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构建出新冠肺炎动物模型,能否加速疫苗研发?
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03-1620:0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官方帐号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在动物模型方面,我国已经成功构建新冠肺炎感染的小鼠、猴子等动物模型,为开展药物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条件。”不久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近日,在钟南山院士指导下,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赵金存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国家生物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P3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
生物医药 与健康研究院、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成功建立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鼠动物模型。同时,在广东省3月12日召开的防控疫情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科技厅透露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已建立新冠病毒受体人源化ACE2小鼠动物模型。
成功构建疾病动物模型,对攻克新冠肺炎有何意义?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问题6:动物模型建成之后,对疫苗研发有何帮忙?
“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可形容为‘以小见大’。模型要有规范或实现标准,质量可控,可重复,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黄韧说,模型可用来筛选药物,找出治疗疾病的更有效药物,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赵金存表示,目前国内已开发多个候选疫苗,结合动物模型的成功构建,相信不久会有突破性进展。