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电开发杂谈
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之内,国内将出现一个水电大规模开发的新时代。
以四川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为首的“三江流域”,将成为中国水电开发的主战场。
金沙江是中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流域。其下游由中国三峡总公司负责开发,四个电站的总装机容量3850万千瓦,年发电量1753亿千瓦时。而金沙江中游将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总装机容量为2115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883亿千瓦时。
雅砻江流域由二滩公司负责全面开发,总装机2856万千瓦,年发电量1516亿千瓦时,相当于1.5个三峡电站。
大渡河总装机容量为2460万千瓦,年发电量1123亿千瓦时,主要由国电控股的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
根据规划,即将在这里开发的干流梯级电站规模多在100万千瓦以上,最大的达1000万千瓦,装机总容量高达12740万千瓦。到2020年,“三江”流域的水电投产规模将达到5170万千瓦。届时,四川及金沙江的外送装机容量可达3460万千瓦,外送电量可达1879亿千瓦时。逐步形成以二滩、宝珠寺、向家坝、溪洛渡以及锦屏电站为支撑的中国重要的水电基地。
另外,华电集团正在做怒江开发的前期工作。
红水河由大唐集团为主开发建设。
黄河上游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为主开发建设。
所有这些流域的总装机容量达到16567万千瓦。按估算,开发资金将达万亿元以上。
国际电联根据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测算,届时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42000亿千瓦时,全国总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3.53亿千瓦提高到9亿千瓦左右。
我国的煤炭蕴藏量在世界并非最多,石油蕴藏量也没有排在前面,但是,中国的水电资源蕴藏量在全世界可是第一位的。据专家测算,我国水电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6.89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为4.93亿千瓦,经济可开发量为3.95亿千瓦,目前已开发量还不到经济可开发量的五分之一。如果能在2020年之前开发出2亿千瓦水电,中国的能源状况将改善。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效果到底如何,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客观的评价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曾组织有关媒体对挪威、瑞典等欧洲国家的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考察,发现欧洲各国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是利大于弊。特别是北欧国家瑞典,由于从早期开始就始终把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水电能源作为首选,使得其国家发展的主要能源支持都是来自于水电。至今,瑞典的电力供应99.8%还是来自水电。其他欧洲国家也不例外,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早期就积极的开发利用水电。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停止或者严格限制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煤炭的开挖,要求能源电力生产必须依靠清洁的水电、核电,以及各种可再生能源解决。
与任何大型工程一样,水电开发可能影响生态环境,造成泥沙淤积、洄游鱼类繁衍等问题。但从另一方面看,水能是最干净、可持续性最强、最可靠的可再生能源,而且还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
应该指出,水电开发与石油开发和煤炭开发有着本质不同,后二者的开发就意味着一次性消费掉了,而水电的开发则可以不间断地持续利用,理论上也没有污染。
权衡利弊,从整体上看,水电开发仍将成为未来能源开发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