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围股市全线收跌影响,A股早盘直接低开震荡,让人大跌眼镜临近收盘持续跳水,让人一度以为是不是出了什么利空,但收盘后并没有看到什么消息,只能说是A股的特性横久必跌吧,蓝筹板块全线尽墨,题材上仅第三代
半导体、军工、
新能源车 相对活跃,中小创板跌幅居前。
沪指收几乎光脚长阴线,失守3300点整数关口,在横盘多日后,大盘有随外盘向下破位的迹象,成交量有明显放大,说明部分恐慌盘涌出。
创业板指数跌幅虽大,但个股红绿参半,天山老妖带着一批创板低位股表现强劲,吸收了不少流动性,这样投机的多了,权重短期受到抑制从而拖累大盘,资本就是逐利的,如果你是为赚钱而来,那么就只能顺应市场,至少目前赚钱效应只有创业板具备。
一则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将写入“十四五”规划的传闻引爆A股。周末发酵的太猛,昨天资金激进顶一字。我整理了一份有5G支撑的A股半导体龙头股全解:(建议收藏)
1、
兆易创新 中国大陆领先的闪存
芯片设计企业,全球NORFlash市场占有率6%。认购
中芯国际5000万股,总金额53253万港元;17亿收购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公司。2019年营收32.03亿,同比增长42.62%;净利润6.069亿,同比增长49.85%。
2、
汇顶科技科技部认定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信息化部认定“中国芯”价值企业、半导体协会认定最具成长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小米合作商。2019年营收46.78亿,同比增长97.77%;净利润17.12亿,同比增长437.22%
3、
北方华创国内唯一 一家具有8英寸立式扩散炉和清洗设备生产能力公司;国家电子专用设备骨干企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混合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华为合作商。2019 年营收40.58亿,同比增长22.10%;净利润3.09亿,同比增长32.34%
4、
紫光国微主要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销售,公司芯片核心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2019年营收34.30亿,同比增长39.54%;净利润4.05亿,同比增长16.61%。
5、
长电科技高端集成电路生产能力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有RF-SIM卡封装技术厂家,;华为海思合作商。2019年营收162.0亿,同比增长-10.45%;净利润-1.819亿,同比增长-1140.91%。
6、
华天科技国内最具成长性封装测试企业,年封装居于业内前三,主营: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华为合作商。2019年营收80.05亿,同比增长13.80%;净利润2.976亿,同比增长-23.66%。
7、
圣邦股份公司专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销售,性能和品质对标国际水准,部分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2019年营收7.925亿,同比增长38.45%;净利润1.76亿,同比增长69.76%。
8、
韦尔股份主营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IC等半导体产品设计研发,,已拥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85项,保持产品研发投入。2019年营收136.3亿,同比增长40.51%;净利润4.656亿,同比增长221.14%。
9、
中环股份积极扩充8英寸硅抛光片生产规模,投资30亿进入半导体产业,国内最早生产
太阳能发电单晶硅企业规模位列世界前列。2019年营收168.9亿,同比增长22.76%;净利润9.037亿,同比增长42.93%。
10、
纳思达公司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处于国内领先位置,中国芯领先企业。2019年营收232.4亿,同比增长6.01%;净利润7.339亿,同比增长-22.81%。
11、
士兰微中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先企业,核心技术领先同行,全面掌握功率驱动模块的核心半导体器件。2019年营收22.24亿,同比增长0.52%;净利润0.504亿,同比增长-66.65%。
12、
卓胜微主营射频前端芯片研发销售,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华为供货商。2019年营收15.15亿,同比增长170.45%;净利润4.99亿,同比增长207.47%。
……………………
例 行 猎 杀 倍 量 过 左 峰 大 妖
09/08 周二 倍量过左峰 股票池
财富代码:
300802 (矩子科技)
上海矩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设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机器视觉设备、控制线缆组件、控制单元及设备。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信息制造、工业控制、
金融电子、
新能源、食品与包装、汽车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近年来,在“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下,顺应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受益于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的持续快速推进,公司取得了稳步、持续发展。公司通过长期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先进性、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大力投入、精心培育公司的国产自主品牌。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可以与部分国外知名品牌产品竞争,成功实现进口替代。 上海矩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设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机器视觉设备、控制线缆组件、控制单元及设备。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信息制造、工业控制、金融电子、新能源、食品与包装、汽车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近年来,在“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下,顺应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受益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的持续快速推进,公司取得了稳步、持续发展。公司通过长期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先进性、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大力投入、精心培育公司的国产自主品牌。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可以与部分国外知名品牌产品竞争,成功实现进口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