银的11人董事会内。厦门商银去年纯利8,300万元,股本2.5亿元,资产净值4.33亿元,目前拥有32个网点,大部分设在厦门。富邦香港入股厦门商银后,将成为第2大股东,仅次于持股24%的厦门财政局。 

在这个案例中,4.33亿的20%股权,价值0.866亿,2.3亿相当于2.67的PB收购。一个没有上市的城行都要以2.67PB收购,那另一个资质更好且已经上市的反而不能?:) 从这个案例中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巴黎银行想在目前价位上增持了。

3.  2倍的PB提供了很好的保护机制。小资本也非常有利于以后的增长。短期的股价大幅波动,最重要的是做好资金管理,而不是抱怨市场。南京银行是我的一个投资配置,所以我短期不会太在意账面上这部分投资的盈亏,到是很希望市场最终能够以1倍PB的价格让我买入南京银行。很有这个可能的。呵呵。

4. 最后一点是我对股市银行股的一些看法。目前这个价格只能说是熊市的产物。银行与银行是不同的。中国的这种银行,由于制度上的垄断,从行业来说绝对属于低风险高收益的。2倍以下的PB在中期来看,提供了足够的安全边际。换而言之,有多少人会认为2倍PB会是未来几年银行估值的上限?但人们现在不买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行情不好,谁知道行情会不好多久啊,以后行情好的时候再买也不迟啊,并且很有可能价格会更低的啊。呵呵。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