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3万实盘_从零单排系列_Ver1.0

20-08-29 00:09 4459次浏览
见广阔天地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想了想,没啥必要藏着掖着的,会点到即止,做一些务实的演示和记录。

实盘贴要是炸了,诸位当个笑料吧。

做这么一个蚂蚁大小的实盘演示,也是迫于无奈,亏过以后的确是胆子变小了。

具体怎么样,以后都会看到,也给自己留个纪念。

原则上除了今天,以后只贴持仓,卖出后更新,不会贴具体交割单。
也可能会说一些交易逻辑。

具体方法,是看孙哥席位,赵老哥语录和养家的语录(也就只有前6条),加上92科比的一些想法,逐渐学会的。
里面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孙哥的席位,加上今年的创业板改20%后的行情,一下子把复杂的东西变清晰了。
也可能是最近创业板增量,让我产生了这种错觉。

模式其实谈不上。

按我的理解,赵老哥、孙哥、养家、桑田路、92科比...都有这种模式。

远大路的模式也做过,但是我反应慢,跟不上,网速又不好。
清扬路那个我不太懂,而且比较反感。

一些学路径方面的想法,通过涅盘重升“系统是树,没有系统是一盘散沙”这个观点,逐渐进行迭代完善的。
盘前的惯,或者所所谓的复盘方式,学的是我的生命,生命哥复盘做减法的逻辑,真是节约了太多时间,也让我排除了很多干扰,逐渐走向集中。

首日的持仓和这周的交割如图,因为刚刚完善不久,交割单里错误还不少,但是大概意思应该到了。

另外,这周在3板的时候,上了世茂股份 ,当时也想了,不是很标准的3板,但苦于没啥好标的。4板没卖好价格,委卖的价格没成交,没有做对手最优价卖出,看到后撤了再卖已经没多少盈利了。

标的选取的错了一大堆,日内操作仔细看起来其实也一塌糊涂,看似是半路+打板,其实还都不是模式。

非要说个模式,就是资金驱动模式。
以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做10%涨幅的3板以内,和20%涨幅的2板以内。

我看大佬会都弄个语录,搞一些布道之类的,自己也来一个伪布道吧,一句话,就是“打开上涨通道”。
另外,桑田路今天做的宣亚国际 ,昨天还是真的想了好多遍。






天山生物 复牌,自己计提20%以上亏损,所以比较保守的写了3万实盘。
周五时候看到尾盘开了,琢磨了一下,刚开始没卖出去,后面撤单,最后回封。
那天量没放出去,看着挺难受的,当时没想动,但忘了那个停牌规则,真是天降大面。

最后,希望妈妈身体健健康康,自己越走越顺吧。
10%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5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见广阔天地

21-01-15 22:04

0
2020年做的不好,在别的帖子也总结完了。

今天做的比较满意,也再晒一次交割单。

成交基本上体现了目前的交易手法和观点。
虽然资金少了,不涉及推仓位、卸货之类的,但大致意思,基本上都到了。
希望自己坚持住,实盘后面如果做起来了,凑够一定资金量,会再开一次,小资金进出快,很难完整表达出手法。

这个帖子后面不更新了,有机会一定开个新帖。

2021年,一起加油!
见广阔天地

21-01-06 23:11

0
2020年比赛结束了,最后做的非常不好,创业板一进二做炸了两次,到底弄到腰斩了。

单月腰斩亏损超过-55%,科信技术移为通信两个票亏了30%-40%,又一些小亏损。

11月到12月期间,创业板情绪其实是逐渐下降的,从有一进二,到二板消失,再到一板减少,最后一板归零。

头铁做了2个月,也是跟着行情,越做越低,但由于每个方法,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行情中研究,导致刚弄明白一点,行情又变得更不好,以前琢磨的方法,也一点点 不管用了。

12月底,终于又回了主板,才开始主板复盘。

2020年8月24日以后,改了20%涨幅,主板基本上就没再看过,最后几个月,更是连复盘都没做,个股也都没看。

自以为在创业板能做出点什么,结果越走越远。

12月最后几天,回了主板,梳理了一下以前的模式,觉得可以有那么1个工具了。

最近也在重新看创业板,好多东西,觉得都需要完善。

以前对承接的理解,还是差了太远,过了这几个月,反过头看以前的自己,很多努力、很多理解,都显得挺幼稚的,有点憨憨的,很多东西,大概只有一个幼稚的雏形。

想法随着一年的行情,更新了很多。

2021年,1季度开始,只报了2个半年赛,估计在2季度开始,会重新报名季赛,年底或许冲击一下月赛。

加油吧。
见广阔天地

20-12-08 16:45

0
提前总结一下近阶段行情吧。
自己是一直在做创业板,看到一共有几个变化节点。
“三大金刚”停牌的时候,第一次变化,二板一字逐渐消失,高度上限开始逐渐压缩;
近一两个月,二板承接被同化的时候,随着主板变强,创业板缩量,二板开始压缩、消失,行情逐渐变凉;
最近两周,首板发动节点的不一致,抢先手的没有超额预期,次日多杀多,导致做首板的积极性都开始降低了。

抽象的描述,100分的能力,结合90分能力的人,收割70-80分能力的,就已经是比较严格的市场了,正常情况下,行情好的时候,都是70分以上的人统一收割70分以下的。

近期,基本上是100分的能力,把90分的都收割了,现在人气很差,赚不到钱,创业板波动又很大,正常都不会有参与的欲望。

自己也是,近两个月,由于一直做创业板,并且行情逐渐衰落,经历了 “二板承接——首板——首板半路——潜伏”,基本上越做越低。

希望早点找到状态,今年后半段就主要做潜伏,直到创业板首板热度恢复。
见广阔天地

20-12-01 11:36

0
  
本来是准备一直做创业板二板接力的,11月,移为通信一笔亏5%+,科信技术一笔亏30%+,亏的直接往外开始取钱了。

最关键的是,后面基本上连2板都没有了。

憋了一个月,又完善了首板模式,狗狗怂怂的开始做创业板首板了。
陆陆续续开始回血。

主板的没再参与过,以前做主板二进三,其实和创业板一进二一样,都是承接模式。长时间没做主板,回头看过去也觉着没意思。

“赌徒输光定律”讲,收益率=赔率*赢的概率-1

这个月的收获,就是两次大亏以后,完善了风险控制。

最主要的,是这个风控,是结合市场的。

以前总是看,个股走势、市场趋势这些,现在看起来,那些想法还是挺幼稚的。

对于短线炒作,其实买卖都是在表达观点和想法,都是在用自己的资金,和市场“沟通”。

想法先于行为。

因此,对走势趋势的关注,就使自己已沦为后手。

观测市场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了解资金本身的想法,了解“市场在告诉我什么”,真正做到用心感受市场、去和市场沟通。

说起来可能显得虚,实际例子,就是在上涨的股票跳水时,大多是大资金“砸盘”所为,“砸盘”的动作,是源于想法,而不是源于走势。

包括所谓的卖出,就根本没有“最优价格”这个说法。

卖出的原则,就是想卖就卖,无论买卖如果过分执着于“最优价格”,就永远达不到先手的层面。

12月底再做总结。
见广阔天地

20-11-14 16:52

0
前些天踩雷了科信技术,一下子又两天-30%,但这次没怎么慌了,收盘仔细又看了看,通过这次交易,完善了很多,下次大概率可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这个月有机会做回来。

比赛结束后,会做一个整体性的总结。

目前阶段,逐渐接近稳定了,虽然偶有一些踩雷的情况发生,但每次都可以补一个相对比较致命的漏洞,这周回测完今年创业板行情以后,模式基本上可以稳定。

个人对于模式的一些理解——

三个收缩:收缩方法、收缩周期、收缩仓位。

方法/手法的收缩——

需要对自己的交易记录进行复盘,从中提取出大额盈利/自己很有把握的模式,然后进行大规模的历史走势复测。
这里面,只是方法层面上的,针对于个人,针对于个股、图形。此阶段总结,只能“看图炒图”,关键在于对K线结构和分时量价的理解,不只是对于图形的生搬硬套,重要的,是了解图形背后,持币、持筹人的思考逻辑、场内场外对于K线/分时量价的心理预期。

周期的收缩及仓位的收缩——

这两个放在一起,本质上是风控,核心是观察。
不懂(无法获得尽可能准确的观察)之前,谈不上风控(都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或者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空谈自控,毫无意义)。
此阶段,观察为核心,需要自己建立一个“市场温度计”,有明确的观察方式、观察特征,以便每天可以清晰的判断市场所处的位置及盈亏情况。

建议做一个分步+表决判断的机制,系统需要增加冗余设计。
(表决判断,类似于航天芯片的冗余,3个相互独立的可条件,满足2个以上,才进行开仓)

进一步说,该系统,是用来联系“可以做”和“能做成”之间的关系。

基于最近的理解,逐渐明白了92科比所说的,“资金审美”和“流动性溢价”,其实不难,简单解释一下。

“资金审美”,或者说,“资金偏好”,是市场资金的一种共识性的东西,个股具备一类特征,短线炒作资金会更加青睐,此类特征,会随行情、时间的发展而产生一定变化,但除了出现突发的转变点(一般为政策性的变化)以外,在相对固定的一段时间内,“资金审美”其实也是相对固定的。

“流动性溢价”,本质上,就是“热钱”,或者说,“热钱有多少”。我们所有的上涨,都源于热钱涌入和市场估值的凭空提高。

通过每日对自己方法内个股的复盘(因为我只做涨停板,就只复盘涨停板模式,模式不是关键,基本方法其实都一样),找出该方法内,“做成了的票的特征”,对近期行情进行普遍复测,归结把特征为几个点,而后每日对个股进行这几个特征来进行统计,选出“符合审美的一些票”,这些票,就是“可以做”的。

但“可以做”和“能做成”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一些成名的大资金,依然有大额亏损的操作。

一个基本的共识需要有,“可以做”和“能做成”,并不可以建立完整联系的,也就是说,不会存在“十全十美”的万能方法,所有的操作,其结果,都建立在概率的基础上。

这里面,涉及到“开仓的胜算”(市场盈亏比)及“仓位的控制”,仓位控制,基于对自己方法的了解,如果做得好,方法前期只需要看图说话,后期尽可能的,要把方法和市场周期建立联系,以获得完善。

先说“仓位的控制”。

通过大规模的复测统计,自身方法的胜率、赔率,来确定每次对应行情,即“可以做”,到来的时候,自己可以开的仓位。

复测以后,可以用凯利公式f*=(bp-q)/b,去进行计算,这个相对算出来的资金比例,会比较小,没什么意外的,人总是会过分的高估自己。
首先要认识到,真实值就是这样,如果绝对理性,应该按此开仓。
结合实际情况,可以有一些可控范围内的调整。

再说“开仓的胜算”。

这个是自己仍在完善的,目前来讲,还是对自己模式内,前日个股的一个观测,自己只做跟随动作。
自己模式内,前日比较好的一些个股,次日如果全都亏钱,那说明当日的行情不适合自己,因此不进行开仓动作。
如果有分歧,个股有亏有赚,就有概率,这个概率,是自己的胜算,根据这个胜算的历史统计,来判断是否开仓,如何开仓。

“开仓的胜算”,本质上是“市场温度计”的一部分,是观测。
短线最关键的一些东西,无非就是复测和观测,如何建立自己的“市场温度计”,了解到当前市场的温度,是投机的重中之重。

目前能写的,有关学路径上的东西,基本上就这些。

方法上的东西,过于细节,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
更何况短线本身就是相互收割的游戏

新的手法,往往建立在历史手法的大规模共识之上。

比赛结束后再见。
见广阔天地

20-10-31 16:27

0
  

9月-10月记录总结:
多为控仓,行情启动未把握好,个股溢价未把握好,风控基本达标。

11月结束后再做进一步总结。
见广阔天地

20-10-23 22:16

0

中间充值了1万5,10月12日到今天,好像还是-1.37% ,其实整体上节后到现在是赚的,比赛前有一笔广信材料的收益。
虽然那个当时没做好,早盘少赚了点儿就走了。

正是行情不好的时候,做一个阶段性总结,相互学。

10月12日比赛开始,到今天,空仓了7天,绝大多数时候,是早盘明确看出投机氛围不好,所以管住手没参与。

包括最近两天的可转债,看起来热热闹闹,自己不懂,也没去凑这个热闹,还是继续坚持创业板打板。

参与了一次邦讯技术,第二天早晨4%高开,犹豫一下想看看,结果跳水了,网速太慢根本赶不上,后面割的也不果断,亏了很多。

蓝盾股份一进二参与了一下,半路买的,没想到这个二板并不太好做,第二天早晨一度-10%亏损,忍到+6%清了,后面的钱看不懂,也就没赚到。

今天算是被动满仓了,一路加了四笔582,这个参与的问题不是很大,后面保本应该有机会。

491参与的有点过于激进了,后面保本还是有难度,以后还是要看准了再说。

说一点对行情,对投机氛围的看法,批判着看吧。

首先行情,这一轮白马股带领下的大崩盘,在我看来,一共有两条原因:

1.创业板变成20%涨跌幅,热钱流到了创业板;

2.热钱去了创业板,白马股里面剩的多是机构,蚂蚁集团上市,一些机构要调仓配置的,他们一减仓,股价自然下来了,剩下还在里面的机构,净值受到了很大影响,一些机构也被动调仓了,引起了连锁反应。

所以说,目前闪崩的白马股,涪陵榨菜长春高新一类的,最后会有一个错杀,价格跌破短期价值,有个短线抄底的机会。

但是,再回到以前的高点,不容易了。因为参与那些白马股钱,被蚂蚁集团抽走了,参与的机构少了,估值一时半会儿回不去了。

反而一些以前机构配置的不多,没怎么涨,现在面临业绩增长的拐点,机构转仓,这样的票,才有机会。

另外,那些本来就是白马股的,大市值、有很多机构资金扎堆的股票。

这样的票,如果没暴跌,肯定有它内在的道理。

里面的钱研究明白了,所以没卖。

这轮没暴跌的白马股,后面还得涨。

对于投机氛围的看法。

只看涨停就可以。

简单解释一下。

昨天涨停的票,打了涨停板的人,今天赚钱了,会带着赚了的钱,继续打板。

于是就有个反馈效应在里面,而且,是不受控的正反馈。

打板的赚了钱,钱更多,继续打板,变得更容易封住...

当然,不会一直涨下去。

这里面到最后会有一个转变点,也就是我们理解的“预期差”。

因为过高的溢价,过多的盈利,过剩的预期,降低了系统本身的鲁棒性。

往细了说,还有很多...但本质上,就都是人性,或者说是人心。

赚了钱,就更想加钱,大众都一样,加了钱,买的多,股票涨得多,成交量放大...一系列的反应后,预期过剩,鲁棒性降低,继而又产生拐点。

你我其实都是市场的一部分,大家都是普普通通的韭菜,想明白自己,其实也就明白了市场之心。

在市场里,千万不要逞强,不要自作聪明,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大众的事实,尊重走势,尊重市场,等最聪明的人先动,自己跟随就行。

这是目前对于股票的理解。

后面不经常更了,这次季赛结束后再做总结。

希望自己有提高。

一起加油。
见广阔天地

20-10-12 14:15

0
停更一段时间,行情比较热,也没什么说的,行情一好,股神遍地跑,凑热闹没什么意思。

最近报名涅槃杯季赛了,每天收盘总结一下比赛就得了。

其它的,作为日常研究复盘,不发实盘了。

季赛后再做一个整体的总结。

好好努力,一起赚钱。
见广阔天地

20-10-09 12:43

0
模式内就广信这一个板可以参与。
今天好多都是跳空的,属于模式外,不懂,也就没参与。

一轮行情的开始,到狂热,然后面临拐点,终结,再重新酝酿,其实也是以这种赚钱/亏钱效应的转换,来开始/结束的。

市场上有一部分及其聪明的资金,但更多的,是不那么聪明的资金,整体的体量是前者的数倍。

一轮行情真正爆发,就是这些不那么聪明的资金,赚到了钱。

于是,容错变高,各种各样的模式,看似都可以做,错误的偏差累计的越来越大。

错误累计到了一个临界节点,且过涨透支了超额利润的预期,就会产生拐点。

看似热热闹闹的时候,一个没封住,第二个没封住...逐渐起了连锁反应。

如果是打板客的话,今天能参与的标的不是很多。

光伏的主线,穿插军工,后面可能会带一些如芯片等科技类的题材。

目前看起来是10月的主要基调。

细微的东西还要再完善,另外,自己也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一下行情,这一点始终做的差一截。

重新报名了比赛,没加钱,先试试看。

想自己年初的时候,资产40万以下,排名比自己靠后的,全都不看,真是损失了不少学机会,后面比赛机会不能浪费。

有些人今年已经过了百万,不得不佩服。

以后要抓紧努力才是。
见广阔天地

20-09-30 22:07

0

回封了,节后保本有望。

按以前钱稍微多一点的情况,这种板不会满仓,并且,如果氛围好的时候,炸了板,会补一些仓位。

现在钱少,操作的也多少有点问题,有点急功近利的意思。

先正常做,后面一点点完善吧。

创业板和主板本质上的东西都是一样的,目前看起来没啥特殊,只不过是因为天花板的限制,炒作节奏和热点切换速率会快一些。

讲道理,完善好系统,找到确定性高的机会去参与,一周能开仓2次,就可以了。

目前看来,创业板早盘板,还是有机会的,被完全消灭掉的概率不是很大。

真要是以后没了,就只能再回去主板做二进三。

顺便说一下,主板的恒星科技,是比较标准的二进三变式之一。

首板、一进二、二进三,三板以上,其实对应的也是整个炒作流程。

每个板对应的场内场外筹码属性和入场时候的预期都有不同,考虑的因素也都不一样。

十一假期,希望自己把今年历史交易认认真真的看通,找到其中的误判点,借这段时间,能真正的把系统完善好,而不要总是半吊子选手。

想做好的话,需要思考的足够深入,做事足够认真才行。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