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疫情大数据下全球医药消费的十个重要发现!

20-04-05 11:34 1005次浏览
adike173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通过疫情期间网售药品类结构的变化,可以进一步观察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消费惯。

在控制疫情的需求下,大众的日常就医和购药方式突然间发生了加速转变,线上问诊和网上购药业务激增。近日,李卫民分享了疫情期间线上药品销售情况的变化,而从这些变化中,也可以思考如何从数据中把握机会。
分享数据采自阿里健康 平台线上销售数据,含淘宝、天猫、阿里健康O2O。由于阿里医药健康产品约占整体网上销售55%,有较好的代表性。具体统计在内的包括OTC、处方药、保健食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等医药健康门类产品。
为了更好呈现在疫情期间的不同阶段的线上日均品种交易额变化,以下数据以1月20日为节点,将时间段分为“疫情爆发前”(2019年12月22日~2020年1月19日),“疫情爆发高峰期”(1月20日~1月29日)和“疫情后期”(1月30日~2月19日)。从这些数据变化的特点中,可以在一些层面反映出大众的消费和生活惯。
1、强制“宅”填平传统春节时期网购低谷
疫情对线上消费的影响有多强?一般情况下,春节前后大部分消费者都会处于居家宅的状态,从而网上交易行为可能减缓,但在控制疫情和防疫需求的刺激作用后,2020年的春节却迎来一个不寻常状态。在1月20日~1月30日期间,阿里健康平台线上交易数据出现了一波高峰,而此前在2019年的同期阶段却呈现的是数据线低谷。

2、口罩交易激增20000倍,取代血压计、血糖仪成医械类top
由于疫情爆发突然且处于春节假期期间,防疫用产品需求呈爆发增长。相信很多人都遇到了一罩难求的难题。数据显示,口罩在疫情爆发高峰期的交易额是疫情爆发前的300倍,也是2019年同期交易额的20000倍。体温计在疫情爆发高峰期的交易额也比2019年同期提升了约40倍。

口罩、体温计等增量需求也带动了整个医疗器械品类线上交易额增量。阿里健康平台的医疗器械类产品在疫情爆发高峰期的日均交易额约1.25亿元,相较于疫情爆发前2519万元的日均交易额涨幅达396.8%。而在疫情爆发前血压计、血糖用品是该品类销售老大,日均交易额分别占平台整个医疗器械类的14%,彼时口罩日均交易额占比仅1%。但疫情爆发期间,口罩日均交易额占比猛增至74%,血压计、血糖用品分别仅1%。

医械类日均交易额在疫情后期涨幅回归了平稳,对比疫情爆发期增长约28.8%,这一变化与口罩断货而供应链未跟上有很大的相关性。
3、更多中老年群体加入网购大军
疫情对普通民众的消费惯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迁至线上。即使是此前一些不熟悉移动医疗或网购的中老年患者,由于防疫居家隔离的影响,也逐渐培养了网购药的理念并做尝试。而中老年患者很多是慢性病患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拉升慢病类用药在此期间的线上交易额。


4、慢病患者需求向线上转移,处方药销量显著上升
从药品交易额来看,在1月20日以后,在处方药类中,呼吸系统、解热镇痛、免疫调节、抗菌消炎、儿科用药上升明显。
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线上问诊和购药早已成为多家企业争相做布局的领域,在平台的处方药类交易中,心脑血管类一直是其中日均交易额最大的,在疫情后期阶段即1月30日之后的20天内又出现明显增长,较疫情爆发前增长了41.59%。在同一统计区间,肝胆用药日均交易额仅次其后。主要为糖尿病类的内分泌类处方药在疫情后期日均交易额也增长了49.32%。

5、奥司他韦、连花清瘟、板蓝根等渐成“条件反射”
面对新冠疫情来袭,很多消费者意识上会根据过往经验囤购相关药物。数据显示,解热镇痛类处方药在疫情爆发高峰期间交易额在处方药大类中增长最明显,日均交易额对比疫情爆发前阶段增长了320.67%,其中奥司他韦、连花清瘟、金叶败毒颗粒等销量靠前受益明显,这几款产品都曾使用于抗击非典和甲流期间。

6、跟风或恐慌式购买
从数据变化来看,主要增长的产品交易额的变化存在两个关键时间点的刺激。第一个时间点是1月20日,钟南山在当天接受央视采访时明确表示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的情况”,从而引起大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另一个是在2月10日左右开始,各地陆续发布公告暂停药店销售退热药、止咳药,这也一定程度上让民众囤购相关药品。
小儿感冒类OTC也增长明显,在1月20日~26日期间增长47.88%,儿科用药处方药则在疫情爆发期阶段日均交易额增长39.53%。
2月10日左右,各地陆续发布通知禁止药店售卖治疗咳嗽、发热的药物。感冒咳嗽类OTC产品在疫情后期日均交易额达205万元,较疫情爆发前增长126.63%,“恐慌”催动的购买心理成为交易额增长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有正在试验中的相关诊疗信息的陆续扩散,双黄连、板蓝根、蓝芩、三九感冒灵、念慈菴等成为热门品种。
7、OTC整体下滑,日常用药受抑制
OTC整体下滑,但感冒咳嗽药、维生素等产品受益。其中,日常比较热门的肠胃用药(例如奥利司他)、健脾益肾(例如汇仁肾宝)、补气补血(例如阿胶)等需求受到了抑制。
8、国产保健品整体增长减缓但维生素类上升显著
由于保健品类产品非日常刚需,在疫情期间的线上交易增长反而疲软,但维生素/复合维生素、维生素E+C自1月20日之后销量直线上升。维生素/复合维生素在疫情后期日均交易额达173万元,较疫情爆发期日均交易额增长238.6%;维生素E+C的疫情后期日均交易额74万元,较疫情爆发期涨幅高达4417.57%。
9、年底可能出现生育高峰?
疫情期间,有不少网友通过社交平台晒出超市或便利店摆放计生用品货架几乎被一扫而空的场景图,更有专家预计在2020年底前后将出现人口生育小高峰。针对不同人群的相关产品在数据上却出现了反差一面:健脾益肾类OTC产品交易情况在疫情期间明显抑制,而另一方面在疫情后期排卵试纸交易情况在增长。
10、微商等新渠道销量提升
疫情期间,网上医药电商、O2O、微商的销量都在大幅度提升。从有关疫情防控和治疗产品的销售趋势来看,社群运营和微商的销售渠道的影响力在增强。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