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从更大的大局来看市场

08-04-03 10:09 8401次浏览
淡淡的悲悯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之所以想写这么一段话,是因为有朋友说到:淘股吧已经接近成为一个空头论坛了。在暴跌的时候多读一些书是有益的,例如每当林奇对当前的股市大局感到忧虑和失望时,他就会努力让自己关注于“更大的大局”,以坚定自己长期持有的决心。林奇所谓的“更大的大局”,是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股市。历史长期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在1927~1997 年这 70 年里, 尽管20 世纪以来发生了各种小小的灾难,曾经有成千上万种理由预测世界末日将要来临,美国股市平均每年投资收益率仍然为 11%,比债券和银行长期存款高出一倍多,当然每次都让参与者感觉崩溃在即。

先设身处地地站在空头角度想一想:大小非减持、再融资、高通胀引发的宏观调控、企业效益下降,全部构成当前看空的理由,应该就这么多,其它的再归纳也是次要方面,所以百兄坚决地说“长线看空”,偶却同样坚定地说“长线不看空”。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7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淡淡的悲悯

08-04-03 14:17

0
芭菲特和林奇无疑都是最杰出的价值投资者,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一点,他们全是出生在当代最伟大的国家-------美国!
不对的,在这二位出生之前,美国的证券世界也是混乱的,而且中间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以及失败的越南战争、古巴的核危机等等,同时时代在剧变中,网络、电脑之类的东东也创造出来了。另外,在初期价值投资者也是失败的,例如格雷厄姆。不能够因为说因为前无古人,所以后无来者,如果这二位在当时也相信这个哲学,就根本不会有两个大师的出现了。除了美国,在其它国家,也不缺乏价值投资的范例,例如《颠峰投资者》就提到了一大批的英国价值投资者。
在割裂情况下,价值投资可能是空谈,但不可以说今后也是空谈,因为市场的估值体系已经重构了。
百丈冰

08-04-03 14:00

0
偶是个趋势投资者,但偶不介意谈价值,尤其是在牛市里,偶很愿意和人大谈价值。但如果是熊市,我选择闭嘴,我更愿意尊重趋势。当然如果到了熊市末期,还是可以适当考验一下价值的,毕竟股票不是草纸,它的背后都有一家公司。
淡淡的悲悯

08-04-03 13:54

0
所以个人以为:小非是需要担忧的现实压力,它目前的抛压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会被遏制,但压力也会长期存在,另外整体上它们对企业的基本面不算太了解,类似去年的 600030 就被减了又减;大非是不用担心的,而且如果你认为大非也需要一次伟大的出货,那么就更不应该担心。当然爱听鬼故事的小朋友总是毛毛的。实际上,从大非的整个资产配置上,资本市场的配置是在上升而非下降,这是资本市场壮大的一种表征。但是,即使是小非,它们的投资就流出了市场吗?不,这部分流动性依然存在,例如 600864 是减持了 600016 ,但是又拿了四个亿去收购泰阳证券;另外一个小非, 600177 ,也做了大量的股权投资,因为纺织业的边际利润在急剧下降。本来无须把流动性割裂地看待,在有信心的时段,它会源源不断地派生,在没有信心的时段,它就顽皮地消失了,当然,不可否认,宏观调控收缩了大量的流动性。也就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强大,它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会反复提升,从而更好地反映宏观的状况,至于从微观上回避周期,筛选好公司,那是投资者要处理的事情,大小非的流通会产生阶段性资金逆流,却不会逆转这个过程。
百丈冰

08-04-03 13:54

0
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就好比气宗和剑宗,没有正邪之分,练到最高深处就是东方不败了!
芭菲特和林奇无疑都是最杰出的价值投资者,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一点,他们全是出生在当代最伟大的国家-------美国!
就A股市场来看,几千万的参与者里有几个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又有几个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投资!
在偶的眼里A股是一个几千万人的麻将大赛,是一个有几千万人参与的赌局,其核心是博奕!
junesky

08-04-03 13:51

0
理智告诉我

大小非减持、全流通,确实是绝好的理由--关于暴跌

感情上,我面对的深套的帐户,作为入市不久的小散,一点家人积蓄。。。无颜面对。。。。

我也知道,只有全流通,才是改变股市根本,以后走向相对正常资本市场的途径。。。

长线?短线,都是相对的。。。

10年后,看现在,全是底部。。。3000?4000?都是底部

然而,那时,几人还在

活着很重要

活着

希望中国一路平安,希望淘股诸位,好运!
我是工薪

08-04-03 13:49

0
这个帖子有价值,支持讨论,学
淡淡的悲悯

08-04-03 13:43

0
全流通的机制,意味着大小非与公众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均衡,从而向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去走,包括小小的股权激励活动,也使企业管理层的利益走向趋同,下跌是加速了趋同,而不是加速了分化。原因非常简单,下跌能够使成长性溢价降低,做股权激励的成本也降低了,长期下跌不符合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利益,这构成长期向好的一块基石,也就是:如果未来三年实体经济向好,则股市必然向好,在割裂情况下却未必是这样!
除了高估值水平,上一轮牛市的崩溃与股东利益割裂有较大关系,属于无源之本,而此轮股权分置改革兴起的牛市,在市场参与群体的纵深,在利益趋同方面的深入均有所不同,它需要的只是把弹簧压得更紧一些,或者还不够,再紧一些(:。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在上市管制情况下,所有的牌照之类均有价格,每一次悲观情绪下的牌照扩张其实是为了下一轮的兴起打下基础,上市公司如此,基金牌照也如此。还有一些属于中国特色的保壳与重组,也使市场主体所期望的纯粹的市场化还有距离:例如不太可能出现一元与百元共存的格局,一元的壳资源被赋予重组可能后就跌不到一元,至少在零价格的末日轮还能够值个几分的地方,要求市场完成这种长期的一元只能是乌托邦。
淡淡的悲悯

08-04-03 13:29

0
比较典型的有几种:
1.600019或 600031 之类的,主要是股改时期护盘增持,之后做了减持,另外在二级市场有较大的投资规模,主要为并购兼并服务,主要收购或重组本行业的小规模公司,可以认为这类产业资本对本行业的冷暖比较清晰,但是也不完全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市场;同样,国美电器一类的,高于市价收购 600898 ,这个与SEB收购 002032 异曲同工,即从重组地位和产业重建的角度看,产业资本并未全部是以实体经济的估值来看待的。
2.自营投资类,如 600642 ,当年的 600839 也类似,委托基金或者与基金、券商联合投资,以二级市场的差价收益为主,更类似一般的机构交易者,目前这类机构渐渐减少了活动,可能转成成本更低、更加专业化的专户理财,即使是中国人寿的直接投资部门也在收缩;
3.净减持类,主要就是小非,尤其是基本面不良公司的小非,数钱走人。至于说重新募集公司上市或者做PE,一般的小非还不够资格。另外就是,股指处于低水平情况下,也会提高风险溢价,估计最近招股的新股,市盈率会在12至15倍之间,而从上市公司收购实体经济的情况来看,通常在8倍至10倍左右,加锁三年的资金成本是需要考虑的。因此,大非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小非,尤其是劣质股的小非是一定会跑路的,这会构成市场的长期压力,直到它们被消化完毕。
憨豆先生

08-04-03 13:17

0
当大盘见底时,曾经的多头和空头是不是又坐在一块谈价值投资了。
淡淡的悲悯

08-04-03 13:16

0
谢谢各位的捧场。
为什么我不同意百兄的见解呢?我们的立论同样是:大小非的介入改变了市场的主体行为,必须以实体经济的观点来重构市场估值水平。其主要分歧就在于:实体经济的估值是以净资产为主体的,而资本市场的估值是以成长性为主体的,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就是市盈率,虽然有些人认为市盈率也很愚蠢,因为网络经济的市盈率与实体经济的市盈率还不能够反映同一个东西。
一个公司,如果付出了上市成本,是否其上市后的总价值=实体价值+上市成本?我想所有的朋友会付之一笑。因为它没有考虑其它东西,品牌提升、信誉提升,融资成本降低以及扩张的可能性,等等。这就是资本市场的魅力,它提供了一种选择机制,可以给优秀的公司赋予高溢价。至少这个选择机制比采票市场来得合理,从全社会的最优选择而言,它根本不应该存在,因为是个负和的标准市场,而资本市场至少还是正和的博奕,资本市场必须比实体经济的溢价来得高,这是风险溢价。
同样,盲目在恐惧实体经济如大小非的减持,不如冷静地看看,已经入市或已经减持的大小非是如何做的?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