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晚,
吉翔股份(
603399,股吧)(
603399)发布公告,公司拟以8.06元/股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向中建鸿舜等106名交易对方购买其持有的中天引控100%的股权,并同时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此次交易初步定价为24亿元,本次重组完成后,中天引控将成为上市公司锦州吉翔钼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翔钼业)全资子公司,本土“独角兽”易主锦州。
24亿收购军工独角兽
作为被购买标的,中天引控是本土硬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其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航天基地少陵路4455号,注册资本为3.195亿,总资产逾15亿。主要从事金属钨粉、碳化钨粉的生产、销售,无人机及其应用系统、地理信息数据处理系统、陀螺及惯性导航系统、导引与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可以看出,中天引控的摊子很大,从事的业务种类众多,这也源于公司版图的不断扩张,中天引控目前共设立分公司4家、全资子公司7家、控股子公司11家及参股公司6家,业务范围遍布亚非欧多个国家和地区。
那么中天引控的发展依托于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其军工属性很明显。
1:军工团队:一批“领头人物”来自于中国十大军工集团,公司拥有博士37人,硕士130人的顶尖一流研发队伍,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共建有人/无人协同智能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2:军工业务:军品科研生产涉军资质齐全,并由此形成五大产品谱系:精确打击弹药、装甲车、无人机、无人车与机器人 、防务云平台。这样一家版图不断扩张,军工色彩浓烈的公司,业绩到底如何?
通过Wind查询,中天引控近五年以来,“数据表现”整体向上。其中公司营业收入不断上升,从2013年的987.26万元上涨到2019年的2.09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13年的42.32万元逐年上涨到2019年的5,136.08万元。业绩近年来总体保持不断上升且
可持续 发展的态势,显而易见,这是一个质地不错的“潜力股”。
基于收入带来的反馈,本次收购案,中天引控做出了2020 年度、2021年度和 2022 年度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1.3亿元、1.7亿元和 2.5亿元的业绩承诺。
可见此次合作达成,吉翔钼业也是做了充足的预判,中天引控良好的资产情况可以为上市公司助一臂之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吉翔方也表示本次交易可以使其快速进入国防行业,有效避免拓展市场周期较长、投入较大以及拓展失败的风险,从而形成健康的外延式发展格局,丰富产业布局。
为了提高本次交易整合绩效,吉翔钼业同时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1.6亿元,而这笔募集配套资金将用于中天引控项目建设、支付本次交易现金对价、补充双方流动资金及支付中介机构费用。
02
中天引控意在上市?
作为收购方,吉翔钼业主要从事两大业务板块:钼产品业务和影视业务。钼产品业务为钼炉料的生 产、加工、销售业务,产品主要包括钼精矿、焙烧钼精矿、钼铁,主要应用于不锈钢、合金钢以及特种钢的生产。
影视业务包括电影、电视剧的研发、投资、制作、营销与发行,是全产业链模式下的影视制片公司。
看似关联性不强的两家公司选择联手,对于吉翔钼业来说有着如下意义:
1:板块扩张:在两大主营业务链线下,此次收购,吉翔钼业实现了第三业务联结,通过中天引控向国防行业领域进行延伸,借助向国防领域的外延式发展,丰富上市公司的产业布局,拓展整体业务体系。
2:资本运作:相应国家政策号召,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同时破除市场壁垒和行业分割,实现公司产权和控制权跨地区的顺畅转让。
对于中天引控而言,亦可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平台以及资金优势,提升现有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扩大现有业务规模,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的稳步增长。达成“共赢”的局面。
作为本土快速上升的硬科技企业,中天引控的发展势头强劲,其曾在2019年挺入“西安龙门榜TOP20”名单,同时获得独角兽成长型企业认定。在其身上一个鲜明的标签便是“军民融合”,在国家军民融合、
一带一路 的大背景下,中天引控正好赶上了此趟列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市场资本驱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
据了解,
目前中天引控精确打击弹药与平台应用板块已具备IPO上市条件,其他版块2019年也开始迎来增长。结合其之前的动作,中天引控曾在2016年4月8日,正式登陆新三板挂牌交易,2017年11月2日终止股票挂牌。
有业内人士判断,本次收购,中天引控也欲在借壳上市,实现资本化发展,在业内人眼中,
中天引控绝不只是平平无奇的军工民企,其对标的目标应该是像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这样的大企业。03
硬科技也需要守护
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科创板的顺利推出,各路资本和机构愈发重视科技赛道,尤其对拥有科技属性企业更是青睐有加,纷纷寻找优质标的投资收购。
例如红杉资本简介表述,以高质量、快速增长的公司为投资目标,并重点关注科技与传媒、健康产业、
能源 与环保等四个方向;软银中国致力于在大中华地区投资优秀的高成长、高科技企业;德同资本专注于消费升级、医疗健康、以及智能制造领域等,不约而同涉及科技领域,而知名资本和机构布局于此的案例也不胜枚举。
西安作为“硬科技”概念发源地,自提出至今,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八路军”硬科技企业。去年8月,在西安高新区举办的“2019全球创投峰会”上,
“2019西安未来之星TOP100”与“西安龙门榜TOP20”榜单揭晓,其中TOP20榜单企业涵盖了“硬科技”多个领域,如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新能源 和智能制造等,此次被收购的中天引控即为其中之一。
西安坐拥丰富的硬科技企业资源,无疑成为全国资本和机构争相抢夺的“高地”,事实上这一状况已初露端倪,具体可见诸《知象光电:“脱胎”于西交大,获深创投千万级融资》《高新
医药 模板:“麦科奥特”融到1.15亿》《PE高地之蓝深科技(
000021,股吧):获软银中国5000万》等报道,
金融 棒棒糖预期这一状况会在接下来愈演愈烈。
然而,金融棒棒糖无法忽略的是,硬科技的“硬”体现在技术硬、精神硬、志气硬和实力硬4个方面,意味着企业在初创和成长过程中,需要长期持续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甚至长年艰辛的付出,方才取得一定成绩。若最终未能反哺本土产业和经济,反而被外来资本直接轻易“收割”,苦心孤诣,到头来却“为他人作了嫁衣”?未免得不偿失。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以西高投为代表的本土国有创投机构,对于本土硬科技企业的长期培育和支持,从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铂力特(
688333,股吧)到前不久刚过会的三人行传媒,均出现其身影。利用自身国有背景优势,始终用价值投资推进本土经济发展。
诚然,“硬科技”概念由西安提出,我们既有培育和壮大本土硬科技企业的责任,亦有守护它的义务。在全国都在积极布局硬科技的节点上,金融棒棒糖希望本土资本和机构充分利用好硬科技企业资源,最终反哺当地实体产业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