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自言自语莫围观

20-03-19 21:24 2158次浏览
tzjotzj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自言自语莫围观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6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tzjotzj

20-03-26 22:30

0
《非对称风险》:
最最重要的是:没有“风险共担”就一事无成。

-------------------
只有下场实践才有意义,不亲身体验风险,模拟盘是不可能成功的。
tzjotzj

20-03-26 22:25

0
《不对称风险》:

生活中的核心非对称性在于:
如果一个策略有可能触发爆仓风险,那么无论多么大的收益都得不偿失。

还有:
摧毁系统的风险和系统内部的波动是两个物种。
你承担的每一个风险累积起来最终会导致你的预期寿命缩短。

最后:
理性就是避免系统性毁灭。 
tzjotzj

20-03-26 22:23

0
《不对称风险》:

永远不要将倍增的、系统性的胖尾风险和不倍增的、特殊的薄尾风险相提并论。

我们再来刷新一下记忆,随机事件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平均斯坦和极端斯坦。平均斯坦是薄尾的,并且受影响的个人不会再波及其他人;而极端斯坦从定义上来看,会对较大范围的人群造成影响。因此,极端斯坦具有平均斯坦所不具备的系统性影响。可倍增的风险,比如流行病,总是来自极端斯坦。它们可能并不致命(比如流感),但仍然属于极端斯坦。
更专业的说法是:
来自平均斯坦的风险会受到切诺夫界的限制。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诸如“和金·卡戴珊睡过的人比死于埃博拉病毒的人还要多”这类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
仔细想想吧,绝对不可能有10亿人与卡戴珊睡过(女的算上也不够),但埃博拉病毒由于倍增效应而大范围流行并造成10亿人死亡的概率却不一定是零。

人们可能会喜欢风险,但肯定厌恶爆仓、破产和毁灭。

生活中的核心非对称性在于:
如果一个策略有可能触发爆仓风险,那么无论多么大的收益都得不偿失。
tzjotzj

20-03-26 22:15

0
《不对称风险》:
人们惯将破产风险和市场正常的变化与波动相互混淆。

在有些情况下风险对我们更有利,比如,我们可以承担大量非尾部风险,以享受尾部收益。实际上,波动并不一定代表风险,反之亦然。

小的伤害可能是有益的,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波动,但大的伤害,尤其是不可逆转的伤害则是我们始终要提防的风险。
夸大和渲染市场波动造成的危害是危言耸听,但是对尾部风险事件,无论怎么夸大和渲染,都不过分,因为这是一种审慎的风险预防机制。
毕竟,风险和爆仓不是一回事。

===========
审视自己系统中,长期重复操作时,在时间遍历性中可能产生破产风险的操作和模式,挑出来尽快扔掉。
(比如杠杆、连续重仓大亏割肉等,即使是尾部风险事件,也是致命的)
tzjotzj

20-03-26 22:08

0
《不对称风险》:

巴菲特:成功人士和真正的成功人士之间的区别,就是后者几乎对所有投资机会说“不”。

我们的大脑必须惯于对尾部风险说“不”。
许多方法都可以赚钱,且完全不必触发尾部风险。
许多方法都可以盈利,完全不必使用那种会导致系统脆弱性和未知风险的复杂方法。
tzjotzj

20-03-26 22:02

0
摘自《不对称风险》:
我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到过,整体系统的稳定性有赖于系统各部分的脆弱性(假设它们是可再生、可替代的)

如果人类可以长生不老,那么我们可能会因为一次突发的外部灾难,或者我们自身累积的不适应性突然爆发而导致人类的集体灭绝。

所以,只有当人类个体的生命较短(也较脆弱)的时候,人类才可能在代际间实现基因变异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以个体的脆弱性换取整体的强韧性。 
==============

类比一下:
一个操作系统有多种模式组成,整体操作系统的稳定性有赖于系统各模式的脆弱性(不总是有效)。
当系统中模式适应市场周期较短(也较脆弱)的时候,整个系统才可能在周期交替之间实现动态调整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tzjotzj

20-03-26 21:47

0
遍历性

如果有一个随机过程,其过往的历史概率不能适用于其未来的情景,那么这个随机过程就不具有遍历性

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系统存在一个类似于“叫停”的机制,这其实就是一个有吸收壁的随机过程,参与这样一个随机过程的“风险共担”就意味着一旦被吸收壁吸收,你就不能回到随机过程中继续游戏了。

由于不存在任何可逆性,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爆仓”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一旦存在“爆仓”的可能性,那么成本收益分析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tzjotzj

20-03-26 21:21

0
王川:

在必然有错误和偏差的情况下,纠错的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但实践中根据情况变化,要做到迅速纠错,非常困难。一个重要障碍是纠错必然会有成本,纠错成本必然会和一些短期局部利益发生冲突,纠错成本越大,纠错能力就越弱。因此对于一些重大决定,尤其是不可逆或者可逆成本极高的决定,要极度慎重。决策的速度,要和纠错成本直接挂钩,纠错接近零成本的行为,要多去大胆尝试。
当你选择了纠错成本高的那条路径,最后的毁灭已经是数学上的必然和时间的问题而已。再换个角度说,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纠错成本极低的路径上,道路越走越宽和长期利益的获取,也是一个数学上的必然。

纠错成本还有另外一个维度。一种是如果你不去管它,最坏也就是肉烂在锅里,损失有限,比如不带杠杆融资的股票投资,随着股价的下跌,它未来继续造成损失的空间不断下降。还有一种是如果你不去管它,损失越滚越大,会可能导致彻底毁灭。裸做空股票,和发动侵略战争都有可能演变成第二类错误。要远离有可能演变成第二类错误的行动。

当利益和纠错成本矛盾时,纠错成本永远优于利益,因为错误和偏差是必然的。无法纠错造成的巨大损失迟早将吞噬所有的利益。

千万不要因为外人的嘲讽而放弃自我纠错,从不犯错的先知多半是骗人的。
tzjotzj

20-03-26 21:20

0
王川: 当你的纠错成本比大部分人要低,当你把科学的纠错机制作为决策的重要一部分时,就自然而然的会更愿意多探索多试错。还没开始就已经赢了。
tzjotzj

20-03-25 21:22

0
亚马逊 CEO 贝所斯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说:“ 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