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短期股市并无上行逻辑,疫情是全球最大的风口,泛疫情题材才有可能是真正的穿越题材;主线:疫情泛滥阶段,遏制疫情的医疗物资相关概念,后疫情时代,重建经济相关概念。赚钱还是亏钱?取决于你是否把握了这条清晰的主线。 一场疫情,在庚子年打破了我们生活秩序,快速而又广泛的改变我们的预期。我们为疫情做了调整、牺牲,以为黎明将在短暂的黑暗后到来。2个多月过去了,疫情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影响,远超大众的预期,随着对疾病的认知不断加深,有识之士开始给社会发出各种预警,归纳起来,就是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即将面临一个极度不确定的未来。
就全球而言,疫情正在疯狂蔓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直接投射到
金融 市场,油价暴跌,美股多次熔断。由于延缓疫情的积极因素(特效药、疫苗、有效防控)还没有获得,市场其实是在一个反复寻底的过程,其特点是:反复震荡、方向不明。就国内而言,疫情处于暂时遏制阶段,也没有完全解除危险,一旦反复,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方面,国外的经济停滞情况,严重的打击了我们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导致制造业大面积的复工后却无法有效复产,而消费方面也面临消费模式受限和消费能力下降的双重影响。由于情况复杂,刺激政策暂时还没有全面形成和实施;在不断下行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真空期,我们的市场也是出现了一个震荡摸底的局面,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下跌趋势下的震荡区域,在这里,是反转 or下行?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内心里,大家是期望在这里形成一个有效反转,毕竟春节后的反弹时那么凌厉?现在难道不比节后强?
这段时间的调整,很多人亏损严重,重灾区是科技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其实是节后那一波极度不真实的反弹。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市场几乎跌停,这虽然是情绪上的恐慌所致,但却是一种正确的预期,史无前例的疫情,难道A股可以完全无视?然而,在我们这个扭曲的市场,主导资金的执着、超常规数量的参与者、以及非理性的情绪,硬生生把市场继续推到一个高点,在这个过程中,科技股的上涨逻辑,尤其是消费电子,已经面目全非了,接下来的杀跌,给那些完全忽视现实的参与者,一个惨痛的教训。这个教训就是:再好的个股逻辑,也无法抗衡宏观形势的变化,逆势而为,非死即伤。
不可否认,在股市的任何一个时期,无论暴跌还是上涨,总有人赚钱,这些人,除了运气,更多的是认清了形势,尤其在下跌市场,更容易分清那些逆流而上的主线和逻辑。
股市里赚钱,道理大概就这几点:在确定性好的时候,跟随市场主流,在确定性差的时候,尽量去找预期差。上涨市场,积极做多,加大仓位,反复切换跟随主流热点;下跌市场,轻仓、空仓,观察市场,寻找变化;震荡市场,降低仓位,寻找跟随穿越逻辑; 如何判断市场处于哪个阶段?稍有经验之人,通过均线系统就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断,再结合一下宏观面的因素,不难判断市场是确定还是不确定的市场。
在目前这个阶段,最强风口是什么?所谓风口,就是不断有消息刺激的,有想象空间的的概念和板块。在这场人类浩劫面前,救灾和重建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的主题。在一个这么宏大的叙事场景中,多少人还有心思去关注那些鸡毛蒜皮?
抛弃全面反转的幻想吧,暂时放下对“术”的纠结,去了解一下这场疫情和经济的真实的一面,无论你是长线选手还是专攻超短龙头,在这种环境,离开主线,等待你的,大概率是延绵的阴跌和极端的天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