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坛中柳残阳兄转帖的《末日”的黄金价 》一文扣人心悬,黄金是大宗商品中上涨幅最小的品种,印象中十年才涨了一倍?美元贬值全球的货币发行量又太泛滥,且美国是黄金储备量最多的国家,一方面让其纸币贬值、一方面让黄金升值,对美国可谓两头好,据此一项(补充:抗通胀、可能潜在的战争风险)可奠定黄金中长期上涨的趋势。对黄金进行投资,有几个途径?列一些(欢迎补充):
1、现货 现货购买还要存放,比较麻烦;
2、期货 没研究过,收集学;
3、有黄金储备的上市公司(
山东黄金、
中金黄金、
辰州矿业、
豫园商城、
豫光金铅),重点在于储备量有多少,股票市值与储备量之间的差额是多少?
4、纸黄金 没研究过,收集学。
0
商业地产投资应该比商品房的投资更具有风险性。看了PE与创投的一些介绍后感觉这个板有炒作空间,08题材炒作可能会是一个重头戏。
0
商业地产不能够只考虑租金回报率,还有升值空间呢?租金也会上涨!
另外,如果是从股票上考虑,那就是创投概念,或者什么隐藏性的资产,再不然就买拍卖渠道的小非也不错,象浙江人买0522的小非,过几个月一减持,银子哗哗的。
0
券商VS创投 2007-4-11 8:43:28 中国证券报 徐晏 复制网址 券商欲“试水”直接股权投资业务,被普遍认为会对创投业产生较大冲击,但有创投专家称,券商的直接股权投资业务在初期肯定会集中在Pre-IPO(投资于企业上市之前)项目上,与投资早、中期企业的创投不会形成过于正面的竞争。管理层的意图是让券商成为中国的PE(Private Equity,即私募股权投资),而不是单纯的VC(Venture Capital,即风险投资)。
PE与VC界线模糊
人们之所以担心创投与券商的竞争,是因为他们混淆了直接股权投资与风险投资的概念。
孙昌群博士说,这二者其实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直接股权投资在国外被称做PE,是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包括风险投资、发展资本、并购基金、夹层资本、重振资本(主要提供企业改制、金融改革时所需资金)和Pre-IPO资本(提供正式公开上市之前所需资金)。PE在中国的定义多以狭义为主,即指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的私有权益资本投资,以并购基金和夹层资本(主要提供企业稳定发展之后,进一步扩张所需资金)为主。
VC则属于一种特殊的直接股权投资形式,与狭义的PE有三方面的区别。一是投资阶段不同,风险投资主要投入风险企业的种子期、初创期;二是投资时间不同,风险投资从投入到退出的时间更长,一般在5—8年之间;三是投资规模不同,风险投资的规模一般不大,特别是天使投资规模更小。
此外,PE与VC的投资理念、投资特征等也有很大差异,但由于二者都是以非上市企业为投资对象,在实际业务中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很容易被混淆。
资本“接力”
深圳创新投研究策划总部副总经理李夏说,券商与创投两类机构关注的领域、定位都不尽相同。券商是Pre-IPO项目做得多一些,创投则是早中晚期项目都做。
孙昌群则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与其说券商跟创投是跑道上相互竞争的两个选手,不如说二者是同属一个队伍的接力赛运动员。
而在这场资本的接力赛中,券商面临的直接对手可能并非国内的创投机构,而是国际上的PE巨头。例如,软银亚洲赛富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盛大,凯雷投资携程,摩根等三家投资机构投资蒙牛,高盛等投资尚德电力,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投资案例都出自国际PE之手。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优质公司之所以要借助外资PE机构进入资本市场,与“中国PE”的缺位也不无关系———在公开发行市场与直接股权投资市场之间,我国多层次市场缺失了一个细分市场环节。孙昌群分析,管理层放行券商开展直接投资业务的政策意图就是要补上这一环,让券商成为狭义的PE。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曾表示,要研究建立合格投资者与私募发行之间的对接机制,形成与公开发行市场互为补充的私募发行市场;证监会研究中心负责人祁斌也曾指出,为应对境外交易所对我国潜在上市资源的激烈争夺,当前应深化发行体制改革、探讨券商开展直接投资业务试点。
而券商做直接股权投资,成为狭义PE中的并购资本、夹层资本、Pre-IPO资本,正好与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的风险企业形成资本接力关系,保证了创业企业资本链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而形成直接股权投资市场与公开发行市场的对接。
有利于创投业发展
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券商做直接股权投资对创投业是有好处的。作为Pre-IPO资本,它能够加快风险企业上市进程;而作为并购资本,它又可以收购风险投资机构的股权,帮助风险资本退出。这两方面都进一步疏通了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此外,券商进入直接股权投资,还扩大了风险资本来源的渠道。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现在的形势说,一方面,券商直接股权投资业务只有创新类券商才能做,而现有的创新类券商只有17家,就算他们是创投的竞争对手,这些对手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Pre-IPO市场、狭义的PE市场如此广大,券商未必就会跟创投去争抢早、中期的项目。由于在人才储备、经验积累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券商在初期肯定是以Pre-IPO项目为主,起码在两三年内不会与创投形成竞争。如果真要说竞争,那也是在晚期项目上的竞争,这其实是创投在做PE的业务了。
李夏说,同属一个“接力队”的券商和创投,应该是合作大于竞争的,以后会跟券商“有很多联合投资的机会,有项目大家一起做”。而几位创投业人士则表示,有竞争是好事,这样大家会更注重“内功”的提高,也将促进创投机构的优胜劣汰。
0
可能有人会说小散投资PE挺可笑的,就万把元钱PE就别想啦,错了!淘股吧网友提供的研究报告《0914东方证券:
综艺股份——PE是推动这波上涨的动因 》就蛮不错的,如果你没多少钱可以买些有PE投资项目的上市公司股票,2007/9/14至08/02/05综艺股份上涨32.44%,而同期大盘下跌-11.08%
0
oink兄好,所指商业地产是店面吗?6-8%收益只比五年期存款(5.85%)高2.15个百分点,如果投资店面的资金用商业贷款(五年期7.74%)来做可以说没任何意义了。本帖子主要是扩展理财思路,证券市场有低估的品种也可以谈谈。
0
先收集PE投资
什么是PE ?
“PE”即Private Equity,我们将其译为“私募股权”。在国内,也有不少同仁将其翻译为“私人股权”、“私人权益”、“私人股权投资”、“私人权益资本”等等。
私募股权(PE)是一种金融工具(FINANCE INSTRUMENT),也是一种投融资后的权益表现形式。
私募股权(PE)与公司债券(corporate bond)、贷款(loan)、股票(stock)等具有同质性。但其本质特征(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私募股权(PE)不是一种负债式的金融工具,这与股票(stock)等相似,并与公司债券(corporate bond)、贷款(loan)等有本质区别;
第二,私募股权(PE)在融资模式(financing mode)方面属于私下募集(private placement),这与贷款(loan)等相似,并与公司债券(corporate bond)、股票(stock)等有本质区别;
第三,私募股权(PE)主要是投资于尚未IPO(首次公开募股)的企业而产生的权益;
第四,私募股权(PE)不能在股票市场上自由地交易;
第五,其他从略。从法律的角度讲,私募股权(PE)体现的不是债权债务关系。它与债(debt)有本质的区别。
总之,私募股权(PE)是Equity(股权或权益)之一种,既能发挥融资功能,又能代表投资权益。
0
商业地产应该还可以,一些地区的年回报率好象在6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