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起来
0
小凳子坐好听课
0
收藏+点赞
0
@金印路 老哥你人也太好了,现在像这样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手把手教别人打板的基本没有了,佩服
0
金哥今天深粮筹码又轻了吗?
0
0
1
老早看楼主,油一桶!感谢
88
打板时,我们需要注意到以下三点:
1、封板金额,以及封板金额占流通金额比率。
2、封板后撤单的动态过程,以及封板金额大幅减少后分笔成交金额变化。
3、破板后,上方卖单量,同时紧盯逐笔委托。
展开到细节太长,每个点都可以说很多,今天点到哪是哪好吧。
1)一般股票冲上板的瞬间封板量,可以测量该只股票的人气。我惯涨停板的位置显示成金额,可以马上知道封板金额和流通金额的比例,这个比例越大,人气越高。如果你惯看涨停量,那就是封板量和流通股的比例。封板金额越大越容易稳定住计划逃逸资金,金额越小就越容易产生筹码松动。所以封板金额大不一定是好事,封板金额小也不一定是坏事,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逻辑?封板金额大,获利筹有多重选择,可以不马上交货,除非出现封板金额突然减少的情况,他们会考虑锁住利润,以免破板后不能回封。封板金额过小,则会显得支撑力不足,会给获利筹出货的压力,考虑到流通性,大资金的进出主要靠涨停板。
2)多数股票涨停后瞬间,随着砸单的涌出,会出现瞬间同步的撤单动作。这个时间节点非常关键,你需要紧紧盯住封板金额变小的过程,封板金额越小,资金的出货欲望越高。同时关注分笔成交,观察成交金额是否随封板金额变小产生变化。如果封板金额越小,卖单越大,或者没有萎缩情况,这说明目前筹码并不干净,再次回封,随时再有一波砸单再出来。如果封板金额变小,分笔成交并无扩大,出现成交逐步缩小的情况,这说明筹码的稳定度已经相对平稳。在实践中使用这个逻辑,对于砸单的判定很重要。
3)破板后,跑在后面的资金不是本意,但是已经暴露出了武器。这个时候,如果因为资金抢跑出现涨停价卖量堆积的情况,结合冲板时的封板金额来对比。破板后,上挂的卖单占第一次封板量的比例非常小,结合上面筹码稳定度的条件判断,可以直接扫单。如果上挂买量占第一封板量的比例比较大,结合上面筹码稳定度条件判断,筹码不稳定,不要先出手。(注意,有时候会出现破板后上方挂单主动撤单,减少卖量引诱上板的情况,一定要把这些金额计算到卖量里面。)
请看过觉得有用的同学,点赞。我据此统计考虑是否延伸开,毕竟是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
3
管你是龙头蛇头,统统捏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