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自言自语莫围观

20-03-19 21:24 2146次浏览
tzjotzj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自言自语莫围观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6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tzjotzj

20-04-28 22:32

0
理性等于合理?

在一个风险可以被客观衡量的遍历世界里,概率论知识就足够了。
然而,在非遍历和不确定的世界中,概率论和预期效用假说是不够的。在这样的现实中,理性并不等同于形式逻辑和概率演算的规则。

德国心理学家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认为,在如此复杂的世界中,启发法不一定会导致认知错误。相反,它是理性的适应工具。
(另一问题是,卡内曼发现的认知偏误,如果将给定调查问题重新表述为符合概率的频率主义解释而非贝叶斯解释时,通常就会消失。)

这里的问题不是人的行为,而是将理性行为错误定义成与演绎法及概率论相一致。
简而言之,在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人们并不完全清楚理性行事意味着什么。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人们无法计算出预期效用,也不存在所谓的优化行为这回事,因为概率和报偿是不可预先知道的。在一个不确定、复杂难懂和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人们寻求采用归纳法,寻求采用快速和经济的启发法。

难道这就不理性吗?
考虑到实际情况,这也许还是很合理的——甚至可以说这就是理性的,如果我们理性地考虑是什么让我们得以生存。
tzjotzj

20-04-28 22:27

0
新古典主义和行为经济学家都错误地假设世界是遍历性的,即集合平均值等于时间平均值。
然而在现实中,世界是非遍历的,时间平均值,也即随着时间推移的给定结果的平均值,不同于给定时间的目标总体平均值。
tzjotzj

20-04-12 14:39

0
转关于复利和

初始阶段的财富增值的要点是找到足够长且湿滑的雪道(长期有效且可复制的正确方法),
并坚持不懈的去推动小以较快进入一个规模基数(小本金的持续滚动和较快速成长);

而到了中级阶段则已经进入稳定的雪道(较成熟且固定的投资模式)
并有很强的自行滚动惯性(复利威力显现,大本金下每3-5年1倍的增值所得的绝对收益可能将超过以往小本金下10年10倍才能获得的收益),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让这个越来越大的更快,而是避免在半途撞上突出的山体而四分五裂
(避免意外风险为第一要务,错过不是问题,问题是过错)。
tzjotzj

20-04-12 14:33

0
在别的帖子里的回复,这里转一下记录

================

关于散户的最佳策略

散户的最佳策略是跟随大资金的论述,我觉得和博弈论里面的“智猪博弈”相似。

散户单个资金拥有量小,而且处于信息劣势,市场上行为上行为方向,不可能形成控制力,实质上是价格的接受者。
主力资金要获利,只有自己收集信息,利用大资金的优势拉升个股,获取差价。
散户既无能力收集信息,也无能力操纵价格,散户最好的博弈策略就是搭便车。

但是搭便车也不是那么容易。
龙飞虎说:要高效的跟随。
难点有二:一要能跟随,二需要高效。

关于跟随:
跟随的意思,是需要看对焦点,还要行动正确。两者也都不容易,前者需要把有限的注意力,聚焦到有赚钱效应的焦点上;后者需要知行合一。
假设主力资金大体是聪明钱(能做到主力资金规模,必有聪明之处),了解制度,会利用规则套利。
那么事实证明(同花顺883900、883958指数的走势),涨停板制度下的打板,是能实现指数复利的。
盈利逻辑就是T+1的筹码有限、涨跌停制度、无有效做空机制等制度设计导致的。
聪明的主力资金必然也深知如此,此处有稳定的赚钱效应,也必然有大资金常驻。
所以跟随的目标,聚焦放在涨停相关问题上,是很理性且符合现实的。
唯一的问题是,同花顺883900、883958指数走势的前提——涨停当日能封住。
所以如何跟随有进攻性的大资金买入,并且能力求当日封住,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关于涨停次日卖点,倒不是核心的)

关于高效:

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总有先后顺序。有些博弈具有先动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但有些博弈具有后动优势(second-mover advantage).
比如产量竞争博弈具有先动优势,而价格竞争博弈可能是后动优势;
在不完全信息下,顺序更重要。
先手收割后手,所以需要高效。
怎么达到高效,我还没有找到好的办法。
一个思路是,学会从大资金的角度思考,当自己思维贴近大资金的思维,自然能较高效的关注、观察、以及及时出手。
然而这又有点变成了:拿着小散的资本,去操游资的心?

思路有点乱,还是不太理得清。
tzjotzj

20-04-05 17:38

0
股市就是比武的战场。
技术不是万能的,没有技术却只能被收割。
技术其实更适合叫技术系统,它是一套综合性工具,而非单一的指标。

打个比方:
技术指标(如macd、形态选股)是武器,
技术战术(如龙头战法、数板战法)就是武功、套路,
除了武器和套路,还需要有心法的搭配,才能因时因地、随机应变,战胜对手。
否则,仅有固定武器世上没有任何可以“打遍天下”的武器,也没有任何可以“打遍天下”的技术。

武器是死的,不同战斗环境适合的武器是不同的(牛市长久平原正面大战、刀口投机舔血的铁索桥对战、短线近身互博的巷战,适用的武器都是不一样的);
武功套路也有规律可循,用的人多了,就容易被对手设计陷进“反套路”。
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只有足够快的套利才是无风险的(比如通道党、高频交易?、先人一步的信息不对称),然而那个快字,就是别人的护城河。
tzjotzj

20-04-05 16:46

0
摘自《一剑封喉》

洗盘与踏空是认知上的大错误

这个问题不想清楚,你进不了炒股之门。
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就放不下,你就会患得患失。
这里面涉及的不仅是心理的问题、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炒股成败的问题。

我的理解,任何时间都不要参与洗盘。
炒股要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是一定不能出现大的“回撤”。什么是回撤?就是利润与本金不能缩水。
很多高手赚钱的原因就在于对“回撤”把握非常好,保持小输大赢的趋势。这是炒股成功的重要条件。

任何时候都要防止出现大的“回撤”。你必须在认识上和操盘的惯上对洗盘有深刻认识,这是必须养成的惯。在论述防止“被套”中,“拒绝被套”与“可能踏空”的选择,一定要选择前者在风险和利润面前,宁愿丢掉利润,也要控制风险
洗盘同样是这个道理,真正的高手都是保守型的,而非激进型的。
所以,当面对可能出现的“洗盘”时,你要“洗”我就走,凭什么我要受你折磨。

面对洗盘时,很多人都有害怕踏空心理,其实是没有把问题想清楚。“踏空”的另一层意思是“患得患失”,其实是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把握后面机会的心理表现
要清楚认识几点:

反弹:是指趋势中的一段暂时性逆反,然后再延续原有趋势。所以,对于普通的反弹是没有必要参加的,因为风险大于机会。能够参与的反弹一定是中级反弹,在熊市与震荡市中每年就两三波,这种反弹时间会持续一个月以上。所以,晚两天买卖,对行情是没有影响的。

趋势:任何大趋势翻转的发生,绝对不会是几天的时间,怕什么踏空呢!真正大趋势来临时,上涨一下之后,一定会回踏洗盘,让上涨更扎实,然后出现半年以上的上涨。如果真的出现“踏空”,你踏空的肯定是小趋势,几天、一两周的上涨行情,这种是小反弹,其实你丢了又如何呢(虽然可能错过几天行情可惜,但是这种“小”机会很多,也并不需要太可惜——不是所有机会都需要抓住)。
踏空了不怕,如果套进去,可能就不是丢掉几天的行情了,所有机会与你无缘。

真是踏空掉一些个股,又有什么关系,人生中错过的大机会多了!何必在乎几只股票,你也不可能因为买对了几只股票就能改变人生。
记住“浓汤野人”那句话:“无根浮盈空欢喜,未悟真经套中人。”
未悟真经,凭运气赚了,除非你不回到股市,否则股市一定会让你还回去的。

因此,不需要有“踏空”心理,在个股上真的“踏空”了,说明功夫未到,也有运气问题,不要太放在心上,大佬级也有踏空的时候。“踏空”本身也是属于交易的一部分。
毕竟,市场从不缺机会,唯一需要提升的是技术和练好心态。

你不觉得对“洗盘”的认识是伪命题吗?这个命题的假设是你百分之百地清楚,主力是在洗盘,这只是你的猜测。
利弗莫尔那句话:“当危险来临时,我就退到一边;当危险过去时,如果我愿意,我再回来。”这些东西越是常识,越是宝贵。
洗吧!如果我看好你,你洗我就出来,我不陪你玩;我在旁边看,你洗完,你决定拉升了,你拉板,我就板进;如果你不板,没有表现,我就怀疑,你是不是真的是洗盘。
当然,你可能会说,那洗完后,它出现一字板追不了呢?那种概率也有(重组股就是这种类型),然而概率上不能把握的东西,不做这种不确定性高的股票,不会妨碍做大。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保持好心态,才能看清真相。 
tzjotzj

20-04-02 17:54

0
 摘选改编自《股票市场中的各种博弈分析》


短线主力资金和散户的博弈

散户单个资金拥有量小,而且处于信息劣势,市场上行为上行为方向,很难形成控制力,实质上是价格的接受者,在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

可以用智猪模型分析(具体百度看一眼即可了解),散户最好的博弈策略就是搭便车
也即龙飞虎说的:高效跟随

小猪代表的是散户,大猪代表的是主力资金。
这里“按”代表的是拉升股价,“等待”代表的是等待另一方提升股价之后自己再去搭便车。
这样理解之后完全可以用智猪模型分析散户和主力资金的博弈。
在这个博弈中,纳什均衡是散户等待,主力资金按
实质上就是散户搭主力资金的便车

主力资金要获利,只有自己收集信息,利用大资金的优势引导、拉升个股,吸引跟风,获取差价。
散户收集、分析信息较差,也无能力操纵价格,其最优战略只能是跟随主力资金(比如盘口分析跟踪、揣摩主力资金的思路等)。
虽然散户跟主力资金这一战略没有错,但在实际过程中,散户却远没有“智猪博弈”中的小猪那么幸运。

这是因为:
首先,中国股票短线市场上的博弈,实际上是一个“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炒短线的教科书中通常被定义成噪声交易者,就是互相掏兜的过程,先手收割后手、水平高的收割水平低的。(长线上看,股市投资者的收益来源于股息,也就是分享公司的增长)。

其次,主力资金与散户博弈的类型属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从这一博弈的信息角度来看,信息存在不对称性,一般散户掌握的信息是不如主力资金的。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获取消息的差别已经不太大;但是有系统有方法分析处理消息的能力,散户就差不少了
也由于互联网的存在,消息的发酵、传播速度加快,很多时候盘外博弈就已经完成,反映到盘中就只剩下一致性了,这种情况很难获得超额收益。也就是说没什么参与性)。

再次,从博弈的顺序来看,主力资金有试错资本,可以先采取行动,而一般散户无法觉察,因而这时,博弈还具有静态博弈的性质。
但当主力资金吸筹完毕,开始拉升价格,散户从概率上大致判断出某个股有主力资金,从而跟风时,这一博弈就变成了一个动态博弈。由于主力资金也知道散户的战略,因此,主力资金的行为追求先手、还常常具有欺骗性,所以在博弈中,只有少量有分析能力的散户才能赢利,大部分散户将会屡屡上当而亏损。

总之,交易所与主力资金、主力资金与散户的博弈,其总的结果是,交易所增加了收益,主力资金获得了中等规模的利润,少数散户获取少部分盈利,大多数散户亏损。
tzjotzj

20-03-31 23:49

0
《博弈与社会》


再进一步讲,即使事后的补偿实际上不会发生,因而变革不可能得到一致同意,但如果在做出制度安排前每个人成为嬴家的机会均等,从事前的角度看,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也是帕累托改进
比如说,在前面的例子中,如果每个人都有50%的可能性成为得到1000的嬴家,变革后每个人的预期所得是0.5x1000+0.5×99=549.5,大于现在的100,从事前看这样的变革没有任何人受损,所以是帕累托改进,尽管从事后看不是帕累托最优。

依罗尔斯的正义论,预期效用最大化意味着社会成员会事先一致同意财富最大化的制度安排。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帕累托标准本身

如果社会中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即使事后的分配不平等,从预期效用的角度看,收入分配也是公平的。
在这个意义上,用“帕累托效率”作为社会最优——集体理性的标准,将互换地使用“帕累托最优”、“社会最优”、“集体理性”这三个概念。

社会公正最重要的是机会均等。
tzjotzj

20-03-31 23:44

0
《博弈与社会》


效率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

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少数服从多数的问题。为什么少数应该服从多数?按照帕累托效率标准,以多数人的名义侵害少数人的利益也是不正当的。同样,一种变革无论其他人从中获得的收益多大,只要有一个人受到损失,这样的变革就不满足帕累托改进标准。

仍以两人社会为例,设想初始状态是,第一个人得到100,第二个人也得到100。假如现在有另一种可选择的状态,第一个人得到1000,第二个人得到99,这个改变是否应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改进虽然不是帕累托改进,但它却使社会的总财富增加了。但按照帕累托改进标准,不应该进行。
这样的例子很多,现实中许多变革难以满足帕累托标准,因而就需要引进新的衡量社会效率的标准。一个可选择的标准就是“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
(Kaldor-Hicks criterion)。

如果一种变革,受益者的所得可以弥补受损者的损失,这样的变革就是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

上面讲的两人社会的例子中,如果按照帕累托标准,这个改变是不可以进行的,但是按照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这个改变是可以进行的,因为受益者所得(900)远大于受损者所失。
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其实就是总量最大化标准,即任何增加总财富的变革都满足这个标准

为什么用这样的标准?
如果以帕累托效率为标准的话,几乎所有的变革都无法进行。任何一种制度安排下都存在既得利益,改变现有的状态,必然使得既得利益者受损。
但是按照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改革是可以进行的,只要受益者所得大于受损者所失。这样说来,按照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拔已一毛而利天下的事,是应该做的。

进一步看,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它有可能转化为一个帕累托改进。
如果两个人可以谈判,第一个人补偿第二个人1以上的话,就形成了帕累托改进。所以说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是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比如说,让一部分工人下岗可以使企业提高效率,更有竞争力,但是对于下岗的那部分工人来说,利益会受到损害,他们原本有工作,现在却失去了工作。解雇工人显然不是帕累托改进,但如果其带来的企业效益的提高可以弥补工人的损害,这就是一个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如果给下岗工人足够的实际补偿,使得他的收入比工作的时候并不变得更低,就变成了一个帕累托改进。

很多社会变革都是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要将其转化为帕累托改进,就必须解决受损者的补偿问题根据科斯定理,如果交易成本很小,个人之间的谈判将可以保证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作为帕累托效率出现,效率与收入分配没有关系。
现实中,如果变革涉及的人数不多,补偿问题一般通过当事人之间的谈判就可以解决,市场交易大量涉及这类谈判。但对社会层面的大变革来说,由于受益者和受损者都人数众多,谈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由于,如前所述,人们对相对收入水平和相对地位的重视,许多潜在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根本没有办法进行。仍然假设原来的状态是每个人得到100,现在第一个人得到1000,第二个人还是100,按照先前的标准,这是一个帕累托改进。但如果公平与否进入了人们的效用函数,这种改进就不见得是帕累托改进。
第一个人现在的收入比原来的多很多,自然高兴,但同时,第二个人发现第一个人的收入和自己的收入差距变大,他可能会因此很不愉快。因此,这就不再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考虑到心理成本,究竟应该给受损者补偿多少才能使他觉得自己没有受损,很难有客观的标准。这是为什么在平均主义观念相对强的社会,变革更困难的原因

当然,好在社会文化也同样影响受益者的心理。一般来说,一个人希望自己比别人生活得更好,但是也不希望与别人的差距太大,因为如果一个人很富有,而他周围的人都是穷光蛋,根本没有饭吃,那这个富人也会没有安全感,他的福利也会因此下降。
所以,大多数人并不希望社会的两极分化过于严重。
tzjotzj

20-03-31 23:32

0
《博弈与社会》 


社会最优与帕累托标准
一个社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个人行为?具体地讲,我们需要知道,从社会的角度来评判,什么样的行为是正当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正当的;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受到鼓励,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受到抑制。
如果我们承认每个人是天生平等的、自主的,每个人是自己幸福与否的最好判断者,那么,社会可以给个人施加的唯一约束是每个人行使自己的自由时以不损害他人的同等自由为前提;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这一论点延伸到经济学中就是,衡量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正当以及是否应受到鼓励(或抑制),应该采用帕累托效率标准。

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又称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
简单地说,帕累托效率是指一种社会状态(资源配置、社会制度等),与该状态相比,不存在另外一种可选择的状态,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处境可以变得更好而同时没有任何其他人的处境变差。相应地,改变一种状态,如果没有任何人的处境变坏,但是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好,我们称之为帕累托改进。
显然,如果一个社会已经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就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即改变现状必然有一部分人受损);反之,如果现在的状态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就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

从非帕累托最优点到帕累托最优点不一定是个帕累托改进(虽然总效用增加,但如果有人受损的话)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帕累托的效率标准并没有考虑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帕累托效率或者帕累托改进带来的可能会是非常不公平的收入分配。极端地,社会的所有收入都集中于某一个人,也是一个帕累托最优

不同帕累托最优点之间是不可比的。
如果没有某种其他规则(如社会正义),我们没有办法在不同的帕累托最优之间做出取舍。不过在我看来,即使某个满足帕累托最优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不值得推崇,但人人都受益(尽管受益程度不同)的帕累托改进还是值得做的。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不赞成帕累托效率标准,也没有理由反对帕累托改进的变革。

当然,更大的麻烦是,如果个人的效用不仅依赖于自己的绝对收入,而且依赖于与他人相比的相对收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都有“红眼病”,帕累托改进的空间就会减少,甚至可能根本没有。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