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大小非减持,在付出平均30%的对价之后,小非平均在12个月内获得流通权,大非平均在24至36个月内获得流通权,这是历史状况,但目前减持的主要是小非,大非减持还没开始。07年的小非减持获利相当丰厚,进入08年之后在快速衰减,这是有数据支持的,之所以形成严重问题,一个是市场预期转为悲观,另外一个是资金流出的现象逆转之后,小非由于成本优势处于抢跑的有利形势,同时部分小非可能需要将资金回流到经济实体,例如可观测的宝钢、三一集团之类,这无可讳言。不过,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可以明确看到减持水平在迅速衰竭,比较有典型意义的是:
601628 在跌破20元之后就未对
601857 继续减持,虽然距离16.7元的发行价仍然有空间,而当时普遍的预期是会破发。
即使不出任何利好政策,在一定价格水平也会达到均衡状态,实际上,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上,市场的承接力在增强,而非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