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处于三年级,以下写出自己对于投资的一些感悟,求有缘人指点下现阶段处于什么水平,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一开始是什么也不懂了,试探性地随便买入卖出几支股票,全凭感觉,资金大概几万块。当然是小亏损,期间如饥似渴地
百度 各种指标,当时用的是
大智慧 ,里面的指标看了个遍,看了个遍的意思是整明白了每个指标是怎么来的,运算过程是什么。正儿八经地读的第一本书是日本蜡烛图技术,读完了那个兴奋啊,比如说底部十字星就是好的买点。按照这种思路买了几次,结果你懂得。后来就用kdj,macd的指标,还是不行,慢慢地明白这些指标用的都是之前几日的价格来计算的,怎么可能预测未来。后来觉得资金的流入流出很重要,具体的指标就是ddx,ddy,有一段时间就根据它的红绿柱来买入,翻遍了市场上的所有股票找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作为自选,有点缘木求鱼的意思。也根据价值投资的思想来买入,当时寻思的价值投资就是什么东西好卖。比如18年的
格力电器 ,一想17年的夏天太热空调都买不到,很有前途。当时价格是43,一直处于下跌趋势,在我认为要反弹的地方就买入,前后买了4万多吧。结果还是不停地下跌,记得当时到了34左右,那个煎熬啊,亏损太大,有一段时间干脆不看了。后来涨到44的时候,终于快回本了,赶紧卖了。后来它涨到了接近60吧。朋友们肯定会心一笑,新手都这样。抱着那就买吧,死守会回本的心态,又大仓位的操作了几个股,当时是7万块,基本上是半仓或者重仓,说实在的,跟赌博一样,就是觉得这个能涨,结果还是不行。我觉得这样不行啊。赌博怎么能长久赢呢。于是再大量的看书。
期间读到了股市天经-量价关系的书,突然觉得量确实很重要,特别痴迷于倍量的情况。于是开始了寻找规律,比如说出现了倍量后是怎么个行情。当时这样想,都出现了倍量了,肯定有人关注此股。那问题就是出现倍量后什么时候买入。再加上看的海龟法则,股价刚刚突破近20日的高点等。这样子得用公式筛选啊,于是自己编辑公式。期间我的筛选指标经常变,就是忙于寻找那个持久盈利的圣杯。电脑一筛选,往往出来100个符合条件的票。再怎么办,不知道了,凭感觉了。这个时期经常买到垃圾票,上个班那个盯盘状态啊,心情起起落落。果然还是不行。
那就只能继续看书了。看到了炒股的智慧这本书,有点感觉了,说的应该是有用的,但是不知道怎么操作。比如上边说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很正确的,但是怎么操作,不知道!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一些理念和自己的不足,所以继续看书。也看了一些价值投资的书,自然而然地花了许多时间学看财务报表。比如市盈率,营业额,净利润,现金流等指标以及三个分表怎么看,可能出现的雷在哪里。又来感觉了,又把所有的股票看了一圈,筛选出了所有自认为有价值的股票,然后买卖就限定在这些股票中了。哈哈这里面问题很大。果然还是不行。
再看的一本书对我影响较大,叫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帮我形成了我现今的操作轮廓。里面对于仓位管理或者说止损点的描述很有道理。比如一支股票应该买多少呢?通过所能承受的损失来确定买的股数和设置止损点。说明以前真的是瞎买啊。于是我把资金增加到10万元,计划再能稳定盈利票不增加资金了。不能稳定盈利,再多钱也没用。
谈一下看书的感受吧,基本上看了所有经典的书以及其他人推荐的书。经典的书都是外国人写的,或者炒美股的中国人写的。所以他们的操作方法有很多不能用,相应的操作策略系统也很不好创建。比如在美股,你就可以选择价格突破买入,到达止损点卖出。在国内不大行,你在盘中买入,当天到达止损点怎么办,没法止损啊。你在尾盘买,价格很多时候已经超过了突破点甚至涨停。而国内的股票买卖的书你懂得,停留在某几条线交叉买入的阶段。现在还想看书,不知道看什么书了,看论坛比较多。
投的那10万块钱,年初有一阶段降到了9万,到今年8月份到了10万多一点。反正回本了,不算利息的话。现在很迷茫,我有感觉是由于这阵子市场比较好,所以回了本。市场一变,还得亏损。
现在是怎么操作的呢?主要是抓市场热点。比如看一个新闻,南方洪灾了,我就提前买入水泥股,选前期涨幅不能过大的,形态上看下跌概率较小的。已经形成的市场热点基本不介入,太高了没法买。现在是绝不追高,突破都很少买,回调买的比较多,但也不绝对。要买之前先看大盘,大盘不好,就先不买了。大盘不处于下跌趋势,才去买形态好的个股,优先买业绩好的。通过看板块的增长幅度,判断市场的热点,看看是什么带动大盘的上涨的,以此判断大盘的走势。最近还通过有个个股的历史走势来练买入成功概率,可能根本没有用,如果练的是好股,则一直持有不卖就可以了。
总之现在的操作乏善可陈,不知道应该学点什么,可能实盘操作积累经验比看书更重要吧。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处于什么水平或者阶段,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