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从ISHARE的溢价率评估QFII

08-04-25 09:19 37705次浏览
淡淡的悲悯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这一轮公认的QFII抄到了底,记得4月2日前后2823.HK的溢价率为6%左右,QFII的抄底多达百亿元规模,之后溢价率一直保持在6%以上,在4月23日达到最高,约10%,说明QFII对于A股形成底部的预期相当高,同时当时的成交量也连续跃居香港股市前列。

对于ISHAREA50ETF基金而言,如此之高的溢价率,做市商就是一个字:买A股,配售2823.HK基金单位,在二级市场抛售,即可获得无风险收益。
因此,个人认为,持续观测ISHARE的溢价比率,即可局部观测到QFII投资者对于行情的预期。
至少在近期,作为先知先觉的抄底者,它们的市场观点对于大陆的交易者是有重大参考价值的。
主要考虑的交易机制如下:
由于5%以上的溢价率,就会引发做市商配售基金的动机,当产生贴水,就会引发净赎回。溢价率的波动,其实是体现交易者对未来行情的预期。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6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淡淡的悲悯

08-08-15 08:37

0
080704 245.00  12.75  13.42  19.22  0.93  5.25 
080707 258.97  13.39  14.14  19.34  0.12  5.60 
080708 258.93  13.30  13.78  19.47  0.13  3.61 
080709 258.93  13.90  14.44  18.63  -0.84  3.88 
080710 267.14  13.73  14.28  19.46  0.83  4.01 
080711 267.14  13.65  14.34  19.57  0.11  5.05 
080714 274.28  13.70  14.32  20.02  0.45  4.53 
080715 261.44  13.08  13.70  19.99  -0.03  4.74 
080716 253.38  12.68  13.26  19.98  -0.01  4.57 
080717 257.01  12.56  13.30  20.46  0.48  5.89 
080718 266.43  13.10  13.64  20.34  -0.12  4.12 
080721 266.43  13.80  14.00  19.31  -1.03  1.45 
080723 277.40  13.30  14.10  20.86  1.55  6.02 
080724 291.13  13.78  14.36  21.13  0.27  4.21 
080725 270.80  13.58  14.20  19.94  -1.19  4.57 
080728 292.47  13.65  14.20  21.43  1.49  4.03 
080729 287.14  13.47  13.96  21.32  -0.11  3.64 
080730 284.98  13.37  13.92  21.31  0.00  4.11 
080801 286.84  13.27  14.00  21.62  0.30  5.50 
080804 283.26  12.98  13.72  21.82  0.21  5.70 
080805 280.56  12.74  13.48  22.02  0.20  5.81 
080807 286.11  12.88  13.56  22.21  0.19  5.28 
080808 275.08  12.38  13.12  22.22  0.01  5.98 
080811 265.38  11.89  12.62  22.32  0.10  6.14 
080812 268.85  11.82  12.48  22.75  0.43  5.58 
080814 268.11  11.73  12.38  22.86  0.11  5.54 
千咪酥

08-08-13 13:48

0
外资收缩中资股投资:QFII撤离还是短线投机?
本报记者 曹元 2008-8-13 02:00:00 
8月12日,沪指翻红失利,指数跌12.87点,跌幅0.52%。从7月29日以来,短短11个交易日沪指屡创年内新低,跌幅累计15.36%。

谁在做空?这一次,基金、保险摆脱了一段时间以来市场投资者的指责,而QFII似乎已成众矢之的。

QFII撤离?

从数据来看,QFII似乎是在做空A股。

指南针TOPVIWE数据显示,从7月29日至8月8日,上证指数跌幅14.91%。但同期,基金表现相对稳定,买入沪市A股股票金额达到378.1186亿元,卖出369.8352亿元,合并后净买入资金量为8.2834亿元。广州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近期基金确实比较稳定。

然而,QFII扎堆的部分营业部却一改7月29日前的净买入状态,在7月29日至8月8日间净卖出。

被市场广泛关注的两大QFII席位,分别是中金席位A23751、申万席位A20941以及瑞银证券席位A24380。据媒体披露,有12家QFII驻扎在中金席位A23751,有7家QFII驻扎在申万席位A20941,瑞银的QFII资金以及部分QFII机构进入瑞银A24380。

在统计区间内,除申万有1.34亿元的净买入,其余两个席位均排名净卖出席位前列。其中,瑞银A24380买入资金3.3379亿元,卖出资金7.4869亿元,净卖出4.1489亿元,排名净卖出营业部席位第二名。中金A23751买入资金13.5971亿元,卖出16.8238亿元,排名净卖出营业部席位第七名。

这段时期,瑞银A24380对海螺水泥(600585.SH)、中海发展(600026.SH)、招商银行(600036.SH)、中国石化(600028.SH)的净买入量较大;但对中信证券(600030.SH)、保利地产(600048.SH)、交通银行(601328.SH)、中国铁建(601186.SH)净卖出量较大。

再看中金A23751,净买入前5只个股是海螺水泥、中信证券、中国人寿(601628.SH)、巴士股份(600741.SH)、上港集团(600018.SH)。而净卖出前5只个股分别为兴业银行(601166.SH)、中金黄金(600489.SH)、上海机场(600009.SH)、豫园商城(600655.SH)。

对于QFII杀跌,主唱“阴谋论”的人士认为,QFII做空与人民币近期突然走弱并非“巧合”。7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达到0.26%,为汇改以来的较大幅度,此后,人民币持续走弱。从7月29日至8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达到0.29%。

众所周知,“热钱”的涌入与人民币升值有直接关系,而人民币从升值转为贬值可能会带来热钱的流出。国内一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经理认为,许多热钱与国际投资机构密不可分,因此,热钱的流出会同投资机构QFII资金协同撤离。

这个结论可以有很多旁证来支撑。比如在H股中,联交所规定,外资某单一持股席位超过5%,持股变动超过0.5%就要公告。近期达到公告发布规定的减持状况频频出现。7月29日,摩根大通当天抛售10只H股,如大唐发电(0991.HK)、中海集运(2866.HK)、中国财险(2328.HK)、兖州煤业(1171.HK)、海螺水泥(0914.HK)等,共计套现29.5亿港元。同一天,摩根士丹利也套现中国建材(3323.HK)、中煤能源(1898.HK)、东风集团(0489.HK)等股。

其他机构如基金管理公司T. Rowe Price Associates(TROW)7月25日减持安徽海螺水泥300万股;8月5日,摩根大通再减1029.8032万股中国神华;施罗德公司8月7日减持东风集团227.8万股。

而7月29日至8月9日,B股遭到大幅抛盘,其中8月8日跌幅8.36%;8月9日跌幅9%。

一个显见的问题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资产价格重估将结束?

火热投机

如果热钱当真撤离中国内地市场,那么后果可能会比较严重。但反方向的证据显示,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

8月11日,理柏中国基金市场透视报告显示,7月份9只已公布资产数据的QFII之A股基金当中,共有6只资产规模逆势增加,其中2只被动式管理的QFII基金增幅最大,标智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增幅最大达46.44%,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基金则增加12.63%。

若进一步分析其份额增减状况,标智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净申购幅度最大,单月增持幅度达86.99%,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基金增幅达17.24%,其余QFII基金多呈小幅净赎回状态,目前19家QFII基金的最新资产规模由66.19亿美元增加至73.74亿美元,整体单月增幅为10.8%,显示境外投资者对于QFII之A股基金的态度中性偏多。

另外,7月30日,由保德信资产运用株式会社(PAMC)在韩国推出“保德信中国大陆股票基金”。这是一只QFII生力军,吸引了韩国投资者热情申购,所有销售份额在三日之内被抢购一空。

如果外资不看好国内市场,那么上述现象便不好解释。

实际上,对于人民币贬值,外资机构并不认为会持续下去。8月3日,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王庆撰写报告认为,在面对外部需求疲软造成的强劲负面冲击下,希望人民币贬值是一厢情愿的观点。该报告认为,人民币仍然在根本上被低估,并需要在中期内向其均衡水平升值。报告认为,能源价格正常化将很可能代替货币升值,成为未来6-12个月内中国经济增长再平衡的主要动力。

再从外资抛售的个股来看,无论是A股还是H股,外资都是有买有卖,并未呈现出单边卖出的势态。

广州某基金公司研究员观察几个QFII进驻的营业部交易席位认为,QFII更像是在做投机。比如瑞银A24380和中金A23751买入量大的和卖出量大的都有金融股。“金融股的周期性相同,这表明QFII不是在做结构性调整,而是见到哪些股便宜了就买,贵了就卖。”

而这两个席位号对中信证券等个股呈现出矛盾的买卖状况,表明QFII之间的意见并不统一。

事实上,在H股交易中,外资机构近期对许多个股也是增持的。摩根大通除了减持十多只中资股,但也在8月5日以14.18元港元的平均价增持了256.1万股中国建材(3323.HK);澳联邦银行8月5日增持逾696万股中海石化(3983.HK);8月5日,上海石化获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增持31万股。

外资阴谋?

仍有些奇怪的是,摩根大通于7月28日以47.41元的每股平均价,增持了105万股海螺水泥H股,涉资约4978万元。但7月29日之后,海螺水泥在A股却成为瑞银A24380和中金A23751两个席位的首席抛售股。考虑到海螺水泥A股价格在7月29日只有39元左右,远低于H股股价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阴谋论者猜测QFII协同热钱来做空股市然后趁机抄底。如果观察近期国外投资机构的言论,确实对中国市场表现出担忧。

雷曼兄弟最新报告认为:“由于认为增长减速的风险大于通胀反弹的风险,我们觉得政策基调的微妙变化降低了过度紧缩的风险。虽然政策导向的积极转变会略微有所帮助,但不太可能扭转疲软趋势。因此,我们坚持低于普遍观点的预期:2008年实际GDP增长从2007年的11.9%降至9.5%,2009年进一步降至8.0%。”

但对于外资阴谋论,汤森路透投资和资讯中国区主管周良认为,没有任何证据显示QFII有这种打算。首先,QFII资金不足以打压股价;其次,对于好不容易进入中国市场的QFII来说,没有必要做这种有风险的事情;最后,观察QFII的行动,历史上它们经常发生投资矛盾,不太可能合谋做一件事情。

jian

08-08-13 08:47

0
从上周五开始,明显是散户恐慌性抛盘
QF和基金们都在买入
底部不远了
淡淡的悲悯

08-08-13 07:11

0
080704 245.00  12.75  13.42  19.22  0.93  5.25 
080707 258.97  13.39  14.14  19.34  0.12  5.60 
080708 258.93  13.30  13.78  19.47  0.13  3.61 
080709 258.93  13.90  14.44  18.63  -0.84  3.88 
080710 267.14  13.73  14.28  19.46  0.83  4.01 
080711 267.14  13.65  14.34  19.57  0.11  5.05 
080714 274.28  13.70  14.32  20.02  0.45  4.53 
080715 261.44  13.08  13.70  19.99  -0.03  4.74 
080716 253.38  12.68  13.26  19.98  -0.01  4.57 
080717 257.01  12.56  13.30  20.46  0.48  5.89 
080718 266.43  13.10  13.64  20.34  -0.12  4.12 
080721 266.43  13.80  14.00  19.31  -1.03  1.45 
080723 277.40  13.30  14.10  20.86  1.55  6.02 
080724 291.13  13.78  14.36  21.13  0.27  4.21 
080725 270.80  13.58  14.20  19.94  -1.19  4.57 
080728 292.47  13.65  14.20  21.43  1.49  4.03 
080729 287.14  13.47  13.96  21.32  -0.11  3.64 
080730 284.98  13.37  13.92  21.31  0.00  4.11 
080801 286.84  13.27  14.00  21.62  0.30  5.50 
080804 283.26  12.98  13.72  21.82  0.21  5.70 
080805 280.56  12.74  13.48  22.02  0.20  5.81 
080807 286.11  12.88  13.56  22.21  0.19  5.28 
080808 275.08  12.38  13.12  22.22  0.01  5.98 
080811 265.38  11.89  12.62  22.32  0.10  6.14 
080812 268.85  11.82  12.48  22.75  0.43  5.58 
在一个波动不大的溢价区间内,连续获得净申购。转发的报道证实了这一点:
当A股市场不断探底之时,QFII资金却一路借道指数基金鱼贯而入。 
理柏中国最新一期基金透视月报显示,QFII基金规模在最近一期出现明显净申购,纳入统计的19家QFII基金的最新资产规模由66.19亿美元增加至73.74亿美元,其中,两只指数型基金在7月份的申购尤其明显。
指数基金获明显申购
月报最近公布的资产数据分析,可比的9只QFII A股基金资产规模数据中,共有6只资产规模逆势增加,其中二只被动式管理的QFII基金增幅最大,标智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增幅最大达46.44%,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基金则增加12.63%;以份额计,标智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单月增持幅度高达86.99%,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基金增幅也达到17.24%,
以7月末规模计,7月份两只被动指数基金直接带来资金可能超过5~8亿美元,对A股市场的影响不小。
而其余QFII基金多呈小幅净赎回状态,目前19家QFII基金的最新资产规模由66.19亿美元增加至73.74亿美元,整体单月增幅为11.4%,显示境外投资者对于QFII A股基金的态度明显偏多。
主动型业绩占优
基金透视月报还显示,在基金业绩方面,QFIIA股基金7月小幅上扬0.74%,表现不如国内股票基金。当月,A股股票基金单月平均小幅上扬2.04%,进取混合型及灵活混合型基金月平均收益亦有1.68%及1.38%。
不过,累计今年的净值看,QFIIA股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大幅亏损了近42%,与国内股票基金在伯仲之间,而主动式管理QFII基金在今年市场剧烈调整的过程中,略胜于单纯追踪指数的被动式管理基金一筹。
以月度收益看,主动式管理QFII基金上月单月平均业绩上扬1.21%,优于被动式管理的平均亏损1.59%,从近一年的标准差观察,主动式管理QFII基金的波动程度亦低于被动式管理。
而更有意思的是,在基金申购方面,场外资金对于被动式管理基金兴趣显然较浓,其中的缘由值得探究。
未来QFII总规模持续上升
而QFII基金总规模方面,监管部门上月批准澳洲铂金投资管理及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两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至此,已先后有58家境外投资机构获得中国A股市场的QFII 投资资格。
而由保德信资产运用株式会社(PAMC)7月30日在韩国推出"保德信中国大陆股票基金",吸引了韩国投资者热情申购买,所有销售份额在三日之内就被抢购一空,显示境外投资者仍看好A股市场中长期表现,并不因为A股市场短期的低迷而退缩,这一点值得境内投资者深思。 
□ 周宏  上海证券报
淡淡的悲悯

08-08-12 07:49

0
080714 274.28  13.70  14.32  20.02  0.45  4.53 
080715 261.44  13.08  13.70  19.99  -0.03  4.74 
080716 253.38  12.68  13.26  19.98  -0.01  4.57 
080717 257.01  12.56  13.30  20.46  0.48  5.89 
080718 266.43  13.10  13.64  20.34  -0.12  4.12 
080721 266.43  13.80  14.00  19.31  -1.03  1.45 
080723 277.40  13.30  14.10  20.86  1.55  6.02 
080724 291.13  13.78  14.36  21.13  0.27  4.21 
080725 270.80  13.58  14.20  19.94  -1.19  4.57 
080728 292.47  13.65  14.20  21.43  1.49  4.03 
080729 287.14  13.47  13.96  21.32  -0.11  3.64 
080730 284.98  13.37  13.92  21.31  0.00  4.11 
080801 286.84  13.27  14.00  21.62  0.30  5.50 
080804 283.26  12.98  13.72  21.82  0.21  5.70 
080805 280.56  12.74  13.48  22.02  0.20  5.81 
080807 286.11  12.88  13.56  22.21  0.19  5.28 
080808 275.08  12.38  13.12  22.22  0.01  5.98 
080811 265.38  11.89  12.62  22.32  0.10  6.14 
淡淡的悲悯

08-08-09 18:21

0
仅从图表反映的情况来看,似乎之前一直处于折价状态,而在6月下旬之后开始进入溢价状态,是否意味着国内投资者比较悲观,而国外投资者的抄底兴趣开始上升。
淡淡的悲悯

08-08-09 18:15

0
感谢朋友提供的CAF的资料,它的溢价幅度可能也是由于类似的原因,只不过,由于规模较小,只有2个多亿的美元,所以波动幅度就更高。
淡淡的悲悯

08-08-09 18:14

0
摩根士丹利在纽约证交所推出中国A股基金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 23:15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摩根士丹利28日在纽约证交所推出中国A股基金,使美国投资者有机会投资中国以人民币计价的A股市场。

综合外电9月28日报道,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MS)28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推出了一只新的中国基金,使美国投资者有机会投资中国以人民币计价的A股市场。

摩根士丹利在一份声明中称,摩根士丹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Fund Management)在首次公开发行中为摩根士丹利中国A股基金公司(Morgan Stanley China A Share Fund, Inc.)筹资2.44亿美元,使用了本月初中国监管机构授予该摩根士丹利子公司的2亿美元配额。

摩根士丹利称,该基金是首个在美国注册主要投资中国A股市场的基金。

中国国内股市是今年世界上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中国股市在遭遇近些年的下跌后重燃了投资者的热情。市场复苏主要得益于监管机构重新启动IPO,鼓励优质公司在国内上市。

上证综合指数28日收盘涨0.7%,至1736.96点,接近2004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 简称QFII)机制挑选外国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

摩根士丹利的新基金将把至少80%的资产投资于A股,并在纽约证交所交易,代码为CAF。

分析师表示,中国公司一直避免赴美国上市,原因是根据《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2002 Sarbanes-Oxley Act),美国对上市公司设置了严格的标准。这限制了美国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摩根士丹利称,如果执行超额配售权,新基金规模可能增至2.62亿美元。

淡淡的悲悯

08-08-09 18:12

0
个人认为:A50的溢价应源于QFII的交易机制,从申购到主办商从A股买进相关个股,再制做成基金份额单位,到申购者帐上,是有一段时间的。因此,阶段内越下跌溢价就越高,反之,越上涨,溢价就越低,溢价水平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既然它不能够如大陆的 510050 交易顺畅,并且可能要承担较高的申赎成本,则升水与贴水幅度就要高于后者。不过,最近它们发了牛熊证,牛熊证的交易有可能影响到正股的波动。具体的这一块的影响,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来跟踪,或者会比较清晰。
bobo518518

08-08-09 11:57

0
溢价率太高了 估计过几天A股反弹时 2823会跟不上 
香港这样的市场 2-3%的无风险套利已是很高了 
我觉得2823溢价率会往下去 而且从最近老外狂抛H股的情况看 更没理由给A股再加高溢价 
另外 高溢价已经导致申购量开始萎缩 
别指望通过QFII借2823道救A股了 他们最多是想玩无风险套利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