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股友们的对话:
万能的股友们,请问
花园生物的发展空间和护城河到底在哪里?
建仓花园生物一年有余。主要看到花园生物业绩好,有发展规划,并且有公司倡议员工持股价格以及
回购价格做为建仓依据。一年来,花园生物远远跑输大盘,获得的收益仅相当于
银行定期存款利息,再来一个波动,还会亏损。周末闲来无事,仔细梳理一下花园生物各种信息,但是还有很多问题不懂,希望能够得到解答。
1、公司所处行业主要情况是
饲料级VD3产能严重过剩,后续的发展看点是NF级胆固醇、
食品医药级VD3、25羟基VD3,目前好像没有足够的信息能够说明这几个产品的未来市场空间如何,行业增长率是什么情况?目前主要的增长信息来自饲料产量每年2%-4%增长,食品医药级增长并不明确,主要是董秘回复:需求强烈。
2、NF级胆固醇生产难度有多大,容不容易被攻破?国盛
证券2018年5月15日研报显示羊毛脂胆固醇生产企业共四家,分别是花园生物、日本NFC、新加坡NK、印度Dishman,其中另外三家已经无法盈利了。既然能够主导VD3原材料生产,为什么2020年提价到500元会失败呢?
3、
国海证券2020年12月23日研报显示,能够批量生产、销售25-羟基VD3的厂商仅有花园生物和荷兰帝斯曼两家,25-羟基VD3生产难度有多大,容易被攻破吗?现有的专利能够形成足够的保护吗?2014年招股说明书显示,荷兰帝斯曼正向欧盟力推用25-羟基
维生素D3完全替代普通VD3。以后25羟基VD3会对普通饲料级VD3进行完全取代吗?
4、1、25羟基VD3从2014年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已经开始研发,现在过了6年多了,还处于研发中。根据最新信息,将在这一批在建工程投产后会着手建设相关产能。这个是不是在画饼?国海证券的研报也没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还有胆固醇作为虾饲料添加剂,是不是也在画饼?
5、全球产能严重过剩情况下,公司扩产3600t饲料级VD3粉、1200吨25羟基VD3和540吨食品级VD3粉产能,公司未来产能如何消化,会不会产能重复建设?如果到时产能不能很好利用,固定资产的折旧便会对利润表形成压力。
6、既然行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了,为什么江西天新、
圣达生物、黑龙江格林赫思、平顶山慧鑫源、
湖北元泰还在往这个行业里面冲呢?包括传统的
新和成、
金达威这两年也在扩产VD3,这以后会成一个什么样的竞争格局呢?
7、定增机构和诺铁是如何看待花园生物的价值?我相信机构们掌握的信息,肯定比我们更多一些,个人投资者在信息获取上差别太大了。
8、其他方面8000吨精制羊毛脂以及老鼠药方面的价值该如何看待。这方面的信息太少了,很难做判断。
以上问题,希望能够得到解答。有说的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做投资这件事情,就需要多交流。交流多了,各种信息和观点才能更清晰明确。
▲花园是采用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的创新工艺“分子蒸馏法”生产NF级胆固醇;采用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联合研发的“分馏萃取法”工艺生产25-羟基维生素D3原,此生产工艺已取得三项发明专利。维生素D3全产业链相关产品最重要的竞争力是产品收率,纯度,收率决定了产品的成本,纯度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收率和纯度不是靠几个专利就可以搞定的,是生产工艺持续研发改进,生产设备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取得的。花园20年来依托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的顶级技术团队才实现了NF级胆固醇,维生素D3,25-羟基维生素D3产品在全球成本和质量上的绝对竞争力,护城河应该在这里吧。目前花园饲料级维生素D3成本30多元/KG,就是长期研发改进工艺的结果,与当初从中科院理化所取得的维生素D3生产发明专利已经相差很大。
△关于25羟基VD3,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价格是4000元/kg(暂时没有找到现在价格),价格相比是普通VD3的10倍多。不知道其他维生素厂家,有向这个领域在突破吗?
▲就是有突破也是多年后的事了,花园早把市场占领。一个项目从研发成功,要小试--中试-小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很长时间的。还要规划,
环保批准。生物发酵法根本没有竞争力。除非从维生素D3出发的开发路径,应该有研究,但产业化很难。
▲饲料级维生素D3是花园的基本盘,也就是业绩的基本保障,稳定赚钱就行。花园的目标是25-羟基维生素D3对普通维生素D3在饲料级,食品医药级的逐步替代。普通维生素D3价格低,整体市场空间有限。25-羟基维生素D3才是投资花园的重要看点。500元的报价估计只是对冲格隆汇质疑对股价的影响,实现首次增发股份剩余部分的全部出清。未来随着NF级胆固醇的产能扩张投产,花园应该可以完全操控普通维生素D3原料的价格,实现维生素D3价格的合理稳定。
▲目前国内能生产饲料级25-羟基维生素D3的有山东海能,山东静远制药,应该都是采用生物发酵法,和荷兰帝斯曼一样的生产工艺。荷兰帝斯曼关停生产线,全部采购花园的25-羟基维生素D3原。可见花园“分馏萃取法”工艺生产25-羟基维生素D3原的绝对优势。25-羟基维生素D3对普通维生素D3的替代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江西天新、圣达生物、黑龙江格林赫思、平顶山慧鑫源、湖北元泰这些企业是2018年饲料级维生素D3价格300多元以上的时候规划的项目,按目前100多元的价格是投产即亏本,有些还是当地骗补贴的口号项目。
▲精制羊毛脂是羊毛脂胆固醇的副产品,占领了羊毛脂胆固醇市场,自然就承接了精制羊毛脂的市场份额。环保安全老鼠药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二家生产,淘宝,
京东等网上都有在卖,值得期待。
公司董秘说全活性维生素D3目前处于中试阶段,应该技术和生产工艺是已经可以规模化生产。老鼠药也一直说中试阶段,产品早在卖了。
▲花园几年股价表现差劲的原因:
1、市场给花园的定位是单一产品(饲料级维生素D3)的周期股,所以每次股价都跟随饲料级维生素D3价格波动;
2、花园首次内部变相增发股份减持对花园股价也是长期压制因素,没有机构愿意进来;
3、花园里面有一股势力,总是利用一些信息主导股价涨跌实现高抛低吸赚钱。(如:叶檀、格隆汇、价值事务所负面质疑造成恐慌低吸,吹捧花园产品涨价高抛)
△目前,公司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来看,确实不理想。从单季度业绩来看,除开第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营收增速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并不理想。营收增速分别为15.56%和-9.33%,扣非增速2.08%和-22.7%。没有增速,股价大概率不会得到市场认可。对于去年第四季度以及今年全年业绩增速,你有什么预期或者看法?
▲哪个股票小散看到好的增速,股价还在低位的,早高高在上了。去年和今年能年净利润在3亿左右就可以了。重点看增发项目投产后的业绩变化,及以后几年的预期。现在是潜伏阶段,股价什么时候涨大资金说了算。
△等看到增发投产后业绩表现,那就是明年的事情了,今年大概率还得磨了。另外,产能消化,是需要严重关切的问题,一下上这么高产能,哪里会那么快消化呢?
▲花园未来有没有超级表现取决于以下因素:
1、增发项目的顺利及时投产并逐步放量,业绩进入增长通道,这样让市场投资者对花园由产品单一周期股的认知转变为成长股的预期,市盈率反映的估值局限就完全打开。
2、最重要的是实力机构的进入,当然目前已经有增发机构和国资战略投资者进来。
▲目前来看有利于花园未来股价表现的方面是:
1、2020年增发成功及国资战略投资者进入,可以完全否定各种质疑。增强投资者对花园的信心。
2、董事长的替换应该是花园意识到前几年存在的问题,有快速做强做大的强烈愿望。唯有花园市值上去,未来新项目资金才有保障。
3、未来兼并收购应该也是积极因素
○可能是小众行业的原因,至今没有一个
券商研究员说明白过VD3,均是抄袭转载人云亦云(非常期待真正的专业人士解惑)!!!从产业链来看,羊毛脂>精制羊毛脂>胆固醇>VD3>25羟基VD3>全活性VD3,第一个重大问题就产生了:因为羊养殖逐渐减少,券商强调羊毛脂采购是花园的优势,花园生物官网介绍公司采购澳洲、新西兰的羊毛脂,可董秘一直回复的是公司羊毛脂来自于国内,我亦查到国内每年都有羊毛脂出口。第二个问题:国盛证券曾提出一个观点,大幅提高NF胆固醇价格,董秘也回复一直是供不应求,可实际上花园的NF胆固醇并没有展现出“卡脖子”的控制力,这不奇怪吗??VD3是花园的主战场,羊毛脂、NF胆固醇是两个战略支点,战略支点展现不出控制力,VD3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招股说明书中介绍羊毛脂原材料均来自常熟、江阴、昆山、无锡一带的毛纺公司,和董秘说法是吻合的。后来的年报中供应商均采用客户一、客户二等替代,没有详细名字了。从各年度报告中和2020年增发回复证监会质疑来看,羊毛脂供应问题应该是不大的。至于羊养殖减少了,对羊毛脂的供应所产生的影响,该如何评价呢?关于NF级胆固醇能否实现“卡脖子”控制力,从去年VD3提价失败的事件来看,花园生物似乎高估了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强的行业主导力量。另外,饲料级并不是看点,2019年下半年到现在价格低迷(除了疫情影响冲高一波),已经无法实现增长了。后续真正的看点,可能只能期待25羟基VD3了。
如你所说,VD3太小众了,全球最大的公司年销售才7亿多。而VD3在新和成、金达威等上市公司占比极低,
证券公司来覆盖这么一个小行业,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意义不大,所以挖掘的信息就太少了。加上现在基金动辄几百亿规模,花园生物这么点小水坑哪里容得下这么大的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