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20年信息收集贴

20-08-14 07:59 3837次浏览
天王星168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关注信息收集在一起,方便查看!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4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天王星168

21-03-03 13:13

2
转贴:[淘股吧]
碳中和概念股全解析来自牛牛肥肥的原创专栏首先普及几个概念:碳中和、碳捕捉、碳交易、碳达峰、


碳中和:

排放的二氧化碳等于大自然吸收的二氧化碳,使得形成二氧化碳实现零排放;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达峰:

排放的二氧化碳小于大自然吸收的二氧化碳,使得形成二氧化碳实现开始降低;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捕捉:

碳捕捉,就是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之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和天然气领域或者其他安全的地下场所。:目前全球碳捕捉项目较少,盈利模式有待优化)

碳交易:

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全国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依次是湖北、广东和上海。


碳中和概念分支较多,是一个大的概念的组合包括:发电端减排、使用端减排、配套措施制造端减排;

碳中和受益方向包括:

发电端减排:光伏风电核电水电特高压、生物质能等新[gubar]能源[/gubar]产业链;

使用端减排: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储能、生物降解材料、绿色建筑、氢能、国六;

配套措施制造端减排:碳捕捉、碳交易;

总体来看,发电端减排主要是中长期受益,碳中和概念市场已经被市场基本认知,发电端是中长期受益,光伏和风电被市场更看好,但这一块由于前期连续上涨,不具有爆发能力,只是中长期受益。

使用端减排也是中长期受益的,因为前期涨幅过大,和发电端减排一样不具有爆发力,;

配套措施制造端减排,目前全球碳捕捉和碳交易项目都相对较少,还不具有产业化能力,更多的只是游资炒作概念,碳捕捉和碳交易两块来看,碳捕捉概念强度大于碳交易;碳中和实际就是节能减排,换个说法而已

下面来具体普及下概念股(碳捕捉、碳交易)

发电端减排;使用端减排这两块概念大家都十分清楚了,就不做罗列了

碳捕捉概念:(龙头股和相对活跃标的已经红标)

远达环保:目前有碳捕捉技术,在重庆合川有国内首台套万吨级碳捕捉装置;

开尔新材:持有20%股权的开源新能主要从事碳金融、碳资产开发与管理、碳交易等业务,致力于从碳资产开发和管理逐渐延伸至碳交易和碳金融,打造碳资产的完整产业链;

凯美特气:公司与湖南大学合作,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等工程技术研究和二氧化碳资源化相关技术研发;

昊华科技:在碳捕捉方面的技术储备初具规模,公司已经与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神华在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CCS)领域展开了深入的合作;

华测检测:子公司华测认证有联合国CDM情节发展机制DOE资质;

谱尼测试:具有碳排放相关业务、例如ISO14064企业碳足迹研究;

碳交易概念:(龙头股和相对活跃标的已经红标)

长源电力:持有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有限公司9.09%的股权;

华银电力:持有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7.5%股权,是第六大股东;

国检集团:持有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9.09%的股权;

闽东电力:持有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福建)有限公司1000万股,占4.76%;

深圳能源:持有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12.5%股权;

金融街:持有北京环境交易所有限公司16%的股权;

晋控电力:孙公司北京中茗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中国碳市场的创新型企业,服务内容包括:企业碳盘查、碳资产管理、碳金融和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开发;

先河环保:拟与北京正合绿势生态科技,合作设立上海碳和管理咨询合伙企业,经营项目和范围:碳排放权交易的配套服务;

国网英大:子公司置信碳资产管理公司是国网公司系统内唯一一家专业从事碳资产经营业务的公司;

中钢国际:持股38%中成碳资产管理的参股子公司,主营业务为碳资产管理、碳资产管理技术服务、碳减排量开发;

海油发展:持股4%的绿色交易所为国家发改委备案的首批中国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北京市政府指定的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交易平台;

晋控电力:孙公司北京中茗碳资产2管理是一家专注于碳市场的创新型企业;

协鑫能科:下属子公司协鑫碳资产服务:东台)有限公司开展碳交易、碳资产管理相关业务;

中泰化学:参股新疆碳排放交易所10.9%股权;

紫鑫药业:子公司北方环境能源交易所有限公司从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交易;

其它间接受益标的

雪迪龙:环境监测行业龙头,专业从事分析仪器仪表、环境监测系统、工业过程分析系统的研发,碳交易的实行,为公司带来持续增长空间;

中材节能:余热发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经营水泥、建材行业的余热发电工程设计、建造,碳交易的实行,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发展;

华光环能:是高效锅炉行业的龙头企业,碳交易的实行,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发展;

维尔利:子公司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是国内沼气和生物天然气行业的领先者,总承包建设国内碳交易成功的大型农业沼气项目;

大唐发电:拥有众多的CDM项目资源,2013年大唐集团与俄罗斯天然气集团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举行“六螯三期风电CDM项目减排量购买协议书签字仪式”,年减排量达到4.8万吨;

杭氧股份:利用先进的低温和气体分离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乙烯冷箱、液氮洗冷箱等一批石化装备的国产化;

首航高科:碳排放业务和售电业务客户有很多关联:共同)性,目前正在推进相关业务,西拓公司主营业务余热电厂有碳排放指标,以碳交易作为重点;

巨化股份:国内首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氟化工企业;

福建金森:2016年碳排放权交易再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开市,公司和主办方共同开启“碳中和”按钮;

上海电力:公司所属的电厂已经开展碳排放交易;

太阳能:基于国家发改委自愿减排量交易体系的碳交易已提交了项目申请报告,并将根据生态环保部关于碳资产交易的后续政策积极参与碳资产交易;

爱康科技:控股子公司北京碳诺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碳资产管理及碳交易业务布局,对外提供面向CCER碳资产开发和配额碳资产管理的服务;

整体来看,虽然周末市场都在普及碳中和的概念和预期,但从整体的板块概念情况来看,这个板块是中长期板块,同时具体利好哪个方向,指向性并不明朗,那么这个题材看似非常大的题材,但可炒作性不足,目前来看,最多也只是碳捕捉分支和碳交易分支会有部分个股炒作,其他个股炒作概率不大,这是对于碳中和概念的普及;
天王星168

21-04-08 09:50

1
凯莱英新和成九洲药业普洛药业药石科技……谁是成长能力最强的化学原料药企业?[淘股吧]
数说商业2021年04月07日 21:56分享到: 阅读:6770评论收藏

企业成长能力是指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发展速度,包括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企业成长能力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的能力,反映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本文为成长能力系列文章之化学原料药篇,共选取33家化学原料药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核心数据:
成长能力排行前三企业:花园生物、药石科技、天宇股份
营收复合增长前三企业:药石科技、健友股份、花园生物
毛利复合增长前三企业:花园生物、健友股份、天宇股份
净利复合增长前三企业:花园生物、天宇股份、药石科技
扣非净利复合增长前三企业:花园生物、天宇股份、新华制药
营业收入 指在一定时期内,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作为企业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资金来源,主要经营成果,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以及现金流入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营业收入管理,可以促使企业深入研究和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便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避免盲目生产。
化学原料药上市企业近五年营业收入 制表:数说商业
从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有31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其中24家企业增幅在两位数以上,药石科技、健友股份、花园生物、凯莱英等4家企业增幅超过30%。 药石科技增长最快,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达到52.14%,过去五年营收最低为2016年的1.88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6.62亿元。 奥锐特圣达生物均为下滑,其中圣达生物下滑最大,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为-0.82%,过去五年营收最高为2015年的5.364亿元,最低为2016年的4.82亿元。 毛利润 指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售价)减去商品原进价后的余额,又称商品进销差价。影响最终利润的因素很多,对于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差别很大,毛利润考虑对于该业务的主要支出。 其意义在于,如果不做该(笔)业务,一些资源就会被浪费或仍然会消耗,利润就会变成负值;如果做该业务,就可能赢利或减少亏损。
化学原料药上市企业近五年毛利润 制表:数说商业
从近五年毛利复合增长来看,有29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其中26家企业增幅在两位数以上,花园生物、健友股份、天宇股份、药石科技、浙江[gubar]医药[/gubar]、新和成、金达威永安药业等8家企业增幅超过30%。 花园生物增长最快,近五年毛利复合增长达到73.71%,过去五年毛利最低为2015年的0.55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5.01亿元。 其余4家企业均为下滑,其中圣达生物下滑最大,近五年毛利复合增长为-8.44%,过去五年毛利最高为2015年的2.74亿元,最低为2018年的1.65亿元。 净利润 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化学原料药上市企业近五年净利润 制表:数说商业
从近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有25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其中24家企业增幅在两位数以上,花园生物、天宇股份、药石科技、新和成、永安药业、广济药业、金达威等7家企业增幅超过40%。 花园生物增长最快,近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达到131.34%,过去五年净利润最低为2015年的0.12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3.437亿元。 其余5家企业均为下滑,其中圣达生物、兄弟科技赛托生物尔康制药等4家企业下滑在两位数以上。 尔康制药下滑最大,近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27.63%,过去五年净利润最低为2019年的1.615亿元,最高为2016年的7.954亿元。 扣非净利润 指在企业核算公司的利润过程中,不仅扣除了与公司经营支出有关的款项,还扣除了所有在经营过程中与经营无关的支出的费用。 在核算扣非净利润之后,每个公司能够很直观的看到自己一个季度或者是一年的盈利状况。扣除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支出以及与经营过程无关的支出,这样更加客观的看到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
化学原料药上市企业近五年扣非净利润 制表:数说商业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有22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其中21家企业增幅在两位数以上,花园生物、天宇股份、新华制药、新和成等4家企业增幅超过50%。 花园生物增长最快,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达到187.84%,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5年的0.048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3.295亿元。 其余7家企业均为下滑,其中圣达生物、尔康制药、赛托生物等3家企业下滑在两位数以上。 赛托生物下滑最大,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为-30.34%,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9年的0.44亿元,最高为2015年的1.869亿元。
化学原料药上市企业成长能力排行榜

化学原料药上市企业成长能力排行榜

Tips: 1、本文选用的成长能力指标有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毛利润复合增长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以及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 2、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和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计算中,剔除了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为负的年份。 3、成长能力排行榜单中,各项指标得分按照10/33的比例换算得出,综合得分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 4、各项指标都只是一个参数,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一家企业的未来。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5、本文参考三级行业分类,个别企业由于主营业务变动,行业划分可能有所出入。
风YU

21-03-07 14:54

1
多运动,保持身材适中,不偏食,睡眠好,基本就能避开癌症
天王星168

21-03-06 21:15

1
最新公布!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出炉,排名第一的癌有重大变化 [淘股吧]
2021-01-10 12:31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统计了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类型的最新发病率、死亡率情况,以及癌症发展趋势。
这份数据报告显示:
2020年全球 1930万人新确诊癌症, 近1000万人死亡;
每5人中就有1人将在其一生中患癌症;
每8名男性、每11名女性中就有1人将因癌症而死亡;
癌症诊断后5年生存人数约为 5060万;
乳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

2020年,以女性为主的乳腺癌发病人数首次超过全人群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
但是,全球范围内,肺癌仍是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

▲2020年,全球主要新发癌症类型、人数及占比(数据来自IARC官网)

▲2020年,全球主要癌症死亡类型、人数及占比(数据来自IARC官网)
乳腺癌发病率全球第一
但肺癌仍占据死亡率榜首
这项最新预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预计为1929万例,其中男性1006万例,女性923万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预计为996万例,其中男性553万例,女性443万例。
2020年之前,肺癌一直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而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肺癌为220万, 乳腺癌正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全球发病率前十的癌症分别是:乳腺癌226万,肺癌220万,结直肠癌193万,前列腺癌141万,胃癌109万,肝癌91万,宫颈癌60万,食管癌60万,甲状腺癌59万,膀胱癌57万。
这十种癌症占据新发癌症总数的 63%。

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乳腺癌的“杀伤力”则大幅下降,仅排在第五位; 肺癌死亡180万例,远超其他癌症类型,位居癌症死亡人数第一。
癌症死亡人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180万,结直肠癌94万,肝癌83万,胃癌77万,乳腺癌68万,食管癌54万,胰腺癌47万,前列腺癌38万,宫颈癌34万,白血病31万。
这十种癌症占据癌症死亡总数的 71%。
IARC的报告分析, 2020年乳腺癌新发病例数的快速增长,取代了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乳腺癌风险因素的不断变化,比如 推迟生育、生育次数减少,这在正经历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国家中最为明显, 超重和肥胖,以及 缺乏运动,也是造成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中国:
新发癌症数与癌症死亡数
均位居全球第一
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 占全球23.7%,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癌症新发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

2020年各国癌症新发病例数
与全球数据不一样的是,目前在中国,肺癌仍然是新发病例的首位。
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82万,结直肠癌56万,胃癌48万,乳腺癌42万,肝癌41万,食管癌32万,甲状腺癌22万,胰腺癌12万,前列腺癌12万,宫颈癌11万。
这十种癌症占新发癌症数的 78%。
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 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主要由于中国癌症患病人数多,癌症死亡人数位居全球第一。

2020年各国癌症死亡病例数
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 肺癌死亡人数遥遥领先,高达71万, 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3.8%。
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71万,肝癌39万,胃癌37万,食管癌30万,结直肠癌29万,胰腺癌12万,乳腺癌12万,神经系统癌症7万,白血病6万,宫颈癌6万。
这十种癌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 83%。
天王星168

21-02-16 08:43

1
医药板块各龙头股一览表:[淘股吧]
1. 医药总龙头: 600276 恒瑞医药
2. 中药总龙头: 000538 云南白药
3. 新药实验龙头: 603259 药明康德
4. 糖尿病龙头: 600867 通化东宝
5. 大输液龙头: 002422 科伦药业
6. 维生素用药龙头: 002001 新和成
7. 血制品龙头: 002007 华兰生物
8. 生长激素龙头: 000661 长春高新
9. 中枢神经龙头: 002262 恩华药业
10. 眼科服务龙头: 300015 爱尔眼科
11. 牙科服务龙头: 600763 通策医疗
12. 膏贴药龙头: 002287 奇正藏药
13. 核药龙头: 002675 东诚药业
14. 医药商业龙头:601607上海医药
15. 家用医疗器械龙头: 002223 鱼跃医疗
16. 骨科材料龙头: 002901 大博医疗
17.心脏支架龙头: 300003 乐普医疗
18.药用玻璃龙头: 600529 山东药玻
19.疫苗龙头: 300601 康泰生物
20.临床CRO龙头: 300347 泰格医药、
21.独立实验室龙头: 603882 金域医学
22.体检业务龙头: 002044 美年健康
23.化学发光诊断试剂龙头: 603658 安图生物
24.血液灌流器械龙头: 300529 健帆生物
25.药店龙头: 603939 益丰药房
26.抗过敏生物药龙头: 300357 我武生物

作者:玫瑰教授
天王星168

20-11-19 07:25

1
京汉变奥园美谷开启腾飞之旅[淘股吧]
昨天涨停板砸开,但是全天承接踊跃,洗盘迹象明显。
今日正式改名,宣告开启腾飞之旅,该股股价低,位置低,未来想象空间巨大,今天可以抢到就长线持有。
《2020年新白领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医美行业已经成为疫情后唯一不降反增的消费支出,且有着明显的年轻化趋势,2020年也许可以称之为医美行业的“双11元年”。

而在双11当晚,许多人观看着医美直播时,一家A股上市公司悄然更改了名称。

这家公司是京汉股份,双11当晚正式变更名称为“奥园美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为“奥园美谷”。

随着此次京汉股份更名奥园美谷,其未来的发展战略也发生了变化。将以绿色纤维新材料为基础,上下游联动,打造成健康美丽产业的上市平台。这是用改名,宣布了自己进军医美行业的决心。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改名,更可能预示着一个行业的变革。

1 向着蓝海进发

更名后的奥园美谷,未来的目标是以绿色纤维新材料为基础,上下游联动,打造一个健康美丽产业的上市平台。

这是一个许多人不太了解的行业。

绿色纤维又称莱赛尔纤维,是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通过NMMO溶剂溶解提炼而成,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多种优良性能。其与传统化学纤维最大的区别在于生产过程“无污染”。绿色纤维行业属于国家十三五计划鼓励发展行业之一。

目前,绿纤主要应用于纺织纱线、无纺布等领域,在服装、家纺、卫生材料、面膜、医用卫生垫、过滤材料中均有应用。由于其与粘胶短纤性能相似,有望代替粘胶纤维乃至棉纤维的纤维品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正是由于绿色纤维的这种特性,与奥园正在发力的医美产业可以形成联动效应。

早在2018年3月,奥园旗下的奥园健活集团就与韩国KORACLE公司合作,在广州、成都、武汉等多个核心城市共同出资设立医美整形医院,成为医美行业新秀。

奥园挑选医美为新业务方向势必经过了一番深入的考察。

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研报指出,2018年中国医美市场用户规模达到740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1520万人。并且,市场规模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到2020年,医美市场规模也预计将达1975亿元。可以说,这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增速下滑,202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仍将超过15%。可见,医美行业不仅拥有高增长的潜力,也拥有极强的韧性。

数据还显示,在医美行业中,68.2%中国医美意向消费者愿意使用轻医美化妆品,其中,29.1%的消费者首选体验轻医美化妆品是医美面膜。

奥园美谷主营的绿色纤维,其用武之地正在于此。

不仅如此,最新更改的“奥园美谷”这一名称,也与奥园在上海奉贤布局的产业地产项目同名。

奉贤是长三角地区最大规模的健康美丽产业集群“东方美谷”。这里云集了上海25%的化妆品产业,全国每4片面膜,就有一片产自“东方美谷”。

2019年,奥园投资上百亿元在奉贤打造奥园上海东方美谷项目,力图将这里打造成健康美丽产业综合体。

为了这个项目,奥园投入了不少精力。

上海东方美谷项目分为两大区块,南地块落地奥园医美,对标法国美丽谷主要功能,覆盖了从研发生产、检测服务、主流趋势预测、原料配方、美业评比、选美等完整的供应链;北地块为跨境电商板块,将项目整体打造为奥买家特色产业园区平台。

可以说,这个项目几乎把奥园旗下的几大业务板块全都囊括进来,而奥园美谷的加入,又给这个项目增添了更多的想象。

2 扭亏为盈,轻装上阵

转型最困难的阶段就是初期,新业务尚未成气候之时,最为脆弱。

奥园美谷的前身京汉股份,原本是一家河北房企,在河北、京津等区域有着丰富的土地储备。

2018年,京汉股份开始寻求转型,提出“去房地产化”,转型绿色纤维项目。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其现金、负债、净利等财务指标表现并不乐观。2019年其归母净利同比大幅下降87.29%-93.64%。一方面由于因战略转型未新增地产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则是绿色纤维项目仍在建设期,尚未形成收入。

今年4月7日晚间,奥园公告拟以11.6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京汉股份29.99%的股份。

由此,奥园成为京汉股份的控股股东。这也让京汉股份有了新的机会,继续深耕绿色纤维项目。

在更名之前,奥园美谷已经处于被改造的过程中。

公告显示,奥园已根据前期签署的《借款协议》,向京汉股份提供了总额5亿元人民币的借款。

另外,奥园还联手信达资产纾困奥园美谷。前期签署的总额19.79亿元的纾困协议,截至披露日也已完成了共8户标的债券、合计14.65亿元的债权收购工作。

在资本市场看来,奥园美谷第三季度的融资情况改善,流动性问题已实质性好转。而在帮助京汉股份显著改善流动性的同时,奥园也给自己的医美产业扫清后续发展障碍。

据奥园美谷三季度财报显示,京汉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78.50万元,同比增长310.41%;基本每股收益为0.1238元/股,相较去年同期增长310.50%。

此外,今年1-9月,京汉股份累计实现净利润744.6万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1.7%。

在前期亏损严重叠加疫情冲击的影响下,取得这样的增长已实属难得。

对于奥园美谷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外界认为,业绩扭亏为盈可以视作京汉股份驶入新的发展通道的标志。

3 改变已经发生

如果说财务改善只是解决了奥园美谷的“历史遗留问题”,让奥园美谷可以轻装上阵,那么现在缺的,就只是人。

10月28日,奥园美谷聘任徐巍担任执行总裁。现年39岁的徐巍曾历任伊美尔医疗北京医院院长、董事总经理,高特佳大健康产业基金执行合伙人,奥园健活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在大健康产业医疗医院管理、投资行业有16年经验。其能力背景与“奥园美谷”未来主业方向高度契合。

此外,奥园美谷还选举胡冉担任第十届董事会董事。胡冉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和经济管理学院,获工学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工学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此前为奥园集团副总裁、奥园科技集团总裁。更早之前,还曾任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办公室负责人、北秀支行负责人。

两名核心高管,分别在医美大健康和金融、财务领域有着资深经验,对于奥园美谷来说,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更加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核心力量,为奥园美谷的管理进阶带来充沛动力。

这种改变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截至2020年10月,建设总投入接近12亿元的奥园美谷绿纤一期4万吨生产线,已经完成全部设备安装工作,预计2020年底就要进入试生产运营阶段。

原材料也已经备好。第一批1000吨进口浆粕及300吨溶剂已就位。

按照奥园美谷的规划,未来还将持续提升绿纤产品产能,按计划推进绿纤二期6万吨生产线建设。

作为国内的千亿级企业的奥园,在帮助奥园美谷走出新的产业之路的同时,自身也拥有了扩大产业优势的巨大想象空间。

奥园旗下拥有科技、健康、文旅、金融等多个产业板块,在医美、大健康等领域优势突出。

例如,奥园集团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奥买家,聚焦医美产品业务,并且可以为奥园美谷配套提供相关云计算服务;奥园健活同样在加快线下高端医美龙头资源布局,这些因素都将助力奥园美谷开拓医美产业,提供多样化的医美下游渠道。

中国奥园若能与新的奥园美谷形成协同,通过二者的业务协同,有望依托医美板块品牌和资源,延长绿纤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未来想象空间极大。

甚至,奥园可以由此开拓一个从生产、供应链,到医美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条。

中国未来的医美产业,或许又将发生一次巨变。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